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12年的12月份初到云南,那时的我还算是个意气风发的青年吧。事业干的热火朝天,每天的生活被工作填的满满当当,除了带娃和家务,所有的内容就是上班,加班,出差,开会,调研,写各种各样的汇报材料,偶尔放松一下,还会经常接到各种电话,不得已地远程处理事务。林林总总的形成了生活的常态化和模式化,从来没有享受过真正意义上的休闲。12年后再次和云南不期而遇,源自朋友的热情相邀,欣欣然地便踏上了旅途。这次,作为旅友的我已是年过半百,霜染鬓发,不得不说时间真的是一把不折不扣的杀猪刀。</p> <p class="ql-block">比起上次的行程,这次少了西双版纳。要描述当年的旅行感受,记忆犹新的大概就是那不合时宜的高反了,其他的总不过是些模糊的印象。所以,这次的游历必须要记录下来,深深地刻在脑海里,以免耄耋之年发生可怕的痴呆症😂可是该怎么入手呢,和12年前相比,心态,时间,精力,重点都不一样,思考着要从几个方面归类总结,只记那些感兴趣的事情和细节,但思前虑后,万一将来痴呆了能够有效唤醒记忆的应该还是清晰的文字和图片吧。那么,现在我就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一股脑的再现云南啦。</p><p class="ql-block">各位看官,请调整好情绪,耐心的阅读我的流水账吧。</p> <p class="ql-block">因为家乡及至省内多部地区遭遇了多年未见的冻雨和霰,出发前航班受流量控制延误2个多小时,途中又暂停茅台,让我第一次也是连续两次见到了飞机如何除冰防冻,这个等待似乎也很值了。</p> <p class="ql-block">深夜抵达昆明,整个人昏沉的不行,接机大叔却因我错过3分钟没及时接听电话,脸拉成了2丈8,全程黑脸沉默不语,窗口行业岂能如此,不爽不爽!终于到了酒店,赫然看到房间窗口挂着一台空调,甚是惊喜!要知道12年前全昆明没有一家酒店安装空调,对于一个东部地区的客人,虽然入住春城,还是有点无法忍受夜间的丝丝寒凉。打开空调,在阵阵暖风中设置好闹钟,坦然放心入睡。</p> <p class="ql-block">今天的我入乡随俗,化身阿诗玛来到了石林。早晨的太阳还没有发挥出威力,需穿上厚厚的外套出行。中午的温度虽高,但到了背阴处也是浑身发冷。高原的天气一天内温差可达20度左右,昆明人称当地的一天相当于外地的一年,他们每天都在循环四季,果不其然!虽说云南的少数民族以黑以胖为美,但我真心不想被紫外线灼成黑胖美人,还是老老实实的抹上防晒霜,再去商店挑顶宽大的遮阳帽为上上策。</p> <p class="ql-block">大石林景区内的石柱平地而起,形状挺拔,光秃秃的地表和缺乏色彩的石柱的组合看上去并没有太多的美感,可自然界就是那么神奇,虽然单独的石柱不甚起眼,但造型迥异的石林汇聚成片,还是带来视觉的巨大冲击,令人叹为观止。</p> <p class="ql-block">上世纪80年代初,杨洁导演慧眼相中了这片石林,在此拍摄了《西游记》中的“三打白骨精”的片段,风靡了几代人,成为永恒的经典版本,至今在暑期档播放的电视剧中依然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拜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所赐,那些尖锐的薄片般的石柱,确如一片片刀山火海,活灵活现地出现在荧屏中。</p> <p class="ql-block">小石林的草坪很多,色彩鲜艳浓郁,较大石林视觉效果温和了很多,拍照也很出片。咔嚓咔嚓,留下的都是开心的笑脸。</p> <p class="ql-block">由于睡眠短暂,饭后乏力,本想补充一下体力,喝点普洱提振精气神,可是顾虑重重,溴着怡人的茶香,硬是忍住了冲动。唉,更年期的阿姨正在经历着多事之秋的尴尬阶段,默默地咽下口水,作罢。</p> <p class="ql-block">沿袭多年的习惯,继续一如既往的坐车赏景,舍不得闭眼,舍不得休息。