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子”,在古代是指那些有道德、有学问的人,比如孔子、孟子、墨子、韩非子等等。翻译成现代白话,“子”就是老师的意思。《庄子》这本书的作者本名叫庄周,人们觉得他说话有道理、有意思,所以尊称他一声“庄子”,庄老师。庄周写的这本书,就以“庄老师”的名字命名了。</p> <p class="ql-block"> 《庄子》这本书,读来着实有趣。</p><p class="ql-block"> 首先,它虽然写作于群雄割据、战火连天的战国时期,却不教人怎么打仗,也不教人如何去拯救苍生、改变世界,而是专门教人家里蹲,让你看看天,看看地,看看花,看看鸟,思考的都是自然的规律,谈论的都是宇宙的哲学。</p> <p class="ql-block"> 其次,它虽然自称是无用的学问,整本书都好像在跟你说——别焦虑,别拼命,努力不一定会成功,躺平一定很舒服。可结果,偏偏就是这样一本书,经住了历史的大浪淘沙,两千年下来,历朝历代,都有人对它爱不释手,影响了中国甚至海外的一大批文人。</p> <p class="ql-block"> 最有意思的是,都说《庄子》很难读,可实际上里面到处是故事,庄老师本人还是个很会讲故事的人,特别是寓言故事。而“寓言”这个词,就是在《庄子》这本书里第一次提出来的。</p> <p class="ql-block"> 比如用“朝三暮四”里的猴子,来讽刺那些只追求眼前利益的人。用“螳臂当车”里的螳螂,来感叹那些不自量力,企图用自己的力量改变世界的人。</p> <p class="ql-block"> 除了寓言,《庄子》一书还提出了另一种讲故事的方法,叫“重言”。所谓“重言”,就是那些身份地位比较高、说话比较有分量的前辈所说的话。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权威言论。</p> <p class="ql-block"> 庄子认为,这样的“重言”可信度可以达到70%,虽然不如“寓言”来得高,但也相当不错了。所以早在几千年前,他就熟练掌握了“我有一个朋友”这样的讲故事套路。</p> <p class="ql-block"> 在《庄子》这本书里,出现过的人名有几百个,看起来庄子有几百个“我的朋友”,难道庄子就是那个深藏不露的社交达人?还真不见得。其实《庄子》中提到的大多数人,庄子根本见都没见过。他们有的来自上古神话,有的是大有名气的前辈,还有不少与庄子同时代的哲学家、政治家,整个就是一本战国花名册。还有一些人,学者们翻烂古书都没有找到。那庄子张口就来的“我朋友说”,又是怎么一回事呢?很有可能就是庄子上下嘴皮子一碰,随口编出来的。别问,问就是为了戏剧效果。</p> <p class="ql-block"> 以上两个讲故事的套路,是庄老师自己总结的,说起来有点像余华来解读《文城》。后来,还有学者读《庄子》,给他又加了一条:蹭热点高手。庄子非常擅长抓住别人关心的热点,来输出自己的观点。</p> <p class="ql-block"> 最明显的一点,就是他在讲故事的时候,经常会拉上当时的大红人——孔子。虽然那个时候,孔子早已仙逝了一百多年,但这一点也不耽误他继续占据思想界的C位,也不耽误庄子拿他当创作素材。在庄子笔下,孔子是一会儿自责,一会儿愧疚,一会儿又感慨自己确实不如人,幸亏孔子听不见了,这要是当时还活着,看到庄子编派了这么多关于他的故事,就算不气个半死,怎么着也会告庄子侵犯了他的名誉权吧。</p> <p class="ql-block"> 可故事就是这样,越是刺激好玩儿,就越有人爱听、爱读。编一段故事,引用点名人名言,再蹭蹭热点,这不就是现在很多“10万+”公众号的套路嘛。像这么会讲故事的《庄子》,放到现在不火也不行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