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三十岁之前,我先后总共,有过四个理想。</p><p class="ql-block"> 我的第一个理想是想做科技追梦人。中学时期,我受进步书籍影响很深,又被邓稼先、李四光、茅以升、竺可桢、陈景润等杰出人物所激励。特别是我的班主任李老师寄希望于我们学有所成,将来可以报效祖国。他说台湾之所以没有解放,就是因为我们的科学技术落后,武器装备很差,天堑难以变通途,这让我对信念中战无不胜的强大祖国,大感意外和震惊。从那时起,“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话总在我耳边萦绕,想到孟子的“天降大任于斯人”就好像与自己有关,再想到伟人说的,世界归根结底是你们的,觉得自己很可能要成为一个人物。于是,我暗下决心,拼命努力,拼命进步,使学习成绩长时间保持班级第一。我参加过县级中学生作文、化学等竞赛活动,多次被评为学校和县级的优秀三好学生,因此同学亲近我,老师喜欢我。我憧憬,将来我很可能要准备走上一条“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不平凡道路。</p><p class="ql-block"> 第一个理想最终没有实现。有人认为这是农村学校教学质量差的缘故,因为很多老师都是初高中毕业的代课老师。但我认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机会还是存在的,主要原因是自己没有做到“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那个年代,大家都很穷,生存乃第一要务,在农村人眼里,劳动比学习重要,听话比学习成绩重要。我因为有了很长一段时间的拼命学习,自然就有了很长一段时间的懈怠劳动。看到我割的猪草总是不及别人家孩子的一半,本来就无能为力的父亲更加悲观失望。为了证明我也可以,也为了让焦虑的父亲多些安慰,我放慢了学习的进度,加快了劳动的脚步。看到父亲脸上渐渐展露出欣慰友爱的笑容,我深受鼓舞,特别来劲,并不知不觉朝着父亲认为那是好孩子的路上狂奔。所以到后来,我竟然每天都盼望着能早点放学或放假,一心想在劳动中大显身手。日复一日,眼见身边的小伙伴一个个被我陆续赶上,有的甚至被超越,我暗暗得意,内心完全被这种“大有作为”所迷醉。但有得必有失,我的第一个理想就是因为离高考录取分数线差二点五分最终被彻底终结。贫穷虽然可以磨炼一个人的意志,但贫穷有时也能限制一个人的想象力,影响一个人的执行力,甚至还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心性和价值观。孟子的贫贱不移,富贵不淫,威武不屈,有些事,我亲身经历过,要做到,真的非常难!</p><p class="ql-block"> 我的第二个理想是想加入流氓组织。因为高考失败,因为父亲帮人建房从屋顶跌落,摔断了腰骨卧床不起已有三年,我没有去上复习班,而是心甘情愿地选择在家务农。如此,时间久了,我对父亲对我的爱已经有些麻木和疲惫。失去了目标,我开始变得百无聊赖起来。因为家就住在城郊,因为读初中和读高中时都有城里人做同学,我还和其中的一些流里流气的同学走得很近,关系融洽,所以,我见惯了流氓恶势力的随心所欲、随处可见,并或明或暗,或多或少,与城里的某些流氓组织保持着隐秘的联系。当小流氓,时常逃课,这点我不喜欢。但是,穿白色的鞋子、花格的衬衫,留快要披肩的长发,嘴里叼着“大前门”香烟,骑上八成新的自行车,到处乱窜,衣风袂袂,有点反叛有点酷,我很景仰。记得那个时候,小流氓们常常啸聚在县城的电影院门口,打架斗殴,搬弄是非,睥睨和欺负一切乡下人。