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桑百年 峥嵘依旧

熊克明

<p class="ql-block"> 沧桑百年 峥嵘依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散文/熊克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群山盘踞、钟灵毓秀的古城南京,在漫漫的历史长征中,踽踽独⾏了数千年,因其悠久又极富传奇色彩的历史,使其成为了一座虽历经命运的横躏、世事的变幻,却依然熠熠生辉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p><p class="ql-block"> 从公元前473年建城至今,被称作六朝古都、十朝都会和世界文学之都的南京,不仅拥有千年古都的典雅和沉淀,更承载着悠久的历史与深厚的文化底蕴。考证史志知晓,历史上的南京有三大独具特色的文化,深为后世史学家们津津乐道,这三大文化分别是六朝文化、明代文化和民国文化,其中“民国文化”的核心即是“民国建筑”。</p><p class="ql-block"> 所谓“民国建筑”即指在1912年至1949年(中华民国时期)期间,中华民国官方和民间私人兴建的各类建筑总称。由于这一时期正是中国近代历史上最为动荡且经济发展的重要时期,再伴随西方文化的快速渗入,此时,民国建筑既学习与借鉴了西方的建筑艺术风格,又继承与发展了中国传统的建筑形制,充分展现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中国近代建筑之风貌。确切地讲,“民国建筑”在中国近代建筑发展史上起到了一种承上启下、中西交汇、新旧接替的重要作用,是为中国传统建筑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p><p class="ql-block"> 从古至今,建筑不仅仅是为血肉之躯遮风避雨,让心灵得到安放和归属,它还是人类文明自我表达的载体,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生活习俗的体现,是社会全方位发展的重要标志。</p><p class="ql-block"> 早在19世纪初,法国伟大的文学家维克多-雨果在小说《巴黎圣母院》中写道:“人类没有任何一种重要的思想不被建筑艺术写在石头上。”他声称建筑是“石头的史书”。 </p><p class="ql-block"> 荷兰现代雕塑艺术家彼得-简森在其著作《世界美术史》中说:“当我们想起任何一种重要的文明的时候,我们有一种习惯,就是用伟大的建筑来代表它。” </p><p class="ql-block"> 如此看来,昔日坐落在南京城中林林总总的民国建筑,不仅是民国历史的物质载体,也是启发民族意识、唤醒民族精神的一面旗帜,它们就像一粒粒文化的活化石、一部部无言的书,时时刻刻都在向人们倾述流逝的历史。 </p><p class="ql-block"> 1912年1月1日(民国元年),中国民主革命先驱孙文先生在南京宣誓就任临时大总统,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翌年,孙文先生在其撰写的三大著作之一的《建国方略》中,对于南京这样盛赞道:“在一美善之地区,其地有高山,有深水,有平原,此三种天工,钟毓一处,在世界之大都市诚难觅此佳境也。”《建国方略》著作的问世,既为建设一个理想中的首都南京城规法律的完善奠定了基础,也对中国社会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在中国近代思想史上占据着不可磨灭的地位。</p><p class="ql-block"> 1928年(民国十七年)12月31日,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在南京成立“首都建设委员会",并制定颁布了旨在对首都南京进行现代化改造的城市规划文件《首都计划》。</p><p class="ql-block"> 据考证,《首都计划》是中国最早的一部现代城市规划,也是民国时期中国最重要的一部城市规划。《首都计划》明确提出将南京一地不独成为全国城市之模范,并足比伦欧美名城也。《首都计划》吸收与借鉴了当时古今中外先进的建筑设计理念,对首都南京的各项建设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首都计划》的实施,拉开了中国第一个现代化都市规划实践的序幕,见证了那一代中国人在动荡岁月的光荣与梦想。</p><p class="ql-block"> 由于民国时期,中国社会呈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导致整个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较为动荡不定,也因如此,东西方文化在这一时期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交融,产生了激烈的碰撞与统一,从而产生繁衍了很多的新文化。故此,这一时期所建的社会公共建筑及政府官员的府邸,既融入了诸多的西方建筑设计元素,也大量采用了中国传统建筑向现代建筑演变的形制,构成了参酌古今,兼容中外,融会南北的建筑风格。那时南京“民国建筑”的形制基本分为中国传统民族建筑、西方折衷主义建筑、西方古典建筑、中国古代宫殿式建筑、现代化民族建筑、西方现代主义建筑六大类形,由此而形成了中华民国首都南京的独特城市风貌。南京也因而被称为“民国建筑的大本营”、“近现代建筑样板区”、“民国建筑博物馆”等。</p><p class="ql-block"> 对于土生土长在南京的笔者来说,每当在春夏有形若绿伞,足以庇荫思绪,秋冬有沙沙落叶,可以踩出满地韵律的英国梧桐树(学名二球悬铃木)下散步时,面对一些坐落在街道两旁已近“百岁高龄”的民国建筑时,常常会情不自禁地发出悠长的赞叹,陷入感观的自我主义中,有时还会产生一种痴想……恍惚间自己已经穿越到了民国年代,当然,这只不过是面对眼前的民国建筑,瞬间产生的一种幻觉罢了。笔者明白,时光不会倒流。但是,可以透过散落在南京城中许许多多的民国建筑,窥探到这一时期的历史风貌。法国当代著名建筑师让-努维尔曾经说过:“建筑即是时代的缩影。”亦如中国著名建筑历史学家、建筑教育家梁思成先生所言:“建筑是一本石头的史书,它忠实地反映了一定社会之政治、经济、思想和文化。”</p><p class="ql-block"> 本篇拙文仅通过对下列南京民国建筑现状的描述与浅析,来了解它们的历史文化遗产多重价值。</p> <p class="ql-block">1.</p><p class="ql-block">地址:南京市玄武区长江路292号。</p><p class="ql-block">旧称:归德侯府、汉王府,太平天国天王府、江宁织造署、两江总督府、大清国康熙和乾隆皇帝的行宫、中华民国国民政府、中华民国总统府等。</p><p class="ql-block">现名:南京总统府景区。</p><p class="ql-block"> 占地面积约90000平方米,历经600多年沧桑的南京总统府建筑群,是中国近代建筑遗存中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建筑群,也是南京民国建筑的主要代表之一,中国近代历史的重要遗址。在南京总统府建筑群中既有中国传统宫殿式建筑遗存,也有近代西风东渐的建筑。 </p><p class="ql-block"> 1912年(民国元年)1月1日,中国国民党创始人孙文先生在“两江总督府”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逐将这里改名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府”。</p><p class="ql-block"> 1927年(民国十六)年4月18日,“两江总督府”成为中华民国国民政府所在地。 </p><p class="ql-block"> 1948年(民国三十七年)5月20日,蒋中正当选为中华民国第二任总统,自此,国民政府所在地更名为中华民国“总统府”。</p><p class="ql-block"> 昔日的南京“总统府”分为三个区域:中区为中华民国国民政府、总统府及所属机构;西区为孙文先生临时大总统办公室、秘书处、西花园(熙园)、孙文先生起居室及参谋本部等;东区为国民政府行政院、陶林二公祠、马厩和东花园(复园)等。</p><p class="ql-block"> 人们为什么要将600多年前的一座王府花园定义为民国建筑代表之一呢?原来在南京总统府景区内,有两座重要的建筑是在民国时期修建的,一座是在1929年,由著名建筑师姚彬在原太平天国天朝宫殿的“真神荣光门”(又称“皇天门”或“凤门”)、和清朝时期两江总督署及旧督军署“大门”旧址处,设计建造了民国时期标志性建筑“总统府大门楼”。新建的总统府大门楼为仿欧洲古罗马拱券与柱式相结合的“凯旋门”建筑风格,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总统府大门楼,筑有三扇拱券门洞,每扇拱券门洞装有黑色铸铁镂空花门,三扇拱券门洞上方都镶嵌有拱心石和欧式风格的装饰线条。每扇拱券门洞两侧均竖有一对古希腊爱奥尼克式立柱,一共8根。大门楼顶上筑有一道马头墙,墙顶中央是升旗平台。在大门楼中间拱券门洞上方镌刻着由原国民政府内政部长、学者、书法家周钟岳题写的“总统府”三个金色大字。</p><p class="ql-block"> 1949年(民国三十八年)4月24日清晨,中国人民解放军登上南京“总统府”大门楼升旗平台,降下“青天白日旗”,升起新中国国旗。自此,南京总统府大门楼成为中国近代史结束的标志性建筑。</p><p class="ql-block"> 另一座是建于1934年(民国二十三年)1月的“中华民国国民政府主席办公楼”(简称子超楼)。1948年5月,中华民国国民政府“主席”换称“总统”,故此楼又称“总统府办公楼”。</p><p class="ql-block"> 位于总统府中轴线北端,耗时近两年(1935年底竣工)建成的国民政府主席办公楼,摒弃了中国传统宫殿式建筑形制,整座大楼的设计采用平面构图与立体元素相结合的形式,营造出一种丰富的空间层次和立体视觉效果,大楼建筑立面呈“凸”字形状,即中间高六层,两侧高五层,像这座六层高度的大楼,在当时的南京实属罕见,可谓尽显官府威严与气派,为典型的西方现代主义建筑风格。由于此楼是时任国民政府主席林森(号子超)亲自操办建成的,且又在此办公。故在林森于1943 年(民国三十二年) 8月因车祸不幸罹难后,人们为了记念这位中国近代政治家、民主革命家,遂于1946年(民国三十五)5月,国民政府还都南京后,用他的字号“子超”命名这座大楼。</p><p class="ql-block"> “子超楼”是留法归来的著名建筑师虞炳烈设计并承建的。深受西方现代建筑思想的熏陶,凝聚了东西方双重建筑精神的虞炳烈回国以后,大胆地探索中国新民族形式的建筑,子超楼就是这一时代背景下的产物。深谙中西建筑风格精髓的虞炳烈,根据国民政府主席办公楼选址地的地貌形态,以及对林森行事低调、超然洒脱性格的闻知,精心设计和建造出这一建筑艺术精品。子超楼竣工后,获得了业界和社会广泛好评,被看作是中国传统建筑向现代建筑过渡的标志性建筑。熟悉林森的人都认为,这座造型简洁大方、色调和谐、匠心独具的建筑,与林森的为人、秉性完全吻合。</p><p class="ql-block"> 1936年(民国二十五年)1月1日,子超楼正式启用,林森随即搬入大楼,选择二楼东南角的三间套房作为自己的办公室。