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回大地,万物苏醒,清明时节悄然来临。

琛之

<h3> 清明节,又叫扫墓节、踏青节、三月节等,时间在农历春分后第15日,公历4月5日前后。它是中华民族的重要传统节日,历史上一度成为仅次于春节的盛大节日。<br>  清明这一节气,万物皆洁齐、生气旺盛、吐故纳新、气温升高,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正是郊外踏青春游与行清墓祭的好时节。<br>  清明节与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h3> <h3>  清明节传统习俗。</h3> <h3> 插柳是一种风俗,也是为了纪念“教民稼穑”的农事祖师神农氏。<br>  有的地方,人们把柳枝插在屋檐下,以预报天气,古谚有“柳条青,雨蒙蒙;柳条干,晴了天”的说法。<br>  杨柳有强大的生命力,俗话说:“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柳条插土就活,插到哪里,活到哪里,年年插柳,处处成荫。</h3> <h3>  扫墓,即为“墓祭”,也是对祖先的“思时之敬”,其习俗由来已久。<br>  我们北方叫上坟,有的地方将扫墓称之为“扫山”或“拜山”等,南方部分地区称之为“挂山”或“挂纸”。</h3> <h3>  荡秋千是中国古代清明节习俗之一。荡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h3> <h3>  放风筝是民间传统游戏之一,清明节节日习俗。 <br>  起源于中国,是一种古代劳动人民发明的通信工具,第一个风筝是鲁班用竹子做的,后来只有皇宫里才有纸鸢。</h3> <h3>  青团一般是将绿色植物浆汁揉入糯米粉团,而市面上大多青团都以麦青汁上色。<br>  每到清明,一个个包着满满馅料的碧绿团子,带着春天的味道唤醒了人们的味蕾。</h3> <h3>  踏青,是指春日郊游,也称“踏春”。中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踏青习俗由来已久。</h3> <h3>  描写清明节的诗词。</h3> <h3>  清明节手抄报。</h3> <h3>  清明节,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传统祭祖节日。“二十四节气”是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它与干支时间以及八卦等是联系在一起的,有着久远的历史源头。<br>  “二十四节气”不仅在农业生产方面起着指导作用,同时还影响着古人的衣食住行,甚至是文化观念。</h3> <h3>组长:颉琛可<br>组员:高彤 余辰瑞 肖晨 刘婧芸</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