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保壮族对歌“吟诗”传统——“诗撢八”

木蓼

<a href="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Cm411k7FS/"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点击此处进入欣赏德保壮族对歌“诗撢八”场面></a>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网址: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Cm411k7FS/</font></h5> 刚刚在bilibili上传公布了一个德保壮族对歌“吟诗”的田野记录录像。这个“吟诗” ngyam sley的场面是广西德保县最常见的一种壮族对歌活动之一。该录像是一场对歌比赛的记录片段,录制于上个世纪末,具体地点不详。按照主办方给出的主题,两个参赛的女歌手队伍扮演一对妯娌,在讲述家族生活的团结互助中暗藏着彼此的较量。实际的歌墟场上的对歌活动,歌词不会像这种比赛场面那样读出来,而是同一个歌队的成员低声商议好歌词就会直接唱出来,所以与其对歌的歌队成员需要全神贯注去听才能听懂,也才能在很短的时间内给出对答的诗句。因为这场对歌是目前来说已经是最早的影像记录之一,虽然影像已经模糊,但依然谓为珍贵,所以我专门将开头的几联对唱给公布出来,让大家看到当年对歌比赛活动的真实场景。<div><br>这种对歌活动流行于广西德保县的大多数乡镇,当地侬佒壮语称之为“诗”sley或“吟诗”ngyam sley、汉语文献称之为“德保北路山歌”。南部壮族的“诗”按照不同的地域、格律、音乐旋律等分为许多歌种,其中德保北路的吟诗是壮族地区罕见的多人和声的对歌,因此也被称为“诗撢八” sley thaam peet(意为八人一起合力抬起演唱的歌诗),与其他地区的壮族对歌多为双人或单人演绎相比,有着极为鲜明的特色(邓如金、潘其旭 2017: 68;廖汉波、戴忠沛2019a:16)。因为它分布地域主要在德保县田畴宽阔的水田区,又被称为“诗那” sley na(水田诗歌)、“诗大峒” sley dàay dòng(宽阔田坝的诗歌)。德保县城是明清时期广西镇安府的府治所在地,因此邻县的壮族人又因为经常把德保壮族称为“侬府”Nong Fów(镇安府的侬人),所以也把这种吟诗命名为“诗府”sley Fów(侬府人的诗歌)(廖汉波、戴忠沛2019a:16)。这种对歌活动源远流长,清代中叶的干隆三大家之一赵翼(1727年—1814年)于1767-1770年在镇安府担任知府的时候,就曾经写下描述这种对歌习俗的《土歌》(被收录到了《镇安府志》卷八·风俗·二十三),其中包含了“一声声带柔情流, 轻如游丝向空袅;有时被风忽吹断, 曵过前山又袅袅”等诗句,正是对当时的侬佒人“吟诗”对歌活动的生动写照。</div>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镇安府志》(卷八·风俗·二十三)中收录的赵翼《土歌》</font></h5> 德保的“吟诗”随着侬府人的足迹而流传到邻近的田阳县的巴别、桥业等乡镇,靖西西北部,那坡县、右江区和云南省富宁县的部分乡镇,以及田林县的板桃乡等,是壮族地区分布较广、影响力也较大的一种对歌形式。近年来针对这种对歌的一些代表性的研究成果主要如下。<br><br>陆晓芹(2016):以德靖台地上的对歌“吟诗”传统为描述对象的人类学和民族学志。在广西西部德靖一带壮族民间,“吟诗”作为一种聚会对歌传统具有“暖”的意义。当地民众通过请歌者到家屋、村落和圩市的内部聚会对歌,获得暖屋、暖村、暖圩的效果。本书基于这一地方性文化特点,探讨“吟诗”作为一种“暖”的方式对民众生活的意义。书中以个案切入,探讨“歌墟”的一种地方性表现,弥补以往研究中从客位视角对其进行宏观把握所导致的对地方性知识的遮蔽。作者立足于生活的层面,试图全面理解对歌对于民众生活的意义,改变以往研究中歌谣文本与语境的疏离关系。<br><br>邓如金、潘其旭(2017):以这种对歌中最常见的一种变体之一进行音乐特征、和声特点和咏唱规则进行分析,指出它原型为“嘀抬乐”ndìit daay loà三声部,即一人唱“嘀”ndiit(高音)、数人唱“抬”daay(中音)、多人唱“乐”loà(低音),全歌由“初始歌”cáng kok、“对答歌”dùng taap和“结束歌”sley kyáw等三段乐章组成,结构严谨。<br><br>廖汉波、戴忠沛(2019a):该研究对德保壮族“吟诗”的歌词格律解说、歌路的文学脉络进行了系统分析和解说。研究指出了吟诗是结合音乐与诗句为一体的对唱歌谣,音乐为其外表,格律严谨的诗句和“赋比兴”的文学脉络才是它的内涵所在。<br>廖汉波、戴忠沛(2019b):本文从音韵学的角度对侬佒壮语“吟诗”一词的起源进行探究,认定它是从中古汉语借入的一个概念;并从各种不同格律特征的歌种比较上来探索这种对歌的起源,认为其源头虽然是越人的对歌活动,但吟诗的格律模板正是古代汉族的七言排律,在发展的过程中又有机融入了壮族固有的脚腰韵格式以及音乐旋律特征。<br><br>参考文献<br>陆晓芹. 2016. 《“吟诗”与“暖”》。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br><br>邓如金,潘其旭. 2017.〈德保壮族民歌“诗那·嘀抬乐” 〉。《中国音乐)第146期,第68-73页。<br><br>廖汉波,戴忠沛. 2019a. 〈广西德保县壮族对歌传统“吟诗”的音韵格律及歌路举要——以《德保歌圩山歌》为例〉。《民族文学研究》第171期,第15-36页。<br><br>廖汉波,戴忠沛. 2019b. 〈“移花接木”——壮族“吟诗”词源与格律源流考〉。《民族艺术》第147期,第 51-61页。<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