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古人云:一日不读书,便觉言语无味;三日不读书,便觉面目可憎。在这个浮躁喧嚣的时代,唯有阅读才能让躁动的心灵得到沉静,唯有思考才能让灵魂得到升华。阅读是教师成长的必经之路,教师的专业发展,需要从书籍中汲取教育智慧,反思教育方法,是每个教师应培养的技能。</p> <p class="ql-block">为进一步提升教师的人文底蕴和专业素养,积极营造浓郁的校园书香文化,金城江区第十小学2024年春季学期第二期教师读书分享会于3月27日下午拉开了序幕。</p><p class="ql-block">品读一本好书,如同与一位智者对话。本次读书分享会上,共有六位教师分享自己的读书感悟。老师们认真准备,用心分享,真诚交流,结合自己的教育实践,分析反思自己教育理念,改进自己的教育方式。</p> 教师分享感悟 <p class="ql-block">分享人:韩晓敏老师</p><p class="ql-block">分享书目:《和教师的谈话》</p><p class="ql-block">赞可夫试验教学体系的教学原则,他的试验教学的主要思想就是:“以最好的教学效果来达到学生最理想的发展水平。”体现这一主导思想并指导各科教学工作的五条教学原则是:以高难度进行教学的原则;以高速度进行教学的原则;理论学问起指导作用的原则;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的原则;使全班学生包括“后进生”都得到发展的原则。</p><p class="ql-block">赞科夫试验教学体系的教学原则是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要尽量遵循这五个原则,特别要遵循以高速度进行教学的原则。</p> 教师分享感悟 <p class="ql-block">分享人:韦发秒老师</p><p class="ql-block">分享书目:《做一名会“偷懒”的教师》</p><p class="ql-block">学做一个会巧干的聪明教师,并不是倡议我们做一个无责任心、凡事马虎、投机取巧、弃学生不管的教师。聪明地“偷懒”是让我们信任学生的自然学习能力与创造力,想尽办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给学生展示才华的空间与舞台,让学生在参与、投入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获得更深刻的情感体验。教师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然而一群人的力量是巨大的。</p> 教师分享感悟 <p class="ql-block">分享人:廖丹容老师</p><p class="ql-block">分享书目:《好教育就是好教师》</p><p class="ql-block">苏霍姆林斯基说,请你记住,教育——首先是关怀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去触及年轻的心灵。教师,关注的不能只是学生学到多少知识,其行为是否符合规范等。教师首先关注的应该是人,关注人的情感,关注人的价值,关注人性的完善。不能把学生当成小大人看待,吹毛求疵,以种种成人的规范去束缚他,而应把学生看成一个正在成长过程中的人。他们有童心,有童趣,比大人拥有更丰富的精神世界和更杰出的创新精神。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师德的核心。热爱学生就是热爱教育事业。“亲其师,信其道”,一个成功的教师首先必须赢得学生的爱。</p> 教师分享感悟 <p class="ql-block">分享人:韦春娇老师</p><p class="ql-block">分享书目:《教师的语言力》</p><p class="ql-block">《教师的语言力》这本书提出:语言具有力量,如果教师能够拥有语言的力量,就可以给学生带来勇气,激励学生发挥出他们的能力。尊重呵护每一位学生的特殊性,教育会变得更有人情味。</p><p class="ql-block">我们在教育学生时,要充分分析学情,根据学生的水平设置问题,尽量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比如一进教室,发现黑板没擦。我们与其批评学生,不如带着疑问的语气问一问,“有没有发现今天的黑板和平时有什么不同?”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还能够让学生反思是自己值日失职。</p> 教师分享感悟 <p class="ql-block">分享人:韦馨桐老师</p><p class="ql-block">分享书目:《教师行为的50个细节》</p><p class="ql-block">在学校教育中,教师经常承担着管理者的角色:在课堂教学中,要进行课堂管理或者教学管理;在课余与学生的互动中,要进行学生管理。教师在管理课堂、管理学生的过程中,也要注意自己的行为细节,努力从细节之处做好管理工作。古人云,“活到老,学到老”。作为以“传道、授业、解惑”为己任的教师,要抓住各种学习机会,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素养,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不管参加有组织的学习活动还是自我学习,教师都要管理好自己的行为细节,提高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p><p class="ql-block"><br></p> 教师分享感悟 <p class="ql-block">分享人:李沛凝老师</p><p class="ql-block">分享书目:《被讨厌的勇气》</p><p class="ql-block">书中提到“课题分离”的概念,在教育过程中,往往容易将自己的期待强加给学生,希望学生能够按照我们设定的轨迹去发展。然而,这样的做法往往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也剥夺了他们自我探索的权利。而真正的成长,意味着要勇敢地面对自己的内心,学会独立思考、自主决策。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和意义,不需要通过讨好他人来证明自己的存在,应该关注自己的需求和感受,追求自己的梦想和目标,而不是被他人的眼光和期待所束缚。</p><p class="ql-block">在未来的教育道路上,继续引导学生们学会独立思考、勇敢追求梦想,同时也要教会他们如何面对困难和挑战,如何不被他人的眼光所束缚。相信他们能真正地成长为一个独立、自信、有勇气面对生活的人。</p> 寄语 <p class="ql-block">厚学致远,寄望读书。通过本次读书分享活动,进一步激发了金十小教师阅读的热情,充分调动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每个人都把读书当成一种习惯,进行深度阅读,不断地潜心思考,把读书与教学工作、生活结合起来,在读书中得到滋养,在读书中得到完善,才能更容易找到职业的幸福感和生活的快乐。</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文字、编辑:李沛凝</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初审:韩小兰</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终审:刘启平</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8px;">摄影:李沛凝 韦春娇</span></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