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13--25日 <b>D7: </b>今日计划上午游览“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由于发生了一个小小的失误,我虽已到纪念馆门口而未能如愿入内观看,但是同行的其他同学还是如约参观了黄埔军校旧址。<div> 黄埔军校旧址位于广州市黄埔区长洲岛内,原为清朝陆军小学和海军学校校舍。民国13年(1924年)6月16日,孙中山在苏联顾问帮助下,创办了培养军事干部的学校,为名"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而后更名为"中华民国陆军军官学校"迄今。</div><div> 门口所立标语精神;"贪生怕死莫入此门,升官发财请走他路",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从这里也走出了无数为民族独立而牺牲的先辈。</div><div> 中午到达番禺沙湾古镇,位于广州市番禺区市桥河南面, 是一个有着800多年历史的岭南文化古镇,沙湾古镇保留了约400间明、清、民国时期的古建筑,是以珠江三角洲为核心的广府民间文化的代表。</div><div> 这里有大量祠堂、庙宇等古建筑、商业遗址、居住遗址保存完好;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的宗族文化和民间信仰,广东音乐、飘色、龙狮、兰花、饮食等民间艺术和民俗文化也较为突出。</div> 传统岭南建筑,山墙像镬耳,当地叫“镬耳屋”,在广府文化圈里,只有一定地位的家族才能建筑镬耳屋,一般人只能建造普通民居。 三稔厅是为了纪念何氏三杰而建,他们在这里创造出了《雨打芭蕉》、《赛龙夺锦》等广东音乐。厅内有广东音乐何氏三杰(何柳堂、何少霞、何与年)的画像。来到三稔厅,可以细细品味原汁原味的广东音乐。 院子内种植的“三稔树”被认为是杨桃树的一种,不过为了区别甜杨桃,我们叫它作“酸杨桃”。三稔厅就是因这棵树而得名的。 这是我第一次看到这种“三稔树”,也叫“杨桃”长见识了。 进士屋 岭南建筑风格,精美的屋脊装饰。 小街古巷 镇南祠内摆放的“黄友镇”崖柏艺术作品 魁星楼,又称水绿山青文阁,始建于康熙年间。 留耕堂 <div><br><div> 留耕堂是广东省地方民间乡村祠堂建筑设计的典型代表,是广州地区年代久远、布局严谨、规模宏大、造工精巧、轩敞雄伟、格调高雅的岭南古建筑,是何姓家族祭祀祖先或先贤的场所。它汇集了元、明、清各个时代不同风格的建筑艺术,加上较高超的砖、木、石雕手工艺,对研究古建筑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参考价值,是该地区古镇文明的象征。<br></div></div> 出了名的人“树碑立传”<div> 留耕堂主体建筑为五间五进,头门面阔五间,梁、枋、斗栱、驼峰、檐板等处雕刻有奇花异卉、飞禽走兽、历史人物等图案,雕工精致;前檐梁枋上以驼峰承托如意斗栱,计四层三十三朵,造型大气华丽。</div> 第二进牌坊为八柱三楼三间、深两间的三楼牌坊,檐下施交手如意斗栱。 第二进牌坊“诗书世泽”石额题字由广东著名学者、书法家陈献章所书。 沙湾古镇给我的印象很是精致,这里也被称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广东音乐之乡”“飘色之乡”“中国龙狮之乡”“广东省民间艺术之乡”“民间雕塑之乡。<div> 告别沙湾古镇,来到开平碉楼的“立园”景区。</div> 开平立园位于广东江门市开平塘口镇赓华村,是塘口镇旅美华侨谢维立的私人园林。开平立园以人名作园名,有“立树立人”的含义。