颇为有趣的是,人们若站在远处眺望,会觉得建筑外立面呈“凸”字形状的子超楼,隐约像个"森"字,而在大楼前由林森几年前亲手栽种的两棵雪松,又似乎像个"林"字。一座楼,两棵树,恰巧组合成了"林森"的名字。这种或有意或无意的“巧合”,一时间成为人们的趣谈。当然相识林森的人都相信,为人仁慈清廉、淡泊名利、亲民爱国、性格不事张扬的林森,决不会有意为自己树碑立传,这极有可能是建筑师虞炳烈根据当时的地貌形态进行设计时,凑巧应了“林森”的名字而已。</p><p class="ql-block"> 1937年(民国二十六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占领南京。子超楼被日军第16师团占用。</p><p class="ql-block"> 1938年(民国二十七年)3月,子超楼沦为中华民国汪伪维新政府行政院办公地。</p><p class="ql-block"> 1940年(民国二十九年)3月30日,以汪兆铭(笔名精卫)为首的伪国民政府在南京成立。子超楼改为伪国民政府立法院、监察院办公地。</p><p class="ql-block"> 1946年5月5日,中华民国国民政府由重庆还都南京,子超楼从此成为中华民国国民政府主席、中华民国总统蒋中正的办公地。</p><p class="ql-block"> 1949年(民国三十八年)1月21日,蒋中正下野。此后,子超楼成为中华民国代理总统李宗仁和民国政府国务会议厅办公地。</p><p class="ql-block"> 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翌日,“中华民国总统府”被中国人民解放军接管。“子超楼”成为南京市军事管理委员会临时办公地。</p><p class="ql-block"> 1953年以后,“子超楼”先后成为江苏省人民政府、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江苏省委员会、中国民主同盟江苏省委员会、中国民主促进会江苏省委员会等民主党派,以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江苏省委员会、江苏省人民政府宗教事务局、江苏省文化厅、江苏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江苏省国画院、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江苏省工商业联合会等机构的办公地。</p><p class="ql-block"> 1966年 “文革”非常时期,南京“总统府建筑群”被中国人民解放军实行军事管理。</p><p class="ql-block"> 1980年初,“子超楼”再次成为江苏省人民政府和各民主党派团体,以及江苏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办公地。</p><p class="ql-block"> 从1986年开始,江苏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以及各民主党派等机构先后搬迁出“子超楼”,迁往它地办公。</p><p class="ql-block"> 1988年2月,南京“总统府建筑群”(包括总统府大门楼、子超楼)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年5月,南京市人民政府成立“南京总统府管理局”。</p><p class="ql-block"> 2004年,南京总统府景区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p><p class="ql-block"> 2016年,南京“总统府建筑群”入选“首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2.</p><p class="ql-block">地址: 南京市长江路(原国府路、林森路)264号。</p><p class="ql-block">旧称:首都国民大会堂、国立戏剧音乐院。</p><p class="ql-block">现名:南京人民大会堂。</p><p class="ql-block"> 1935年(民国二十四年)11月26日,占地面积1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5860平方米的首都“国民大会堂”破土开建。由著名建筑师奚福泉设计,采用“中西合壁”建筑风格,兼容近代剧场演出功能的首都国民大会堂,于翌年5月5日建成。从开建到竣工仅用了半年时间。</p><p class="ql-block"> 坐北朝南,左右对称,主体建筑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上四层,地下一层的首都国民大会堂,分为前厅、观众厅、表演舞台三大部分,主体建筑正面外观呈“山”字形状,即中间高两翼略低。外立面墙体为斩假石,且借鉴了西方近代建筑常用的勒脚、墙身,榴部三段法建筑工艺,但前厅三扇大门和门楣上方竖条矩形格栅窗、以及防雨棚檐口均雕刻有传统中式花格图案。竖条矩形格栅窗上方镌刻着原国民政府主席林森题写的“國民大會堂”五个古朴厚重的繁体大字。</p><p class="ql-block"> 据史料记载,早在1933年(民国二十二年)初,就有国民政府要员动议在首都的国府路上建造一座国民大会堂,理由是,中国国民党计划于1935年11月,在首都召开中国国民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但这一动议没能及时得到响应。后来,中国国民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只能改在国立中央大学大礼堂(即今东南大学大礼堂)举行。</p><p class="ql-block"> 1935年5月,国民政府财政部长、行政院副院长孔祥熙等政要正式向国民政府提交议案,希望尽快建造国民大会堂。提案还要求建成以后的首都国民大会堂,除了可以召开大规模会议,还应当兼具戏剧和音乐演出的功能。孔祥熙等政要的提案,旋即被国民政府采纳。不久,国民政府成立了“国民大会堂筹备建设委员会”。经过公开招标,著名建筑师奚福泉的设计方案中标。是年11月26日,国民政府在首都国府路中段(即今南京市长江路264号)举行奠基仪式暨开工典礼。</p><p class="ql-block"> 首都国民大会堂一楼两侧为宽敞的长廊;二楼设有休息室、衣帽间;顶楼是储藏室、电气设备控制室,每个楼层都设有卫生间。</p><p class="ql-block"> 首都国民大会堂(剧院)观众厅、主舞台的顶部为钢结构穹顶,立面采用钢筋混凝土柱网结构。三层高的观众厅(一层池座、二层楼座、三层楼座)共设有2500个座位。</p><p class="ql-block"> 平面面积740平方米的首都国民大会堂主舞台,装有一套先进的机械升降乐池系统,让这座可以用于戏剧音乐演出的主舞台显得既现代时尚,又透着一种端庄大气。所以,首都国民大会堂的外观造型,与西方近代艺术剧院颇为相似,堪称当时中国规模最大、设施最先进齐备的公共聚集场所。</p><p class="ql-block"> 值得一提的是,首都国民大会堂作为民国时期较有代表性的建筑,后来被绘制成图案印制在国民政府发行的纸币(法币)上,可以想象,昔日的首都国民大会堂,一定给四万万国人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p><p class="ql-block"> 1937年(民国二十六年)12月13日,中华民国国民政府首都南京沦陷。首都国民大会堂随即被汪伪国民政府立法院、中央军事委员会情报机关占用。</p><p class="ql-block"> 1946年(民国三十五年)5月5日,中华民国国民政府还都南京。此时的首都国民大会堂及内部设施,已破旧不堪、损毁严重。</p><p class="ql-block"> 1947年(民国三十六)11月,国民政府为实行民主宪政,在首都南京成立了“国民大会筹备委员会”。为了使首届行宪国民大会能顺利召开,国民政府对首都国民大会堂进行了全面修缮和改造,并将观众厅座位数增加到3400个。</p><p class="ql-block"> 1948年(民国三十七年)3月29日至5月1日,国民政府在首都国民大会堂召开了第一届行宪国民大会。</p><p class="ql-block"> 1949年(民国三十八年)4月23日,南京解放。“首都国民大会堂”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文工团接管,并改名为“南京人民大会堂”。不久,南京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在这里举行了盛大的军民联欢会。同年5月10日,南京市人民政府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文工团便将南京人民大会堂移交给南京市人民政府管理。</p><p class="ql-block"> 1954年3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毛泽东主席莅临南京人民大会堂发表重要讲话。</p><p class="ql-block"> 从新中国成立至今,南京人民大会堂一直是江苏省和南京市召开会议、举行庆典活动和文艺演出的场所之一。</p><p class="ql-block"> 2006年5月25日,南京“首都国民大会堂”旧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3.</p><p class="ql-block">地址:南京市中山北路101号一103号。</p><p class="ql-block">旧称:中华民国国民政府最高法院、中华民国政府最高法院。</p><p class="ql-block">现名:江苏省老年大学等。</p><p class="ql-block"> 建于1932年(民国二十一年)7月,翌年5月即告完工,占地面积189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8300平方米,由著名建筑师过养默设计,主体建筑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国民政府最高法院办公楼,为西方现代派建筑风格。</p><p class="ql-block"> 建筑平面好似一架“天平”秤,深黄色的建筑立面呈“山”字形状,坐西朝东,中间高、两侧低的最高法院办公楼,一望而知,这是在借这座建筑物的外观形状,隐喻一种“公平公正”、“执法如山”的司法理念。而在最高法院办公楼前方砌就的一座圆型水池,水池中央竖有一个莲花碗状的喷泉,则象征为官当“公清若水”。 据说,这座造型简洁明快、色调典雅,且不失一种正式感与庄严感的建筑,一度在民国时期的建筑业界广为流传。</p><p class="ql-block"> 国民政府最高法院成立于1928年(民国十七年)11月,在行政上隶属于国民政府司法院,是国民政府的最高审判机关,负责对全国性重大案件的一审和终审判决。</p><p class="ql-block"> 国民政府最高法院最初在汉中路附近一所教会学校旧址办公。1932年7月1日,该院以房屋狭小陈旧、工作不便为由,向国民政府司法院呈请择地兴建办公用房,不久便在中山北路南端(今中山北路101号)购地并典基开建。