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这是云南高速公路的末端、国道219滇藏段的起点、云南省怒江怒族傈僳族自治州的门户、怒江州州府泸水市地界上的怒江大桥。</p><p class="ql-block"> 驶过大桥、接受边检、出六库收费站、沿着漂亮的怒江大道,到达泸水市区。</p> <p class="ql-block"> 休整一下,睡个好觉,明天一早出发,沿着怒江大峡谷、沿着国道219,去往老伴梦中的丙中洛。</p><p class="ql-block"> 散步遇见,怒江广播影视“民语译制播控中心”:</p> <p class="ql-block"> <b>一、丙中洛</b></p><p class="ql-block"> 丙中洛,是滇藏线上云南省内最北端的一个镇的名字,是怒江大峡谷里的人间仙境,也是我们连住两晚的温暖驿站。</p><p class="ql-block"> 从滇藏线(国道219)旁的垭口观景台上,西望群山环抱中的丙中洛镇,心里一阵轻松激动。一千余公里车程的目的地,终于近在咫尺。</p><p class="ql-block"> 人间仙境丙中洛,已经近在咫尺:</p> <p class="ql-block"> 丙中洛镇不大,一条主街加几条小巷,上百家客栈民宿酒店餐馆商店,占了小镇规模至少一半。这里是走行滇藏线的驴友、游览大峡谷的游客们,最方便最舒适的栖息地。</p><p class="ql-block"> 到达当晚,怒江州的特色美食——瓦罐漆油鸡(朋友说是用漆树油如何如何烹制的土鸡),简直大快朵颐。瓦罐里的黄色,也许就是漆油:</p> <p class="ql-block"> 在垭口观景台上,还可俯瞰“怒江第一湾”。怒江江面与观景台的落差约300米。</p><p class="ql-block"> U形中心的半岛上,有个怒族村子叫扎那桶村,每年三月,村里村外开满桃花,所以又叫桃花岛。岛上每年都有极具特色的、原生态的桃花节。</p><p class="ql-block"> 必须上岛看看,万一遇见桃花节呢。在朋友引领下,沿着窄陡急的山路,我们驱车去往桃花岛:</p> <p class="ql-block"> U形底部,紧挨着两座铁索桥,左桥可以过汽车,右桥是从前的人行桥。游客从岛上上右桥、再左拐,可去探险对岸山崖底部,约三公里长的茶马古道。茶马古道的位置,大致就在观景台的垂直下方。</p><p class="ql-block"> 探险我不敢,桃花岛上,左侧的上山步道,我也不愿爬,想那桃花,无非如成都龙泉。我在U形底部的桥头白色小圆处,坐等同伴们探花归来:</p> <p class="ql-block"> 从丙中洛镇旁边,往东,回望大峡谷下游方向,我们已经登临过的垭口观景台,此刻显得如此渺小低矮:</p> <p class="ql-block"> 还可以窥见峡谷深处,怒江露出的半张小脸:</p> <p class="ql-block"> 我们实地感觉,大峡谷里的丙中洛,海拔不高,气候湿润,植被茂密,疑似仙境。</p><p class="ql-block"> 在丙中洛镇停车场,手机显示海拔高度1779米。南面,即丙中洛镇后面,是更高大的高黎贡山。西面,正对怒江大峡谷的上游方向,高山相对遥远。</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这是北面,更远处的碧罗雪山,深藏不露,山谷里的云雾,正在下沉?抑或升腾?</span></p> <p class="ql-block"> 重丁村,紧邻国道219。村里人口以怒族为主,也有傈僳族、藏族和汉族。村子人不多,处处干净漂亮:</p> <p class="ql-block"> 村里一座教堂,叫做重丁天主教堂。这是在丙中洛所遇见的三座教堂里,最漂亮的一座。</p><p class="ql-block"> 除了我们四人,小院里第五人,疑似虔诚的教徒或者管理人员。悠闲散步啄食的十几只鸽子,添了教堂的宁静:</p> <p class="ql-block"> 朋友领着我,到达一个我压根儿想不到的位置,拍下了这张肃穆的铅笔画:</p> <p class="ql-block"> 村里人家的房屋及房前屋后院墙围栏等等,多是采用粗实木制成,在我看来“奢侈”得很。</p><p class="ql-block"> 人间仙境,重丁村可以有:</p> <p class="ql-block"> 离开重丁村,沿国道219北上,途经怒江石门关,去往雾里村。</p><p class="ql-block"> 左右两岸百丈悬崖延绵数百米,此处果然是“关”。都说“一夫当关,万夫莫克”,暗忖这石门“关”,不知能“当”在何处?</p> <p class="ql-block"> 雾里村,距丙中洛镇9公里。