<br> 开平立园从1926年动工建设,1936年初步建成,占地约19600平方米,集传统园艺、西洋建筑、江南水乡特色于一体,其独特建筑艺术风格在中国园林中独树一帜,是中国较为完整的中西结合的名园。 泮立楼 室内地面和楼梯皆铺彩色意大利石水磨石,而今六十多年,仍然光彩照人,此乃能工巧匠登峰造极的技艺,令人叹为观止。 室内墙壁装饰着以中国古代人物故事为题材的大型彩色壁画,塑造人物逼真,栩栩如生且雕刻精湛,构图别出心裁。 阳台的彩色地砖、意大利罗马柱、以及彩色顶棚的浮雕装饰。 意大利彩色瓷砖 泮文楼<div> 别墅区有别墅六幢,其中以"泮立"、"泮文"两幢别墅最为华丽壮观,楼顶按中国古代"重檐"式建筑,盖绿色琉璃瓦,巧妙地架空,成了实用的隔热层。室内地面和楼梯皆采用意大利彩色瓷砖,而今六十多年,仍然光彩照人,此乃能工巧匠登峰造极的技艺,令人叹为观止。<br></div> 厨房 卫生间 楼梯间墙面彩色意大利水磨石护墙板 灶台 天花下悬吊着古典式灯饰,至今仍不失华丽、大气之美。 壁炉,立园的主人“谢维立” <div><br></div> 炯庐 乐天楼,楼体为方柱形,也称碉楼,四周遍布枪眼,是村民为防洪水、盗匪而建的公众避难所,故取名“乐天楼”。 晃庐 毓培楼,以园主乳名“毓培”命名,为纪念爱妾谭玉英而建。 毓培别墅内设计别致、前卫的彩色磨石地面。 豪华的室内设施 大牌楼 花藤亭 立园的凉亭为鸟巢设计造型 思源亭 "长春亭" "晚春亭" 优美舒适的别墅区环境 从这里出来,我一直在想,立园建于民国25年(1936年),当时我们人的生活水平尚不足温饱,能有这样的财力、生产建造技术、中西合璧的设计思维,创造如此优越的生活环境,应该是与立园庄主“旅美华侨谢维立先生”的人生经历不无关系,用句老百姓的大白话就是“吃过见过”,方能有此番集中国传统园艺、西洋情调建筑、江南水乡特色于一体的创造。<div> 开平的碉楼还有很多,它们散落在这片美丽的侨乡田间,形成了其特有的建筑风格,给我们留下这可贵的世界遗产。这些碉楼不仅是居住的场所,也是华侨文化的重要体现,被誉为“世界建筑艺术博物馆”。</div><div> 今天建造这样的别墅,我们现在的技术和能力并不难,但那可是近百年前啊,由此可见那个年代人的贫富差距,以及人们为防患匪盗,而不惜耗费巨资所建。</div><div> 碉楼的类型包括居楼、重楼、和更楼。居楼主要用于居住,内部设施豪华舒适;重楼则由多户集资修建,造型和设施相对简单和封闭;更楼则通常位于视野开阔的地方,如山岗或河岸等。2007年6月28日,“开平碉楼与古村落”申请世界文化遗产项目在新西兰第31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获得通过,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35处世界遗产。</div> 赤坎沿潭江而建,南岸是乡村,北岸则是城市,清一色的骑楼,远比开平老街庞大的洋楼群。赤坎镇有一番中西合璧的古朴味道。因此有"中国第五名古镇"之称。 碉楼 赤坎的骑楼建筑 赤坎的标志建筑 天色已晚,我们没有买票进入赤坎古镇内,在赤坎镇外照相打卡,然后到开平市内吃饭住宿。 站在居住的酒店阳台看夜晚的开平。<div> 开平是“中国碉楼之乡”、“中国曲艺之乡”、“中国文化艺术之乡”、“中国摄影之乡” 、“世界名厨之乡”、 全国著名侨乡。开平作为最著名的侨乡,有众多的华侨华人从这里走出国门,成为广府文化海外传播的重要力量。</div> <b>D8: </b>清晨开车来到开平的“自力村”。 “自力村”景点门口<div> 自力村内碉楼群以其建筑精美,布局和谐,错落有致,成为开平碉楼兴盛时期的代表。时间所限,我们没有进入自力村景区游览。