可不管有多么残酷凶险,总会有一些胆大勇猛的乡下人,虽然有些紧张害怕,感觉背后阴风阵阵,但经不住好看电影的诱惑,还是会络绎不绝地向电影院门口涌来。所以,冲突是不可避免的,死伤有时会成为勇敢的代价。警察每年都会扫荡打击多次,阵地反复争夺,但感觉电影院门口的这片天地好像依旧牢牢地掌握在小流氓手里。当然,小流氓也有一反常态的时候,如果他们把你当朋友,对你是递烟又让座,还请吃请喝,勾肩搭背,友好得像兄弟,表现出特别的义气、担当。我恍恍惚惚觉得,这样的氛围和感觉似曾相识,我七八岁时在外婆家,巅峰时期带的兄弟大大小小十余人,队伍浩浩荡荡,好像体验过,很合我的胃口。于是,我畅想,将来如果我要是能当上老大,是不是也很有前途啊!</p><p class="ql-block"> 第二个理想最终没有实现。经同学引荐,我被跟班见习了一段时间,小流氓们说我,虽有诚意,脑子灵活,但终究不合格。第一,学习成绩太好,名声太正,没有人相信我是个坏人,如果让我加入流氓组织,怕会影响坏人的成色;第二,为人不忍,胆小。不愿意欺负乡下人,对小流氓们谩骂围攻乡下人要么见机溜掉,要么为他们说话开脱。对小流氓们流窜农村,成片成片斩落油菜花的头,整垄整垄拔掉菜农种的菜,偷鸡摸狗炸鱼,无缘无故打别人的耳光,拦路上好看的姑娘,或躲在暗处朝路人脑袋掷石头,搞得人心惶惶,总是于心不忍,怕被父亲抽耳光;第三,除了胆小,我还身体瘦弱。当小流氓要打架,打群架,战斗打响后,怕我影响队伍的形象和整体战斗力,拖他们的后腿。他们不知道,流氓需要体力流氓,流氓更需要脑力流氓;第四,孤陋寡闻,脸皮太薄。被小我一岁的村花“七姐”调侃作弄,故意摸手追打,当众示好,引来围观哄笑,脸竟然红了起来,心胡乱地跳,一副没见过世面的样子。</p><p class="ql-block"> 有人说,流氓,每个有出息的人小时候都或长或短地当过,难的是当一辈子流氓。稻盛和夫年轻时也曾相当认真地思考过去当一名“知识型黑社会成员”。莫扎特放浪不羁,平时心高气傲素质低下没有什么人愿意和他打交道。巴尔扎克据说是财迷、逆子、骗子和色鬼。托尔斯泰年少轻浮、酗酒、赌博、召妓。卢梭盗窃、嫁祸于人、认干妈兼做情人。我不知道这话对不对,是不是真的,可我还是庆幸这个理想没有实现。1983年国家组织了第一次全国性“严打”战役,我亲眼所见,我县也抓了一大批,有男有女,声势浩大的公审大会之后,杀了好几个,还有一些被判刑流放到大西北十几年。</p><p class="ql-block"> 我的第三个理想是想娶一位美丽富有的姑娘。我的这种异想天开,最早源于一位女同学对我的启发。我从小生长在农村,对女孩大口吃饭,大声说话,动作勇猛,蓬头垢面,小腿腓肠肌茁壮,身上永远散发着泥和草的气味,早已深以为然。小学四年级时,班里转学来了位姓谢的女生,她让我眼界大开。女孩的母亲是驻我们村的公社干部,父亲据说是县里的大领导。她,整齐干净,精致的短发,白皙的肌肤,迷人的笑脸,轻盈的步履,加上深红的针织毛衣,质感的碎花蓝裙,合体的绿色军装,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流溢出与众不同的身份感、优雅感,给人的感觉隽永而内敛,遗世而独。她让我第一次认识到了女孩的千差万别,千姿百态,并对女孩有了无限美好的想象。所以懂事的时候,想象找到的姑娘:青春靓丽,纯真可爱,家境富裕,最好还会赋文写诗,这样一位白月光一般的姑娘就能满足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全部需要。虽然当时还没有白月光这个词,虽然当时自己也觉得这个理想有些高远,有些虚幻,有些不切实际,但《青春之歌》中的资产阶级小姐林道静最终爱上了无产阶级劳动者江华,这样的一些故事总能给我很大的激励。</p><p class="ql-block"> 第三个理想最终没有实现。