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一一遵义市绥阳县枧坝镇阳戏

至善陆卫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阳戏的具体形成日期,典藉中无从稽考。根据阳戏老艺人的回忆,大约200年前已经有了成型的阳戏。</p><p class="ql-block">阳戏的得名,有两种说法,一是认为是种田人、种阳春人演的戏,艺人大多是农村农民,并且长期在农村演出,所以称之为“阳戏”。</p><p class="ql-block">另一种说法是因为傩戏与阳戏同班演出,傩戏是为娱乐鬼神而演,故称“阴戏”,阳戏显然也有还傩愿的酬神演出,但在庭前扎台唱阳戏,主要是娱人,故称之为“阳戏”。</p><p class="ql-block">根据艺术风格的不同,阳戏可以分为北路和南路两个艺术流派。历史上,南路阳戏流行于吉首、泸溪、凤凰、辰溪、麻阳、怀化、芷江、黔阳、会同、新晃、溆浦以及贵州的松桃、铜仁、玉屏、天柱、锦屏、黎平等县市、北路阳戏则流行于沅陵、古丈、永顺、大庸、桑植、龙山、保靖、花垣以及湖北的鹤峰、来凤,重庆的酉阳、秀山等地。阳戏还曾经以县定名,按照流行的县市名称,称为大庸阳戏、吉首阳戏、凤凰阳戏、沅陵阳戏、怀化阳戏、黔阳阳戏等。</p><p class="ql-block">从民间歌舞发展成为戏曲剧种,阳戏经历了“二小”、“三小”,以及“多行当戏”等阶段。发展过程中,受到民间花灯、傩戏、辰河戏等艺术形式的影响。阳戏传统小戏中,有不少载歌载舞的剧目,都具有民间花灯表演的特点,而《盘花》、《捡菌子》、《掐菜苔》等剧目,则直接来自花灯。不少阳戏艺人兼演花灯,溆浦一带甚至是白天唱花灯,晚上唱阳戏。</p><p class="ql-block">傩堂戏经常与阳戏同台演出,二者在艺术上也是互相影响。阳戏移植傩戏剧目,吸收傩戏唱腔;傩戏借鉴阳戏脸谱化妆,去掉脸子壳;一些阳戏老艺人会演傩戏的《打求财》、《扛扬公》等剧目,傩堂戏的“三女戏”《孟姜女》、《龙王女》、《庞氏女》,也为各地的阳戏剧团搬演至今。</p><p class="ql-block">辰河戏对阳戏发展的影响也是较为明显的。早期阳戏以演小戏为主,后来从地摊走上舞台,从农村流入城市,逐渐上演大戏,角色行当日渐丰富,有些行当直接取自辰河戏,音乐上采用了辰河戏的一些过场音乐牌子,移植了一些辰河戏的剧目,引入了辰河戏的一些艺术表现手法和表演程式。</p><p class="ql-block">阳戏形成于少数民族地区,艺人中亦有不少来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的一些艺术形式,也给阳戏的艺术发展带来影响。土家族的“打溜子”,苗族的歌舞以及其他少数民族的民歌情歌、民间故事等都给阳戏剧目增添了特别的地方色彩和民族风情。</p><p class="ql-block">剧目简介</p><p class="ql-block">据资料介绍,阳戏的传统剧目约有150余个。内容主要是反映普通的人伦物理、家庭生活、劳动故事、男女爱情和妖孤鬼神故事。按照角色行当的情况,阳戏剧目可分为小阳戏和大阳戏两类。小阳戏即“二小戏”和“三小戏”,大阳戏为多角色的大本戏。</p><p class="ql-block">阳戏的剧目主要来源于四个方面:</p><p class="ql-block">一是历史上阳戏艺人积累的剧目。有阳戏艺人自己编演的,也有地方小戏共同流传的,这类剧目是阳戏剧目的主体。</p><p class="ql-block">二是来自傩堂戏的剧目。如三女戏——《孟姜女》、《龙王女》、《庞氏女》。</p><p class="ql-block">三是来自花灯的传统剧目,如《捡菌子》、《掐菜苦》、《盘花》、《打猪草》、《扯笋子》等。</p><p class="ql-block">四是移植地方大戏或木偶戏的剧目。如《白蛇传》、《平贵回窑》、《游龙戏凤》等。</p><p class="ql-block">另外,新中国建立之后,创作了现代阳戏《斗笠湾》、《妇女代表》、《边城雾》、《送蜜》、《金鞭岩》、《桃花湾》、《爱扯谎的婆娘》和神话剧《春哥与锦鸡》以及历史剧《罗大将军》等剧目。</p><p class="ql-block">表演特点</p><p class="ql-block">从整体上看,北路阳戏因与荆河戏合班演出,故而演出剧目以大本戏为多,小戏较少,表演上也吸收了许多地方大戏剧种的表演程式,声腔自成一体。南路阳戏因多与傩堂戏、花灯同台演出,演出剧目以小戏为多,大本戏较少,表演上也较多吸收花灯的表演技艺,音乐曲牌丰富,男女分腔,行当分腔,声腔亦自成一体。