<br></div> 散落在田间地头的其它碉楼建筑 去往肇庆的路旁,偶然发现一个小古村,引起我们的注意,随停车一游。<div> 广东肇庆的"黎槎村",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古村落。这里的房屋依山就势,参建而成。古村因村落内暗藏八卦玄机,而外形又酷似八卦,所以又被称为八卦村。</div> 村中的周家井,据说是北宋思想家周敦颐点划下开凿。 历史悠久已有700多年的“藜槎八卦古村”。 残破狭窄的古巷 村中心最高点的“鸿运台”。 屋檐下,保护尚好的“灰雕” 古村祠堂、老屋精美的灰雕壁画和凤凰屋脊造型。<div> 这个广东省最古老的村庄之一已人去屋空,现在村内已很少有人居住,破败的房屋岌岌可危,只留下建筑的残破痕迹。</div> 走出藜槎古村,中午时分到达肇庆市,此时这里的气温高达29度,先进酒店避避酷热的天气,下午3点过后我们才到肇庆著名的景区。<div> 肇庆市,古称端州,肇庆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肇庆城区的七星岩,素有“岭南第一奇观”的美誉。</div><div> 位于肇庆市区的七星岩,因七座石灰岩峰排列状如天上北斗七星一样而得名,以峰林、溶洞、湖泊、碑刻、寺观为主体景观。景区内的摩崖石刻是岭南地区保存得最多、最集中的摩崖石刻群。</div> 朱德于1959年手书的“七星岩”三个大字,为肇庆市的重要标志物。 公园内的景观 <div>借得西湖水一圜,</div><div>更移阳朔七堆山,</div><div>堤边添上丝丝柳,</div><div>画幅长留天地间。</div><div>叶剑英---《游七星岩》<br></div> 七星岩摩岩石刻群是蜚声中外的文化遗迹之一。唐开元年间有名的文章家、书法家李邕就在石室洞口留下全国著名的《端州石室记》。七星岩摩石刻计有630余幅,仅石室岩内外就有333则。其中李邕《端州石室记》、冯敏昌的《七星岩五首》、黎简的《南服陨石》被称为七星岩石刻诗词的三绝。 摩岩石刻群 七星岩景区内摩崖石刻,是岭南地区保存得最多、最集中的摩崖石刻群。 摩岩石刻群 五岳归来不看山,<div>料应未上七星岩。</div><div>劝君放眼寻将去,</div><div>更有蓬莱在世间。</div><div>清……(陈建侯诗)</div> 《七星岩》--宋·孔延之<br>称安楼阁贯空嵌,<br>绝顶磨霄凝翠岚。<br>若到白云犹未半,<br>凭君更上七星岩。 七星岩落日 查看天气预报得知,最近几天将有一股强令空气我国长江中、南部地区将有大范围的雨雪冰冻天气,慎重考虑后,为了安全起见,我们决定放弃预定的(千年瑶寨、连州地下河、莽山五指峰、衡阳古城)等游览目标,避开冻雨严重的湖南、湖北路线,选择从雨雪影响较轻的江西北上,快速穿过雨雪冰冻区域。 <b>D9: </b>一早从肇庆启程开车北上。中午时分到达南雄,品尝了一回当地名吃“鹅王”美食 饭后继续赶路。翻过岭南后,路上风雨交加,气温急剧下降到1度左右,与昨日在肇庆29度的气温落差如此之大。行程850公里,用时10个多小时,于晚上8点多冒雨到达南昌南,住宿休息。<div><b>D10:</b> 清晨出门发现,昨夜的中雨已变成冰雪,天上飘着雪花,那种南方阴湿的冷,是从里到外的寒彻透骨。路面湿滑只得小心驾驶,到达南昌以北20多公里的“海昏侯博物馆”。<br></div><div> 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博物馆,位于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大塘坪乡关西村,遗址公园于 2020 年 9月 23 日开园,2021年入选全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北有兵马俑,南有海昏候。