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郭亮林,红旗渠

乐观

<p class="ql-block">  郭亮村是河南省新乡市辉县沙窑乡的村庄,位于太行山腹地,海拔1752米,距河南省的辉县大约有70千米的路程,截至2021年3月,郭亮村有全村105户,470口人,33名党员。</p> <p class="ql-block">  郭亮村成立于东汉末年,以奇绝水景和绝壁峡谷的“挂壁公路”闻名于世,被誉为“太行明珠”。郭亮村现已成为国家4A级景区万仙山的第一分景区,被誉为“太行明珠”“华夏奇观”,郭亮村的绝壁和郭亮洞也是该村的著名景点。</p> <p class="ql-block">  1972年为使郭亮小山村乡亲们走出大山,时任村干部下决心在村里挑选了13名硬汉组成突击队,他们腰系粗绳,凌空作业,13位村民卖掉山羊、山药,集资购买钢锤、钢钎,在无电力、无机械的状况下全凭人力,用钢钎、铁锤在太行绝壁上凿洞修路;历时五年,投工3万人,硬是在绝壁中一锤一锤凿出石方2万6千立方米,开辟了一条高5米、宽4米,全长1300米的石洞,这就是如今的挂壁公路“郭亮洞”。1977年5月1日,挂壁公路通车;为此,王怀堂等村民献出了自己的生命。这条绝壁长廊,被日本裕田影视公司惊称为“世界第九大奇迹”。</p> <p class="ql-block">  2018年,郭亮村来访游客达140万人次,这个只有300多人口的悬崖村,几乎家家户户都从事餐饮旅游业,人均年收入3万元以上。</p> <p class="ql-block">  东汉末年,因为灾荒、地主和封建官府的剥削压迫。太行山区一位农民郭亮带领民众一起组织一支农民队伍,当时受到封建王朝镇压;为了胜利,引诱郭亮手下一名叫周军的将领,并封其为“平西大将军”来镇压郭亮。因寡不敌众,郭亮带领队伍退守到西山绝壁;粮草断绝之际,郭亮让士兵从山背后用绳索系下绝壁,安全转移到一自然村(今“会逃站”)。这个悬崖上的山村,人们为纪念郭亮,在建村时便将村名取为“郭亮”。</p> <p class="ql-block">  郭亮村祖祖辈辈下山的路是一条始建于宋朝的“天梯”,共720级台阶,纵贯百米悬崖,由凸起的岩石和在岩壁上凿出的石坑组成,最宽处1.2米,窄处仅0.4米。</p> <p class="ql-block">  1972年为使郭亮小山村乡亲们走出大山,时任村干部下决心在村里挑选了13名硬汉组成突击队,他们腰系粗绳,凌空作业,13位村民卖掉山羊、山药,集资购买钢锤、钢钎,在无电力、无机械的状况下全凭人力,用钢钎、铁锤在太行绝壁上凿洞修路;历时五年,投工3万人,硬是在绝壁中一锤一锤凿出石方2万6千立方米,开辟了一条高5米、宽4米,全长1300米的石洞,这就是如今的挂壁公路“郭亮洞”。1977年5月1日,挂壁公路通车;为此,王怀堂等村民献出了自己的生命。这条绝壁长廊,被日本裕田影视公司惊称为“世界第九大奇迹”。</p> <p class="ql-block">  挂壁公路是一种最有特色的公路,是在峭壁(悬崖和高峻大山)上开凿而出的奇险公路。交通专家称,此类工程奇险、艰难,在中国筑路史上都很少见。挂壁公路最出名的该是“郭亮洞”。河南辉县沙窑乡郭亮村高居悬崖顶端,以前村民进出山的通道是顺绝壁石缝凿出的一溜石窝,俗称“天梯”。20世纪70年代,村民在村前绝壁上苦干5年,修成一条高6米、宽4米、长1300米的石洞公路。郭亮村的美妙之处在于游客可从对面山崖上全方位地看清郭亮洞,犹如欣赏挂在墙上的一幅画卷。当地较早开发旅游业,郭亮洞的名头已经很响。</p> <p class="ql-block">  这个位于太行深处沙窑乡的村庄,地势险绝,景色优美,被誉为太行明珠。郭亮村以奇绝水景和绝壁峡谷的“挂壁公路”闻名于世。40多部影视片在此拍摄,包括《举起手来》、《走出地平线》、《战争角落》等。国内100多所美术艺术院校和30多个拍摄协会将万仙山定为写生采风基地。</p> <p class="ql-block">冰窑奇景,郭亮洞不远处,藏有奇景“冰窑,哪怕是炎热的夏天,故然冰封不动。