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经营、收藏、研究古玩,是一个非常深非常复杂的行业和学科。它不是单纯的一买一卖,更不是有钱就能够做得到的。涉入古玩界,必须具备综合性的文化素质。最基本的要懂得什么是美,要基本了解历史文化,这是经营和收藏古玩最基本的条件。</p> <p class="ql-block">古人出于对世界的未知、敬畏和对生活的期盼,而祭祀天地日月等诸神。其中祭天是最高等级的祭祀。“天”,古人视为至高无上的神,称昊天上帝。天是世界万物的创造者和维系者,人人行事必须顺应天意,西周以礼治国,而礼之设就是法天而来,形成了以“礼莫大于敬天仪莫大于郊祀”的一整套完备的祭祀礼仪,为后来的中国历朝历代帝王所谨记奉行,是中国古代最神圣庄严的礼制仪式。</p> <p class="ql-block">霁蓝釉始创于元代,一直延烧到现代。明代早中期霁蓝釉主要用于官家祭祀器和陈设器,属于数量少于其它釉种的高档釉种。优质霁蓝釉,是回青料中提炼出最好的(一般称作佛头青,蓝中泛紫),自然被官窑垄断。明代中晚期出现了民窑烧造一些质量差的国产钴料霁蓝釉瓷。万历中期以后至崇祯明末,尚未发现有官窑烧造的霁蓝釉瓷器。清代官窑和民窑继续烧造霁蓝釉瓷器,可是由钴料不同蓝釉发色已非明代早中期苏料和回青料那种靓丽呈色。</p> <p class="ql-block">在整个蓝釉瓷系中,霁蓝釉的色泽最为纯正。霁蓝这个称呼的由来也是因为在文学中代表着雨过天晴,既映衬了天空的蓝色,又有美好的文化寓意。从元朝开始出现,霁蓝釉经历了元明清三代。每个朝代都有其特色,但后人好像更喜欢清代的霁蓝釉。今天就给大家讲解一下清代霁蓝釉的鉴定方法。</p> <p class="ql-block">1:康熙</p><p class="ql-block">康熙时期的天蓝釉瓷器釉色有深浅之分,深者呈淡雅的天蓝色,浅者釉色更显清淡。发色均较纯正,总体给人以柔和淡雅纯净之感。釉质莹润、坚密,釉面光亮。施釉较薄,釉层均匀。民国时有仿康熙官窑的作品,但釉质比较粗松,有些釉面则出现黑褐色或灰色的斑点。康熙器物瓷胎与瓷釉结合得非常紧密,故此类器物中不见有釉面开片现象。由于施釉较薄,烧制成型后于器壁棱角或口沿处呈现白色效果,有些口部则施以深蓝或酱色釉作为装饰。底足处多施白色釉,有些则施天蓝釉,胎釉结合处修胎规整。足际露胎处多见平整或斜削式,偶见有涂黑色者。此时期器物的胎体均比较厚实,胎质洁白细腻。瓶类器物时常口沿处一圈加厚。</p> <p class="ql-block">2:雍正</p><p class="ql-block">雍正时的天蓝釉瓷釉色亦有深浅之分,深者呈湖蓝色或碧蓝色,色泽柔和悦目。浅者显得更为淡雅,极少数者近似于月白色。此时期的天蓝釉瓷器较前一时期普遍颜色略深一些。釉质均莹润坚密,釉面亮泽,有较强的玻璃质感。施釉匀净。器物口沿及棱角处釉层稀薄多为白色。多数器表与内壁的釉色一致,内壁施釉均匀程度较器表略微欠佳,而总体上能够保持与器表一致的瓷釉质量,在鉴别时要引起足够重视。有些器物内壁则施以白色釉,此种情况以碗类居多。大件琢器类的底足多施天蓝色釉。</p> <p class="ql-block">在款识书写方面,官窑器于底足处书写青花料“大清雍正年制”六字两行楷书款,外套双方框或双蓝圈,或为双蓝圈“大清雍正年制”六字三行楷书款。字体工整,笔法刚劲有力。此类款识多见于盘、碗、水盂等实用器皿。民窑多有仿写此类款识者,但字体不及真品挺拔有力。亦有手写或阴刻“雍正年制”四字两行篆书款者。“大清雍正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多见于各式瓶、缸、花盆等大型陈设瓷底足处。另见有水仙盆、茶托一类器物,底部以青花从右至左书写“大清雍正年制”六字单行篆书款。此种器物民国有所仿制,但青花发色不及真品柔和,笔画风格出入较大。此外,还有书写“郎吟阁制”青花楷书或篆书款器物。多为茶壶、僧帽壶、棋子篓等种类。</p> <p class="ql-block">3:乾隆</p><p class="ql-block">此时期的器物釉色呈现几种不同的效果,总体亦可分为深浅两种。既承袭了雍正时的特点,又逐渐形成了本朝的呈色特征。只有通过反复实际地接触才可从中得到感性上的认识,提高断代水平。釉质同样丰滢滋润,光泽度较强。施釉均匀,但较前期肥厚一些,有些器表积釉处微泛黄绿色。乾隆后期釉质稍显粗松,釉色不及前期那样纯正。现代仿制的乾隆官窑器物,釉色显得比较生硬呆板,失去真品那种给人以清心淡雅的色调。器物底足处依然修胎规整,有些民窑器物则显得做工较为草率,时常在足际近釉处留下一圈细小的锯齿痕。足际的处理方式也不尽相同,乾隆前期多为浑圆的“泥鳅背”状,后期则出现斜削式,或为中部有棱角突起。</p> <p class="ql-block">个别器物圈足露胎处施以酱褐色釉。从瓷胎上看,前期尚能保持雍正时期的特征,后期逐渐变得粗松了一些,但仍能保证质量。胎体较雍正时期略显厚重。</p> <p class="ql-block">装饰较雍正时期又有所增多。常见有模印、雕刻、描金、贴塑等装饰工艺。官窑器底足处以青花书写“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字体工整清晰。另见有高足盘,款识书写于底部圈足内,为从右至左排列“大清乾隆年制”六字单行篆书款。</p> <p class="ql-block">关于霁蓝釉瓷器的鉴定主要方法如文。鉴别瓷器应该实践与理论紧密结合。先看实物,上手反复把玩。多去博物馆看藏品,同时结合书本。通过对大量实物对比,包括对高仿品的认真比照去学习积累鉴别技巧。一个普通爱好者要想入门,必须沉浸入古玩的某个具体门类和品种里,专业收集和研究,假以时日,才能成为这个门类的行家里手。</p> <p class="ql-block">本文资料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后三图为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收藏家协会活动花絮,大埔古玩圩逢每月第二个星期天举行交流活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