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清明节致家长的一封信

❤阿念老师

<p class="ql-block">尊敬的家长:</p><p class="ql-block"> 您好!首先衷心感谢您一直以来对我校工作的关心、支持和帮助!我国传统节日"清明节"假期将到,为切实做好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保证学生休息和学习两不误,过一个安全、健康和有意义的假期,请家长配合学校做好相关工作:</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一、安全重点提示</b></p> <p class="ql-block"><b>(一)防溺水安全重点</b></p><p class="ql-block">清明时节之后气温上升,溺水安全尤显重要。要树立“生命第一”观念,远离江河塘堰。溺水事故是危害学生安全的“头号杀手”,请教育孩子熟记并做到防溺水“六不”:</p><p class="ql-block">1.不私自下水游泳;</p><p class="ql-block">2.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p><p class="ql-block">3.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p><p class="ql-block">4.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p><p class="ql-block">5.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p><p class="ql-block">6.不熟悉水性的学生不擅自下水施救。同时,对孩子行踪要做到知去向、知归时、知同伴、知内容。</p> <p class="ql-block"><b>(二)交通安全重点</b></p><p class="ql-block">清明放假期间人多、车多,要注意遵守相关交通法规,过马路注意来往车辆,走路要走人行道,靠右行,注意行路文明,到户外扫墓时,骑车、乘车或走路都要遵守交通规则。</p><p class="ql-block">1.依据相关法律规定,未满12周岁不能骑自行车上路行驶,未满16周岁不能骑电动车、摩托车上路行驶;</p><p class="ql-block">2.乘车系安全带,骑乘电动车、摩托车佩戴安全头盔(正确佩戴安全头盔、规范使用安全带能将交通事故死亡风险降低60%至70%);</p><p class="ql-block">3.家长骑电动车、摩托车带孩子出行时,请严格遵守、自觉遵守交通法规,做到不超载、不闯灯、不逆行,过马路要牢记“一停二看三通过”;</p><p class="ql-block">4.有大型车辆靠近时,要尽量远离;</p><p class="ql-block">5.杜绝疲劳驾驶和酒后驾车,做到安全驾驶、文明行车。</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三)森林防火重点</b></p><p class="ql-block">清明节是我国祭祀祈福的传统节日,各地有燃放烟花爆竹、点烛烧纸等祭祀习俗,极易引发森林火灾。进入林区,请严格遵守森林防火“十不要”规定:</p><p class="ql-block">1.不要携带火种进山;</p><p class="ql-block">2.不要在林区吸烟、用火把照明;</p><p class="ql-block">3.不要在山上野炊、烧烤食物;</p><p class="ql-block">4.不要在林区内上香、烧纸、燃放烟花爆竹;</p><p class="ql-block">5.不要炼山、烧荒、烧田埂草、堆烧等;</p><p class="ql-block">6.不要让特殊人群和未成年人在林区内玩火;</p><p class="ql-block">7.不要在野外烧火取暖;</p><p class="ql-block">8.不要乘车时向外扔烟头;</p><p class="ql-block">9.不要在林区内狩猎、放火驱兽;</p><p class="ql-block">10.不要让老、幼、弱、病、残者参加扑火抢险。依据相关法律规定,严禁动员组织中小学生参加扑火。教育引导中小学生在发现森林火灾时立即报警。</p> <p class="ql-block"><b>(四)消防安全重点</b></p><p class="ql-block">1.请教育引导孩子认识火灾危害,保管好家中的打火机、火柴、蜡烛或鞭炮等,防止孩子玩火;</p><p class="ql-block">2.清除室内、阳台和楼道堆放的杂物,保障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车通道畅通;</p><p class="ql-block">3.及时更换老旧电器、排插,不超负荷用电;</p><p class="ql-block">4.电气设备不直接安装在可燃物上,并与可燃物保持适当距离;</p><p class="ql-block">5.电动自行车不入楼不入户,不在室内、疏散走道、楼梯间停放电动车或为电动车充电;</p><p class="ql-block">6.在家中常备灭火及逃生用具,如家用灭火器、应急灯(手电)、应急逃生绳、逃生面罩等;</p><p class="ql-block">7.一旦发现燃气泄漏,要迅速关闭气源阀门,开窗通风,严禁现场拨打手机、触动电器开关和使用明火;</p><p class="ql-block">8.发现家中起火,要迅速逃生并关闭房门,立即拨打119电话报警。发现所住建筑着火,若楼梯间无烟气请迅速逃生,若浓烟已经充满楼梯间,切勿盲目从楼梯间逃生。若被困室内,要冷静自救,用浸湿的织物堵住门缝,阻止烟气进入,并在阳台等无烟气的地方等待救援。