窗外已是春色撩人,路边高大的木棉孤独地绽放傲人的火红,簇簇迎春呼啸着扑面而来,大片油绿的茶叶铺在广阔的天地间,金黄的油菜花浓郁的有点化不开。</p> <p class="ql-block">云南的少数民族几乎占了全国56个民族中的4/5,是个非常具有地方特色的省份。路边不时闪过的民居也为那里的自然风光增色不少。</p> <p class="ql-block">一直说云南的经济不太发达,除了依靠自然资源带来的旅游收入,其他没啥可称道的,但沿途的电气化设施和在建的高架高铁已经表明云南正以更快的速度,更好的姿态努力向前发展迈进,希望云南的明天更美好!</p> <p class="ql-block">傍晚前到达楚雄,稍作调整休息,兴高采烈的期待一场菌菇盛宴。老板热情地招呼落座后,做出来的口味竟和想象中的有天壤之别,简直堪称史诗级的难吃,完全抹杀了上次旅程中大快朵颐后的兴奋和无穷回味。寡淡的汤汁,超低的性价比,真是吃货的一场灾难,从此不会再有任何念想。算了,计划中的彝人古镇的篝火晚会也不去凑热闹了,睡觉觉去。</p> <p class="ql-block">和上次一样的好天气,一路风轻云淡的再次来到大理古城,准备开启不一样的感受。</p><p class="ql-block">古城位于云南的西部,面积不算很大,约3平方公里 ,始建于明朝洪武年间。古城内分布了14处市级以上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承载着大理历史文化、宗教文化、民族文化,是大理市的旅游核心区,2019年10月,入选首届“小镇美学榜样”名单。</p> <p class="ql-block">古城的东西宽约1000余米,南北长约2000余米,南北纵向有三条大街,东西向有五六条小巷。城内房屋皆为土木结构的瓦顶民居,街道大多由青石板铺设而成,均有引自苍山的清泉水流淌。</p> <p class="ql-block">大理古城位于洱海的断陷盆地,由西向东缓缓倾斜,为平均海拔约在不到2000米左右的冲积湖积平原,地形为东低西高。</p><p class="ql-block">因苍山在西,洱海在东,从风水角度而言,普通的房屋都需要背山面水,所以一路所见大理人的住所有别于他处的坐北朝南,清一色的全部面东而居。</p> <p class="ql-block">纵观国内的古城,如今基本都被商业化覆盖,大理也不例外。大街小巷内有各种酒吧,快餐,服装,饰品等商店,美食则包括了南来北往的各种口味,麦当劳和肯德基也落户在极具民族特色的小楼中。</p><p class="ql-block">避开喧闹的人群,捧一杯温热的奶茶, 在不起眼的小巷中,感受一下古城的前世今生,享受着阳光的安抚,这是大理温柔的赠予。</p> <p class="ql-block">也许是太云南,太大理,披肩成为了所有女人心中过不去的坎,大街小巷中随处可见悠闲行走的披肩女孩。这不,感染发挥到极致,就连同行的小哥哥也忍不住穿了一件😂</p> <p class="ql-block">大理人最是喜欢白色的,他们历来以白为美,从州府名称就可看出他们心中对白色的喜爱程度。一路上大理境内的民居全部白墙青瓦,当地人的着装也以白色为基调,适当辅以红色、黄色等点缀,他们头上和身上佩戴的饰品也多是月白色的银器,非常的亮眼夺目。</p> <p class="ql-block">不同于江浙和皖南地区的屋舍,大理人充分利用了他们房屋的白墙,并将之发挥到极致。在屋脊的两侧他们通常会描绘一幅丹青,有祥云,有莲花,有其他各式图案,颜色大抵是青灰或深蓝,既醒目又写意,传递着吉祥和美好。</p> <p class="ql-block">在大理,家家户户的正面墙上都展示着传家训。仔细观察了一下,每个家庭都有不同的主题,勤俭持家、善良正直、诚信友善、崇文上进,尊老孝亲等等不一而同,在仁里邑村委会的墙上则有手抄的村民公约,将全村人的言行规范一目了然的公示于众,提醒所有村民做新时代的文明人。难怪总书记考察调研时曾驻足这里,说小时候就非常向往羡慕此地的生活,现在有点舍不得离开。