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山村里的影展

西岸 李东明

<ul><li>  正月,五位好友相聚,提到今年凤城撤县设市30年大庆。</li><li> 丁振华提出一个想法,挺好的,都赞同。</li><li> 丁振华是凤城旅游摄影协会主席,旅游摄影协会是经注册的群体。他提出五人联手办影展,用在凤城市石城镇太阳村五组,一个叫龙爪沟的地方,五年来拍的照片展示农村变化,向凤城撤县设市30周年献礼。</li><li> 展出的照片都是在那个狭长的小山村里拍的,那里有二十几户人家,五十几口人。</li><li> 照片涵盖人物特写,山村景色,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杀猪宰羊,冬雪夏露,春种秋收,日常生活,都记录在我们的照片里。</li><li> 丁振华夜以继日,挑选整理洗印照片,四块展板设计布置的丰富多彩。</li><li> 展出时间定在龙爪沟老于家女儿出阁的那天,并参加他女儿的婚礼。</li><li> 女儿出阁,在哪都是大事,十里八村的相邻都会来,喜庆欢快自不必说,也是办乡村影展的好机会。 于家,是我们在那里的采风落脚点,是我们五年来相处最好的人家。</li><li> 凤城北部山区有吃半截席的风俗,就是在办事情的头一天下午,招待所有来帮忙的人们,帮着品味第二天的菜品滋味。半截席只会比正日子少几道菜,品质不差,俗称半截席。</li><li> 3月14日半截席,那天我们去了。四块展板在苞米仓、鸡鸭圈旁展出。照片里都是房前屋后的那些人那些事,立刻引起轰动。人们互相指点,谈笑回忆五年的变化。</li><li> 惊讶和喜悦,超出想象,甚至有人热泪盈眶。照片里,有的老人不在了,人们深深叹息。</li><li> 我们的拍摄,为他们留下珍贵回忆。</li><li> 五年了,这里的山没变,水没变,甚至院落前后高大的树也没有变,可人变了,变的幸福了。</li><li> 老于家的房子变了,老房子扒倒盖新房,门窗全部都是断桥钢,加之女儿出嫁,喜上加喜,喜气洋洋。</li><li> 影展,获得极大好评。</li><li> 丁振华带去了营业用的洗印设备,现场拍摄现场洗印现场分发,免费,分文不取。开始,人们还扭捏,后来便主动请求拍摄,人们脸上写满兴奋。</li><li> 影展代替了习惯的麻将扑克。这场别开生面的半截席,成为那个山村永久的话题。</li><li> 计划中,为龙爪沟里的人们拍一张全家福,50多口人,聚在一起不容易,尤其在老于家女儿出阁的婚宴上。拍了,人不全,不都是龙爪沟的人,还有六组七组八组的人 ,索性,都拍,人多好,喜庆。</li><li> 那夜,我们没走,住在那里。</li><li> 龙爪沟的日出,要到九点,高山遮住了东升的太阳。不过,高山峰上,早早就被初升的太阳映成一片金黄。</li><li> </li><li> 正日子那天,远道近路贺喜的人们陆续来了。道喜后,紧接着一片惊呼,哈,还是影展惹的祸。那种惊呼比昨天还响亮,眼睛睁得比昨天还大还圆。 山里山外的四乡八邻齐聚,影展,抢了出嫁女儿人家的风头,很多多年不见的伙伴相拥到相机前求一张合影。</li><li> 一上午,三架相机几乎没闲下来,咔嚓咔嚓,声声不绝于耳。丁振华出来进去几乎在跑,毕竟年轻体壮。</li><li> 于家嫁女办影展,几乎成了所有来宾的首条新闻,网络带着婚礼上的影展盛况,飞向四面八方,龙爪沟发生的事情,成了那天最火的故事。</li><li><br></li><li> 凤城市石城镇太阳村五组,又称龙爪沟。与相邻的孟家村、依家村统称为边沟。太阳村有个火车站,与太阳村五组隔河相望。宽阔的太阳河,祖祖辈辈的先人过河靠摆渡。人们赶集进城、孩子们上学放学都要坐那条小船。夏季,泛滥的洪水时常迫使小舟停摆,河对岸的几个小队像独舟一样孤立待援。</li><li> 2015年6月29 日,历经两年时间,政府投资在太阳大河上架起的一座钢筋水泥桥落成,取名叫“太阳大桥”。那天,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太阳村的村民沸腾了。</li><li> 大桥落成那天是2015年6月18日,庆典那天是2015年6月29日!</li></ul> 太阳大桥落成典礼 俯瞰一趾龙爪 于家女儿出阁 <p class="ql-block">于家女主人</p> <p class="ql-block">  秋天,我们从公路上看到河对岸连绵大山,红叶漫坡,五彩斑斓。