</div> 扑面而来的金碧辉煌,彰显着海昏侯国遗址博物馆的不同。整个景区很大,入门后要先乘景观车到博物馆,到发掘的墓地还要再次乘车前往。 海昏侯汉废帝“刘贺”。 <div> 元平元年(前74年)6月5日,汉昭帝刘弗陵崩逝,刘贺进京即位,此时刘贺年方十九,而即位仅仅27天就被废,罪名是在位这27天就干了1127件荒唐事。不过据司马光的《资治通鉴》说,刘贺尽管不学无术,不务正业,甚至荒唐透顶,但也决不可能在27天内做出1127件荒唐的事情来。让我们来算一下,1127除以27天=42,一天干这么多的坏事,怎么可能呢?刘贺只不过是一场政治风波中的牺牲品而已。<br></div> 数量众多的金饼 “金色海昏”展厅展示了大量的金器,如马蹄金、金饼、麟趾金、金版、五铢钱等。 成吨的钱币 “刘贺”螭纽玉印 云兽纹漆盘 青铜博山炉 青铜雁鱼缸灯 悬挂编钟的金吊钩 孔子像漆衣柜 十二棱蟠璃纹青铜缶 从博物馆出来,再次乘景观车,踏着湿滑的冰雪到考古发掘现场参观。 <div> 看完海昏侯国遗址博物馆,心情上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谁的一生能有如此番落差般的经历呢。刘贺一生历经 王,帝,囚,侯,如过山车般刺激 ,33岁就死了,而死后还要把无尽的财富带进坟墓,这些财宝放在今天也是“富可敌国”,可见他也未必是个有用之才。</div> <div> 中午时分继续北上赶路。此时雨雪已停,但是有些路面仍有结冰,道路拥挤缓慢前行,还好高速仍在通行。</div><div> 由南昌到九江100多公里的路走了2个多小时,过九江长江大桥时,桥面还有部分结冰现象,跨过长江以后路面没有出现结冰,谨慎驾驶,冒着冰冷的雨雾晚上7点到达安庆。</div><div><b>D11</b>: 清晨起来发现安庆的路面已出现结冰,只得走237国道,从安庆到浮山镇47公里走了3个小时,一路上冰雪湿滑万分小心,终于穿过了危险结冰路面,从浮山上高速全程580公里,直达山东枣庄。<br></div><div><b>D12</b>: 早晨在枣庄吃了一碗当地特色“撒汤”。开车北上,一路顺利中午到山东德州,游览“苏禄王墓”遗址。<br></div><div> 苏禄王墓,又称苏禄国恭定王墓、苏禄东王墓, 是明朝初年国王陵墓中保存较为完好的一座。坐落在山东省德州市城区北部的北营村, 安葬着苏禄国东王巴都葛叭刺和他的王妃及两位王子,是中国境内仅有的两座外国君主陵墓之一,也是中国唯一的驻有外国王室后裔守陵村落的异邦王陵。</div> 永乐十五年(1417年)八月甲申朔,苏禄群岛上的三位国王东王巴都葛叭哈刺、西王和峒王,率领家眷、官员共三百四十多人组成的友好代表团来中国访问,受到永乐帝的隆重接待,历时27天。 三位国王在京访问结束,永乐十五年(1417年)九月乙丑(13日),到达德州以北的安陵时(今北营),东王巴都葛·叭哈剌突患急症,不幸病逝。明朝廷极为重视此事,命以“王礼”厚葬之,专门派员赴德州,为东王举行隆重葬礼。 明朝廷在德州城北十二连城九江营的西南部择址建陵,拟谥号“恭定”。 下午从德州一路平安返津,至此,本次出游完成。<div> 回忆此次出行,给我留下较深印象的是 :许昌的“霸凌桥”、吉安的“白鹭洲书院”、赣州的“古浮桥”、大余岭的“梅关古道”、韶关的“丹霞山”、广州市的“沙面岛”、“珠江夜景”、开平“立园”碉楼、肇庆的“七星岩”、南昌的“海昏侯国遗址博物馆”,真是个个精彩。</div><div> 虽然此次出游,因极端天气原因取消了部分旅游项目,但是南昌的海昏侯国遗址博物馆确是意外的收获。让我们期待下一次,更加美好的出游体验。</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