</p> <p class="ql-block">前行至洱海。这次,专门为你停留。</p><p class="ql-block">上次的大理之行,只去了蝴蝶泉等地,没有深入细致的游览洱海,回忆起来只记得车窗外一望无际的清澈水面,这次是无论如何都必须深度体验一下的。</p> <p class="ql-block">洱海是仅次于滇池的云南第二大湖泊,属澜沧江流域。洱海的西面有苍山横列如屏,东面有玉案山环绕衬托,空间环境非常优美。</p><p class="ql-block">洱海并不是海,只是云南习俗把湖泊叫作海。洱海的南北长,东西窄,形似人耳,因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大理的旅游名片主打的是“风花雪月”,所指即为下关的风、上关的花、苍山的雪和洱海的月,本身和文学、风月并无关联。 曾有一副对联写到:下关风,上关花,下关风吹上关花;苍山雪,洱海月,洱海月照苍山雪,描绘的就是大理的自然景观。</p> <p class="ql-block">下关的风终年不歇,温柔地吹,它穿过街道,拂过洱海的波面,轻柔地抚摸着游客的面颊和发丝,带来上关的花香。</p> <p class="ql-block">洱海最南端的上关曾经是一片开阔的草原,它位于大理苍山云弄峰之麓,这里是一片花的海洋。红的、黄的、紫的,五颜六色开满这片草原。因为气候温和湿润再加上土地肥沃,大理是花草树木生长的乐园。这里的花开得格外丰盈,格外鲜艳,姹紫嫣红的花海加上令人陶醉的花香让游客们沉醉在苍山脚下。</p> <p class="ql-block">大理四季如春,雪很难飘落到古城的檐瓦上。但在苍山的峰顶上,却终年白雪皑皑。苍山,又叫点苍山,因为山色苍翠而得名。苍山雪巅银装素裹,在阳光下晶莹剔透,蔚为壮丽;山腰青翠欲滴,云雾缭绕。</p> <p class="ql-block">著名的苍山十八溪,因源自苍山山峦沟壑相间得名。苍山顶上有许多高山冰碛湖泊,十九峰每两峰之间就有一条溪流奔涌而下。 在古代,十八溪的溪水或流泉飞瀑,似骏马奔腾而下,“水激石跳,铿訇如雷”;或溪水潺潺,一涧三叠,静静流淌,最终都注入东面的洱海。</p> <p class="ql-block">洱海就像是大理最灵动的眸,在它如镜的波光粼粼中荡漾着蓝的天、白的云、苍山的雪、四季交替的花开和那轮闪耀大理的洱海月。</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时至今日,大理的“风花雪月”不仅早已从最初的自然环境的吸引,现在更是演变为游客心中的一种浪漫情怀,每个人都想在美丽的大理找到那个远方的自己。在风花雪月的现实和如诗如画的梦幻中,大理最是安放灵魂和梦想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傍晚返回市区,大理城的夜色已经一片灯红酒绿。开心了一整天,下楼到酒店的周边随便逛了逛,在路边小推车上买了一盒8块钱的菠萝便折返休息。房间真是超级宽敞呀,沉沉的睡了一个久违的踏实觉。</p> <p class="ql-block">清晨的天气如水洗一般,满血复活开始下一站的行程。又是崭新的一天!</p><p class="ql-block">扭头看向窗外,太阳刚刚从洱海上升起,五彩缤纷的朝霞散发出绚丽的光芒,一路欢歌奔向丽江。</p> <p class="ql-block">记得那年离开大理,云南尚未建成高速公路。在国道上,头开始不明原因的慢慢疼起来。看着窗外的美景,似乎总不能安心享受。即使后来在餐馆里休息了好长时间,认真喝了点鱼汤,也没能缓解我这朵大“金花”的痛苦。</p> <p class="ql-block">途径拉市海,作短暂停留休息。</p><p class="ql-block">拉市海风景区位于丽江西面拉市坝中部,是云南省第一个以“湿地”命名的自然保护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这里原为滇西北古地槽的一部分,中生代燕山运动时褶皱隆起成陆,后慢慢的成为一个准平原,随着横断山脉造山运动的发展,这个准平原被分割成三个相对高差在100米至200米的高原山间盆地。