虽然我认识过几个女孩,有的青春靓丽,有的善良可爱,有的爱书文艺,有的财富丰厚,这些女孩人都不错,现在也不时有些怀念,但不知何故,就是不曾为之倾心。或许是以上的优点不可兼得,心中的理想、标准没有达到,因而有所保留,因而难以入心,大概因为这个,我才很难对人一往情深。最接近的一次,我大约二十五六岁的样子,姑娘样貌出众,性格柔柔的,笑容甜甜的,身体香香的,她时常用湖水般澄澈的双眼注视着我,令我怦然心动。她喜欢为我煮饭盛饭,没有旁人时,向我请教一些关于高中数学方面的问题,给我看她写的文章。文章灵动多彩,很合她的性格。像三月桃花盛开般浓烈,又像四月杨柳依依般淡雅。渐渐的,我的心里像有一团鬼火,忽隐忽现,燃烧不息。不知不觉,已经习惯,无由地想起她。有时累了,独处了,夜深了,就会不由自主地朝着她的方向眺望,仿佛春风拂面,闻到了她十七八岁青春的香甜,仿佛一支烟点燃,一杯咖啡倒满,心中一轮月亮升起。不过,仅此而已,我不敢有进一步的行动,我当时下派任职,要严守群众纪律。因此,我,只能远远地望着她,默默地祝福她。后来,我回到了县城,她考上了省城的学校。</p><p class="ql-block"> 我的第四个理想是想在县城当副局长。我当副局长这个理想萌发于二十三岁那年,缘于那年在乡政府听取了一堂培训课,认识了当时的高级农艺师、农业局副局长李先生。那次来听课的都是各行政村一些能干又散漫的农民,约一二百人,乱哄哄地拥挤一堂。将近三个小时的柑橘实用技术培训课,在李副局长这位博学老者激越而有条理的讲解声中达到了鸦雀无声的高潮,大家目光渴望而又恭敬地投向讲台,脸上绽放出热烈夸张的笑容。我发现,李副局长已让他们彻底相信,相信前程似锦。讲课获得空前的成功,这个场景像凝固的一幅画,深深地刻在我的脑子里,它让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说服他人、被人需要、被人尊敬的震撼力量,认识到那些能当上局长的人的高深莫测。我不仅被震撼了,被征服了,简直迷恋沦陷得不能自拔。我想要成为他们那样优秀的人,然后灿烂地过一生。</p><p class="ql-block"> 第四个理想最终只实现了一半。我三十五岁就是市管后备干部,并且参加了市级为期四个月的党校中青班学习培训,这是我的高光时刻,应该说梦想早就实现了。但这仅仅是形式上的。从内容上看,太平淡,太平庸,太平凡。既没有成就大事情,更没有成就好名声。我虽然多次被评优评先,被立功表彰,但并不能说明什么。而今,我最终只是以三级调研员收官,又感到梦想好像从未真正实现过。我现在老骥伏枥,不用扬鞭自奋蹄,带头带队克难攻坚,我的动力,我的潜意识,一定就是为了弥补那种没有被聚焦、被瞩目、被需要的缺失,弥补那种没有灿烂过一生的遗憾。我了解我自己,我一定会继续认认真真地活,忠于内心奔腾的追求,努力让生活变得五颜六色。</p><p class="ql-block"> 尽管我现在已年过半百,青春早已逝去,日落将近黄昏。尽管我知道,理想归理想,现实归现实,生活是生活,你可以追求,但不能执拗。尽管我的人生经历告诉我,很多时候,努力和奋斗在天赋和命运面前根本不值一提。人的一生,从前往后看,这是一条奋斗之路,从后往前看,这是一条命定之路。所有的生命都一样,所有的人都是这样。尽管我还知道,没有完美的人生,不完美才是人生。尽管诸如此类。可对于生活,对于这个世界,我依然会一如既往地热爱它,依然会坚定不移地满怀希望。因为希望是种子,而种子是一切的开始,这正如《老人与海》提醒我们:“不抱希望是愚行,并且我觉得也是一宗罪”。(完)</p><p class="ql-block"> 2024年3月于六春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