</p><p class="ql-block"> 1937年(民国二十六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同年12月国民政府最高法院迁往重庆,至1946年(民国三十五年)5月,迁至原址办公。</p><p class="ql-block">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政府最高法院以“通谋敌国、图谋反抗本国”的罪名,先后终审判决了在汪伪国民政府担任要职的汉奸缪斌、陈公博、梅思平、林柏生、褚民谊、梁鸿志、周学昌、王揖唐等人的死刑。汉奸周佛海由死刑改判为无期徒刑,最终在监狱中因病而亡。上述案件曾引起国内外各界人士的密切关注。</p><p class="ql-block"> 1948年(民国三十七年)5月20日,中华民国国民政府最高法院,更名为中华民国政府最高法院。</p><p class="ql-block"> 1949年(民国三十八年)4月,民国政府最高法院结束了在中国大陆的历史使命。</p><p class="ql-block"> 1950年9月至1967年3月,“民国政府最高法院”旧址,成为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办公地。</p><p class="ql-block"> 1992年,“民国政府最高法院”旧址被列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 2001年7月,“民国政府最高法院”旧址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4.</p><p class="ql-block">地址: 南京市中山北路105号(原中山北路261号)。</p><p class="ql-block">旧称: 中华民国国民政府立法院、监察院,中华民国政府立法院、监察院。</p><p class="ql-block">现名: 南京军人俱乐部 </p><p class="ql-block"> 建于1935年(民国二十四年)初,由著名建筑师童寯设计,占地面积6797平方米,建筑面积3876平方米,采用中西合璧折中主义建筑形式的国民政府立法院、监察院办公楼,坐西朝东的二层主楼与两侧二层附楼,均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屋顶则采用了中国传统建筑的单檐歇山顶式结构。画梁雕栋的主楼大门口,设计了一座西式方形立柱门廊。棱角分明、坚固厚重的象牙白高山石垒砌而成的门廊,寓意一种“方圆之上立规矩”的立法准则。</p><p class="ql-block"> 国民政府立法院、监察院的三座办公楼建成之后,先借给了国民政府法官训练所办公之用。</p><p class="ql-block"> 1937年(民国二十六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后,国民政府立法院、监察院、法官训练所均迁往重庆。</p><p class="ql-block"> 1938年(民国二十七年)3月28日,民国时期十大汉奸之一的梁鸿志在南京建立傀儡政权,即所谓的“中华民国维新政府”,国民政府立法院、监察院办公楼被伪“维新政府南京市政公署”占用。1940年(民国二十九年)3月20日,汪伪国民政府成立,这里又改名叫“汪伪国民政府南京特别市政府”。直至抗日战争取得胜利后的1946年(民国三十五年)5月5日,中华民国国民政府由重庆还都南京,这里才正式成为国民政府立法院、监察院办公所在地。</p><p class="ql-block"> 中华民国国民政府立法院成立于1928年(民国十七年)10月,是民国时期国家最高立法机关。最初国民政府立法院的办公地点设在前清靖逆侯江南提督张云翼的宅府内(即今南京市白下路273号、南京海运学校)。晚清时期,张云翼将自己的宅府赠予晚清名臣张佩纶(即晚清大臣李鸿章的女婿)作为新婚宅第。为讨个吉利,国民政府首任立法院院长胡汉民便决定将立法院院址设于此。</p><p class="ql-block"> 1948年(民国三十七年)5月20日,中华民国国民政府立法院,更名为中华民国政府立法院。</p><p class="ql-block"> 国民政府监察院成立于1931年(民国二十年)2月16日,是民国时期国家最高监察机关。</p><p class="ql-block"> 国民政府监察院办公地点最初设在今南京市复成桥东、公园路旁的一座普通平房内。这里北临南京第一公园(又名韬园、秀山公园、明御河公园),南接明御河,是一处风景秀丽、闹中取静的办公场所,与当年的国民政府监察院“闲曹冷局”的工作实情,颇有几分相似。1946年5月国民政府还都南京后,国民政府监察院另择新居,迁徙至中山北路261号,与国民政府立法院同在一个院子里办公。</p><p class="ql-block"> 1948年(民国三十七年)5月20日,中华民国国民政府监察院,更名为中华民国政府监察院。</p><p class="ql-block"> 拙文写到这儿,顺便提及一件陈年旧事,</p><p class="ql-block">1949年4月21日,时任民国政府监察院院长、辛亥革命元老、书法家、诗人于右任先生正是从这里被挟持至南京明故宫机场,乘坐中华航空公司的班机飞往台湾的。而他这一去,就再也没有回过祖国大陆。1962年1月24日,年迈且重病缠身的于右任先生写下了一首感情真挚沉郁,堪称千古绝唱的诗篇《望大陆》(又名国殇):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这首诗篇,至今仍被海峡两岸同胞吟咏传诵。</p><p class="ql-block"> 2006年,“民国政府立法院、监察院”旧址被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 2009年,“民国政府立法院、监察院”旧址,以编号2009054入编南京重要近现代建筑名录。</p> <p class="ql-block">5.</p><p class="ql-block">地址: 南京市中山北路32号。</p><p class="ql-block">旧称: 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外交部、中华民国政府外交部。</p><p class="ql-block">现名: 江苏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p><p class="ql-block"> 1934年(民国二十三年)3月开工,翌年6月竣工,占地面积30445平方米,建筑面积8500平方米的国民政府外交部办公楼,由著名建筑师赵深、童寯、陈植三人联合设计。建筑造型上独具匠心的国民政府外交部办公楼,将西方现代建筑的核心要义与中国传统建筑元素进行了有机结合,营造出了一座具有传统神韵的现代建筑。被称誉为中国新民族建筑形式的典范。</p><p class="ql-block"> 国民政府外交部办公楼,是国国民政府颁布的《首都计划》中,规划建设的“五院八部”建筑之一。</p><p class="ql-block"> 建筑平面呈"T"字形状的国民政府外交部办公楼,坐东朝西,中间高四层,两翼高三层,钢筋混凝土结构,西式平面屋顶,建筑外墙粘贴深褐色的墙砖, 墙体基座用水泥砂浆粉刷,屋顶檐口选用深褐色琉璃砖垒砌的浮雕,与简化的中国传统斗拱组合成的装饰线条,显得特别醒目和别致多彩。主楼大厅的天花上,饰有展现中国古典建筑之美的建筑彩绘。在主楼大厅入口处建有一座既沉稳气派、闳敞轩昂,又庄重典雅、古朴简约的正方形门廊。</p><p class="ql-block"> 民国时期出版的《中国建筑》杂志,对国民政府外交部办公楼曾有过这样的赞述: “为首都之最合现代化建筑物之一;将吾国固有之建筑美术发挥无遗,且能使其切于实际,而于时代所要各点,无不处处具备,毫无各种不必需要之文饰等,致逊该大楼特具之简洁庄严”。</p><p class="ql-block"> 从《中国建筑》杂志的赞述中知晓,国民政府外交部办公楼,布局合理,实用性强,建筑轮廓简洁有力,格调古朴高雅。其虽为现代建筑形态,但又融合了中国传统建筑元素,为中国建筑的现代化与民族化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并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历史影响,在中国建筑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p><p class="ql-block"> 国民政府外交部成立于1927年(民国十六年)5月。1928年(民国十七年)10月,国民政府实行五院制,国民政府外交部隶属于国民政府行政院,其主要职能是办理国际交涉,管理国外华侨及居留在中国外侨的一切事务,同时还管理驻外使领馆。</p><p class="ql-block"> 1937年(民国二十六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攻陷南京。国民政府外交部办公楼被日军"中国派遣军总司令部"占用。直至抗日战争胜利前夕,日军总司令冈村宁次就在这里办公。</p><p class="ql-block">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政府还都南京,国民政府外交部仍迁至原址办公。</p><p class="ql-block"> 1948年(民国三十七年)5月20日,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外交部,更名为中华民国政府外交部。</p><p class="ql-block"> 1949年4月23 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同年5月1日,“民国政府外交部”被南京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接管。</p><p class="ql-block"> 1991年,“民国政府外交部”旧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文物局评为中国近代优秀建筑。</p><p class="ql-block"> 1992年,“民国政府外交部”旧址被列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 1993年,“民国政府外交部”旧址成为江苏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办公所在地。</p><p class="ql-block"> 2001年6月,“民国政府外交部”旧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 2018年11月24日,“民国政府外交部”旧址入选“第三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项目”名录。</p> <p class="ql-block">6.</p><p class="ql-block">地址: 南京市中山北路252号一254号(原为中山北路61号 )。</p><p class="ql-block">旧称: 中华民国国民政府铁道部、中华民国国民政府行政院,中华民国政府行政院。