</p><p class="ql-block">前年的8月份,拉市海景区拟被确定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p> <p class="ql-block">这个省级高原湿地自然保护区以黑鹳、中华秋沙鸭、海菜花等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为主要保护对象。这里也是迁徙候鸟的栖息地,每年到此越冬或停歇的候鸟约有80多种,为滇西北之冠。</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拉市海区域的土壤比较贫瘠,裸露的红土地不太适合种植庄稼。随着旅游业的兴起,农民多改种经济类作物,著名的特产以丑苹果作为代表。说是丑,其实多少有点糟蹋名声,每到丰收季节,漫山遍野的红艳艳的大苹果那颜值绝对是世界级的。</p> <p class="ql-block">茶马古道起点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金龙桥”,终点是丽江古城文林村,总行程约18公里,海拔落差近1700米,是丽江境内保存最完整的茶马古道遗址。沿途分布有茶马古道遗址、石照壁、万亩杜鹃园、金龙桥、马帮驿站、马店古建筑、古村落、原始森林、河谷、高山峡谷等自然人文景观,拥有历史悠久的茶马文化与丰富的旅游资源、文化资源、生态资源。</p> <p class="ql-block">古道悠悠,充满了神秘色彩。这条道路蜿蜒曲折,一头连着茶园,一头牵着马帮,见证了古代茶叶贸易的繁荣和马帮的辉煌。</p><p class="ql-block">伴随着马蹄声声,我们骑行在茂密的原始森林中,一边体会马帮的辛苦,一边感受纳西族的历史文化。陡峭的山坡起起伏伏,凹凸不平,只消一会儿,大家的屁股都被马背颠簸的生疼。令人万万想不到的是,那些马儿只能听懂“let's go”或者“stop”,如果按照传统方法驾驭它们,根本做不到!哈哈哈哈,世界之大真是无奇不有啊。</p> <p class="ql-block">云南和北京相隔2个时区,晚饭时太阳依旧高高的挂在天上,散发出热烘烘的气息。在春意盎然、花团锦簇的院落里,一大群人围坐在圆桌旁,热热闹闹的开始说起马帮文化,讨论喝酒。会所的服务员称那些酒都是很烈的,问及是否愿意品尝,本人立刻表态:旅途虽累但美酒可以解乏,当然愿意喝几盅,大家一起开个心😂话音刚落,一旁的辽宁妹子立刻撤退,她的老公红着脸被迫两杯下肚,广西大叔接着表态不胜酒力,毫无酒量,山东汉子端起酒杯礼貌的小酌一口,然后,徐州的奶爸解释他是碰酒必倒……哈哈哈哈,这一壶的美酒岂不全部归我了……看来酒场上女人只要不胆怯,一记烟雾弹就可以轻松拿下五湖四海的英雄好汉!从此,俺再也不是一个柔弱的小女人了!</p> <p class="ql-block">本次云南行体验度最好的项目就是拉市海了。</p><p class="ql-block">玉龙雪山的脚下是波光粼粼的湖泊,水面翻飞着过冬的鸟类,游客们三三两两的散落在湖边。这边的情侣坐在小木船上自拍,那边的游客在逍遥散步,远处有人乐呵呵的和海鸥互动……白色连衣裙小姑娘一刻不停的在草坪上欢快的跑来跑去,一会湖边玩玩水,一会跑到陌生人面前,眼睛眨呀眨的索要面包:“叔叔,我也想喂海鸥奥……”。碧蓝的天空中有几朵白云,大草坪上,风的味道有点甜。</p> <p class="ql-block">走进湿地,风儿的温柔包裹着你,雪山的纯洁净化了你,湖水的灵动浸润了你,花儿的芳香陶醉了你,还能做什么呢?浑身酥酥软软的松驰感,所有的情绪都得到了释放,融化在这广阔的天地里……</p> <p class="ql-block">半小时后,车行至丽江。</p><p class="ql-block">华丽变身胖金妹的俺骄傲地告诉大家,再无头痛等不适症状。看来只要多吃体胖,一切都不会成问题😂</p> <p class="ql-block">丽江古城坐落在丽江市区内,是座城中城。 