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魅力课堂,共享智慧盛宴——凯德世家小学2023-2024第二学期四年级数学组教研活动纪实

凯小 孙桂兰

<p class="ql-block">  木铎之心,素履之往</p><p class="ql-block"> 薪火相传,智慧共享</p><p class="ql-block"> 走进魅力课堂</p><p class="ql-block"> 精彩竞相绽放</p><p class="ql-block"> 不错过每一场知识的盛宴</p> <p class="ql-block">  为了深化课堂改革,践行新课标,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高教师教学能力,也为了进一步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学习,2024年3月21日,凯德世家小学四年级数学组的教研活动正式拉开了帷幕。</p> 集体备课 <p class="ql-block">韩娟娟和耿利苹两位老师在集体备课活动中承担主备任务。</p> 共探共思共享 <p class="ql-block">  俗话说,众人种树树成林,大家栽花花才香。集体备课是对教学工作进行全程优化的研究活动,最终形成的是集体智慧的结晶。</p> 常态课展示 魅力课堂,共襄盛会 <p class="ql-block"><b>01</b></p><p class="ql-block"><b>课题:苏教版四年级《解决问题的策略》</b></p><p class="ql-block"><b>授课教师:贾凤霞</b></p> <p class="ql-block">  贾老师语言准确到位,教学方法也很得当。中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的发展才刚刚起步。学生根据题意来画图的能力比较弱,所以这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通过画示意图来解决问题。</p> <p class="ql-block">  贾老师在本节课中,注重培养学生主动运用画图的策略解决问题的意识并注重培养学生分析、比较、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积累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再次体验这个策略对解决实际问题的价值,并能用小组讨论交流和上台介绍两种方式,主动反思和交流自己的学习过程,并在反思中提升对策略的认识,体验到运用策略来解决问题的成功喜悦。课堂上老师要求用多种方法解答,难度较大,但学生只要能正确运用这节课所学的策略画图和已有知识,就能从图上找到多种解题的思路,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策略的理解,提高学生运用策略解决问题的水平。</p> <p class="ql-block"><b>02</b></p><p class="ql-block"><b>课题:苏教版四年级《积的变化规律》</b></p><p class="ql-block"><b>授课教师:韩娟娟</b></p> <p class="ql-block">  韩老师以“小粗心”为例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情感投入,极大的调动学生的思维活动和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学时,教师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征,允许不同的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认识问题,采用不同的方式用自己清晰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归纳规律。</p> <p class="ql-block">  在教学中,韩老师以一组乘法算式为载体,引导学生探索当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与积的变化规律。通过这个过程的探索,学生经历了研究问题--归纳发现规律一一解释说明规律-一举例验证规律四个层次的学习过程。在这一系列学习过程中,老师非常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善于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计算、说理、交流等活动,归纳积的变化规律。过程的设计很紧凑,老师的讲解清晰、简洁,设问、追问都处理的恰如其分。学生的思维在一个个追问中得到开启,不失为一堂很实的课。一环扣一环的层层剖析,让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在巩固练习中,可以看出教师平时非常重视对学生进行审题能力的训练。让学生的观察能力、推理能力得到充分发展。</p> <p class="ql-block"><b>03</b></p><p class="ql-block"><b>课题:苏教版四年级《一亿有多大》</b></p><p class="ql-block"><b>授课教师:孙桂兰</b></p> <p class="ql-block">  《一亿有多大》这是一节综合实践活动课,孙老师让学生在宽松的氛围中,经历猜测、实验、推理等过程,自主完成研究活动,从而充分感知1亿这个数有多大,并获得成功的体验。</p><p class="ql-block"> 给学生鱼,不如教给他捕鱼的方法,孙老师在教学中不仅注意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更注重让学生领悟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如1亿张纸的高度无法测量,学生想到可选100张或1000张纸来测量高度,再推算1亿张纸的高度;1亿粒大米的质量很难称量,那就先称出100粒大米重几克,然后再运用倍比法推算出一亿粒大米有多重,这样把复杂的问题转化成简单问题,一步一步解决,让学生在活动中亲身体验、领悟,由局部推算整体的研究方法。学生通过自主探索活动,体会到数学思想方法的奇妙与作用,积累了许多数学活动的经验,增加了学习成功的经历,增强了学好数学的信心。</p> <p class="ql-block">  本节课的目的就是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1亿有多大的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1亿有多大,那么,就要放手让学生自己活动。孙老师课前做了充分的准备,米粒、1元的硬币、天平、100张纸、秒表、尺子……课堂上让学生分组探究不同的任务,放手让学生去思考,交流,确定方案,实验,推算,组内一起合作探究完成。事实说明,学生的内在潜力是很大的。通过实验他们推算出了结果,但这些结果比较抽象,很难想象出来,教师适时给出了课前搜集的资料,与实验结果进行对照,学生不禁唏嘘一片。学生直观的感受了1亿的大小。整节课,老师让学生去实验、去发现、去探究,切实给了学生自主活动的平台和空间。</p> <p class="ql-block"><b>04</b></p><p class="ql-block"><b>课题:苏教版四年级《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b></p><p class="ql-block"><b>授课教师:周霞慧</b></p> <p class="ql-block">  周老师通过引导学生探索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使学生理解并掌握这两个基本的运算规律。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励学生动眼、动手、动口、动脑积极探究问题,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全过程。</p> <p class="ql-block">  在探索加法交换律时,周老师首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列出算式,并观察分析算式特点,从而提出猜想。然后通过举例验证的方式,让学生自主验证猜想的正确性。这一过程中,学生经历了从“猜想”到“验证”的过程,不仅锻炼了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也培养了他们的科学态度。</p> <p class="ql-block"><b>05</b></p><p class="ql-block"><b>课题:苏教版四年级《认识三角形》</b></p><p class="ql-block"><b>授课教师:耿利苹</b></p> <p class="ql-block"> 耿老师在教学三角形的意义时,先让学生找生活中的三角形,然后自己画三角形由实物到几何图形体现了抽象的过程。然后教师让学生判断两个图形是否是三角形,从而激发学生思考三角形的定义,在这个基础上,让学生从课本中找答案,分析定义,这个过程体现了一种由生活入手抽象到图形再到理论的认识过程,很好的体现了学生学习研究的过程。</p> <p class="ql-block">  耿老师在教学中充分运用了比较的方法,(1)、通过比较,揭示三角形的共性。如在教学三角形的特征时,让学生观察这些三角形都有哪些相同的地方?从而得出三角形都有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三条高,三条底。(2)教学三角形高的画法时,教师对照学生先前学过的过一点作一条边的垂线段的知识,使抽象的知识变得简单了。</p> 评课环节 <p class="ql-block">  每一位老师各具课堂独特魅力,竞相绽放教学异彩,不同的风格、深厚的积淀,放射出令人心驰神往的风骨神韵。每一节课老师们凝神专注倾听,认真细致记录,争相讨论,强劲的智慧力量在每个人的心中升腾。</p> 回放精彩,共赏共进 研以共进,收获可期 <p class="ql-block">  道阻且长,行者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教以共进,研以致远”,相信老师们在教研之路上,能够且学且研,且行且思,继续俯首深耕,不负春光启新程。以此,实现数学教育的使命,让教育高质量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p> <p class="ql-block">  春风有信,</p><p class="ql-block"> 花开满径。</p><p class="ql-block"> 教研有时,</p><p class="ql-block"> 成长无期。</p><p class="ql-block"> 师者匠心,</p><p class="ql-block"> 砥砺前行。</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学生

教师

老师

三角形

教学

四年级

解决问题

过程

课堂

苏教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