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外婆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早上我正吃饭时,一个微信群里发出了一碗“瑟瑟”的图片(这个名字我也不知道正确的写法。做法是先把小米熬熟了以后,按米汤的多少加入些许食用碱面,然后在沸腾着的米汤中撒入适量的玉米面,其间用筷子一直朝一个方向搅拌,直至米和面完全均匀的融合在一起。至于成品的稀和稠按个人的喜好为主。最后炒个菜就着吃,这个菜最好是土豆丝或腌制的酸菜和它才是最佳搭配。)我也不知道这个饭在我们这里起源于何时,反正听父辈们说,他们的父辈的父辈就是一直把它做为固定的早饭。我们小时候从记事开始它就是我们餐桌上一尘不变的早饭。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近十年这个饭已经渐渐淡出了人们的食餐中,也就是那些从小一直吃这个早饭长大的群体,在偶尔想吃的时候会做上一顿,不过,在时间上也不会固定为早饭,而是什么时候想吃就做一顿,也许是午饭,也许是晚饭。</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每当看到它,我记忆的尘封就会被打开,就会出现我外婆的身影。从我记事起我就一直跟着外婆生活,其实留在外婆家是我当时极不情愿的,那时不明白为什么,回自己家能享受公主般待遇的我(因为我在我们家是老小,又是家中唯一的女孩,所以倍受家人偏爱)非得留在外婆身边,被诸多的“规矩”所束缚?后来才听妈妈说,我从小身体不好,吃饭如吃药那么费劲。妈妈每天在农业社干活,不能很好的照顾我,让外婆照顾我,又能和表姐,表妹一块吃饭,一起玩耍。希望在一起能带动我好好吃饭,自然身体也能逐步健壮起来。</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外婆有三个孩子,舅舅是老大,是外婆唯一的儿子,还有妈妈和姨姨。外婆是和舅舅一家生活在一起的。舅舅家的两个女儿,表姐比我大一岁,表妹比我小几个月。我们三个每天几乎形影不离,是最好的玩伴。我们也同其他同龄的小朋友一样,会做出一些调皮捣蛋,让大人们哭笑不得的事情。</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1.外婆的规矩</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外婆常常教育我们。做人要有规矩,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矩首先要从行为举止上体现。 特别是女孩子,坐要有坐样,站要有站样。坐着时要挺直腰,双腿要并拢,腿打颤是绝不能饶恕的臭毛病,不许翘二郎腿。站不能站的吊儿郎当,那样会让人觉得是二流子。不能当着别人的面不怀好意的说悄悄话。记得有一次,家里突然来了两个陌生人,一男一女,一老一小,从外婆的口气中知道他们是父女俩,好像是外婆的娘家人。我们姐妹三人也紧追其后回到屋里,其一,想看看他们长的啥样,其二,想听听他们之间谈些什么。当我们坐下来看清那个女孩的模样时,我们仨就不约而同的交头接耳,一致认为那个比我们大几岁的女孩子,长的太黑了,衣服也穿的土里土气的。我们话语之间充满了对她的嘲讽。和她相比的自信和优越感,自然也毫不掩饰的写在我们的脸上。没想到这种“美好”的感觉并没维持多久,在送走客人之后,外婆狠狠的教训了我们。原来我们的一举一动都没逃过她老人家的眼睛,她说:“首先你们当着别人的面窃窃私语,这就是对别人的不尊重。其次不能从外表去评论一个人的美与丑,好与坏,要有一颗干净的心才是最重要的。”当时小小的我们虽然还不太懂“一颗干净的心”是什么意思,但我们明白了以后不能对别人的长相指指点点,不能笑话别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2.外婆爱干净</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她总是让我们保持整洁干净的形象。首先她自己是非常爱干净的。外婆是个裹着小脚的小老太太。在我的记忆中,她裹裤脚的绑带和她的袜子,都是她亲手用自己扯的丝线织的,而且都是白色的。在我的记忆中,那种“白”保持的一如既往。</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洗脸要分五步,这是外婆教我们的洗脸法。先把整个脸洗一遍,然后再分步进行。