</p><p class="ql-block">现名: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政治学院(东校区)。</p><p class="ql-block"> 建于1928年(民国十七年)10月,竣工于1933年(民国二十二年)5月,占地面积69082平方米,建筑面积8503.7平方米,由著名建筑师陈植、范文熙设计,建筑平面呈“一”字形状,掩映在梧桐、雪松之中的国民政府铁道部三座办公楼,采用中国传统宫殿式建筑形式,坐东朝西的主楼,高三层,两侧附楼高二层,绿色琉璃瓦覆重檐庑殿式屋顶,檐下斗拱、梁枋、门楣均施以绚丽的彩绘,楼内大厅画栋雕梁,木雕窗棂,铸铁吊灯,拼花水磨石地面等,集古、雅、伟、美为一体,整体空间开阔通透、庄重典雅,尽显富丽堂皇。</p><p class="ql-block"> 1928年,国民政府设立铁道部, 隶属国民政府行政院,负责管理并建设全国国有铁道,规划全国铁道系统,并监督商办铁道。</p><p class="ql-block"> 1937年(民国二十六年)7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国民政府决定调整交通机构,集中交通力量,乃于1938年(民国二十七年)1月将铁道部并入国民政府交通部。1937年12月,首都南京沦陷前夕,这里曾一度是国民革命军首都卫戍司令部所在地,首都卫戍司令长官唐生智在撤离南京之前,就是在这里指挥南京保卫战的。</p><p class="ql-block"> 国民政府行政院于1928年10月25日在南京成立,为国民政府最高行政机关,居国民政府5院(立法院、行政院、司法院、考试院、监察院)之首。行政院院址最初设于国民政府机关内(即今南京总统府景区复园),1937年10 月,国民政府行政院迁往重庆。</p><p class="ql-block"> 1937年12月13日南京沦陷。国民政府铁道部办公楼被侵华日军陆军大将西尾寿造占用。之后,又被汪伪国民政府作为接待宾客的场所。</p><p class="ql-block"> 抗日战争胜利后的1946年(民国三十五年)5月,国民政府行政院迁回南京,因在抗日战争期间,国民政府巳将铁道部撤销,故时任国民政府行政院院长的宋子文,便将行政院迁入中山北路61号(原国民政府铁道部办公楼)办公。</p><p class="ql-block"> 1949年(民国三十入年)4月23日,南京解放。“国民政府行政院”被南京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接管。</p><p class="ql-block"> 1980年南京市人民政府将原“国民政府行政院”办公楼,移交给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南京政治学院使用。</p><p class="ql-block"> 1991年,“国民政府行政院”旧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文物局评为中国近代优秀建筑。</p><p class="ql-block"> 1992年,“国民政府行政院”旧址被列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 2001年7月,“国民政府行政院”旧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 2016年9月,“国民政府行政院”旧址入选“首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7.</p><p class="ql-block">地址: 南京市中山北路303号一305号。</p><p class="ql-block">旧称: 中华民国国民政府交通部、中华民国政府交通部。</p><p class="ql-block">现名: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南京政治学院(西校区)。</p><p class="ql-block"> 建于1932年(民国二十一年)12月,占地面积19500平方米,建筑面积18933平方米,与原“国民政府行政院”(中山北路252号一254号)隔街相望,耗时两年建成的国民政府交通部办公楼,由俄国著名建筑设计师耶朗设计。</p><p class="ql-block"> 建筑平面呈“日”字形状,坐西朝东的国民政府交通部办公楼,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楼高三层,初时屋顶设计为中国传统的重檐歇山式,琉璃瓦覆盖屋顶,檐下斗拱彩绘。主楼与两侧附楼之间均设计有一座天井。有趣的是,俄国设计师耶朗借鉴了中国古代皇宫前金水河与金水桥的设计形制,在主楼中轴线上,一条南北流向的小河西岸,建造了一道中式的三门四柱石牌坊,同时还在河上架筑了一座中式的单孔拱形石桥。这一出自外国建筑师手笔的仿古建筑群,其建筑规模之宏大、建筑布局之精美、建筑工艺之精湛,被誉为民国时期仿古建筑的典范之作,极具历史与文物价值。</p><p class="ql-block"> 成立于1927年(民国十六年)5月16日的国民政府交通部,初时部址设于南京华侨路慈悲服务社内。1932年11月,国民政府教育部部长朱家骅调任交通部部长,他上任后,为了改善办公条件,逐决定在中山北路购地建造交通部办公楼。</p><p class="ql-block"> 1937年(民国二十六年)12月, 侵华日军进攻南京之时,国民政府交通部办公楼不幸被日军炮火击中,重檐歇山式屋顶被炸毀。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政府对交通部办公楼进行了修缮,将被炸毁的重檐歇山式屋顶改为铁皮覆盖的大平层屋顶,并将主楼与两翼附楼之间的天井加盖棚顶,其它建筑结构维持原样。</p><p class="ql-block"> 1948年(民国三十七年)5月20日,中华民国国民政府交通部,更名为中华民国政府交通部。</p><p class="ql-block"> 1949年(民国三十八年)4月23日,南京解放。“民国政府交通部”被南京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接管。</p><p class="ql-block"> 1980年南京市人民政府将“民国政府交通部”办公楼,移交给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南京政治学院使用。</p><p class="ql-block"> 1992年,“民国政府交通部”旧址被列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 2001年7月,“民国政府交通部”旧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8.</p><p class="ql-block">地址: 南京市湖南路10号(原丁家桥16号)。</p><p class="ql-block">旧称: 大清国江苏咨议局、大清国江苏省议会、大清国江南提督府、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参议院、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委员会(简称国民党中央党部)。</p><p class="ql-block">现名: 中国人民解放军江苏省军区、南京警备区司令部。</p><p class="ql-block"> 占地面积78921平方米,建筑面积27159平方米,建于1909年(清朝宣统元年)10月的大清国江苏咨议局大楼,仿法国城堡维多利亚式(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建筑风格。由南北两进与东西厢房构成建筑平面呈正方形的江苏咨议局办公楼,在主楼中部建有高耸的圆锥形钟楼,钟楼为方底弯隆顶,上面覆盖鱼鳞状铁皮瓦,钟楼两侧屋顶上对称式建有复折斜脊顶,以及小型的尖塔、烟囱、拱形十字窗、栏杆、清水砖墙等外观装饰。主楼入口处,建有一座长方形巴洛克式拱形门廊。</p><p class="ql-block"> 据史料记载,大量融入了西方古典建筑元素,令国人啧啧称奇的江苏咨议局办公楼,其设计与承建者竟是一名刚从江苏“通州私立师范学校”(该校为中国近代实业家、政治家、教育家、慈善家张謇先生所创办,)土木工科(今江苏南通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毕业的学生,他的名字叫孙支厦。</p><p class="ql-block"> 据说,被视为中国近代建筑史上经典之作,也是当时南京最靓丽的城市景观之一的江苏咨议局大楼,使得名不见经传的孙支厦,一跃成为中国传统建筑工匠向现代建筑师过渡的代表性人物,进而奠定了他作为中国近代建筑师之先驱者的历史地位。</p><p class="ql-block"> 1906年(清朝光绪三十二年)8月,大清国慈禧太后根据赴欧洲考察的清宗室载泽等五位大臣的建议,仿效君主立宪制,下诏预备立宪。 </p><p class="ql-block"> 1907年(清朝光绪三十三年),慈禧太后又下诏在朝廷筹设资政院,在各省设咨议局。</p><p class="ql-block"> 1909年(清朝宣统元年),江宁咨议局与苏州咨议局合并为江苏咨议局,清末状元、南通实业家张謇先生被推选为首任议长。同年12月,由孙支厦设计与承建的江苏咨议局大楼竣工。</p><p class="ql-block"> 1911年(清朝宣统三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爆发,宣布脱离大清国的17个省的45名革命党人代表,于12月3日聚集在江苏咨议局,商讨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事宜。12月29日,45名革命党人代表一致推选孙文先生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p><p class="ql-block"> 1912年(民国元年)1月28日,江苏咨议局改名为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参议院。</p><p class="ql-block"> 1927年(民国十六年)4月18日,中华民国国民革命军总司令蒋中正,在江苏咨议局议事厅举行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典礼。之后,江苏咨议局更名为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委员会机关所在地(简称中央党部)。彼时,江苏咨议局大门口牌坊上的“中央党部”四个大字为时任国民军革命军联军援陕总司令、著名书法家于右任所题写(大门口牌坊今已无存)。</p><p class="ql-block"> 1929年(民国十八年)5月28日,孙文先生的灵柩,由北平运抵首都南京时,曾停柩在江苏咨议局议事厅公祭三天。公祭结束后,国民政府于6月1日为孙文先生举行了隆重的奉安大典,将其灵柩葬于南京紫金山南麓的茅山坡。</p><p class="ql-block"> 拙文写到这儿,有必要提及曾经在江苏咨议局发生的一个震惊中外的刺杀案件:1935年(民国二十四)11月1日,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四届六中全会在国民党中央党部(即江苏咨议局)议事厅召开。