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

湘仁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晏殊《破阵子》词曰:“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其实这只是一种文学表达罢了,梨花落不落清明照样来。再过几天就是清明,又到了扫墓祭祖之时,无数人心头响起杜牧那首家喻户晓的《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首诗是一声低沉叹息,也是一双朦胧的泪眼,千百年来,让清明弥漫着淡淡的哀伤,也让人心中更添一份思念和愁苦。</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22, 126, 251);"><i>(书法: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i></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清明是一个全国性的节日,老家湘乡当然也一样有清明祭扫的习惯,但重头戏不在清明,而在大寒节气和大年初一上。按老家湘乡的习俗,扫墓一般要在大寒这个节气内完成,其他时间不能随意动土。于是扫墓和拜祭实际上成了不相连的两个步骤,大寒节气里先把墓扫好,大张旗鼓的拜祭则是等到大年初一吃完早饭,由长者率领,带上酒食、香烛、鞭炮,全家男女老少一起出动上山去拜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以前和人谈论故乡的这个习俗,会问:大年初一早上上山拜祭是否不吉利?但习俗如此,自然有它的来龙去脉,有它存在的理由,我们从没有质疑过是否吉利,只是默默的遵循,一代一代的传承。且不说它的缘起如何如何,最现实的好处是大年初一远在外地的家人都回来过年了,人员最为齐整,再说初一本身就是给长辈拜年时间,把逝者纳进来也是合乎情理的。</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22, 126, 251);"><i>(故乡的池塘)</i></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大年初一上午,村里家家出动,从这个山头转移到另一个山头,人头涌涌,鞭炮声此起彼伏,煞是热闹。鞭炮声热烈、响亮,拜祭的队伍庞大、浩荡,显示出一个家族对先辈的尊重和怀念,更显示出一个家族人丁兴旺,实力强大。正值春节,所以大年初一的拜祭只要不是去拜新近去世的亲人,而是去拜逝去有些年月的亲人,一般不至于过于伤感或悲痛,大多持一种平静甚至喜悦的心情,仿佛是赴一场相约已久的会,去赶一场热热闹闹的集,大人们边走边说笑,边走边欣赏沿途的风景,遇到熟人,热情的打着招呼,递上一支烟,道一声新年好。小孩子更蹦蹦跳跳,冲在队伍的最前面,摘一朵野花,折一枝树枝,鞭炮响起的时候,更是抢着检地上未燃爆的鞭炮,总之,这阵势,这场面,带给坟茔里先辈的不是忧伤,而是快乐和喜悦。</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22, 126, 251);"><i>(故乡的竹林)</i></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到了坟地,三哥总要大喊一声“爷爷、奶奶,我们来看您了,保佑我们人兴财旺!”到了父母的坟上,又是一声“父亲、母亲,我们来看您了,保佑我们平平安安,顺顺利利!”仿佛这一声还不足以唤醒他们,又急忙把带去的大卷盘鞭炮拆开,绕着坟摆弄,盘成一个圆圈,待香烛、酒菜摆放好,三哥从容的捉住鞭炮的尾巴,点燃,刹那间,坟上腾起一股青烟,在青山绿水间袅娜、盘旋。这是一声久违的问候,声音炸裂、持久,足以唤醒逝去的长辈,告诉他们,我们来看你们了,要结结实实保佑我们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至于祭品,拜完再等候片刻,看着欲燃未燃的纸钱化为灰烬,就匆忙收拾酒菜撤退,前后不过二十分钟,也不知先人们酒有没有喝到位,菜有没有品完,但没有办法,还有好几个地方要祭拜呢,只能来去匆匆,转战另一个山头,给另一拨先辈拜年去了。怪不得宋朝诗人高翥说:“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22, 126, 251);"><i>(书法:唐·王建《长安别》:“长安清明好时节,只宜相送不宜别。恶心床上铜片明,照见离人白头发。”)</i></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年味刚散,转眼就到了“梨花落后清明。”在老家,当然也是看重清明的,毕竟“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是一代一代人坚守的初衷,谁敢有丝毫懈怠。只是大寒期间已作过全面清扫,到清明时间不长,草还没有长起来,只需简单的除除杂草就可以了。所以老家的清明,祭扫的重点不在扫,而在拜祭,而拜祭大年初一全家出动刚刚拜过,所以没有那么讲究了。在家的亲人,有时间、有心意的就结伴上山拜一拜,仪式还是要有,传统的节日也还是心存敬畏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当然,出门在外的人就不必赶回来了,在远方遥寄思念就可了。这是故乡对于游子的宽容,没有任何清规戒律的约束,与一些地方不成文的规定要千里迢迢赶回去相比,少了路途的舟车劳顿。或许老家清明的拜祭,更多的是对传统节日的尊重,是一种礼俗的传承,对于这两个不同时间节点的拜祭,哪一个更合理,哪一个更重要,恐怕很难下一个结论,全在个人认知。