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子】咱群主的二三事⑧

玫子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张国田的《平遥古城系列》作品于2022年在四川成都举办的首届中国当代摄影艺术展览中亮相。这幅作品是吧纸浆堆积形成作品的纸基,将摄影数字输出的影像作于纸基上,形成艺术再造,让图像与媒介之间产生新的参照。这种貌似画作的摄影作品让许多不谙卯窍的观众一头雾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span class="ql-cursor"></span>这幅4米见方的庞然大物古朴而又新颖,创新又显传统。让人驻足良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当影像信息依附于差异化的媒介环境,对它的读解也会突破其单向度的传媒特性,而延伸至艺术媒介所承载的新知层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张国田如是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张国田对自己这幅巨作有独特的思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他说:这是一幅关于我自己的作品,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摄影创作至今。对于我来说,过去所发生的一切,既是一种经历,也是我对社会、对世界的认知与反应。</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每一种艺术都是在内与外的不断冲突中前行,摄影,归根结缔是通过对现实的复制进而进行自我表达的一种方式。在我看来,数字时代,摄影作品所引发的新的形式与理念,源自我们试图通过融合不同的媒介去打破摄影与现实之间的界限,从而使摄影不断与其他艺术融合,呈现出全新的状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我将自己旧日的一些记录和设计稿粉碎、浸泡,回归为纸浆。在浸泡中,那些有着清晰时间界限的纸张,逐渐融合为无法分辨的混沌的状态,于是我将曾经拍摄的一张平遥古城墙照片覆于表层,让它们由外至内的反复胶合。经过一个月的实验,这幅凝聚了我多年思考的作品才制作完成。我相信,随着时间的流逝这幅作品还会继续发生变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之所以选择平遥的影像,是因为这座古城于我有着极其特殊的意义。从我拿起相机第一次进入古城,那些街巷与人的故事就成了我记忆中无法分割的一部分,之后每年一度的平遥国际摄影大展,更是让我有着无数的故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此刻,这幅作品与现实中的古城,交织混合成一个只属于我的,独特的场域,这里夹杂着我的思念与畅想,经历与经验,时间的流逝与某个停驻的瞬间以及情绪与理智,它们逐渐的累积并在我的心中放大,挥之不去。这张照片是置于“我的历史”之上。脱水阴干的过程,是随此穿越的过程,也让我重回旧日的影像之中,却又并非进入同一个时空,当平遥影像逐渐变得凹凸不平,甚至龟裂时,时间被重新赋予在这件作品之上,与之同在的,还有我的过往。】</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我跟着大屏幕进入在画里,仿佛看到当时的情境,在张先生的书桌前看着他在灯光下一次次思索着,在装修材料市场里一次次挑选着材料,在车间里不辞辛苦地做着他的作品。那凹凸不平的表面,那黑白灰色调的和谐颜色,那巍峨的平遥古城墙和高挑的谯楼,让时间寄托在画中慢慢流逝,留给人间无限的遐想。哦!那是现代人和过去相遇的一番欣喜和慰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摄影大师、当代影像馆创始人钟维兴看过这幅作品后,感慨地说:国田兄:现在我要告诉你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你先听好消息还是坏消息?好消息是:这个作品是这次影展的震撼之作!那个坏消息是:它走不啦。我们留住了它!</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