当日,爱国志士孙风鸣(真实身份为国民革命军第19路军的一位连长)以晨光通讯社记者的身份赶赴现场,上午9时30分,正当全体委员集合在议事厅前合影留念时,站在记者群中的孙风鸣突然闪出,一个箭步冲到汪兆铭(笔名精卫)的身旁,从大衣口袋中掏出左轮手枪,高呼:“打倒卖国贼!”然后对准汪兆铭连开三枪,汪兆铭随即应声倒地。这突如其来的枪声吓得现场的人面面相觑、不知所措,只有委员张继见状一把抱住孙风鸣,而站在汪兆铭身旁的张学良(时任国民革命军东北边防军总司令)连忙抬脚踹飞孙风鸣的手枪。与此同时,孙风鸣也被迅速赶来的卫兵开枪击中,倒在血泊之中。次日凌晨,孙风鸣因伤势过重,于国立中央医院(即今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不治身亡。被一枪打中头部左颊,一枪贯通臂膀,一枪由后背射入脊椎骨的汪兆铭,虽经紧急抢救幸免一死,但也身负重伤,痛苦不堪。特别是从背部射入脊椎骨的那一枪,因子弹无法取出,严重危害着他的健康,给他的余生带来莫大痛苦。这起刺杀事件,震惊了中外。</p><p class="ql-block"> 1937年(民国二十六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攻陷南京。江苏咨议局被汪伪国民政府占用。</p><p class="ql-block"> 1946年(民国三十五年)5月,国民党中央党部由重庆迁至原址办公。一并迁入的还有国民党组织部、宣传部、海外部、中央广播无线电台等机构。此后,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的一些重要会议、活动均在此举行。</p><p class="ql-block">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国民党中央党部”被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军区政治部接管。</p><p class="ql-block"> 1959年11月,“国民党中央党部”改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工程兵司令部接管。</p><p class="ql-block"> 1976年5月,“国民党中央党部”改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江苏省军区、南京警备区司令部接管。</p><p class="ql-block"> 据考,1944年出版的《中国建筑史》、1995年出版的《1995年中国建筑业年鉴》、2007年出版的《中国建筑简史》书籍,均将原“江苏咨议局”的建筑作为中国近代建筑的典范载入书中。</p><p class="ql-block"> 1982年,“江苏咨议局”旧址被列为第一批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 1991年,“江苏咨议局”旧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文物局评为近代优秀建筑。</p><p class="ql-block">  2001年,“江苏咨议局”旧址被列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 2018年,“江苏咨议局”旧址入选第二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p><p class="ql-block"> 回首百年风云,原“江苏咨议局”办公楼依然静静地耸立在那里。如今,笔者每当路过湖南路10号大门口时,总会情不自禁地要引颈眺望一番这座惊艳了百年时光的民国建筑。</p> <p class="ql-block">9.</p><p class="ql-block">地址: 南京市中山北路259号(原中山北路671号)。</p><p class="ql-block">旧称: 南京首都国际联欢社俱乐部、首都国际联欢社(又称首都国际联谊社)。</p><p class="ql-block">现名: 南京饭店</p><p class="ql-block"> 由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外交部负责筹建的南京国际联欢社俱乐部,于1935年(民国二十四年)12月开工,翌年冬天完工。占地面积约11366平方米,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采用西方现代主义建筑手法,由著名建筑师梁衍、杨廷宝设计的南京国际联欢社俱乐部,包括一座主楼和三幢西式平房。高三层,计有128 间客房的主楼,为钢筋混凝土结构。主楼正门入口处设有一个半圆形雨棚,与装有玻璃框架的旋转式(360度)大门、廊柱相互契合,形成一种独特的动感和视觉冲击力。主楼门厅的门框、立面柱套,均采用黑色的磨光山石贴面,主楼的外墙面通过檐口与窗腰横向线条的勾勒,以及在墙面采用红、黄色彩的搭配,具有极好的注目性。正是因为设计者大胆地采用了这种西方现代主义的建筑艺术形式,使得这座风格迥异的建筑在外观上,既有浪漫典雅的特点,又不失简洁大气的风范,同时也不乏清新明快的感觉。可以说,这种强调功能性与美观度兼具的设计理念,使这座建筑显得更加生动、流畅、自然。</p><p class="ql-block"> 主楼周围的大庭院里,花木扶疏、鸟语花香、假山如嶂、水清鱼欢,特别到了春季,大片如茵的草坪上便绽放出漂亮的白车轴草花,其间还点缀着一颗颗毛茸茸的蒲公英,在傍晚的光线下显得特别柔美。为此,建筑外形匠心独妙,内部装饰豪华考究的南京国际联欢社俱乐部,在民国时期不仅享有“园林饭店”之美誉,还被评为首都著名的建筑之一。民国时期所谓的“时髦摩登”,在此彰显无遗。</p><p class="ql-block"> 隶属于国民政府外交部管辖的南京首都国际联欢社俱乐部,是一个以外国驻华外交使团成员为主,并有中国外交界人士参加的旨在联络国际人士感情的社团组织。</p><p class="ql-block"> 1929年(民国十八年)7月1日成立的南京首都国际联欢社俱乐部,最初社址设在南京三牌楼将军庙“德国驻华领事馆”内,时任国民政府外交部部长的王正廷被推举为社长、美国驻华领事浦安司为副社长,另推举英国驻华领事西立得、德国驻华领事贝海、日本驻华领事冈本,以及国民政府政要宋子文、孙科、孔祥熙、蒋梦麟、陈绍宽、刘纪文等15人为该社董事。</p><p class="ql-block"> 据民国时期出版的《外部周刊》和1997年出版的《南京文物志》记载,当年,随着南京国际联欢社俱乐部成员不断增多,将军庙社址便显得有些狭小,常常“不敷使用”。为此,该社社员、美国驻华使馆参事兼总领事裴克倡议另择新址。1935年(民国二十四年)6月,国民政府外交部接受了美国驻华总领事裴克的倡议,并具文呈请国民政府批准后,很快在中山北路671号购地筹建南京首都国际联欢社俱乐部,藉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社务活动需求。</p><p class="ql-block"> 1936年(民国二十五年)12月31日,迁入新址中山北路671号的南京首都国际联欢社俱乐部,简化名称为“首都国际联欢社”,并于当晚在此举行盛大联欢会,喜迎新年(元旦)的到来。</p><p class="ql-block"> 1937年(民国二十六年)2月3日,首都国际联欢社在新址举行第一次新春茶话会,以时任国民政府军政部长何应钦为首的160多位中外宾客参加了此次茶话会。会上还举行了跳舞、游戏、猜灯谜等活动,现场景况“极一时之盛”。那之后,首都国际联欢社每个周日都会举行茶话舞会,以此作为联络情感和增进国际间友谊的一个重要途径。</p><p class="ql-block"> 由于首都联欢社的设施先进、功能齐备,所以会经常邀请一些中外知名文艺团体或著名音乐家来此登台演出。如: 1937年3月17日晚上,法国音乐家雷尼苏朗女士来该社登台演奏了几首箜篌(一种拨弦乐器)乐曲,国民政府“中央无线电台”还进行了实况录音转播。又如:3月20日晚上,美国小提琴演奏家兰布金也在此登台演奏了多首世界名曲,丰富了当时社会相对单调匮乏的文娱生活。</p><p class="ql-block"> 1937年4月7日是时任国民政府委员、著名爱国教育家马相伯先生98岁生日,当日,其弟子于右任(时任国民政府监察院院长)联合国民政府要员及诸弟子,在首都国际联欢社为马相伯先生举行了隆重而热烈的祝寿活动,成为轰动一时的盛事。</p><p class="ql-block"> 1937年12月13日,南京沦陷。首都国际联欢社被侵华日军“东亚俱乐部”占用,成为日军与汪伪政权举行重要活动场所之一。</p><p class="ql-block"> 据史料记载,1940年(民国二十九年)3月20日至22日,汪兆铭(笔名精卫)、梁鸿志、王克敏等一帮汉奸,在首都国际联欢社会议厅举行了所谓的“中央政治会议”,通过了建立伪国民政府的一系列议案,确定其傀儡政权仍称作“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同时以“还都”的名义定都南京,国旗为“青天白日旗”(旗上另附加标志),并以南京试院路1号(原国民政府考试院、今南京市人民政府所在地)作为伪国民政府的办公地。</p><p class="ql-block"> 抗日战争胜利后的1946年(民国三十五年)5月5日,国民政府从重庆还都南京。同年6月,国民政府外交部筹资对首都国际联欢社进行了修缮与扩建,新增建筑面积约1100平方米。经过修缮与扩建后的首都国际联欢社,再度成为首都南京重要的交际娱乐场所,中外人士频繁在此举行茶、酒、舞会或文艺演出。</p><p class="ql-block"> 据载,1946年年10月15日,英国商务访华团抵达南京,时任国民政府经济部长的王云五,在首都国际联欢社举行鸡尾酒会欢迎英国商务访华团一行。同年11月8日,中苏文化协会在此举行酒会,庆祝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国庆。同年12月17日,北京大学在此举行48周年校庆活动。</p><p class="ql-block"> 1947年(民国三十六年)4月30日,国民政府行政院新任院长张群,在首都国际联欢社举行酒会,招待300多名来宾与中外记者。</p><p class="ql-block"> 拙文写到这儿,有一件往日趣事,值得一提,据现代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喻宜萱生前回忆,她曾于1947年10月应邀在首都国际联欢社举办独唱会时,演唱了一首迄今仍被广为传唱的四川康定民歌《跑马溜溜的山上》(即《康定情歌》),之后,这首曲调优美、温婉动听的康定民歌便唱响祖国的大江南北、长城内外,且长唱不衰。</p><p class="ql-block"> 1948年(民国三十七年)3月30日,国民政府副主席孙科,在首都国际联欢社设宴招待400多名“国民大会代表”,并为其竞选“副总统”制造声势。</p><p class="ql-block"> 1949年(民国三十八年)3月12日,中华民国代李宗仁在首都国际联欢社举行茶话会,招待中华民国政府立法委员。</p><p class="ql-block"> 一言蔽之,当年的首都国际联欢社,尽管并不直接行使中华民国政府外交职权,但在加强中外交流沟通、联络国际人士情感以及促进外交工作开展等方面,确实起到了些许的作用。