</p> <p class="ql-block"><b>(五)防汛安全重点</b></p><p class="ql-block">根据气象部门预测,未来一段时间我省降雨较为频繁。省防总决定全省于3月27日进入2023年汛期。</p><p class="ql-block">1.请留意天气预报,遇到暴雨、强风、打雷闪电等极端天气尽量不出门,避免到山边、海边、水边等危险区域游玩;</p><p class="ql-block">2.高度警惕城乡积涝、山体滑坡等灾害,不前往没有正式开发开放接待旅游者、缺乏安全保障的“野景点”;</p><p class="ql-block">3.雨天驾车减速慢行,通过桥涵、积水路段不要冒险涉水,若发现路面有旋涡,一定要绕行;</p><p class="ql-block">4.出行途中遇到雷雨强风,避开电线杆、变压器、落地广告牌、桥洞、立交桥低洼区、树木等危险区域。</p> <p class="ql-block"><b>(六)防雷安全重点</b></p><p class="ql-block">雷电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很多孩子都害怕雷电,但是却不知雷电是真的会伤人,雷电多发季节,经常会下暴雨,时不时还会打雷,在这样的天气,家长及同学们要学会保护自己。</p> <p class="ql-block">1.户外遭遇雷雨怎么办?</p><p class="ql-block">(1)寻找装有避雷针的建筑物躲避,并尽量选择钢筋混凝土建筑物。</p><p class="ql-block">(2)不在有金属物的地方停留,远离树木、电线杆、烟囱等高耸物体。</p><p class="ql-block">(3)躲进汽车内关掉引擎、音响、车窗等,并留意路面积水。</p><p class="ql-block">(4)躲进山洞里,不要站在洞口或岩石边。</p> <p class="ql-block">2.雷雨天气,这些行为请注意</p><p class="ql-block">(1)不使用电器,拔掉电器电源插头。</p><p class="ql-block">(2)不把头或手伸出户外,并将门窗关闭。</p><p class="ql-block">(3)不要洗澡,尤其不要使用太阳能热水器洗澡。</p><p class="ql-block">(4)不接触金属管道等金属物件。</p><p class="ql-block">(5)不进入临时性的棚屋、岗亭等无防雷设施的建筑物,远离电力设备及建筑物外墙。</p><p class="ql-block">(6)不在大树底下躲雨。</p><p class="ql-block">(7)不在旷野和高地打雨伞。</p><p class="ql-block">(8)不扛钓鱼竿、高尔夫球杆、旗杆等杆状物体。</p><p class="ql-block">(9)不在水面或水路交界处停留。</p><p class="ql-block">(10)不进行户外运动。</p><p class="ql-block">(11)不在建筑物顶上逗留。</p> <p class="ql-block">3.雷电击中后如何急救?</p><p class="ql-block">(1)如果被雷击导致衣服着火,应立即躺下,避免火烧及面部,同时施救者可以向伤者泼水,或用厚外衣、毯子等裹住伤者来进行灭火。</p><p class="ql-block">(2)如果被雷击导致陷入昏迷,甚至停止呼吸,施救者要让被雷击者躺平,同时解开其衣扣并立即对其进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等急救措施。</p><p class="ql-block">(3)如果被雷击后,身体已经烧伤或已休克,但仍有呼吸和心跳,则其自行苏醒的可能性很大,这时应让被雷击者平卧,再送医院进行治疗。</p><p class="ql-block">(4)在送医途中,要注意为被雷击者保温,若其有狂躁不安、痉挛抽搐等现象,施救者应对其头部进行冷敷,但需注意的是,不要用油膏擦拭被雷击者身上的伤口和创面。</p> <p class="ql-block"><b>(七)流感预防重点</b></p><p class="ql-block">1.勤洗手、不随地吐痰、打喷嚏时要主动捂住口鼻,不让飞沫溅到旁人。养成良好的个人生活卫生习惯。</p><p class="ql-block">2.减少或避免接触感染源,尽量少到拥挤的公共场所停留,到公共场合,尽量做到戴口罩。</p><p class="ql-block">3.及时增减衣物,注意保暖,防止受凉。</p><p class="ql-block">4.均衡饮食、多喝白开水,适当吃些水果。</p><p class="ql-block">5.保证足够的睡眠。</p><p class="ql-block">6.适量运动、充足休息,避免过度疲劳。保持良好的身体状况。</p> <p class="ql-block"><b>(八)预防食物中毒</b></p><p class="ql-block">1.不要随便乱买零食,特别是不要在路边小店、街头买一些包装粗糙,质量低次的冷饮、冰棍,不吃“三无”食品。</p><p class="ql-block">2.隔夜食品要加热,不吃腐烂变质的食品,不要喝自来水,更不要随便乱喝水。</p><p class="ql-block">3.要勤洗手,特别是在饭前饭后,上厕所必须要把手洗干净。</p><p class="ql-block">4.在购买食品时应认真看清生产厂家、生产日期、保质期。</p><p class="ql-block">5.不要偷吃果园的水果,可能有喷洒的农药,以免中毒。</p> <p class="ql-block"><b>(九)出游安全重点</b></p><p class="ql-block">清明时节若随父母亲友旅游时,爬山涉水,注意安全。要牢记返校时间,避免不能按时返校。如朋友组团旅游,必先告之父母或长辈,征得同意后再启程。</p> <p class="ql-block"><b>(十)文明上网</b></p><p class="ql-block">合理安排作息时间,文明上网,不过度游戏。