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青 第二部 江青从后台走到前台

王洪斌

<p class="ql-block"> 第十二节 1960年代初江青与毛泽东的关系开始缓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59年,中共中央决定4月初在上海召开党的八届七中全会。</p><p class="ql-block">3月24日中午,一辆黑色轿车驶抵位于茂名南路锦江饭店对面的“法国俱乐部”,从车里下来的是刚从北京飞来的江青。江青这次是以毛泽东生活秘书的身份先行赴沪,为八届七中全会期间毛泽东的生活起居做准备工作的。</p><p class="ql-block">3月26日中午,江青正在饭店房间里拉二胡,饭店办公室主任郝德光给她送来了一封信。郝德光离开后,江青拆开信封一看,当即脸色大变,待继续看下去,只觉手脚冰凉,瞬间昏倒在沙发上。周围工作人员见状,立刻展开抢救,江青这才苏醒过来。</p><p class="ql-block">当晚,政治局候补委员康生去看江青时,江青把那封信拿给他看了。康生当即拍案而起,大叫:“不得了!这是一起特大政治案件啊!叫罗瑞卿来,公安部应当火速侦查,叫他立即布置下去!” </p><p class="ql-block">3月29日晚,周恩来总理飞抵上海,江青和康生随即向总理汇报了此事。总理听完汇报后,觉得事态严重,这不仅仅是“匿名信”中讲述的问题极其重大,还有写信人能准确了解党的</p><p class="ql-block">最高层级会议的部署和安排,事情不能不查清楚。当晚10时,总理便将时任公安部长罗瑞卿叫到办公室,限期10日破案,并一再强调保密纪律。</p><p class="ql-block">3月30日,公安部侦查专家带着两名助手飞抵上海。是日,以上海市公安局18名资深侦查员为成员的专案组成立了。专案组随即开始工作。由于江青只肯交出匿名信的信封,就只好从信封上查起。那是一个2号信封,上面只有5个字:“江青同志收”。</p> <p class="ql-block">  1959年4月2日至5日,中国共产党在上海举行第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专案组向邮递员蒋晓英调查。据蒋晓英提供的线索,查到了嫌疑人钟秀山。经蒋晓英秘密辨认后,开始讯问钟秀山,但笔迹鉴定的结果排除了钟秀山作案的可能。线索断了。</p><p class="ql-block">4月1日下午3点,毛泽东主席从北京飞赴上海,江青前往机场迎接。江青刚刚离开饭店,当天的第二次邮件送来了,信件中有一封写着“饭店负责同志收”。饭店方面把这封信直接交给了上海市委警卫处派驻在饭店的人。警卫处的人见信封的落款印的是北京船舶机械附件厂,便给北京该厂打了一个电话,那里说他们没有向上海发过这样的信件,而且也不知道上海有那么一家内部饭店。</p> <p class="ql-block">4月2日至5日,中国共产党八届七中全会上海举行,会议听取了薄一波(1908-2007,时任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作的《关于第一季度工业生产情况和第二季度的安排的报告》,李先念作的《关于财贸工作的情况和意见的报告》,邓小平作的《关于经济工作和国家机构的人事配备的说明》,李富春作的《关于准备提交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讨论的1959年国民经济计划主要指标的说明》。全会通过了《1959年国民经济计划草案》、《关于人民公社的18个问题》的会议纪要和《关于国家机构和人事配备的方案》。会议重点讨论了:(1)人民公社问题,重申计算劳动报酬的原则是“按劳分配多劳多得”;(2)1959年国民经济草案;(3)毛泽东在会议上作了工作方法问题的讲话。</p><p class="ql-block">于是,立即与专案组联系。专案组闻讯,当即派人把信取过来,拆开一看,里面果然是一个和上次那封匿名信一模一样的信封,上面的字也是相同的:“江青同志收”。</p><p class="ql-block">专案组立刻对第二封匿名信的笔迹进行了鉴定,证实与第一封信件一样。由于第二封匿名信的信封是北京船舶机械附件厂,因此当即决定派10名侦查员飞赴北京侦查。几经侦查,疑点集中到了曾微川身上,但被罗瑞卿否定了,让立即停止对曾的侦查。原来曾微川是中共秘密党员,早在1931年就已入党,长期从事秘密工作。