</p><p class="ql-block"> 1949年4月21至23日,南京解放。“首都国际联欢社”被南京市军事管制委员会交际处接管。</p><p class="ql-block"> 1953年,“首都国际联欢社”更名为“南京饭店”,店名由著名作家、诗人郭沫若题写。从此,南京饭店仍作为外事接待之用。几十年来,接待了无数国内外知名人士。</p><p class="ql-block"> 1991年,南京市人民政府相关部门在保持“首都国际联欢社”旧貌的基础上,将主楼入口处的大门进行了修缮与改建,并在门廊檐口上方用霓虹灯制作了“國際聯歡社”五个鲜红的繁体大字,显得特别引人注目。同年秋天,著名影片《大决战之淮海战役》摄制组在此拍摄了三国(中、苏、美)四方(苏、美及国共双方)召开会议的场景。艺术地再现了“首都国际联欢社”昔日的地位和风采。</p><p class="ql-block"> 1992年,“首都国际联欢社”旧址被列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 1995年,“首都国际联欢社”旧址被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 2009年,“首都国际联欢社”旧址以2009051编号,入编南京重要近现代建筑名录。</p> <p class="ql-block">10.</p><p class="ql-block">地址: 南京市黄浦路3号。</p><p class="ql-block">旧称: 明代御赐廊(明朝刑部尚书、大理寺卿和都察院左、右都御史的官邸)大直街遗址、大清国新军第九镇(师)营地、大清国南京武备学堂(后更名为新军第四陆军预备学校)旧址、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又名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北迁地、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国防部、中华民国政府国防部。</p><p class="ql-block">现名: 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管理局。</p><p class="ql-block"> 1927年(民国十六年)9月,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简称黄埔军校)由广州黄埔迁至大清国南京武备学堂旧址,为纪念这一迁址事件,中华民国国民政府于翌年在南京武备学堂旧址院子南大门外,修建了一条南北走向,长约600米,南与中山东路相连接的马路,并将这条马路命名为“黄埔路”。从此,南京武备学堂旧址的门牌号码为“黄埔路3号”。谁曾想,这座背景复杂且又不引人注意的黄埔路3号,后来竟成为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见证者和参与者。</p><p class="ql-block"> 占地面积约23500平方米,以西方新古典主义建筑风格为主,四周高墙环抱,院内草木葱茏的黄埔路3号建筑群,曾是明朝时期三法司(刑部、大理寺、都察院)最高长官们的官邸,清朝时期新军第九镇炮标(炮兵团)和马标(骑兵团)的营地,以及新军第四陆军预备学校(前身南京武备学堂)所在地。 </p><p class="ql-block"> 1927年9月,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由广州黄埔迁至首都南京,并同时将该校易名为“中央陆军军官学校”。</p><p class="ql-block"> 1928年(民国十七年)3月6日,隶属于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的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在新校址(南京黄埔路3号)举行开学典礼。3月24日,国民政府正式任命蒋中正为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校长,李济深为副校长,何应钦为教育长。</p><p class="ql-block"> 由于原南京武备学堂的校舍已破旧不堪,国民政府逐为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建造了一批新校舍。这批新校舍共计西式平房62幢,西式楼房17幢,总共有1075间校舍。在这批以西方新古典主义建筑风格为主,且融合了新中式建筑设计元素的校舍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建筑是“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大礼堂”、“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校部”办公楼(又称一字楼或一号楼)和“憩庐”别墅。</p><p class="ql-block"> 建于1928年(民国十七年)9月,翌年2月竣工。位于黄埔路3号院落中部,占地面积1530平方米,由著名建筑师张谨农设计,采用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宫殿式建筑形制的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大礼堂,建筑平面呈长方形,坐北朝南,高二层,钢筋混凝土结构,斜坡式屋顶覆盖灰色波纹金属瓦,中间门廊顶上建有一座塔式钟楼,大礼堂正门斜坡顶的门廊檐口下面,竖有8根古希腊爱奥尼亚式巨柱,和三扇宽敞大气的拱券式大门,使这座气势恢宏、形态独特的建筑凸显出一种庄严与厚重,令人情不自禁地会对其产生一种肃穆感和敬畏感。</p><p class="ql-block"> 1945年(民国三十四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宣布日本国无条件投降。同日,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中正以中国战区最高统帅的名义,致电日本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冈村宁次,指示投降原则。9月9日,震惊中外的中国战区日本投降签字仪式,在南京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大礼堂隆重举行。当天,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操场四周,旗杆林立,高高的旗杆上飘扬着52个国家(同盟国)的国旗。每根旗杆旁,并排站立两名全副武装的护卫国旗的士兵。在举行受降仪式的大礼堂正门上方,悬挂有中、美、英、苏四国国旗。大礼堂的各个入口处均有荷枪实弹的宪兵守卫,整个大礼堂四周岗哨林立,戒备森严,气氛凝重而庄严。大礼堂内一侧墙壁上,挂着孙文先生的遗像,遗像两旁分别悬挂中华民国国旗和中国国民党党旗,遗像下方挂着红色的“V”字符号与中文“和平”二字。孙文先生遗像对面墙壁上,挂着中、美、英、苏四国领袖的肖像。大礼堂中央横梁上悬挂着中、美、英、苏四国国旗。在四国国旗下方,间隔着摆放有两张长条桌,上铺白布,一张为“受降席”,另一张为“投降席”。在受降席和投降席的后面,各站立12名全副武装的士兵。受降席和投降席两侧,是同盟国军队代表的席位和中外记者的席位。 </p><p class="ql-block"> 据统计,参加此次签降仪式的同盟国军队代表和中外记者共计405人。</p><p class="ql-block"> 1945年 9月9日上午8时56分,中华民国国民革命军陆军总司令何应钦由大礼堂休息室进入会场。紧随其后的是国民革命军海军总司令陈绍宽、第3战区司令顾祝同、陆军总司令部参谋长萧毅肃、空军作战指挥部参谋长张廷孟。8时58分,日本国投降代表、日军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官冈村宁次等7人,在中华民国国民革命军军训部次长王浚的引导下,从大礼堂正门步人会场至受降席前,脱帽向何应钦等人鞠躬敬礼,何应钦欠身作答,并命令7人坐下。冈村宁次坐在投降席的正中间,坐在他左边的依次是日军中国派遣军总参谋长小林浅三郎、副总参谋长今井武夫、参谋小笠原清。坐在他右边的依次是日军中国派遣军海军舰队司令官福田良三、驻台湾日军参谋长谏山春树、第38军参谋长三泽昌雄。</p><p class="ql-block"> 签降仪式于9时整开始,这是精心挑选的时间,寓意为“三九良辰”(1945年9月9日9时)。何应钦将事先写好的日军投降书(中文本两份)交萧毅肃递给冈村宁次,冈村宁次双手接过两份投降书,并在上签字盖章后,交由小林浅三郎呈交何应钦。何应钦在两份日军投降书上签名盖章后,将其中一份投降书交给萧毅肃,由其再递给冈村宁次。接着,何应钦将中国战区最高统帅蒋中正的第1号命令及命令受领证,交由萧毅肃转递给冈村宁次,冈村宁次在受领证上签名盖章后,再由小林浅三郎呈递给何应钦。9时15分,何应钦命令冈村宁次等日军投降代表退席。至此,中国战区日军投降签字仪式全部结束。何应钦随即在大礼堂发表简短的广播演说:“敬告全国同胞及全世界人士,中国战区日本国投降签字仪式已于上午9时在南京顺利完成。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有意义的一个日子,这是8年抗战艰苦奋斗的结果,东亚及全世界人类和平与繁荣从此开一新的纪元。”</p><p class="ql-block"> 建于1908年(清朝九晚光绪三十八年),位于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大礼堂正南方,占地面积1504平方米,建筑面积2700平方米,由大清国陆军部投资建造的南京武备学堂校舍楼(又称一字楼或一号楼),是一座建筑平面呈“一”字形状的西式楼房。坐北朝南,混砖结构,长139米,宽11.5米,深黄色外墙面的南京武备学堂校舍大楼,中间高三层,两侧高二层,屋顶铺盖水泥平瓦。1928年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从广州黄埔迁至这里后,这幢楼便成为该校校本部的办公楼。</p><p class="ql-block"> 据历史文献记载,从1929年(民国十八年)至1933年(民国二十二年)间,中央陆军军官学校一共毕业了25000名军官,其中只少有10000名军官,于抗日战争初期(1937年7月至12月间),在抗击侵华日军的战场上为国捐躯。</p><p class="ql-block"> 站在历史和民族的角度上讲,当年,正是由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孙文先生亲手创建的这所革命军校,才极大地推动了中国军事近代化进程和中国国防建设的进步。</p><p class="ql-block"> 1946年(民国三十五年)6月,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和军政部及其所属各部门合并改组成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国防部,其办公地就设在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校本部办公楼内。