古城内的街道依山傍水修建,以红色角砾岩铺就,有四方街、木府、五凤楼、丽江古城大水车、白沙民居建筑群、 束河民居建筑群等众多景点。</p> <p class="ql-block">丽江古城气候受南亚高原风影响,干湿季分明,温度变化不大。虽处高原,终年看见雪山,但雨量充沛,干湿季分明。古城光能充足,年太阳辐射量为云南省最高值区域。</p> <p class="ql-block">从城市总体布局到工程,古城的建筑融汉、白、彝、藏、纳西族等各民族精华。以水为核心的丽江古城因水的活用而呈现特有的水巷空间布局。桥梁密集是丽江古城最大的特色。在外部造型与结构上,古城民居揉合了中原汉族建筑和藏族、白族建筑的技艺,在建筑布局形式、建筑艺术手法等方面形成了独特的风格。民居大多为土木结构,比较常见的形式有以下几种: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前后院、一进两院等几种形式。</p> <p class="ql-block">从夕阳西下到暮色渐浓,城内的灯光次第亮起,丽江古城散发出一种独特的魅惑,不由得吸引你流连忘返。潺潺的溪水地从脚下缓缓流过,两岸有青绿的柳丝拂面,炫彩的酒吧,流动的音乐,来来往往的异族风情的俊男靓女,像一幅幅生动的图画刻在心里,忘也忘不了。</p> <p class="ql-block">在丽江,风一吹,许愿亭发出叮当清脆的声音,路边的花摇摆着身体,连小桥下的流水都变得快了。</p><p class="ql-block">这是很多人印象中的丽江,不错,这就是丽江最真实最温柔的样子。</p> <p class="ql-block">玉龙雪山是丽江境内的雪山群,是北半球最近赤道终年积雪的山脉。全山的13座山峰由南向北纵向排列,主峰扇子陡最高处海拔5596米。</p><p class="ql-block">玉龙雪山在纳西语中被称为“欧鲁”,意为“天山”。其十三座雪峰连绵不绝,宛若一条“巨龙”腾越飞舞,故称为“玉龙”。又因其岩性主要为石灰岩与玄武岩,黑白分明,所以又称为“黑白雪山”。是纳西人的神山,传说中纳西族保护神“三朵”的化身。</p><p class="ql-block">玉龙雪山拥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被评为国家首批5A级旅游景区。</p> <p class="ql-block">在雪山上,有一处宽广的草甸直接雪山尽头,无尽的杉树林是这里最美的风光,这便是云杉坪。云杉坪海拔3205米,可以观赏到由雪峰、冰川、林线和草甸一同构成的丰富垂直立体景观。</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环绕在草甸边缘的是一片墨色的森林,在雪山与草甸之间形成一个天然屏障,原始森林里高大苍翠的树木有一种沉厚肃穆之感,像是默默守望这片草甸的“士兵”。</p><p class="ql-block">远眺高处的玉龙雪山,高耸入云、气势雄伟,巍峨的山峰隐云雾里隐约可见,它带着厚厚的面纱,温柔地将草甸拥入它的怀抱,朦胧的意象总是引人产生无尽的想象。</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走进云杉坪,林间清香的苔藓味带给人森林的独特感官。四周被高大、茂密的云杉林所围绕,宁静悠远,身处其中,感觉进入了桃源深处。</p> <p class="ql-block">随着林间栈道缓步而行,甘甜清冽的空气萦绕在鼻尖,带着凉意的山风在林间拂过,空山鸟语,曲径通幽……</p><p class="ql-block">森林茫茫,羊群悠闲,从观景台仰望雪山,行进在高山草甸上,呼吸着天然氧吧,令人心旷神怡。</p> <p class="ql-block">今年的我终于记录下了在云杉坪的身影!</p><p class="ql-block">遥记当年瘫倒在车里无法动弹,头部撕裂般剧痛的情景。后排座上,孤独的我趴在垃圾桶上狂呕不已,生不如死。