</p><p class="ql-block">侦查工作继续进行。在举行案情分析会时,终于有人提出了要了解匿名信的内容,以获取线索。罗瑞卿部长没法子,而周总理要求的时限也快到了,只好硬着头皮去找江青要信的原件。4月5日上午9时,江青给罗瑞卿打电话,回绝了这一要求。罗瑞卿考虑再三,不得不去找了周恩来。周恩来亲自出面做工作,江青才交出了两封匿名信。</p><p class="ql-block">两封匿名信是一模一样的,都是用打字机打出来的,内容是说江青20世纪30年代在上海当演员时的一些男女生活问题。信中列出了江青当时所交往的一个个男子的姓名、职业以及地址,甚至还描述了江青对那几个男子所做的种种媚态,最后根据上述内容对江青进行了措词尖刻的叱骂。痕迹专家的结论是:匿名信是用一台“宝石牌”打字机打出来的,该打字机已经10年以上,打字者的打字水平不高,肯定不是专业打字员。鉴定疑点最后集中到了一个名叫汤沛菁的人身上。</p><p class="ql-block">4月12日上午,3名侦查员前往汤沛菁所在的海燕厂进行秘密调查,了解到汤沛菁30年代时曾和江青在“电通影业公司”一起呆过,两人熟识。汤沛菁的档案中记载其有一个已经自杀的表姐,其夫就是匿名信中当初与江青有染的男子之一,汤的表姐就是因为这而自杀的。专案组决定立即对其秘密监视,收集证据,准备拘捕。</p><p class="ql-block">哪知,方案刚获批准,突然传来一个消息:汤沛菁精神病突然复发,砸坏了包括那台“宝石牌打字机”在内的办公用具,现已经送往精神病医院。</p><p class="ql-block">专案组正准备与其进行当面接触时,汤沛菁在企图逃出医院时突遭车祸而死!对打字机进行技术鉴定的结论是海燕厂的这台汤沛菁使用过的打字机不是制作匿名信的那台。</p><p class="ql-block">4月16日午夜时分,专案组无意间发现匿名信信纸的装订胶是草绿色的。据此调查,发现只有海军司令部设在东海舰队的一个情报部门“1287办公室”用这种信纸。</p><p class="ql-block">专案组对“1287办公室”全部成员的档案进行检阅后,将目光停留在海军中尉金柏麟身上。</p><p class="ql-block">金柏麟,28岁,苏州人,已婚,出生于革命烈士家庭,其父母均是中共地下党员,父亲是江苏省委委员;他6岁时,父母被叛徒出卖被捕后牺牲。金柏麟便由其姨妈史文慧女士抚养。史文慧当年也曾是周总理主持的中央特科情报员,上世纪30年代在上海文艺届工作,与那时化名为“蓝苹”的江青颇有来往,因此知晓江青不少往事。史文慧抚养金柏麟后就长期居住于苏州。解放后,党组织找到了金柏麟,将他和阿姨安排到上海居住。金中尉看不惯江青的作风,又从姨妈史文慧处知晓了江青不少往事,便写了这两封匿名信。</p><p class="ql-block">1953年,金柏麟参了军,在海军东海舰队服役。金是 “1287办公室”第13小组副组长。他的办公室里有一台“宝石牌”打字机。专案组先对打字机进行了鉴定,确认两封匿名信均出自该机。接着,上海市公安局对匿名信原件和“1287办公室”的信笺纸进行了纸质化学物质对比鉴定,结果完全相同。</p><p class="ql-block">4月21日,金柏麟被捕。审讯中,金柏麟爽快地供述了他写匿名信的事实:写封匿名信,把江青当年那些艳事给抖出来,羞她一羞。</p><p class="ql-block">军事法院以“泄密罪”,判金柏麟3年徒刑。很明显这是网开一面,据说这是一些老将军认为金柏麟是烈士遗孤,虽然犯了错,但罪不至死,因此说了些好话。</p> <p class="ql-block">  1958年和1959年赫鲁晓夫两次到北京</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58年(07.31-08.03)和1959年(09.30-10.03),赫鲁晓夫又两次到北京,要求见江青。因为江青生病或以生病为理由而没有安排见他。而与此同时,刘少奇的夫人王光美和陈毅的夫人张茜,却作为中央领导人的夫人活跃于接待、晤会和出国外交旅行当中。这使人们觉得江青又像延安时期那样成为了毛泽东的家庭主妇。</p><p class="ql-block">但不管毛泽东待江青怎么样,她是不会甘心成为家庭主妇的。江青1959年前后的沉寂,并不等于她野心的泯灭,而是她沉下心来,一直等待着毛泽东所给予她的政治上的机会。为了捞到这个政治上的资本,她像一只假寐中的猫,在半醒半睡中等待着老鼠的来临。