最重要的是鞭炮又一次响起,打破山村的沉寂,山鸣谷应,青烟袅袅,这才是逝者和后人都有面子的事情,再一次唤醒沉睡已久的长辈,告诉他们我们又来了,敬意充足,孝心满满,保佑,保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在老家,无论大年初一年的上山拜祭,还是清明的轻描淡写的挂山,之所以如逛庙会般轻松,如春游一般写意,那是因为只要履行拜祭的义务就可以了,而扫墓工作已在大寒节气内完成了,因而大部分人体会不到扫墓的艰辛。我们家扫墓工作主要由老家乡下的三哥承担,他从不计较我们参与得少,他始终虔诚的相信,只有真心付出才会得到父母、先辈的庇佑,我们在外的兄弟,当然感激他一年一年的坚守和付出,也衷心祝愿他全家一切平安、顺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清明俗语:“扫墓不过三代。”我们祭扫的有太公、祖父、祖母,还有我们的父母,算起来也是三代。但墓地分散在老屋后面、月形山、石舟塘三个地方,虽说都在村里,隔得并不太远,但都在半山腰,就是走一圈也要一个小时,山路荆棘丛生,并不好走,何况大寒时节,天寒地冻,对上了年纪的三哥来说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三十多年前,大集体的时候,这些山很多被开垦成梯田,光秃秃的,上山下山可以健步如飞,但后来树木、柴草越来越茂密,上山的路本就人迹罕至,每年清理疏通一次,没过多久就被柴草、荆棘封闭了。所以三哥的任务除了清扫墓地及墓地四周外,最重要的是打通进山的路,让大年初一或清明上山拜祭道路通畅,免得全家老少上山拜祭找不到路,迈不开脚,或被柴草打湿衣服,被荆棘划破手脚。</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父亲在世时就已将太公、祖父母的坟改成了水泥墓地,扫墓的工作量减轻了不少,但道路还是羊肠小道,仍需年年清理。父亲先母亲而逝,归葬石舟塘。那些年,父亲的墓一直没有修筑水泥墓,野草疯长,扫墓需花很多功夫。一次上坟回来,儿子问,为什么爷爷的坟不弄成水泥墓,扫起墓来方便多了。我们当然知道这是要等他奶奶去世后,爷爷奶奶合葬后一起后再做水泥墓,这是心照不宣又忌讳的话题,我们无法跟一个小孩解释,只含糊其辞的应着,并不直接回答。母亲2014年去世后,父母合葬在一起,当年就建成了水泥墓,三哥扫墓的负担总算减轻了一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母亲在世的时候,我基本上每年过年都回去,如果回去得早,正好赶上大寒节气内,三哥便会叫我和他一起去扫墓。印象最深的是2008年雪灾那一年。雪还没有融化,到处覆盖着厚厚的冰雪,山底通往墓地的那条细细的山路,经过一年的繁殖,竹林和荆棘已把这条上山的小路封死,我们一起把道路两边的荆棘和竹林锄掉,将墓地新长的竹子连根拔起,把泥土翻转过来,将整个墓地整修一新。这可不是一件轻松的活。我们卖力地干着,厚厚的衣服脱了一件又一件,手指也给荆棘划出了血,但想到自己长年在外,难得有机会给父亲扫墓,这点辛苦又算得了什么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干得累了,我们坐下来一边抽烟,一边远眺被白雪笼罩的山村,儿时的记忆如河水般汹涌。父亲在对面那条村路上,进进出出走了八十一个春秋,也算是高寿了,他的生命如小村一样平静亦平凡,如今就这样静静的躺在冰雪之下,让人感叹吹嘘。扫墓的意义不只是清除墓地的杂草,更是和已故亲人作一次心灵交流的良机,是一次心灵的洗礼。有些平常无缘说的话,在那一低头一弯腰之际会冒出来,告诉他我们在外面的情况,告诉他山村的变化,告诉他那条曾经泥泞不堪的村道已经修成了水泥路,家家都盖起了小楼房,告诉他我们一切安好,无需记挂……</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15px;"><i>(书法:唐·权德舆《清明日次弋阳》:“自叹清明在远乡,桐花覆水葛溪长。家人定是持新火,点作孤灯照洞房。”)</i></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年年清明,今又清明。身在远方的我,很羡慕那些可以在节前赶回去,为逝去的亲人墓地添一抔土,敬一杯酒,放一挂鞭炮,来一场对话;行走在山路间,站在山峦之巅,让慎终追远落实在具体行动中,将故乡的春景揽入怀中,这是一件幸福、惬意的事。城市的清明,无数人遥望故乡,思念如潮,哀思如海,与远方的鞭炮声一起拍打那些久远而冰冷的山石、泥土,发出一声声逝者熟悉的呼唤。在都市繁华地段的公园、工业园区或马路边,我曾在清明的晚上,看到有人偷偷的点燃一支香,烧几张纸钱,朝故乡的方向默默祈祷,寄托远方的思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或许这种方式在都市有些不合时宜,但对有些人来说清明的慎终追远,需要一点小小的仪式,需要传统方式的承载。对我来说,当然不会以这样的方式来缅怀亲人,文明要紧。想到父母在世时都爱喝酒,我倒可以在清明的晚上,喝上一杯,边喝边唱一曲孝天的《远方 》:</span></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 15px;">斟满这杯酒</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不谈离伤</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今夜不醉我不归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唱热这胸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不说忧伤</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你我同举杯向着家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15px;"><i>(父母墓地从此路左进山一百米就到了)</i></b></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