<p class="ql-block">摄影/后期/文编:元一</p><p class="ql-block">器材:华为P30 Pro</p><p class="ql-block">地点:绩溪</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已三个多月没走一次正规的徽州古道了,没写也没拍古道,没在美篇里发布古道游记了。去年一年,狂热而密集的携着单车走进徽州古道,唤起往年喜爱单车古道的感觉。还是古道上那些曾经的年轮,流淌着徽州先人辛酸而灿烂历史的滋养,与其喜爱不如走进古道去吧。</p> 荆磡古道 <p class="ql-block"> 荆坎岭古道的起点,从家朋的岩下村沿溪而建,原生态山岭古道,石板小径,通往荆州乡的上胡家村,全长约为10公里,荆坎岭垭口海拔为1150米,携带单车还是相当累的。</p><p class="ql-block"> 这个季节去荆州是一年当中比较美的,山下的油菜花正是盛开的季节,沿途的满山遍野的山核桃嫩芽蓄势待发,穿插在大片大片的山核桃林中,如深秋般凋零落叶光秃秃的呈现在眼前。</p> <p class="ql-block"> 1957年为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许家朋烈士,以黄继光式堵枪眼的英雄名字命名,由磡头乡改称为家朋乡。</p><p class="ql-block"> 家朋、荆州虽小,山岭相隔,四季分明,景色优美。现在修通了盘山公路,沿线皆为风景,古村落、古民居、梯田、峡谷、瀑布、云海,比比皆是,如同一幅巨轴山水画卷。</p><p class="ql-block"> 春夏秋冬,沿途景色因季节各异,风景胜绝一方,令人沉醉梯田错落有致,游客纷至沓来。这里气候宜人,特别在炎热的夏天是城里人来纳凉避暑的好地方。这里有很多古道,最适宜户外人群徒步观景健身,经典户外线路有荆坎古道、竹岭古道、长岗岭古道、松烟堂古道,通往浙江的浪广岭古道和大石塔至太子尖等等古道群。</p> <p class="ql-block"> 走进荆磡古道,见证了徽商的风云,一路群山环绕,一旁是弯弯的溪流,时隐时现,虽然水不深,但耳边却不时会响起流水隆隆的声响。一路上架设的电线杆相随相伴,峡谷里,从远去的村落传来的喇叭声,也是不绝于耳。</p><p class="ql-block"> 与徽杭古道大体相同,是古时徽州人通往外界的必经之路,古道已逾千年历史。</p> <p class="ql-block"> 春天已至,春花已开,踏春迎游客,两旁的核桃树已吐绿芽。时时吹来的一阵山风,给人乍暖还寒之感。走在峡谷山间,远山蜿蜒起伏,村落、油菜花挟风持云,线条简洁亦不失幽雅。</p> <p class="ql-block"> 家朋乡和荆州乡是绩溪县两个最偏远的乡镇,在交通不便的年代,有着多条古道互联互通着这两个乡镇。有荆坎岭古道、竹岭古道、松烟塘古道、长降岭古道等。松烟塘古道则是从家朋乡的党坑村至荆州乡松烟塘村的一条古道,翻越松烟塘岭,海拔1150米。西南2公里为九龙戏珠(1227米),东北2公里为黄毛尖(1303米)。该古道是风景秀丽的户外人徒步线路。</p> 竹岭古道 <p class="ql-block"> 竹岭古道西起伏岭镇桐坑村,翻越竹岭至荆州乡金冢村附近,交汇于荆州公路。往北翻跨饭甑尖至家朋乡,往东过荆州,越浪广岭古道,在浙江临安马啸乡浙基田村与逍遥岭古道交汇后,沿峡谷至临安颊口镇(现清凉峰镇)并入徽杭官道。</p><p class="ql-block"> 竹岭古道现存约8公里,由桐坑源峡谷和盘山古道两部分组成,其中峡谷部分曾被开发,现在废弃,大部分步道已改建。盘山古道除少量路段被公路覆盖外,其余均为原始青石路面,保存基本完好。</p> <p class="ql-block"> 竹岭古道,本次我从荆州乡方向的盘山公路旁谷底开始,至岭头盘旋而上,像一挂折叠的角尺嵌在浓密的灌木丛和茶园里中,相对很轻松就到了垭口,海拔约1100米。翻过垭口,下山有N道弯,即使携带单车下山也是很费劲啊,在现存徽州古道中也是少见的。如此层层叠叠的台阶足以让那些挑着货物往来的徽州先人望而生畏,难怪绩溪人有“竹岭高高,翚岭迢迢,夜过新岭,走来要嚎(哭)”之说,这也是后来改道徽杭古道的原因吧。</p> <p class="ql-block"> 岭头海拔近1100米,没有特别标志这里普普通通,途中除了青石板,历史徽州并未在这留下任何烙印。对面的“草鞋靶子尖”奇峰耸立,千万年岿然不动。</p> <p class="ql-block"> 竹岭古道肇建于盛唐时期,为绩溪、旌德一带前往杭州的通衢孔道,宋宝佑年间,因逍遥岭栈道修建后分流了东进杭州的部分客旅,这条古道才逐渐萧条,但仍是荆州到绩溪的主要通道。</p> <p class="ql-block"> 如今这些青石古道早已淡出原始的交通功能,作为徽州人走南闯北的历史印记,我们今天走在这些已被岁月风霜染成黑褐色的台阶上,探古怀今,心中的感怀是油然而生的,一种发自内心的要对徽州先人的敬畏之情。</p> <p class="ql-block"> 在登源河尽头,至今仍存三条东进杭州的古驿道:南线峰高岭古道、中线逍遥岭古道、北线竹岭古道。这些古道均在皖浙相邻的清凉峰附近接入徽州官道,像古官道上的“树丫”,将枝枝叶叶般的大小村落连接在一起。</p> <p class="ql-block"> 通往逍遥村相随而上的盘山公路也从山坳里绕了一个大弯回到山脊,旁边与古道相接,此处有现在人立的“通杭古道”石碑,我们户外人还是习惯称呼“竹岭古道”,以山岭称呼更加贴切好记。</p><p class="ql-block"> 继续前行还有一座石亭,两层六角,名“采岱头凉亭”,建于2014年,系山下桐坑村人“胡钦山”为纪念其父母所建。据石额记载,此处原为茶亭,“胡钦山”父母常住于此,因1944年国民党六十三师途径此处时烧毁茶亭,使之失去栖身之地,不久即郁郁而终,故复建此亭以示纪念。</p> <p class="ql-block">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山岿然矗立,登高望远,心境渐宽,心胸豁达,心中之郁自然随风而去。行走在这清纯不染、涛涌不竭的流水边,涤荡心扉,阅尽世间万物的悠然淡泊之情是油然而生的,油菜花季节每年如期而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