隔着怒江,从观景台上看她,三面环山一面临水,云雾缭绕满目青绿,果然人神共居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雾里村不通公路,我们得步行跨过铁索桥、跨过怒江:</p> <p class="ql-block"> 继续步行约一公里,走近雾里村:</p> <p class="ql-block"> 村口简介里,<span style="font-size: 18px;">说雾里村本名翁里村,被游客望景生义听成了雾里村;</span>说雾里村“是怒族民居建筑形式及风格保留很完整的典型村寨”:</p> <p class="ql-block"> 譬如这座房子,也用粗实木做墙壁,而且墙壁的结构,的确就很特别。</p><p class="ql-block"> 这上下楼的楼梯,我以为也是最简单最巧妙最牢固、也最不安全的楼梯:</p> <p class="ql-block"> 怒族民居也多是吊脚楼,只是楼脚不是实木更不是竹子而是石柱,无比粗实。地面绿草茵茵,让我无法判断,这里是烂尾楼还是某遗址:</p> <p class="ql-block"> 一条从碧罗雪山余脉流下来的小河,滋养了雾里村,也把雾里村一劈两半。这座铁索桥,成了村子里的咽喉要道。桥头五个旧字:云中雾里桥。</p><p class="ql-block"> 小桥和标语,很有年代感:</p> <p class="ql-block">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p> <p class="ql-block"> 国道边的雾里村观景台有这幅路标,真是太棒了!朋友果断决定,“咱们今天去趟西藏”:</p> <p class="ql-block"> 途经丙中洛边境检查站,刷身份证、人脸识别、查后备箱、…,与天府机场安检流程相似,比天府机场亲切轻松快捷:</p> <p class="ql-block"> 很快到达国道219滇藏界界标,这里距丙中洛镇32公里。</p><p class="ql-block"> 虽然过界三米,确实西藏地盘,不禁返老还童,打卡留个纪念:</p> <p class="ql-block"> 越过界标继续行走2公里左右,习以为常的柏油路面嘎然而止,前方土石路面凹凸不平,宽度也不及柏油路的一半。担心再前方调头不方便,我们立即折返。</p><p class="ql-block"> 所以我们的“去过西藏”,只相当于当年的“相当于”:</p> <p class="ql-block"> 西藏界内,怒江对岸隐约红色,走近看是“雪域江南、英雄察隅”八个大字。好像曾经,因天气地质原因,一年里约半年封路,即是这国道219丙察察段。</p><p class="ql-block"> 这是怒江大峡谷西藏段、也是资格的雪域江南:</p> <p class="ql-block"> “丙察察公路,是滇藏219国道的一段,南起云南省怒江州贡山县丙中洛镇,途经西藏自治区察隅县察瓦龙乡抵达察隅县城,俗称“丙察察”。全长约270公里,被人们称为第7条进入西藏的公路。沿线基本概括了西藏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经典要素。”(抖音百科)</p><p class="ql-block"> 我们走过的丙察察,只是丙察察全程的1/9:</p> <p class="ql-block"> 我们游览的第四个村子,叫做秋那桶村。在怒族语言里,“秋那桶”是“依山傍水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秋那桶村的海拔不足2000米,但它身后的碧罗雪山,海拔在4000米以上,距离似乎更近,秋那桶村的瀑布、溪流因此更多,显得比雾里村更滋润:</p> <p class="ql-block"> 村子里的这座天主教堂,样子有点中国味儿。大门,同样没开:</p> <p class="ql-block"> 村里唯一的客栈叫七三客栈。客栈里所有墙壁,被新旧不等形状各异五花八门的标识、锦旗等等,挤得满满当当。</p><p class="ql-block"> 老板气定神闲看手机,完全当我不存在:</p> <p class="ql-block"> 客栈诺大餐厅的所有木墙上,各种留言,几乎快留到了地面:</p> <p class="ql-block"> 秋那桶村,绝对是“中国最美乡村”。也绝对是游走滇藏线驴友们、画家诗人摄影师们,最理想的栖息地:</p> <p class="ql-block"> 秋那桶是大峡谷云南段最北端的村子,怒族傈僳族混居,据说总人口数量不足1200。</p><p class="ql-block"> 她俩走得很快,属于什么民族、为什么盛装出现、…,我不得而知,只抓到个背影:</p> <p class="ql-block"> 朋友介绍说,其实雾里村归秋那桶村管,只是秋那桶村的一个组而已。过后看地图,发现我们此刻位置,距雾里村已有6.9公里。秋那桶,还真是个很大的…。