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教学成绩的提高既需要确保课堂学习效率,又需要有效的作业来作保证。 </p><p class="ql-block"> 教师要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精心设计作业,努力使作业设计体现针对性、巩固性、建构性和有效性,要坚持做到“有发必收、有收必改、有改必评、有错必纠”。 </p><p class="ql-block"> 1.作业量要合理。作业过多,学生费好长时间才能完成,就可能会出现应付抵触的情绪,意志不坚定的学生就会放弃。(每天两大题就可以) </p><p class="ql-block"> 2.作业应分层布置。不同程度的学生有不同的作业。绝对不能布置单纯的多遍抄写性的作业。能读会背会的不用抄写,能写一遍会的不写三遍五遍。 (成绩好的不用写抄写作业) </p><p class="ql-block"> 3.有批阅痕迹。作业分为纸质作业和读背作业。纸质作业,教师应先“下题海”,然后精选题目布置。正确理解“批阅”一词。“批”是批改,错的红线拖出;对的画“√”或不画符合;需要学生完成未完成的,画问号,并追踪学生是否完成了;删去不让学生完成的题目让学生用斜线划掉。“阅”是阅看,比如学生整理的错题、课堂笔记、让学生抄写的东西等不需要批改的写上“阅”字即可。所有批阅必须有日期,尽量有等级评价,提倡激励性评价语言。 (赞同!教师先下“下题海”,检查学生的课本笔记)</p><p class="ql-block"> 4.强化作业指导。教师要指导学生在校内完成大部分书面作业。教师批改作业要注意示范性,书写要工整,标点要准确,符号要规范。作文的眉批、总批评语要得当,指示要具体,富于激励和指导作用。认真分析学情,做到及时反馈,答疑辅导。 </p><p class="ql-block"> 5.注重习惯养成。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培养学生按时、规范、独立完成作业的良好习惯,教师应督促每位学生及时上交作业,如学生拖欠或不做作业,教师又没及时发现或没有采取补做措施,应视为教学责任事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