抬头大喊,骤然间一条瀑布从天而降,飘染全身。喊声过后,又恢复往日的寂静。瀑布从绝壁顶上一空心圆洞中垂直落下,远看恰似“龙须”又称“龙吟”瀑布。周围还有万仙山和南坪两条隧道自然保护区。</p> <p class="ql-block">郭亮村庄耸壑边,巉岩挂壁立云天。</p><p class="ql-block">锤钎寒暑人工凿,担挑春秋家户连。</p><p class="ql-block">救母开山成古说,谋生劈路是今传。</p><p class="ql-block">蜿蜒曲折抵乡境,幸福平安吉瑞年。</p> <p class="ql-block">人定胜天走天路,</p><p class="ql-block">穿山公路通天堑。</p><p class="ql-block">外面世界真美丽,</p><p class="ql-block">郭亮从此网红蹿!</p><p class="ql-block">斗天斗地好儿女,</p><p class="ql-block">千古风流看今天!</p> <p class="ql-block">愚公移山子孙孙,</p><p class="ql-block">凿山通路郭亮汉。</p><p class="ql-block">时代惠政恩天下,</p><p class="ql-block">郭亮壮举国家赞。</p><p class="ql-block">政府统筹力量大,</p><p class="ql-block">扶贫攻坚八方援。</p><p class="ql-block">机械拓宽仪器测,</p><p class="ql-block">科学设计攻难关。</p> <p class="ql-block">赞郭亮</p><p class="ql-block">远看高山云旋转,</p><p class="ql-block">恰似白绢绕山间。</p><p class="ql-block">车到山前遮手眺,</p><p class="ql-block">公路蜿蜒冲云天。</p><p class="ql-block">山势险峻高处走,</p><p class="ql-block">路如揉指陀螺圈。</p><p class="ql-block">忽有惊叹心头热,</p><p class="ql-block">山如绿粽彩线缠。</p><p class="ql-block">一把铁锹两箩筐,</p><p class="ql-block">十八罗汉几十年。</p><p class="ql-block">一锹一镐一山石,</p><p class="ql-block">一身汗水血指满,</p><p class="ql-block">满身伤疤咸泪流,</p><p class="ql-block">勾指刮汗砸青山。</p> <p class="ql-block">  红旗渠位于中国河南省安阳市林州市北部,原名为引漳入林工程,[1]始建于1960年,总干渠长70.6千米,于1991年作为风景游览区对外开放,总面积5平方千米。</p> <p class="ql-block">  2013年9月,红旗渠荣获北京国际设计周的“经典设计奖”已被收入“世界设计地图”。2016年,红旗渠风景区被国家旅游局列入国家首批研学旅游示范基地。同年,河南省红旗渠·太行大峡谷获批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2022年,红旗渠景区被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为首批河南省级文化和旅游业“白名单”企业。同年,红旗渠被水利部评为国家水利风景区高质量发展标杆景区。</p> <p class="ql-block">  红旗渠原名为引漳入林工程,1960年2月11日河南省安阳市林县县委发布《引漳入林动员令》后开始建设。1960年3月10日,引漳入林工程总指挥部召开工程全线民工代表大会,会议通过了十几项决议,并一致同意正式命名引漳入林工程为红旗渠。