</p><p class="ql-block">阳戏的音乐唱腔以曲牌联缀体为主,辅以板式变化,南北两路各有特点,按流行地域又分为四个流派,各有各的主要曲调,风格也各有差异,但声腔结构相同。流行于大庸、沅陵、桑植、永顺等地的“澧河阳戏”,流行于保靖、花垣、古丈、龙山等地的“酉河阳戏”。多用真假声相结合的唱法,俗称“金钱吊胡芦”,每一句腔的腔末用小嗓高八度唱,很有特色。</p><p class="ql-block">阳戏的表演很有特点。由于阳戏剧目的题材大多是反映的农村生活,艺术上主要植根于湘西花灯等民间歌舞,所以其表演艺术充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乡土气息,地方特色十分鲜明。表演技艺中,不少是来自民间歌舞的身段和语汇,还有直接采用花灯的各类扇子、手巾表演技艺,以及花灯的手法,步法身段组合和场面调度。另外,也有不少来自某些生活、劳动动作的艺术提炼,如捡田螺、舞板凳龙等。并且还向弹戏、辰河高腔等剧种学习借鉴了口条、水袖、武打等功夫。</p><p class="ql-block">阳戏的念白亦有地方特色,北路阳戏以大庸话为主,南路阳戏则有凤凰、吉首、黔阳口音等区别。阳戏表演上特别讲究手法和眼法的运用,手法除一般各行常用的兰花手、剑指、虎掌、抖指之外,还有姜爪子、荷包手、摘袖手、佛手、勾子手、丫口手,叠掌等。眼法上则有鼓、斜、泪、对、睐等不同眼法,表现各类角色的喜、怒、哀、乐、惊等不同情感。阳戏表演中的步法很有特点。如小丑的鸭步、猴步、碎步、梭步、小跳步、矮子步,小旦的跻步、碎步、蹉步、云步、十字步、轻盈步、小踏步、叠叠步,再加上上山步、下山步、鬼魂步、捡田螺步等,可将不同人物的不同心理状态表现得维妙维肖。</p><p class="ql-block">早期的阳戏主要活跃在山间田野,虽在清末民初进入了城市,但其演出活动大都还是季节性的,班社也多是临时组合,艺人是半农半艺、半工半艺,演出场地主要是草台、祠堂、庙台、堂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阳戏艺术得到了政府的支持和扶植。50年代初, 业余阳戏剧团发展剧100多个。</p><p class="ql-block">1957年前后,大庸、凤凰、怀化、吉首等县市相继成立了专业的阳戏剧团,专业演职员达200余人。挖掘、整理、改编、创作了一大批阳戏剧目,阳戏艺术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新局面。</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自古在百姓心中,“羊”是吉祥的象征,寓意羊迎大吉、岁纳永康、保平安等,广泛用于庆典、祭祀、庆贺丰收、祈求风调雨顺无病无灾等民间信俗活动中,所以阳戏在当地也被称为“羊戏”。</p><p class="ql-block">“以前戏班子有10多个人,隔两三天就要唱一次,现在镇上好多人都到外地工作,没人学阳戏,如今连一个戏班都凑不齐了。”吴琼说,唱戏的人少了,她也到遵义做生意,有需要时才回去唱一次,不过心里经常挂念着,一有时间就拿着晾衣杆当花枪,在家里练习。</p><p class="ql-block">阳戏有200多年的历史</p><p class="ql-block">据了解,绥阳县枧坝镇是芙蓉江发源地,也是绥阳连接重庆的古驿道,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地理环境为枧坝阳戏的形成创造了条件、奠定了基础。作为土生土长的民间艺术,在《遵义府志》和《绥阳县志》中均有介绍阳戏的民谚:“好个马槽沟,三年两不收;要得庄稼收一季,家家户户唱羊戏(阳戏)。”这充分反映出以前人们想通过唱羊戏(阳戏)来保佑“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的愿望,阳戏在绥阳民间盛行,具有普遍的群众基础,深受群众喜爱。</p><p class="ql-block">绥阳枧坝阳戏渊源深远,由绥阳傩戏印门(绥阳傩戏分印门和禅门两大门类)派鼻祖王松柏从四川学成传入绥阳,有200多年的历史。1940年至1949年,王松柏孙辈王兴舟在傩戏、阳戏表演艺术上造诣颇高,中年时广招门徒并积极组建傩戏、阳戏班子,在绥阳、重庆等地频繁演出,产生较大影响。其中,影响最大的是绥阳县枧坝镇阳戏班。1986年,贵州省文化厅专门为绥阳枧坝阳戏进行了录像、宣传。</p><p class="ql-block">据了解,枧坝阳戏有80多个传统演唱剧目,分正戏和耍戏,可表演三天三夜而不重复,深受当地群众喜爱。</p> <p class="ql-block">化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