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那个年代

海林

<p class="ql-block">  九十年代,是有着美好记忆的青春年代,是属于我们这代人绚丽多彩的年代,是回忆起来可以让一个人独自发笑的年代,有过很多有趣的事至今记忆犹新,难以忘怀。</p><p class="ql-block"> 刚步入社会,走进单位,如卸下了千斤重担,全身得以放松,不再需要挑灯夜读,也不再有考前紧张焦虑,眼前的一切都感到轻松、舒适、新鲜。单位年长的同事,见我初出茅庐、稚嫩年小。或是挑逗,或是怜爱,一个个叫我小妹妹,叫着叫着还真有了一丝亲切。我毕竟也受过教育自然尊敬他们为哥哥,最年长的那位哥哥姓袁,有一个很酷的外号“袁世凯”。他滑稽风趣喜开玩笑,只要有他的地方,定会笑声不断。一个个被他逗得东倒西歪,似乎没个正经。但在我面前,却还真有哥哥的样子,我内敛文静,带点书生气,自然也不乱在我面前开玩笑。</p> <p class="ql-block">  周未更是乐趣无穷,尤其如这春暖花开的时候,每到周末我们成群结队,一辆辆自行车组成的车队是街上最靓丽的风景,所到之处威风凛凛,总会让不少路人回眸。雅市坪是我们最喜欢去的地方,记忆里路的两旁那叫不出名的树似无名英雄井然有序地守护着每一位路过的人。那层层梯田一片绿油油散发着浓浓的春的气息,让人赏心悦目,我想这大概是大自然最美的绿了吧!(随着城市建设,那些原景早已不再重现)。春天,山不仅是我们寻乐的地方,也是我们寻宝的地方,一起上山摘蕨菜、扯小笋、摘野菜、挖春笋成了我们工作之余的乐事,那一棵棵刚冒出尖的春笋实在诱人,我们忘乎所以了,后来被看山的农户发现了大喊“谁在偷笋”吓得我们拿起笋赶紧跑。来自农村的我们自然动作利索,跑得比兔子还快。有几个同事是单位子弟平时锻炼少跑不动,有一个同事还摔了一跤,最终被逮住了交给了单位处理还赔了钱。想起来真有点好笑。拿回笋和野菜,我们借来锅子,“袁世凯”哥哥大展厨艺。吃着罚款“偷来”的春笋炒腊肉也津津有味,一起小酒几杯更是我们周末之趣。</p> <p class="ql-block">  午夜场是当时联谊最火的娱乐项目,几个人约起看一场午夜场也是件快乐的事。单位一个姐姐当时二十八岁,为了和我们“同流合污”一起看场午夜场吃嗦螺喝啤酒,把三岁女儿独自放家里。后被老公反锁门外惩罚,跑来和我将就一晚。第二天回去老实认错,成了我们的笑料。我们一起爬苏仙岭聊张学良在苏仙的“恨天低,大鹏有翅愁难展”的不满。游北湖聊韩愈在北湖的“叉鱼春岸阔,此兴在中宵”的雅兴。或三五成群围住一个大火炉聊历史,谈战国的“齐楚燕韩赵魏秦”。论关于现代化生活“形而下”的憧憬,想着以后办公都用电脑是什么样子。毕竟都喝了点墨水,也论到了“行而上”的哲学观点,确实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p> <p class="ql-block">  这样轻松自在悠闲了两年内心开始贫乏起来。于是我们开始掀起了一股考证学习热潮。其中有秀、小严、小伟、小熊、莉。秀可是眉清目秀,集智慧与美貌于一身的女孩,身材高挑,皮肤白嫩。学习还特别的厉害,考什么通过什么,关键是次次拿高分,实在佩服。小严最棒,他备考中山大学研究生考试,一考就中,钦佩至极。财务要考的证特别多,后来云也加入了我们考证行列,考证将秀和云莉和我紧密联系到了一起。那时毕竟是年轻干劲十足,晚1点睡,早6点醒上班依然精力充沛。因为有过那段经历,也为自己赢得了一席之地。巧的是我们几个还在同一时间步入了婚姻,工作之余基本以孩子为重。虽然少了联系,但每每想起也特别开心,偶尔一个电话也有说不完的话。</p> <p class="ql-block">  这就是属于我们的精彩年代,这就是属于我们的富足,那些美好的点滴,纯真的友谊值得我用一生去记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