正确使用网络资源,不要整日沉迷于网络,不要泄漏个人资料,杜绝不良网络信息的传播,注意个人信息安全,遵守网络道德。</p> <p class="ql-block"><b>(十一)心理健康重点</b></p><p class="ql-block">清明是中国传统的节日,这一天人们祭奠祖先、思慰逝者。</p><p class="ql-block">1.请对孩子适当开展生命教育,让孩子学会感恩,学会珍惜与敬畏生命,感受生命的宝贵,正确看待死亡,让生命更有价值;</p><p class="ql-block">2.做好亲子陪伴,适当开展居家、户外亲子活动;</p><p class="ql-block">3.传递正能量,减缓焦虑情绪,塑造积极向上的思维。</p> <p class="ql-block"><b>(十二)自身安全防范</b></p><p class="ql-block">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防范能力、自救能力和辨别是非的能力,防止受骗上当。</p><p class="ql-block">1.外出时一定要征得家长或监护人的同意,并向家长告知去向。</p><p class="ql-block">2.自己在家时,如有陌生人来访,不要私自开门,并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在家中玩耍时,不要攀缘登高,更不能在阳台、窗边及楼梯口嬉戏,避免发生坠楼和滚下楼梯的事故。</p><p class="ql-block">3.要注意用电、用火、用气等安全,防止火灾、触电、煤气中毒等事故的发生,确保财产和人身安全,防止发生财物遗失、人身伤亡事故。</p><p class="ql-block">4.严禁学生参加非法集会、签名和游行活动;严禁酗酒、赌博、封建迷信活动。</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二、积恩戴德,造福他人</b></p><p class="ql-block">您在假期及日常生活中一句不经意的为学校代言,可能改变了他人的一生,积恩戴德,造福他人!</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三、关于清明节的知识点</b></p> <p><b>(一)清明节是二十四节气之一</b></p><p>公历四月五日为清明节,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是在冬至后的104天。</p><p>一年四季共有24节气,依次称为: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p><p>在二十四个节气中,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只有清明。</p> <p><b>(二)清明节的别称</b></p><p>中国汉族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有2500多年历史,古时又叫踏青节、三月节、祭祖节、扫墓节、扫坟节、鬼节等。</p><p>它与七月十五的中元节、十月初一的寒衣节,并称为中国三大著名“鬼节”。</p><p>清明时节,天气清爽、雨水增多, 正是中国古代农耕社会耕种的好时节。《岁时百问》中写到:“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因此,清明最初其实就是一个农耕节。</p> <p><b>(三)清明节的发展</b></p><p><b>1.始于“墓祭”之礼。</b></p><p>据传清明节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争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经过历代沿袭演变成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p><p><b>2.合并“寒食节”。</b></p><p>寒食节与清明节是两个不同的节日,到了唐朝,祭拜扫墓的日子被定为寒食节,因两者日子十分接近,后人便慢慢将清明与寒食合并为一日。</p><p>寒食节:在夏历冬至后105日,清明节前一二日。禁烟火,只吃冷食。</p><p>寒食节是中国古代较早的节日,传说是在春秋时代为纪念晋国的忠义之臣介子推而设立的。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为躲避祸乱而流亡他国长达十九年,大臣介子推始终追随左右、不离不弃;甚至“割股啖君”。重耳励精图治,成为一代名君“晋文公”。但介子推不求利禄,与母亲归隐绵山,晋文公为了迫其出山相见而下令放火烧山,介子推坚决不出山、最终被火焚而死。晋文公感念忠臣之志,将其葬于绵山,修祠立庙,并下令在介子推死难之日禁火寒食,以寄哀思,这就是“寒食节”由来的传说。</p><p>其实,从历史的实际来看,禁火冷食主要反映了中国古人改火习俗的遗迹。原始社会,先民们钻木取火,火种来之不易,取火的树种往往因季节变化而不断变换,因此,改火与换取新火是古人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春三月正值改火的时节,人们在新火未到之时,要禁止生火。相沿成习,遂成寒食风俗。</p><p><b>3.兼并“上巳(sì)节”。</b></p><p>清明节后来还吸收了另外一个较早出现的节日——上巳节。上巳节古时在农历三月初三日举行,主要风俗是踏青、祓禊[fú xì](临河洗浴,以祈福消灾),反映了人们经过一个沉闷的冬天后急需精神调整的心理需要。晋代陆机有诗写到:“迟迟暮春日,天气柔且嘉。元吉隆初巳,濯秽游黄河。”即是当时人们在上巳节祓禊、踏青的生动写照。</p><p>融汇了两个古老节日精华的清明节,终于在宋元时期形成一个以祭祖扫墓为中心,将寒食风俗与上巳踏青等活动相融合的传统节日。