</p><p class="ql-block">有了惨痛教训,在这次抵达前,早早就做好了功课,背着两大罐氧气的我神气活现的见人就露出迷人的笑容。</p><p class="ql-block">身轻如燕的来到索道站,转悠了两圈,遗憾的是始终没找到数年前曾抱着猛吐的那棵大树。</p> <p class="ql-block">山脚的蓝月谷俗称“白水河”,以其巍峨壮美的雪山、湛蓝如玉的湖水与雄齐秀丽的峡谷风光享誉世界。因湖水湛蓝、山谷呈月牙状而得名,相传是英国作家詹姆斯·希尔顿笔下《消失的地平线》中蓝月亮山谷的原型。</p> <p class="ql-block">蓝月谷是从云杉坪到牦牛坪的一个峡谷。源自雪山冰川的万古冰雪消融之后顺着峭壁流淌而下,不断汇集为山涧、溪流,最终在蓝月谷上游深谷之中形成了清澈见底、甘冽无比的河流。蓝月谷湖里的水较凉,水里面有铜离子,所以不能饮用。</p> <p class="ql-block">蓝月湖被青山绿树环抱,在灿烂阳光的照耀下,碧玉般的湖面上,如蓝宝石般在闪烁着光芒,给人一种亦仙亦幻的感觉,再碰上玉龙雪山日照金山,正如诗人笔下的“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p> <p class="ql-block">蓝月谷中的河水在流淌过程中因受山体阻挡,形成了四个较大的水面,人称玉液湖、镜潭湖、蓝月湖和听涛湖。</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玉液湖的水质非常的清澈,一眼就可以看到纯白色的水底,蓝色的湖水里倒影着不远处的玉龙雪山,像极了一幅美妙的山水画卷,犹如“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的诗境。</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镜潭湖是蓝月谷一个很小的景点,看起来小巧玲珑,却是非常的恬静,这里的湖水也是特别的清澈,宛如“九寨沟镜海”的味道,颇有“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的诗意。</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蓝月谷的石碑还在当年的位置,告诉摄影师按照原来的造型再拍一张。今后再翻相册,可以直观地告诉自己岁月的变化到底有多大。</p> <p class="ql-block">从丽江原路返程昆明,顺便去看看滇池的海鸥。它们迁徙在此已经2个多月的时间,到月底该是离开的日子了,真是一场幸运的遇见。</p> <p class="ql-block">在出租车上,司机告诉我们,昆明本地人也是非常喜欢海鸥的。每逢周末他们都会抽空来到滇池,不仅是放松身心,欣赏自然风光,更是为了享受和海鸥互动的快乐。</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从城东高架疾驰而去,远远的就看到大堤上翻飞着的那些美丽的精灵,密密麻麻。叽叽喳喳的海鸥或在低空飞舞盘旋,或驻足护栏休息停留,丝毫没有胆怯警惕的样子,更多的时候,它们会主动扑向人群抢食面包,让人看了真真是心生欢喜。这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场面得益于坚持不懈的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不由得想到80年代高胜美演唱的流行歌曲《海欧飞处彩云归》,记忆中的美好如此的丝滑!</p> <p class="ql-block">千里相见终有一别,再见了,美丽的昆明,美丽的云南!</p><p class="ql-block">送机师傅车头一调,我们看见了山顶的雨后彩虹,高高的挂在天边。像一条长长的丝带,送来温馨美好的祝福。</p><p class="ql-block">太阳出来了,盛开在山坡的鲜花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