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今天离开福建,行程到了回家的节奏。在福建走走看看了十几天,看了福建的山和水。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到福州的第一天,见了一位相识了四十五年的友人,晚餐让他请了一顿应该比较破费的酒饭。四十五年前我们都是在北京靠拿十几二十元助学金生活的穷大学生。</p><p class="ql-block"> 依当年他、我的个性,我们二人的人生轨迹都算是咸鱼翻身一类。当年极不善言辞的他,到点以一个体面官阶的地方政府官员退休。难以想象他一路升迁的体制内生涯中,开不完的大会和小会,做不完的汇报与报告,处理不完的事务及人事。 没有超群的嘴皮子,一点手条子,官场为人处世的善道,恐怕难有今天名利的。体制内混饭吃的那些功用,是自己青壮年期性格与处世能力的短板。但可能并不是同学性命的短处。故对同学如今的身份与作为,虽刮目相看,但并不讶异。</p> <p class="ql-block"> 四十余年我们各自在不同的人生跑道努力为家庭与工作拼搏,按部就班跑到退休。虽彼此联系不密,见面不多,但算是同学中比较了解各自生活状况,沟通自如而不见外的。一顿饭的时间,如同这次福州行的重头戏:观看福州民俗传统的“胪雷神游”一般有意义。同学的身心状态也让自己有些感叹。</p><p class="ql-block"> 四十余年岁月之后,酒饭间推心自在一聊各自身心状况。彼此今昔人生对比可能都会有:“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的感觉吧!再用心一探各自数十年安身立命的不同职业路途,家庭背景,相信都会对彼此当下的性格及言谈举止所体现的处世为人习气,比之四十余年前求学时代的无知,会有相去甚远的感觉,但也是似曾相识。</p><p class="ql-block"> “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我们身心都不是曾经的样子。逝去的岁月,有机缘都会无情地改造重组我们的生活。但我们内在性格的底层本色,并无难以置信的变化。那么多年的蹉跎岁月,彼此人生轨迹丰富多变,但如今言谈举止间,依然自然流露着昔日的情谊和无需言表的对当下各自生活状态的关切。我们的生活,表面上看可能都活得比昔日纯粹,又丰富多彩。但许多当下挥之不去的烦恼,与四十多年前的无知穷困相比,并无不同,似乎也都欲解而难解。</p> <p class="ql-block"> 同龄的人差不多都在退休状态了,看似无所用心无所事事的日子,理想中应该是轻松享乐的。卸下工作职责内各种对外的应酬与应付和早九晚五在外的奔波,回归家庭可以日日睡到自然醒,以为可以轻松自由。事实上回归家庭生活为主,二十四小时面对家庭内的各种应酬与应付,是一件更难对付而不能讲理的场景。一天三顿饭喂饱自己,何其简单?其实何其费时费力费事,还费神。</p><p class="ql-block"> 身边许多关系比较近的亲朋好友,其实都会在退休这一件人生由社会生活,回归家庭生活状态的重组时,更要直面的是,如何适应相伴而生的,身心存在状态重组的残酷现实。感觉到许多人在这个双重重组中,会相当一段时间迷失自己,迷茫而不适应以为会很丰满的现实。</p><p class="ql-block"> 自己是很幸运地在退休以前一段时间就可以自主调整工作与生活的关系,思考和寻找如何更好与自己相处的事与方式,做一个身心都可以闲下来的人。虽然身处的社会和家庭生活依然都是苟且的,但明白偷生而活,是大多数人的宿命,不得不学会把生命中越来越多的人与事放下,而不是恋恋不舍。</p> <p class="ql-block"> 想告诉老同学,退休了要重新认识自己,找到如何更好与自己相处的生活方式。每个人的生命都是孤独中来来去去于世,享受孤独自处,而不孤立自恃。活于社会,而不以过去处社会的方式活,可能更有益于身心安乐。退休了,不悔于过去的未尽人事,安于天命;好事自己先放下,坏事先放过自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