时任河南林县(今林州市)县委第一书记的杨贵,同时也是红旗渠总设计师表示:红旗象征着革命,象征着胜利,把引漳入林工程命名为红旗渠,就在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心中树起了一面旗帜,既表明了林县人民不畏艰险征服自然的雄心壮志,也表明了林县县委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建设社会主义的坚强决心。</p> <p class="ql-block">  红旗渠位于河南省林州市北部太行山东麓,豫、晋、冀三省交界处。地理坐标为东经113°37'37"—114°51'00",北纬35°50'03''—36°21'57",西部为太行山,东部为安阳县,南部为淇河灌区,北部为漳河。红旗渠总面积24.16平方千米,总干渠长70.6千米。</p> <p class="ql-block">  红旗渠位于太行山东麓,地势上西高东低,多山峦,地形地貌复杂,沟谷纵横,属嶂石岩地貌。嶂石岩地貌是由易于风化的薄层砂岩和页岩形成的,主要特点是连续的赤长墙、阶梯状的陡崖、多楼角鲜明的峰谷和垂直的沟谷。这种地貌形成的原因是上面的坚硬石英砂岩下面的软弱泥岩或泥质砂岩先被风化剥蚀,然后石英砂岩垮塌导致地表塌陷。当底部软岩层被侵蚀掏挖后,上面的岩石沿裂隙向下垮落,形成纵深往里、一头开口的沟谷,两侧陡壁继续塌陷,最终形成峰谷。</p> <p class="ql-block">  红旗渠地质结构为垂直岩石层理,组成山地的岩石主要为石英岩、石灰岩和片麻岩等,石英岩和石灰岩岩层大致上呈水平状,稍微向西倾斜。山地的上部主要是石灰岩,岩层总厚度大约为190米—300米,岩性坚硬较脆,常构成高峻的绝壁。在石灰岩层之间常夹有薄层的页岩,岩性较软,易风化,常形成缓坡,一般坡度20度—30度。山地的下部主要是片麻岩,多呈弱风化状态,分布于红旗渠青年洞。</p> <p class="ql-block">  .红旗渠所在的林县(现为林州)夏朝时属于冀州(现为河北省),周朝时属于卫,秦朝时归邯郸郡,西汉开始设置县,因西面有隆虑山,而得名隆虑县。东汉延平元年(106年),因避殇帝刘隆的名讳,改名为林虑县。此后历代变革,明洪武三年(1370)改州为县,更名为林县(现为林州市),属彰德府。</p> <p class="ql-block">  1960年2月7日召开的林县县委引漳入林筹备会上确定从浊漳河修渠引水,2月10日夜,引漳入林水利工程宣告启动,15个公社的3.7万人开始参与修渠。1965年4月5日实现红旗渠总干渠通水,1966年4月实现3条干渠同时竣工,并最终于1969年完成了支渠的配套工程,7月6日实现全面竣工。</p> <p class="ql-block">  红旗渠以浊漳河为源,渠首位于山西省平顺县石城镇侯壁断下,从山西石城镇至河南任村镇,共有干渠、分干渠10条,支渠、斗渠、农渠数百个,总程2488千米。共削平了1250座山头,架设151座渡槽,开凿211个隧洞,修建各种建筑物12408座,挖砌土石达2225万立方米。红旗渠总干渠长70.6千米,渠底宽8米,渠墙高4.3米,纵坡为1/8000,设计加大流量23秒立方米,全部开凿在峰峦迭嶂的太行山腰。红旗渠工程中的青年洞隧洞工程从石质坚硬的太行山腰穿过,长达623米,是总干渠最长的隧洞。</p> <p class="ql-block">  灌区共布置:</p><p class="ql-block">灌水总干渠1条、干渠4条、支渠31条、干支渠总长度231.7千米。总干渠全长 22.3千米,渠首抽水站将嫩江水引入古河道,一干渠在总干11千米处分水,灌渠长15.8千米,灌溉两家子以北,红岗子以南的大面积土地。二干渠在总干渠11千米处分水,渠长 18.4千米,灌溉两家子和大安县草原管理站连线以东,高家窝棚、联合马场连线以西的土地。三干渠在总干渠末端分水,渠长 13.5km,灌大五家子、三门朱家连线以东,前太平、小西米泡连线以西的土地。四干渠在总干渠末端分水,渠长25.2km,灌溉前太平,小西米泡连线以东,两家子、大安县草原管理站连线以西的土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