</p><p class="ql-block">1959年4月18日至4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会议选举刘少奇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宋庆龄、董必武为副主席。</p><p class="ql-block">7月2日至8月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在庐山召开。8月2日至16日,中共八届八中全会召开。两个会议统一称为“1959年庐山会议”。7月14日,彭德怀(1898-1974,时任中央政治局委员、国防部长职务)以个人名义致信毛泽东,首先肯定1958年的工作成绩,又对1958年以来产生的“左”倾错误及其教训提出了批评意见。16日,毛泽东将此信印发给与会者讨论,一些人对该信提出质疑或反对,黄克诚(1902-1986,时任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周小舟(1912-1966,时任中共湖南省委书记、第一书记,兼任湖南省政府副省长、湖南省政协主席,并兼湖南省军区政治委员、中共中南军区党委常务委员)、张闻天(时任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外交部第一副部长)等则表示赞同。23日召开全体会议,毛泽东指责这封信是“资产阶级的动摇性”,是“右倾性质”的问题,是向党进攻。根据毛泽东的意见,会议骤然转入对彭德怀等人所谓“右倾机会主义”和“反党集团”的错误批判。</p> <p class="ql-block">  1959年6月25日至27日,毛泽东解放后第一次回韶山,与乡亲们亲切地拉家常</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江青本来在北戴河休养,在那里等候毛泽东归来。她给毛泽东打过电话后,毛泽东让她坐飞机赶到庐山。7月24日,江青第一次到庐山。那时江青并无实职,只能算是毛泽东的秘书。鉴于她是主席夫人的特殊身份,中央还为她配了专职警卫、医生、护士 、厨师、司机等。7月24日上午,当时下放到江西当副省长的汪东兴带领叶子龙、王敬先等到九江机场等候江青。那时江青还没有专机,她是搭乘给会议送机要文电的飞机而来,降落在九江十里铺机场。江青以她惯有的冷峻神色和大家点点头,只问了一句话:“主席身体好吗?”众人答可以,只是吃饭不大好。医生告诉她:“汪主任从南昌调来厨师,做了清蒸圆鱼,这几天好多了。”随后,江青钻进轿车开往庐山。上庐山的公路修得很好,途中下车休息了两次,一个多小时后就到了山上。江青的卧室与客厅安排在庐山河西路180号毛泽东下榻主楼的一楼,毛泽东在二楼。</p><p class="ql-block">山上很凉快,在山下还是一身大汗,到山上却感到一丝丝凉意。江青也感到神清气爽。以前,她每到一新住处,因神经衰弱,总要睡半天才起来。这次一反常态,精神大振。因为毛泽东夜里办公,白天睡觉,江青就先去看了林彪。林彪已到庐山,但怕冷没住在山上,江青坐车来到林彪住处,谈了两个多小时才出来。然后,她又乘车去看周恩来和邓颖超,再去看国务院副总理李富春和夫人蔡畅,最后又到华东局书记柯庆施住处。等她回到自己的住处时,毛泽东也醒了。此次庐山会议因“彭德怀问题”使得会议气氛十分紧张。但这次江青没有什么政务活动,主要是向医生和警卫询问毛泽东的身体和饮食情况,她跟人说:“主席这一阵太忙,我也跟着紧张。”所以别人开会的时候,她则到庐山风景区去转一转,散散心,到牯岭街上看一看。她爱好摄影,所以每次外出都要叫专业摄影师随行。</p> <p class="ql-block">8月2日开始的八届八中全会继续对彭德怀、黄克诚、张闻天、周小舟等展开批判,错误认定他们是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反对总路线,反对党中央,反对毛主席。会议通过了《关于以彭德怀同志为首的反党集团的错误的决议》、《为保卫党的总路线、反对右倾机会主义而斗争》等决议,提出将彭德怀、黄克诚、张闻天、周小舟等调离国防、外交、省委第一书记等工作岗位,保留他们在中央委员会和政治局中的原职,以观后效。</p><p class="ql-block">1961年8月23日至9月16日,中共中央在江西庐山召开工作会议。江青随毛泽东第二次上了庐山,女儿李讷和侄子毛远新同行。毛泽东去开会,江青就在庐山上拍摄照片。专门随江青前来庐山的有上海摄影记者徐大刚、广东摄影记者曹桂江。因为江青喜欢到处留影,又在电影圈子里工作过,有一定文化修养,所以她学摄影比较快,也很注意色彩、角度、用光等技巧。