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春节档,总公司出品的《第二十条》热映,为持续引爆话题,引发关注,各公司纷纷开辟专栏,做访谈,谈心得,就如何提升办案理念,实现检察担当展开广泛交流探讨,回应社会关切。作为公司一员,不表达点什么,好像缺点什么,愧为一名检察官。</p> <p class="ql-block">我想从另外一个角度聊聊,一个很感性、很微观的角度。这部剧最打动我的是真实,严肃的故事情节在轻松的喜剧氛围中推进,赚足了笑声,也赚够了眼泪,一切都是那么自然,每一个角色都像极了生活中的我们。当刚刚上挂报到的韩明发现领导让他对案件发表意见想借口陈姐找他填表离开时,陈姐却在会场;当分管领导田检想套路韩明尽快将案件提起公诉时,给他画的同样是一张“表现突出可以转正”的大饼;当大家佩服吕玲玲可以怼天怼地怼空气时,田检与韩明啤酒就烧烤时却给出了答案,因为有分管领导的爱情庇护。</p> <p class="ql-block">曾有很长一段时间,谈起公平正义,我们的呆板印象往往停留在冷静,客观,严谨层面,不允许掺杂任何主观情感和情绪。就像韩明给张贵生分析监控视频那样,这一段是见义勇为,这一段是互殴,这一段是故意伤害;就像儿子被打韩明给老婆没法报案的解释一样,没有证据,不够4平方厘米;就像面对儿子的疑问韩明的回答一样,法律就是这样规定的,法律没错。乍一听,好像没毛病。</p> <p class="ql-block">但司法工作是和人打交道的,他不像法律职业资格考试那样,把答案写到卷子上就可以了,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当事人,需要直面他们的疑问。正如剧中的经典三问,非常值得法律工作者思考:张贵生的女儿哭着问韩明“如果当时你在公交车上,你会怎么做”;哑女郝秀萍纵身一跃前向韩明发问“你们能保护一时,可日子还长着呢,以后怎么办”;韩雨辰在车上问父亲韩明“法律没错,那谁有错”。</p> <p class="ql-block">这三问既是人民之问,也是时代之问。新时代,人民群众对民主法治有了新需求、新期待,公平正义不光要实现,更要用百姓看得见、感受得到的方式来实现。</p> <p class="ql-block">那么,带着“情感”办案,真的就无法实现公平正义么?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我也曾无数次地问过自己。在我看来,从来都不存在绝对的公平正义,司法其实就是解释法律的过程,司法工作者不同个体之间由于求学、成长、情感经历等等的差异,投射到具体案件中,都会影响到自由裁量和审查认定的发挥,最终转化成百姓感受到的公平正义或不公平,这是任何人都无法逾越的。</p> <p class="ql-block">当然,带着情感办案并非主观臆断,而是要有恰当的共情力,要有代入感。总公司常要求我们,要用“如我在诉”的情怀开展工作,窃以为,如我在诉,不光体现在权利的保障,程序的规范和效率的提升上,更要体现在事实认定和法律适用方面。在办案过程中多加设问,如果犯罪的是自己的家人甚至是自己,你会做怎样的辩护和辩解?证据够么?判了甘心么?会上诉么?</p> <p class="ql-block">这就要求我们走出案卷,走出办公室,走进现场,走近当事人,有了这些外界的、开放的铺垫和“干扰”,再关起门来根据证据和法律做独立的、不受干扰的逻辑论证,得到的结果才会更接近公平正义,公平正义也才会摒弃法里法气,更有生命力。</p> <p class="ql-block">影片中,韩明最终也正是因为儿子见义勇为主张无门,妻子被拘留感到憋屈才冲破思想的藩篱,认定王永强构成正当防卫。在这之前,他无法与吕玲玲,更无法与王永强共情,而是列举了全国各地的判例反驳吕玲玲,“难道这些都判错了么?”而引起吕玲玲共情的,是她曾经被骚扰的经历。</p> <p class="ql-block">“法律的权威来自哪里,来自老百姓最朴素的情感期待。”既然百姓有期待,那就拒绝高冷,不要陷入各类构成要件的泥潭,在坚守底线的前提下如我在诉,从情感出发,理性分析论证后再回归情感,让自己分裂,让公平正义鲜活起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