首先是眼睛,主要是眼窝,不能洗过后还有眼屎的残留痕迹。其次是鼻子,要把鼻孔内洗干净,要不近距离和别人说话时,鼻孔里的脏东西会暴露在别人的眼睛里,会恶心到别人。然后是耳朵,说耳朵里面不平整,坑坑洼洼的,仔细洗才能把里边的灰尘和污垢洗的干干净净。最后是脖子,脖子干净了,不仅自己感觉好,还不会脏了衣服的领子。</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在那个物质相对匮乏的年代,外婆总是用,融化有少许食用碱的水给我们洗头。那个时代由于人们的卫生观念差,特别是女孩子,长长的头发会生虱子。外婆给我们洗的勤,所以我们从未出现过那种现象。现在我还清楚的记得她的口头禅:勤梳勤洗长成马尾,不梳不洗长个狗尾。</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我和外婆住的屋子很小,只有一盘火炕和一个灶台,另外就是一个盛水的水瓮。屋子虽然简陋,但每个角角落落都收拾,打扫的干干净净,整个屋子显得整洁而温馨。我们一大家子人的一日三餐也都在这里进行。</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3.外婆的节俭</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外婆在生活中是非常节俭的。记得有一次在晚上做饭前,我姐仨帮着摘豆角,因为豆角两侧有筋,所以要掐住豆角头上的“尖”,把这个尖轻轻往下拉,一直拉到底,这侧的筋就摘下来了,再从底部那个和豆角藤蔓连接的那个类似“结”的部位再向顺时针方向拉,拉到豆角尖处,另一侧的筋也就摘下来了。每一个豆角我们摘的都很仔细,生怕漏掉一根筋。可当外婆走近,看见我们丢掉在地上的一根根筋,心疼的说:“你们这也太不节俭了,掐一个尖就把豆角的半个头掐去了。”一边说还一边把地上的筋拾起来,把她认为浪费掉的部分重新掐回到手心里。这时我们才明白,外婆是嫌我们掐去的部位太大了。虽然当时心里很不服气,觉得外婆小题大做,但是为了不再挨骂,从这以后我们每次摘豆角,都会在拉出筋的同时保证做到掐“尖”,掐“结”掐去的部分最少。并且这个习惯我一直延用至今。</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不知你们吃没吃过煮熟的小菜梗?我们也叫菜疙瘩,就是芥菜下面的块茎。到了秋天,把芥菜连同下面的疙瘩一起拔起。芥菜清洗处理后腌制成酸菜。大的菜疙瘩切丝的,切丁的,大人们会腌制成各种咸菜。小的比如小姆指大小粗细的,就会被扔掉。人们觉得处理起这些来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太小没多少果肉。而外婆却不那么认为,她觉得丢掉就是浪费,她会每一个都处理的干干净净,然后煮熟捞出,把它们摆放在灶火的周围。直到看上去不再有多余的水份,摸上去皱皱巴巴时方可吃,直到现在我还清楚的记得吃小菜梗那种,唇齿间留着苦味,嚼起来非常有劲的感觉。用外婆的话说就是:“不能浪费东西。对吃的不要嫌好道赖,把自己的肚子填饱就行。”</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吃早饭“瑟瑟”,让我终生难忘的习惯,也是在跟随外婆时养成的。那时每天早上每人定量一碗,因为这个饭是由小米和玉米面熬制而成的,把它盛在碗里,静置一会儿,它是成块的,你如果倒扣出来,它能完完整整显现一个碗托的模样。所以在吃饭时,外婆不让左一筷子,右一筷子在碗里四处乱夹,那样吃过的碗里到处残留着粮食的痕迹。如果有规律的在碗边固定的一处吃,边吃边把碗倾斜适当的角度,让饭随着光滑的碗慢慢往下滑,当碗中最后一点饭顺着碗滑到嘴边吃掉,整个碗干干净净,看不出吃过饭的迹象。外婆说:“这样吃既不浪费粮食,碗也光光的,这叫饭光碗光。</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这么节俭的外婆,也令当时的我匪夷所思。记得有一年夏天,我和表妹结识了一个外来的小女孩,由于我们年龄相同,所以很快就玩到了一起,并了解了她的情况。原来她的外婆家距离我外婆家不到一百米,她是跟着她妈妈来她外婆家小住的。那些天我和表妹经常到她外婆家找她玩,有一次,我们仨在她家院子中间的大磨盘上玩“打石头籽”,临走时,我眼晴一亮,辗子和磨盘的缝隙间有五分钱,我用眼睛瞟了她俩一眼,确定她们并未发现,我便悄悄的把钱攥在手心里,和表妹高兴的离开了。出来后我就把手张开给表妹看,并把刚才的事说给她听。