</p><p class="ql-block"> 而且地图上的“秋那桶村景区”及网红打卡地朝红桥等等,就分布在6.9公里内,我们居然往返都没有感觉。</p><p class="ql-block"> 是因为审美疲劳?还是这怒江大峡谷里,确实“所有路过,皆是风景”:</p> <p class="ql-block"> <b>二、老姆登 . 知子罗</b></p><p class="ql-block"> 怒江大峡谷,由西藏察隅至云南保山,全长900多公里。其中300公里长的丙中洛至泸水段,国道219与怒江始终相互依伴,峡谷里的风景,也因此被人发现。我们所走的怒江大峡谷,也就是这300公里:</p> <p class="ql-block"> 300公里大峡谷里,有福贡和贡山两座县城。两座小山城,既很闭塞,也很漂亮。</p><p class="ql-block"> 两座县城之间,这是个村子还是小镇?已经近似仙境:</p> <p class="ql-block"> 大峡谷里,许多漂亮的小山村,分布在泸水至丙中洛的国道两旁。那路标上的村名,每每类似“伊洛瓦底”组成,最后一个字都是“底”,不好记。</p> <p class="ql-block"> 不过伊洛瓦底江的上游干流,倒是就在怒江西侧,名叫独龙江。怒江州贡山县独龙江乡,距贡山县城一百多公里,就座落在独龙江大峡谷里。那里是独龙族的唯一聚居地,也是比怒江大峡谷更原始更美丽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怒江大峡谷和独龙江大峡谷之间的雪山,就是著名的高黎贡山。今天老天爷允许我们见的,只是高黎贡山之一小点:</p> <p class="ql-block"> 扯远了。其实除了丙中洛及其周边,怒江大峡谷里我们真正来过的景区,就是老姆登和知子罗。</p><p class="ql-block"> 老姆登和知子罗,是怒江大峡谷里知名度很高的两个相邻的景区,下国道后还得爬十多公里盘山道才能到达。朋友曾经来过,为了陪我们,受累“二进宫”:</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老姆登,是怒族语意“人喜欢去的地方”。老姆登村里,所有民居甚至公厕,都很漂亮规范,与发达地区景区别无二致。漫步村里,心中确实喜欢:</p> <p class="ql-block"> 登高望远,洗涤心灵:</p> <p class="ql-block"> 峡谷群山,尽收眼底:</p> <p class="ql-block"> 除了登高望远,村子里还有老姆登教堂、老姆登神山、老姆登茶厂、非遗小课堂、…,有总是微笑对人的淳朴村民,什么是“人文与自然相交织、神秘与热情相呼应”(老姆登简介语)?老姆登乃至整个大峡谷,就是诠释:</p> <p class="ql-block"> 很想在这里住一宿。若说顾虑,一是坡陡路窄,小巷里会车停车有点困难;二是风大天冷,住一宿有可能感冒。</p><p class="ql-block"> 毕竟村子已经在碧罗雪山山腰上,海拔2000米:</p> <p class="ql-block"> 知子罗,傈僳族语意“好地方”,位置比老姆登更高。这里曾经是怒江州州府,也曾经是碧江县县城。</p><p class="ql-block"> 1974年,州府外迁到了今天的泸水市区六库镇,碧江县随后被撤销行政区划,如今这里只是知子罗村村委会所在地。但是州府或者县城的规模,保留比较完整。</p><p class="ql-block"> 这是一幢八角楼,州府时期的民族博物馆,介绍说叫怒族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 一所中学的教学楼,虽然废弃,气场犹在,让我想起母校:</p> <p class="ql-block"> 反差,既是画面,更是记忆:</p> <p class="ql-block"> 当年的街道、政府机关大楼、新华书店、…,既很陌生,又极熟悉。年少时的懵懂、向往、…,此刻一一复活。复活的记忆,却让我想尽快离开这里。</p><p class="ql-block"> 恰如朋友所说,知子罗,是一座“记忆之城”:</p> <p class="ql-block"> 一路游走回来,怒江大峡谷的流水账,算是记下了。只是时间太短,仙境远没看够,就得返回人间。</p><p class="ql-block"> 怒江州,目前为止是云南省既没有机场也不通铁路的唯一州市。希望还有机会,能够再次见到她:</p> <p class="ql-block"> 如果您想了解诸如驼峰航线纪念馆等等更完整的怒江大峡谷,读到更有意蕴、更有美感、更有深度的文字图片,朋友的美篇文章和系列日常,相信会让您满意。</p><p class="ql-block"> 朋友的美篇笔名:行者无疆。</p> <p class="ql-block"> 谢谢您受累观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