</p><p><b>4.国家立法。</b></p><p>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将清明节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起, 国务院明令清明节全国放假一天。自此,清明节成为国家法定假日。</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四、清明节的习俗</b></p> <p>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放风筝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相传这是因为清明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别死离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p> <p><b>踏青:</b>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四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p> <p><b>荡秋千:</b>这是我国古代清明节习俗。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拴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打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p> <p><b>蹴鞠:</b>鞠是一种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这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相传是黄帝发明的,最初目的是用来训练武士。</p> <p><b>放风筝:</b>也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筝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象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p> <p><b>插柳:</b>清明节,中国民间有插柳习俗。专家介绍说,清明插柳习俗,其来源普遍存在三种说法。一是为了纪念“教民稼穑”的农事祖师神农氏;二是插柳戴柳以辟邪;三是为了纪念介子推。</p> <p><b>植树:</b>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自古以来,我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有人还把清明节叫作“植树节”。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1979年,人大常委会规定,每年三月十二日为我国植树节。这对动员全国各族人民积极开展绿化祖国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五、清明扫墓的注意事项</b></p> <p>“祭思敬” (《论语 · 子张》),祭祀的核心是要“敬”。 </p><p><b>1.祭拜的时间:</b></p><p>早上10点~下午3点这个时间段比较合适。</p><p><b>2.服装:</b></p><p>衣着整齐,宜穿素色服饰,以表示对先人的礼貌和尊重。</p><p><b>3.肃穆:</b></p><p>扫墓时不得嘻笑,喧哗及拍照。</p><p><b>4.环保:</b></p><p>尽量不燃放鞭炮;结束时带走所有垃圾。</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六、清明感悟</b></p> <p><b>1.缅怀先人</b></p><p>我们的身上,流淌着一代又一代祖先的血液,他们是我们的生命之源。没有他们,就没有今天的我们。清明节跟随父母用祠堂祭拜、坟前祭拜等多种方式祭祀列祖列宗,不能仅仅只是把它当成一个任务完成,而是要发自内心对血缘祖先有一个深深的感恩与祝福。</p> <p><b>2.珍惜亲人</b></p><p>每个人的生命都有终止的一天,每一个来到我们身边的人,包括我们的父母,与我们在一起的时间最多也不过区区3万多天,我们与每一个人都终有一别,“过一天就少一天”,一定要好好珍惜,不要将来追悔莫及。</p> <p><b>3.追思英雄</b></p><p>有条件的话,去当地的烈士陵园祭拜烈士或参加公祭活动吧,了解今天的幸福生活来自多少人很多人的舍生赴死,从而对这些英魂升起深深的敬意与感恩,更意识到每一个人肩上对国家与民族的一份沉甸甸的责任。</p> <p><b>4.热爱生命</b></p><p>开展生命教育,正确地面对死亡,懂得生命的短暂和宝贵,珍惜每一天,勇敢地追寻梦想,快乐充实地度过每一天。</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结语</b></p><p class="ql-block"><br></p> <p>清明节祭祀不是一种迷信活动,而是家人对已经逝去祖先的怀念,缅怀他们对后人、家庭及社会所做的贡献,激励后辈向他们学习,努力去做好更多有意义的事。它是中国的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它是一种仪式,让我们通过借此表达对先人的感恩,更珍惜生命以及每一个来到我们身边的人。值得我们提倡、参与、弘扬!</p>

清明节

清明

不要

安全

踏青

被雷击

寒食节

扫墓

家长

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