我俩一致同意回家后把钱交给外婆,可没想到知道真相的外婆,非但没有表扬我们,还非常严厉的批评并命令我,立刻把钱给人家送回去,并给人家道歉。没办法的我还是照外婆的话去做了。外婆对我们说:“不能看见别人的东西亲,从小偷针偷线,长大就敢偷米偷面。任何不良的习惯都是从小养成的。”</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5.外婆的人生经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随着我们的长大,生活的好转,再回到外婆身边时,看到仍然怕丢一粒米,怕撒一点面的外婆,对她顽固不化的思想观念,一尘不变的做事行为,不能跟随时代步伐的种种,打心眼里觉得嫌弃。甚至觉得她在别人面前这样做,是给我们丢面子。也是舅舅和母亲从我的话语中听出了我对外婆做法的不满,才倒出了外婆的人生经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原来外婆在很小的时候她的母亲就去世了。她和她的父亲还有哥哥,嫂子在一起生活。外婆从小就心灵手巧,针线活样样精通,做家务,看侄子,每天尽心尽力为那个家忙碌着。尽管那样,她的嫂子经常对她是百般的辱骂和刁难,有时恰巧被她的父亲撞见,会毫不留情的训斥她的嫂子。大多时候为了不让父亲看出她受欺负,不让哥哥为难,不让家庭变的不和睦,小小的她经常选择委屈求全。这种每天挨骂受气的日子直到外婆出嫁后才算结束。</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外公是在外婆二十八岁时因病去世的,当时舅舅六岁,妈妈五岁,小姨才一岁多,上面还有一个婆婆。正值抗日战争时期,本来人们的生活就很艰难,可对于这样一个孤儿寡母的家庭,生活更是难上加难。当时外婆就靠做的一手好针线活,养活一家人。十里八乡光景略微过的去的人家,闺女出嫁时,娘家都会给闺女缝制一,二件陪嫁的衣服,说是陪嫁衣服,其实材料也是用的旧衣物,经过外婆的手拼凑,再用合适的绣花线在衣服适当处绣上各式各样精美的图案,一件漂亮的嫁衣就诞生了。居说外婆的刺绣技术很高,所绣植物的一朵花,一根草,动物的一片羽毛,一根胡须都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外婆不分昼夜一针一线的忙活着,其实也挣不到钱,只能挣一些玉米和小米。偶尔碰上人家肯给一小把白面的,外婆就攒起来,等到攒够能做一碗饭时,就把舅舅和妈妈哄到外面去玩耍,悄悄的做一小碗纯白面的面条给她的婆婆吃。</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农忙的季节外婆到人家地里帮忙干活,也能挣来点粮食。可孩子们渐渐长大,尽管她瘦小的身影几乎没有停又来的时候,可日子还是过的足襟见肘。舅舅说:“粮食不够吃,你外婆就买来人家榨完油时留下的那个渣,我和你妈妈拿着干嚼着吃,吃了这个我们常常大便拉不出。我奶奶咬不动,你外婆就提前给她倒成粉末状,让她就着水吃。”生活就这么一天天的继续着。虽然过的艰难,可每个孩子到了上学的年龄,她都从来没有放弃让孩子们读书识字的机会。舅舅很争气,考取了师范学校,毕业后成了一位人民教师。妈妈和姨姨虽然都是女孩,当时也都读到了完小毕业。我妈妈现在已九十高龄了,村子里比她小十几岁的,大字不识一个的文肓比比皆是。</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后来舅舅成了家,育有二子,二女。虽然舅舅是吃公家饭的,可四个孩子读书,舅妈在农业社干活,一家七口人,生活过得也非常不易。可外婆还是会时不时对那些村里的特困户或孤寡老人以力所能及的接济。她说:“都是乡亲,我们也是从最困难的日子过来的,那种苦咱知道是什么滋味,能帮一把就帮一把,也帮不了什么大忙。”</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听了这些,我再也不觉得外婆的所做所为是丢人的,反而认为自己那点可怜的虚荣心是多么的可笑。其实外婆的过度节俭,无不在对她一生所遭受的苦难的诠释。正是那种苦难,让她看重每一样值得珍惜的东西。</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外婆是平凡的,但她老人家用最朴实的言行,教会我们的却都是不平凡的做人道理。虽然外婆离开我们三十多年了,但她的教诲,让我们终生受益。</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