松翠连碧水蓝天,结成一幅天然美景美不胜收。</p><p class="ql-block"> 那里就是龙爪沟。</p><p class="ql-block"> 秋高气爽,龙爪沟像一条跃跃欲飞的龙,龙首低伏,龙身隆起。</p><p class="ql-block"> 2018年9月28日,丁振华、于胜章我们三人走进龙爪沟,没想到,从此我们与龙爪沟和老于家结下了不解之缘。开始了五年的拍摄采风活动。</p><p class="ql-block"> 走进龙爪沟,顺沟上去,是高耸入云的山。人们说,山里有成群的野猪,也有吃猪的野兽。他们说最高的山叫“锅头峪”,比凤凰山还高出几百米。山高峰险,路陡难爬,当年抗联曾在那里建石头房和炕,遗址至今仍在。</p><p class="ql-block"> 另一条小路顺着河边,走到头是一座没人住的红瓦房,掩在密林深处,再往后就没路了。。</p><p class="ql-block"> 村口,三位老夫人在树下聊天。我走眼了,不是三位,是一个媳妇与自家婆婆和邻居婆婆说话。也怪她,衣着与婆婆们无二,戴着口罩。</p><p class="ql-block"> 她姓林,是于老二家的媳妇。家里四口人,两个孩子都在读书,女儿住校,同住的公公婆婆年事已高,老旧的五间房子略显破烂不堪。</p><p class="ql-block"> 那天,因下雨,她急忙从山上蚕场跑回来,遇到了我们。称呼她为老夫人成为后来的笑话。她爽朗,平铺直叙的说话风格,缩短了交谈的距离。</p><p class="ql-block"> 我们提议要在叶红时带人们来这里采风,请她帮组织午饭,也赚点钱。</p><p class="ql-block"> 枫叶红了,一台大客两台小车拉来四十多人,没在她家吃饭,那些人喜欢她家院外的野山梨树,她叮嘱给留点,留点给孩子回来吃。我们在她家拍了她公公婆婆拾到茧的照片,那时,他们的身体都很好,公公还能翻山越岭。</p><p class="ql-block"> 第二年,她家的房子扒了盖新房。自打地基那天开始,我们几乎记录了盖房所有的大动作,直到上梁和落成,记下了他们的笑脸,也拍下了他们夫妻疲惫的腰身。</p><p class="ql-block"> 放蚕丰收了,按民俗祭山。对山敬畏,对生活期盼,对未来祝福。</p><p class="ql-block"> 杀年猪,热热闹闹,请来越多越好的亲友。</p><p class="ql-block">  他们夫妻勤劳,把家经营的幸福美满。</p><p class="ql-block">  不但他们好,那里的人们都好,善良朴实,互帮互助。我们与他们也很熟,相遇在山间小路,都会主动招呼,连村里的狗也不咬我们。</p><p class="ql-block">  除了放蚕,就是种地,村里的年轻人几乎都走了。喝酒打牌是那里男人们的事,女人们喜欢聊天。</p><p class="ql-block">  山沟虽小,但网络发达,不出门,山里山外的事,就都知道了。他们知道的,甚至比我们还多。</p><p class="ql-block">  去年十二月他家杀猪,正是最冷的那几天。我们提前一天,去了四个人,为拍完整的杀猪过程。</p><p class="ql-block">  那天冷的出奇,天黑的也出奇,伸手不见五指,风呼啸,冻得人直抖。 山沟里没有路灯。 </p><p class="ql-block">  可这次影展那夜,有路灯了,是光伏太阳能路灯,照亮了村头,岔道路口,一直延伸到最远的那户人家。站在高处俯瞰,路灯分布的像一个倒写的人字,沿两趾龙爪向两边分开。</p><p class="ql-block">  路灯,像一盏心灯,照亮了路,也温暖了人们的心。</p> 相识那天的路口 老房子 山村日出 打地基地梁 上梁大吉 祭山 <p class="ql-block">当年的老知青回村</p> <br>凤城旅游摄影协会丁振华主席,承担了这次影展的全部费用! <p class="ql-block">  五年,山村发生了变化。</p><p class="ql-block"> 往后的日子还会变,会变得越来越好,越来越幸福!</p><p class="ql-block"> 再过五年,会变成啥样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4年3月28日</p><p class="ql-block"> 作者:李东明 13941582226</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