她自备的照相器材十分齐全,除了相机外还有长短镜头、滤光镜、测光表、三角架等,都装在特制的箱子里。出行时,照相器材由工作人员带着。她还有一些特殊的东西,比如砍柴刀,这是用来砍有碍镜头的树杈用的。另有一只小箱是用来装小热水瓶、茶杯、水果、小毛巾和手纸等物。</p> <p class="ql-block">  无限风光在险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江青在庐山拍了许多照片,其中最有名的有两张:一张是毛泽东微笑着坐在含鄱口的藤椅上,另一张就是仙人洞照。这两张照片是江青构思许久,又经过认真的摆放,并经专业摄影师指点拍下的,在采景、用光和快门速度上都恰到好处。那张仙人洞照是江青第二次上庐山的一个午后拍的。在通往仙人洞的一条小路上,江青支好相机,叫随行的警卫拔去杂草,砍去两根挡住镜头的树枝,一直等到一片云彩飘浮到背景才按下快门。</p><p class="ql-block">庐山仙人洞位于庐山牯岭西侧佛手岩,海拔1049米,深约10米,相传唐代名道吕洞宾(796-?,原名吕喦[yán],或作吕嵓[yán],道教丹鼎派祖师,民间传说中“八仙”之一)曾在此洞中修炼,直至成仙,后人为奉祠吕洞宾,将佛手岩更名为仙人洞。仙人洞进口处,为一圆形石门。门上方正中镌刻“仙人洞”三字。左右刻有对联:“仙踪渺黄鹤,人事忆白莲。”入圆门便见一大巨石横卧山中,宛若一只大蟾蜍伸腿欲跃,人称“蟾蜍石”。石上有一株苍松,名石松。石松凌空展开两条绿臂,作拥抱态。其枝枝叶叶,蓊蓊郁郁,生机盎然。其根须裸露,却能迎风挺立,百年不倒,堪称庐山奇景。</p><p class="ql-block">江青把拍得不错的几张照片放大了,放在庐山美庐别墅客厅的桌子上,其中有一张是“庐山仙人洞”照片。</p><p class="ql-block">9月9日,毛泽东在书房工作后,走到客厅,拿起“庐山仙人洞”照细看,画面并非仙人洞,而是从仙人洞远望西北方锦绣峰的景观。画面上方有蟾蜍石古松疏影数丛作为点缀,左下方为锦绣峰白鹿升仙台以及台上御碑亭的黑影,中间大片空间则为黄昏时天幕上的阴暗云层。</p><p class="ql-block">毛泽东凝视了一会儿,为这张照片题写了四句诗:“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并写上“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李进”乃是江青取自自己乳名“进孩”的“进”字作为解放初期外出调研的化名。</p><p class="ql-block">1950年代末,毛泽东在政治上遇到了一系列的挫折,特别是“大跃进”运动“左”的思想和后来的反击以彭德怀为首的“右倾机会主义”的庐山会议,使毛泽东精疲力竭。1960年代初,中国正处于三年困难时期,东南沿海一带,面对着所谓“新月形包围圈”,西部、北部边境也存在安全威胁;国际上苏联共产党把中苏两党分歧扩大到两国关系,单方面撤走全部专家,撕毁了几百个协议和合同,并挑起中苏边境纠纷。在这种严峻形势下,中国共产党和它的中央主席毛泽东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毛泽东仍“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他依然镇定自若、信心百倍、昂扬奋发;他坚信外来的政治孤立,经济封锁,军事威胁,统统吓不倒中国人民;中国人民在不畏艰难险阻的不懈奋斗中,不但必能迅速摆脱前进中的困难局面,而且定能实现自己的崇高目标。</p><p class="ql-block">题词的一瞬间,68岁的毛泽东突然觉得需要他那位精明但又未能充分发挥作用的妻子在政治上帮助自己。</p><p class="ql-block">江青看到毛泽东的题词眼前豁然一亮,这是毛泽东和她关系缓和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毛泽东需要她在政治上给予帮助的一个信号。江青十分清楚自己能不能走到政治舞台的前台,完全取决于毛泽东政治斗争的需要,而与毛泽东关系是否缓和又有着密切的关系。</p><p class="ql-block">此次上庐山江青并没有捞到政治资本,但她拍的那张庐山仙人洞的照片,却为自己捞到了粉墨登场的政治资本。下了庐山,江青居然奇迹般地康复起来,摆脱了几年来缠身的病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