</p><p class="ql-block"> 1948年(民国三十七年)5月20日,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国防部,更名为中华民国政府国防部。</p><p class="ql-block"> 坐落在黄埔路3号大院东北角,占地面积约300平方米,于1929年7月12日开工,同年10月14日竣工的憩庐(取休息之意),为时任中华民国国民政府主席兼中央陆军军官学校长蒋中正的官邸。由著名建筑师吕彦直(即中山陵总设计师)设计,建筑平面呈正方形的憩庐,为砖木结构的二层西式小楼。坐北朝南的小楼外墙用红砖砌就,屋顶覆盖红色板瓦,南面正门口建有方形小门廊,室内地面铺设木质地板,木质楼梯。总体而言,憩庐的外观造形简洁大气,内部设施一应俱全。一楼设有会客室和办公室,二楼设有卧室和卫生间。 </p><p class="ql-block"> 憩庐建好后,校长蒋中正和夫人宋美龄随即搬入居住。此后,除了在抗日战争期间 (1937年至1945年)迁往重庆居住外,直至1949年(民国三十八年)1月21日,蒋中正夫妇一直都住在这里。</p><p class="ql-block"> 1949年(民国三十八年)4月23日,南京解放。“民国政府国防部”被中国人民解放军接管。同年7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此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军政大学。</p><p class="ql-block"> 1951年1月1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军政大学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事学院。</p><p class="ql-block"> 1969年,“民国政府国防部”旧址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司令部机关所在地。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管理局办公地。</p><p class="ql-block"> 2006年,“民国政府国防部”旧址被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 2013年3月,“民国政府国防部”旧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 2014年8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布的第一批80处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中,中国战区日军投降签字仪式旧址(原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大礼堂)名列其中。</p> <p class="ql-block">11.</p><p class="ql-block">地址: 南京市中山东路305号。</p><p class="ql-block">旧称: 中央模范军医院、国立中央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军区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总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p><p class="ql-block">现名: 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p><p class="ql-block"> 1929年(民国十八年)1月,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卫生部长刘瑞恒奉命在首都南京尽快筹建中央模范军医院,主要收容军队中的伤病员,并兼顾首都市民急病就诊。经过勘察选址,刘瑞恒最终确定在中山东路中段北侧(今中山东路305号)、黄埔路西侧,征购土地50亩,同时购置13座移动式木屋和300张简易病床,以及一批医疗器械与设备后,这座简易的中央模范军医院便于同年10月1日匆促开诊。</p><p class="ql-block"> 1930年(民国十九年)1月,国民政府行政院将中央模范军医院改名为国立中央医院,划归国民政府内政部下辖的卫生部(1931年4月改为卫生署)管辖,由刘瑞恒兼任院长。</p><p class="ql-block"> 1931年(民国二十年)6月,由国民政府拨款、南洋华侨胡文虎资助,正式开工建造国立中央医院主楼(即病房大楼)。由著名建筑师杨廷宝设计,建筑平面呈“井”字形状,建筑面积7000多平方米,高四层,采用钢筋混凝土平屋顶结构的中央医院主楼,是在西方新古典主义对称式设计的基础上,融入了象征“吉祥美好”的中国传统云纹装饰图案,再施以花架、檐墙、滴水、华表、铁艺灯笼、门廊等中国传统建筑元素,从而营造出一种匠心独具的“化西为中”的建筑艺术形态。被称为“新民族形式建筑”的代表作之一。至今,人们都能通过这座楼宇简洁而典雅的建筑造型,棱角分明的线条组合,窥见其“坚韧不曲”的建筑张力。</p><p class="ql-block"> 历时两年建造完工的中央医院主楼,采用集中式现代化功能布局的方式,门诊部、手术室、病房等配置齐全,分区明确。楼内还专门设置了先进的垂直升降电梯,大楼底层西侧的门诊部,东侧的事务部和传染病病房区,均设有单独的出入口。二楼为手术部和特等、头等、二等病房区。三楼为妇产科病房区,有产房、婴儿室及其附属医疗设施。四楼为三等病房区。另外,中央医院还设有小儿科、眼科、泌尿科、脑病科、护士部、保健部、药局等部门。</p><p class="ql-block"> 设有300张住院床位,拥有140名医务人员国立中央医院,在当年的首都南京是规模最大、设备最完善的国立医院。</p><p class="ql-block"> 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国立中央医院迁往重庆。</p><p class="ql-block"> 1937年(民国二十六年)12月,国立中央医院遭到日军飞机的轰炸,损毁严重。</p><p class="ql-block"> 1939年(民国二十八年)4月18日,日本“关东军防疫给水部”部长石井四郎在中央医院卫生实验所,秘密组建了一支专门研究细菌战的特种部队,从事细菌研究与人体实验。石井四郎为遮人耳目,对外挂牌名为“中支那防疫给水部”,简称“多摩部队”,番号“荣字第1644部队”。</p><p class="ql-block"> 据史料记载,拥有1500多人的荣字第1644部队,曾在南京进行了长达6年的细菌试验。令人发指的是,当年日军以中国平民为对象,进行活人体试验,培育出鼠疫、伤寒、炭痘、疙疾等20多种病菌,然后将这些病菌用于实战,造成无数的中国军民死亡。</p><p class="ql-block"> 1946年(民国三十五年)5月,国立中央医院由重庆迁移至原址。随后,国民政府对已是满目疮痍的中央医院进行了修缮,并新添了一大批新的医疗设备。医务人员增加至700余人。</p><p class="ql-block"> 1949年4月23 日,南京解放。”国立中央医院”被中国人民解放军接管。 </p><p class="ql-block"> 1950年6月,“国立中央医院”改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军区医院。</p><p class="ql-block"> 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军区医院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总医院。</p><p class="ql-block"> 1986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总医院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p><p class="ql-block"> 1994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被评定为国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p><p class="ql-block"> 2002年,“国立中央医院”旧址被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 2008年,“国立中央医院”旧址以编号2008039入编南京重要近现代建筑名录。</p><p class="ql-block"> 2014年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对原国立中央医院“主楼”进行了保护性修缮,使其恢复历史建筑原貌。并在“主楼”正门门廊檐口上浮雕“1929”数字,以示纪念这座大楼的建造时间。</p><p class="ql-block"> 2018年1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 </p><p class="ql-block"> 2018年11月24日,“国立中央医院”旧址入选“第三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项目”。</p> <p class="ql-block">12.</p><p class="ql-block">地址: 南京市中山东路307号。</p><p class="ql-block">旧称: 黄埔同学会励志社(简称励志社)、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军区干部子弟学校兼幼儿园、中苏友好交际处、中国共产党江苏省委员会招待所。</p><p class="ql-block">现名: 南京钟山宾馆。</p><p class="ql-block"> 1929年(民国十八年)1月1日,黄埔同学会励志社在南京成立。最初社址设于中央陆军军官学校(今南京市黄埔路3号)内,社员以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的学生为主,并由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校长蒋中正兼任该社社长。当年,成立黄埔同学会励志社的初衷是,希望其能成为一个端正国民革命军军中风气的社团组织。为此,社长蒋中正特别为黄埔同学会励志社社员立下社训: “立人立己,革命革心。”并同时制定了十条戒律: “一不贪财,二不怕死,三不招摇,四不骄傲,五不偷懒,六不嫖赌,七不吸烟,八不饮酒,九不借钱,十不说谎。”他要求所有社员一体遵行。同年,国民政府用上海银行团捐赠的一笔犒赏军队之用的现金,在中央陆军军官学校东南侧,明朝时期明太祖朱元璋的西花园遗址处(即今南京市中山东路307号),建造了三座中国传统宫殿式建筑,作为黄埔同学会励志社新社址。</p><p class="ql-block"> 1931年(民国二十年),黄埔同学会励志社正式迁入新址,并将社名简称作“励志社”。自此,励志社的性质也随之有所转变,改成对外接待外国援华军政人员,对内为国民政府军政要员提供聚会、娱乐等活动的社会服务机构。