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妻子的外公

孙跃先

<p class="ql-block">  前些天,听岳母讲过去那些事,我不由想起曾在下乡当知青时,听人讲张老湖村有个有本事的老先生。</p><p class="ql-block"> 那是五十三年前,我下乡插队在黄台岗镇李岗村。一天,和村卫生员一起到镇卫生院取药。李岗村离镇卫生院约两公里,一路步行,取药回来路上。卫生员告诉我,刚才给他取药的那个医生,姓胡,家是陆营乡张老湖村的,陆营乡挨着黄台岗镇仅隔条河。</p><p class="ql-block"> 他说胡医生家,过去也是城里人,解放初,他父亲响应政府的号召,从城市来到农村,来时,他姐已工作了,他和他孪生哥哥当了兵,他父亲带着他的两个妹妹和弟弟落户到了张老湖村,长大后大妹妹护士学校毕业后参加工作,弟弟也当兵走了,小妹妹出嫁了。</p> <p class="ql-block">  说他们六兄妹,每次回来探亲,左右邻居都好奇的到他家赶热闹。男孩后来都转干成了军官,潇洒英俊。女孩也落落大方,俊俏可人。无论是谁回来,一个个朴实大方,回来就下地干活,家常的很。</p><p class="ql-block"> 被村民传为佳话,也是张老湖人的荣耀。都羡慕老先生的儿女们争气,夸他们的父母会教育。儿女们的能耐都是父母给的,夸老先生教出了一群有本事的儿女。真给张老湖村扬名。</p><p class="ql-block"> 返回的途中,听他一路叨叨,我边走边听,低着头赶路。</p> <p class="ql-block">  他又接着说老先生的仨儿子: 先说胡医生从部队转业回来,被南阳人事局军转办安排到了南阳县卫生局,现在到黄台岗来是在落实上边干部们轮流下基层的任务。多少年了,年年城里的干部都下乡。说胡医生也一样,干不了多久就回城了。他说现在胡医生的哥哥和弟弟,还在部队上。</p><p class="ql-block"> 他说到这里,对着我伸伸大拇指说: 那兄弟俩,都是军官。看他骄傲的表情,好像是在说自己的家人。</p><p class="ql-block"> 又说那仨女儿,说她们后来都出了嫁,老先生的仨女婿,也都是城里的干部。这老先生一家,挂三个光荣军属牌,而且是仨部队的干部。在农村真是百年不遇,一个县也不一定会有一个。成了十里八乡的村民们聊天的话题,都羡慕死了。</p> <p class="ql-block">  听到这里我问: 老先生老太太多大年纪了?他说: 都七十多了吧。说老先生两口现在还在张老胡村里。我问: 老先生两口子这么大年纪了,还在家种地,身体能行吗?</p><p class="ql-block"> 他说: 你不知道,是人家老先生,不愿离开张老湖,儿女们几次回来想接他俩,可都接不走啊。那些年,老先生的儿女们,回来劝他们到城里跟自己生活,可咋说也劝不走。</p><p class="ql-block"> 村里人后来才知道,原来这老先生老太太,不想拖累孩子们,说去城里帮儿女们带带孩子中,若搬到城里住不回来可不行。老先生说: 国家的人比咱乡里人忙,孩子们刚干出点成绩,不容易,咱又不少胳膊不少腿,说人不能闲着,人闲病多,在乡里挺好。</p> <p class="ql-block">  他还说: 早些年,县里让老先生到公社当干部,他都不去。老先生说自己就会打坷垃,当干部可不中。但无论老先生是不是干部,村里人若遇到拿不准的事,还是习惯找老先生商量。后来社员们选老先生当了乡里的贫协主席。</p><p class="ql-block"> 这个贫协主席,就这样当了几十年。现在这老头活的滋润,啥都不缺,但还是背着拾粪篓子,到处转悠,说五几年,老太太进城帮闺女带孩子,老先生没去,在家里和现在一样,种地拾粪打坷垃。天天乐呵呵的。</p><p class="ql-block"> 光荣军属牌,在大门口挂了几十年了,旧了政府就再换新的,说县领导,乡领导,每年到过年时,都会去老先生家里慰问,送慰问品。村里人看着都眼馋。村乡干部也对老先生恭恭敬敬,很尊重这两位老人。</p> <p class="ql-block">  当时听了这事儿,心里总感觉不真,好像在听他说书。后来,曾去陆营的知青点玩,询问那里的知青们知不知道这个老先生的事儿。一问,还真有这个老先生,那群知情知道的比我还多。</p><p class="ql-block"> 他们有知青还跑到张老湖看过老先生,打听传说中的内容,回来说那些事都是真的不假。俩军属牌子在那里挂着,人家闺女和女婿的照片在墙上的镜框里放着,不信不行。我本因好奇想去看看这个老先生,听知青们说后,知道了也就没再去。</p><p class="ql-block"> 这都是五十多年前的事儿,说到这里,故事到此结束。当时虽然感觉玄乎,也只是一听。时间长了,也就忘的一干二净。</p> <p class="ql-block">  更有趣的还在后边,直到我从部队退伍回来的第二年,1980年,妻子的哥哥约我和他一起到乡下帮他外公家割麦,那是我第一次去张老湖村。那年,外公已经是八十了,是我第一次见到妻的外公,瘦高个,比我高一头,高鼻梁,大眼睛,十分和善可亲, 说起话来幽默风趣,亲和力极强。</p><p class="ql-block"> 1981年妻子的小舅舅从部队转业回来,分配到某局任局长。我们仨约好又去乡下割麦,不知怎的,我突然开窍了把眼前的外公和几十年前听说的那个老先生对上了号,一问,果然没错,那次才知道,妻子的亲外公就是传说中的那个有本事的老先生,才恍然明白。</p><p class="ql-block"> 我和妻子是1981年国庆节结的婚。回门宴上,我讲了前边的故事,满桌妻的娘家人,都惊奇不已。真是世界之大。无奇不有,缘分就是天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