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芳的美篇

留芳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五 三位副班主任</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田老师有位贤内助,是代我班生物课的王振芳老师,她把52班的事当成自己家里的事,爱生如子,说到做到,班里无论遇到了什么不好解决的事,都少不了王老师的协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王老师在学校有一间放着生物课教学器具的小库房,每到放假前,就主动告同学们把不方便带回家的东西放进库房。平时发现哪位同学的衣服破了,从家带针线及补丁过来给补上。知道哪个同学病了没到教室上课,从家里带上温壶送到宿舍……就像妈妈一样关心着学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有几回班里组织活动,学生误了饭点,王老师要求田老师把同学们带到家里开伙,为我们做饭,王老师常说"再忙,也不能把孩子们饿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刚开学,正值"四清"运动,学校安排每个班有一位老师插班体验生活,代化学课的何长庚老师派在了52班上学生灶,和我们同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何老师在第二组。同学们没给何老师安排值日,何老师发现后主动要求把自己安排进去,他说领导派我和大家同吃,绝不能搞特殊化。何老师总是主动地带着大家把日常事物尽量好,比如打饭,分饭,收拾卫生等。 只要52班有活动,何老师都主动积极地和同学们一起到农场、工厂、校外共同活动等,共处的时间久了,情感深了,便融入了52班,成为班主任的助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贾俊岚老师,代我们班的体育课,那是全国人民学习解放军的年代,无论是体育课上,还是课外活动时间,贾老师总要抽时间,对我们进行一番军训般的操练。</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六 瞻仰胡兰陵园</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966年4月,全校号召各班组织一次向英雄学习,“祭扫烈士墓”活动,我班是去文水云周西“瞻仰刘胡兰烈士遗象,参观烈士陵园”的活动。学校距文水县云周西村大约有三、四十里地,对于组织十五六岁的中学生集体行动来说,也可算得上是较大型的活动了,它有着特殊的意义。为了万无一失,田老师特别重视,提前一周召集班、团干部开讨论会,就有关事项作了尽量详细的安排。</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由体育委员刘振基和劳动委员程贵先带领五位身强体壮的男生为自行车先遣队,并安排各自带一位身体较体弱的同学,负责探路、领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2,由我们这些身体还算可以的女班团干部负责断后,准备在出状况后的必须用品,如气筒,剪刀,补带胶等,还有些必要的救急药物,其间还安排了几位会简单修理自行车的王光裕、李克强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3,田老师领着大部队走在中间,负责前后联络,其间有赵启新,韩法明为联络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那个时代,一般人家如能有一辆自行车,便是最大的欣慰了,好些农村孩子周六回家都是徒步,即使距校有三四十里的小山村,也是结伴而行。大型活动要出行,交通工具就是个大问题。在预备会议上大家各抒己见,讨论出了解决的办法,即有车的出车,有力的出人,自愿结成对子,相互帮持,一对一的落实到人头,保证不落一个同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一切准备停当,自带干粮和饮水用具等,并再三嘱咐大家据自己身体情况准备些必须的药品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4月4日清晨7时许,伙同其它几个选项相同的班级,浩浩荡荡出发了。路上,那股高兴劲就甭提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去时一路顺畅,活动完毕,已是下午四点多钟,虽有些疲惫,却被烈士的精神感染着,旅游的兴奋激励着,顶着西边的夕阳,唱着"日落西山红霞飞……"回到了校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田老师总结说,"我们班,虽是第一次远行,却收获多多,亲耳聆听了云周西村贫协主任关于烈士英雄事迹的讲解,受到了英雄精神力量的鼓舞,感受到了祖国今日和平来之不易!同学们,要把今日之行化为动力,体现在今后的学习,生活及人生之路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回想起来,一切顺利,都归功于老师的智慧领导一一防患于未然,当然也有全班同学积极主动地配合。</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七 52班的选择</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由于班主任及各课任老师团结一致全心全意的管理,班团干部的辛勤工作和全体同学的努力,得到了校党、团委的认可,52班被评为“学习毛泽东思想”的模范班,校领导于“五一”劳动节之际,组织全校师生在大操场举行表彰会,由田老师总结汇报一年来的教学工作和班内模范事迹,全班同学进行了歌咏、广播操、队列行进及预防地震的拉练表演。</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52班是团结的班,模范的班,尊敬老师、热爱学习的班集体,尤其表现在“5.16”之后“停课闹革命”阶段,没有一次、没有一人去批判、攻击和揪斗校领导和任何老师的行为,在适当时机用恰当的办法对多位进行了妥当的保护。经常到宿舍“窜门”的老师,不仅是课任老师,还有校领导和非课任老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1968年2月份由52班率先发起“复课闹革命”时,郝晋瑞校长、李嘉贵等老师主动要求给我们上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们在平遥中学期间学到了许多,许多——我们画出过美丽的蓝图,我们放飞过青春的希望,我们有过踏浪者的勇敢,也真切地感受了人生的真谛!携带着我们的所学,走上了工作岗位,直至我也当上了班主任,老师的行为风范,始终是我前行的航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人们常说,一个人真正的死亡是被人遗忘。很不幸,田老师已于 2020年8月15日 病逝,享年93。但是我坚信,田老师熠熠发光的精神和灵魂,在我们的记忆里挥之难去,且代代传承!</span></p>

老师

同学

王老师

我们

班主任

活动

校领导

团干部

安排

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