为此,励志社在新址建筑群内设置了多套豪华式客房、餐饮宴会厅、礼堂(兼剧院)、浴室、电影放映室等设施,与此同时,还在室外大院子里设置了网球场、手球场、排球场、田径运动场、跑马场等体育运动设施。</p><p class="ql-block"> 1937年(民国二十六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后,励志社随之转为“战地服务团”,专门接待和服务于外国援华的军政人员。</p><p class="ql-block"> 据说,耗时两年建成的励志社,在当时的首都南京是唯一可以举办大型公共性质的餐饮宴会、戏剧表演、电影放映、体育赛事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占地面积56000多平方米的励志社,分别 由“大礼堂”、“1号楼”、“3号楼”主成。这是由著名建筑师范文照、赵深继设计国民政府铁道部办公楼之后,设计的中国传统宫殿式建筑的又一力作。显然,这次设计的建筑规模更大,建筑功能更复杂,设计水平也更高超。</p><p class="ql-block"> 励志社的三座建筑布局呈“品”字形状,三座建筑均坐北朝南,由西向东分别是“大礼堂”、“1号楼”和“3号楼”。 </p><p class="ql-block"> 建于1929年(民国十八年),建筑面积2050平方米,采用砖木结构的励志社1号楼,建筑平面呈“凹”字形状,中间高三层(庑殿式屋顶),对称式两翼高二层(歇山式屋顶),屋脊覆盖绿色琉璃瓦,脊檐饰有瑞兽,檐口梁枋施以彩绘,屋顶建有壁炉烟囱,烟囱防风口采用单檐歇山顶覆盖。1号楼正门口建有门廊,红漆廊柱。一层外墙面砌就水泥假石粉,二层以上为清水勾缝。1号楼内部采用中廊式布局,两翼楼层中的所有客房均设有独立卫生间,专为接待中外贵宾之用。在1号楼东南角墙壁上镶嵌有一块方形石碑,碑上镌刻:“勵誌社 民國十八年誌 立人立己 革命革心 蔣中正與勵誌社同仁共勉”的竖排繁体字碑文。</p><p class="ql-block"> 顺便一说,就在励志社1号楼开工建造之时,时任国民政府主席的林森先生,特意从印度购买了一批价格不菲的雪松树苗,栽种在1号楼周围。如今,这批胸径近1米,身高20多米,已届95岁高龄的雪松,被南京市人民政府园林局命名为“古树名木”。</p><p class="ql-block"> 建于1930年(民国十九年),建筑面积1846平方米的励志社3号楼,除了中间高三层(歇山式屋顶),对称式两翼高三层(庑殿式屋顶),与励志社1号楼屋顶结构相反,两翼楼层高度不同外,其它建筑形态与内部结构与1号楼基本相同。</p><p class="ql-block"> 建于1931年 (民国二十年)初,建筑平面呈长方形,建筑面积1360平方米,墙体为钢筋混凝土结构,三层重檐(一层为歇山式,二层为庑殿式,顶层为四角攒尖式)屋顶,内梁、椽、挑檐则为木质结构。三层高的励志社大礼堂(今称黄埔厅)的内空间结构与布局,基本参照西方现代剧院的模式,设置有可容纳500人就坐的观众厅、宽敞的门厅、贵宾休息室和服务用房等。</p><p class="ql-block"> 简言之,励志社建筑群堪称“中西合璧”建筑风格的典范,这种将中国传统建筑元素与西方现代建筑艺术、建筑材料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竟而建造出具有传统神韵的现代建筑模式,既展示了设计者学贯中西、推陈出新的职业技能,也反映了当时的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可与推崇。鉴于此,当年的励志社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为首都南京,一系列重大社会活动和历史事件的发生地。</p><p class="ql-block"> 1932年(民国二十一年)7月,毕业于东北大学体育系,中国著名田径(长跑)运动员刘长春,在前往美国洛杉矶参赛第10届国际奥运会前夕,来到励志社田径运动场进行赛前强化训练。同年8月,国民政府在励志社大礼堂举办了“第一次全国体育工作会议”,会议期间,美国海军官兵应邀前来励志社进行拳击表演赛,这是南京历史上最早的一场拳击赛。</p><p class="ql-block"> 1934年(民国二十三年),国民政府发起了国民教育运动——“新生活运动”。为了响应这一新生活运动,南京市政府于1935年(民国二十四年)10月10日,在励志社大礼堂举办了“第一届新生活集团结婚”婚典活动。此次集体婚典的证婚人是时任国民政府南京市市长的马超俊。婚礼仪式简单而又隆重。先由南京市政府乐队奏乐,证婚人、主婚人、介绍人相继就座,接着由手提宫灯花篮的8个小天使作为前导,然后一对对新人鱼贯而入。新郎们身穿蓝袍黑马褂,新娘们身披白色婚纱,手捧鲜花。这是继当年4月,由上海市政府举办的中国首届“集体结婚”之后的又一次新式婚典。由于这次是在首都举办,也就产生了更为广泛的影响。从此,举办集体婚礼便在中国各地渐渐推广开来。</p><p class="ql-block"> 1937年(民国二十六年)8月7日,时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的蒋中正,在励志社1号楼召开国防部高級联席会议,会议一致通过政府全面抗战的决定。 </p><p class="ql-block"> 1941年(民国三十年)9月,汪伪国民政府在南京成立“中央陆军军官学校”,作为培训傀儡军队骨干的基地,校址即设在励志社。抗日战争期间,伪国民政府主席汪兆铭(笔名精卫)曾多次在此与其幕僚及日军高级将领会晤。</p><p class="ql-block"> 1945年(民国三十四年)9月8日中午12时,中华民国国民革命军陆军总司令何应钦,作为中国战区最高统帅蒋中正接受日军投降的总代表,由云南芷江飞抵南京,然后前往励志社休息用餐。当日晚,何应钦在励志社举行中外记者招待会上告诉大家,盟军最高统帅麦克阿瑟将军已于9月2日,在泊于日本东京湾的密苏里号战舰上举行了日本向盟国投降签字仪式。中国战区也将于9月9日,在中央陆军军官学校(今南京市黄埔路3号)大礼堂举行日军投降签字仪式。</p><p class="ql-block"> 9月9日上午9时,中国战区日军投降签字仪式,在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大礼堂顺利结束。当天中午,何应钦在励志社举行酒会,宴请参加日军投降签字仪式的同盟国军事代表和中外记者,共同庆祝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p><p class="ql-block"> 1945年11月6日,中华民国国民政府成立“战争罪犯处理委员会”。1946年(民国三十五年)2月15日,国民政府战争罪犯处理委员会在励志社大礼堂设立“国防部审判战犯军事法庭”,主要审理制造了南京大屠杀惨案的日军战犯。国防部审判战犯军事法庭向远东盟军最高统帅部提出,要求将制造南京大屠杀惨案的主犯引渡到中国,接受中国对他们的审判。同年8月后,制造南京大屠杀惨案的日本战犯谷寿夫、田中军吉、向井敏明、野田毅先后被解压至中国南京。后来,这几个杀人如麻的战犯,均被处以极刑,绑赴南京雨花台刑场,执行枪决。</p><p class="ql-block"> 1946年5月,国民政府还都南京,中国共产党代表团也由重庆抵达南京,与国民政府继续进行和平谈判。励志社因而成为国共之间举行和平谈判的三大会谈地点之一。</p><p class="ql-block"> 1949年(民国三十八年)3月,时任民国政府行政院院长的何应钦以院址(今南京市中山北路号252号一254号)离长江太近,易遭炮击为由,逐将该院迁至励志社办公。</p><p class="ql-block"> 1949年4月23日,率先渡过长江,占领南京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野战军第8兵团第35军军部,临时设在励志社。南京解放后,励志社被南京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接管。不久,“励志社”改成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军区干部子弟学校兼幼儿园。</p><p class="ql-block"> 1953年,“励志社”更名为中苏友好交际处。</p><p class="ql-block"> 1956年1月,“励志社” 更名为中国共产党江苏省委员会招待所,因其门牌号码为南京市中山东路307号,故简称“307招待所”。</p><p class="ql-block"> 1991年,“励志社”更名为钟山宾馆。</p><p class="ql-block"> 1991年,“励志社”旧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文物局评定为近代优秀建筑。</p><p class="ql-block"> 1992年3月, “励志社”旧址被列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 2002年, “励志社”旧址被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 2013年3月,“励志社”旧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类)。</p> <p class="ql-block">  “红墙绿瓦温柔曲,自认繁华念旧时。” 以上笔者列举和赘述了分布在南京城中的12处民国建筑的前世今生。每每举目仰望这一座座虽历经百年沧桑,却依然气益雄浑的建筑时,既令人惊叹不已,又引人浮想联翩……这每一处建筑都仿若是一部卷帙浩繁的史书,一曲被时光凝固的音乐,在静静地向人们诉说着历史的变迁和岁月的沧桑。让人在回望中,能深切地体味和感受到一种深厚的历史积淀,一种独特的文化底蕴。</p><p class="ql-block"> 据当代出版的《南京民国建筑图典》公布, 截止到2016年,南京尚有1237 处(1500 余幢)保护完好且仍在发挥其建筑功能的民国建筑,这些韵味独特、工艺精湛,令人叹为观止的民国建筑,不仅是中国近代历史的见证者,也是中华民族独有的建筑艺术之瑰宝,更是人类历史上的珍贵遗产。</p><p class="ql-block"> 显而易见,南京的民国建筑就是这座历史名城乃至中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直观地呈现了当时的社会、经济、文化和艺术状况,见证了一个时代的变迁。这些建筑不仅仅是砖石和木材的结合,而是通过一种美妙绝伦的建筑艺术形态,来传递人类的文化价值和智慧,丰富和提升人们的精神世界。不可否认,迄今尚存完好的南京民国建筑,具有不可复制性的历史、艺术、文化、美学和文物价值。</p><p class="ql-block"> 综上赘述,笔者以为,善待和利用民国历史建筑,既能促进文化与艺术的传承,又能加深人们对历史的认知与敬重,还能丰富人们的审美情趣与艺术修养,以及一种难以言喻的内心满足感。可谓是一举多得。诚如民间一首小诗云: </p><p class="ql-block"> 西式风格明代砖,流金岁月已斑斓。</p><p class="ql-block"> 尘封往事知多少,十万青灰说旧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2024年3月30日拙于南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