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春暖花开满庭芳,砥砺奋进促发展。在这春意盎然、万物向阳的季节里,为了不断提升我校教师团队的专业素养和能力,<span style="font-size: 18px;">准确把握高考改革的新理念、新方向,以及优化</span>高考二轮备考的效率,3月22日,在校领导王梅南书记、徐强副校长的支持下,由教研室王英主任精心筹备的学科组长能力提升培训活动正式开启,我校高中部学科组长及部分教师在赵全明主任的带领下赴湖北省黄冈市参加了“2024届高考二轮复习课程设计暨提分策略研讨会”。</p> <p class="ql-block"> 本次研讨会内容分为四大模块,培训内容丰富,对尖子生的培养和高考二轮备考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参会学科组长及教师认真聆听资深高考研究专家、名校教师讲座,共同研讨高考二轮复习策略。</p> 【名校管理论坛】 <p class="ql-block"> 思深方益远,谋定而后动。谭校长以《追求卓越—以学校管理的精度谋求学校发展的高度》为题,从明确思路、重视过程、整合资源等方面介绍了其学校管理的经验。</p> 【备考策略研讨】 <p class="ql-block"> 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在尖子生的培养、学校管理和年级管理、九大学科备考课程设计与教学策略等方面进行了精彩的分享。专家们的讲座得到与会同志的一致好评。</p> 语文 <p class="ql-block"> 黄冈中学高三语文备课组的雷胜红老师结合该校2024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备考情况分享了备考的策略、方法等。重视对高考政策导向及近年高考真题的研究,在教考衔接上做的特别扎实,提出要将高考贯穿于三年的教学过程中,提前做好三年备考计划。第二场培训中,由林州一中的赵秀丽老师代表宣讲,赵老师所在备课组特别注重习惯的养成以及早读任务的安排与落实,同时要求师生都要有练好一手钢笔字的微习惯。</p> 数学 <p class="ql-block"> 在培训中,两位优秀的一线名师都分享了自己所在学校的高考二轮备考经验:1.课堂要以解决基础题、中档题为主,压轴题是给那些理科尖子生做的,应通过差异化教学,作个别来辅导来解决。</p><p class="ql-block">2. 二轮复习要更加关注学生心态。</p><p class="ql-block">3. 对优秀规范答题试卷进行展览,树立榜样,同样的试题,不一样的的表达,分数也会不一样。</p><p class="ql-block">4. 新高考内容改革五个特点:一是命题题型灵活;二是情境命题,无情境不命题;三是回归科学本质;四是难,区分度要明显;五是试题设计多样。</p> 英语 <p class="ql-block"> 来自黄冈的蔡老师通过分析课程标准结合近年高考各个题型,给出二轮复习的建议:时间为7周左右,以专题+微专题+标准考的方式促进学科思维发展,掌握高考考查方向和要求。</p><p class="ql-block"> 而来自广东的黄老师,则从阅读和写作两方面做了尖子生培养策略分析。阅读方面,分析了阅读理解的5种设题思路,并给出了相应的突破措施:</p><p class="ql-block">1.外刊时文阅读,拓宽视野</p><p class="ql-block">2.用好模拟试卷,精深开发</p><p class="ql-block">3.开展小组合作,探究发现</p><p class="ql-block">4.长难化繁就简,提升速度</p><p class="ql-block">5.盲盒式评讲试卷,辩论式讨论</p><p class="ql-block"> 在写作方面:黄老师总结了学生应用文和续写的主要痛点和难点,建议老师做好三年教学规划,用好教材的主题单元,语法和写作相结合,强化写作亮点,步步为营。</p> 物理 <p class="ql-block">1、 《考前 60天备考设计与题型突破》的讲座由来自河南信阳中学专家陈庆威老师主讲,陈老师不愧是第一线优秀的专家,从备考依据、备考方向、备考策略等三方面进行深入的讲解,分析细致,材料收集整理全面、准确,非常精彩,其中针对高考试题与核心素养的对标,分析高考试题如何体现学科的核心素养的价值,如何体现基础知识、如何体现从解题到解决问题、如何体现探究与创新、如何体现情境化等方面进行剖析为到会的老师呈现干货满满的讲座。</p><p class="ql-block">2、 《二轮复习--培养尖子生对物理知识融会贯通》由黄冈中学的陈德锋分享自己培养尖子生的经验,主要是如何引导学生对知识点的融会贯通并以实例进行深入的诠释,让我们领略了陈老师的用心和能力优秀。</p> 化学 <p class="ql-block"> 在讲座中冯老师分享了2024届襄阳四中现阶段二轮复习备考策略:</p><p class="ql-block">(1)以专题复习为主线。突出核心考点的深度学习,突出专题内小综合的训练。</p><p class="ql-block">(2)以查漏补缺为抓手。高考是一场与“错题”斗争到底的比赛。在复习过程中,不是看学生掌握了多少,而是看学生还有哪些没有掌握;不是以全对为标准,而是以学生会了、题做对了为标准。</p><p class="ql-block">(3)以可得分点为目标。不在乎做了多少,更在乎我们做好了多少。</p><p class="ql-block">(4)以调动学生为核心,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p> 生物 <p class="ql-block"> 在广东省正高级教师黄广慧老师的报告中提到:1.基于新课标理念的高考命题及应对策略要从生物学科素养的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社会责任四个维度列举具体的题目分析,立足课堂发展生物核心素养。2.要适应新高考评价体系的复习备考策略,用情境作为实现“价值引领、素养导向、能力为重、知识为基”综合考查的载体。在真实情境中考核学生的生物学核心素养,提高理解能力,构建良好的知识结构。3.关注学科知识与技能的结构化,重视理论联系实际。 强化问题情境,强调学科思维方式和探究能力的渗透。</p> 政治 <p class="ql-block"> 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中学的潘老师是一位长期从事高三政治课教学的经验丰富的优秀老师,她以今年的时政热点和近三年各省的新高考试题为例分析如何有效组织第二轮复习,如何提升学生的答题能力和技巧;广州番禺王老师是一位教研员,曾多次参与中考和高考命题、改卷,她从命题者、改卷者的角度对第二轮复习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建议。</p> 历史 <p class="ql-block"> 《高考历史教、学、评一致性的二轮复习路径探究》主讲人为黄冈中学高三历史教师余旭辉老师讲授,余老师以二轮复习阶段教学为主题,从二轮复习的整体定位与标高、二路复习专题的拟定与实施、备考考向把握、调适与应对这三个主要方向,结合黄冈中学具体教学实例进行讲解,内容丰富详实。</p><p class="ql-block">在精研理论基础上,结合黄冈中学具体学情与考情,制定合适的历史学考教学定位、教学进度等安排,再结合具体教学实际达到备考考向的把握、调适与应对。</p> 地理 <p class="ql-block"> 江苏单永老师以“躬身入局 君子豹变—2024高考地理百日设计路径”为题,以甲骨文“玄”字引入,从中国文化高度解读高考命题设计,让人醍醐灌顶,豁然开朗之感!</p><p class="ql-block"> 再用一道冰川有关的高考题,引出新高考试题五大特点:“一是真实: 无情境不命题,真实情境下知识的应用更加凸显。二是灵动: 题型命制灵活,开放性、新颖性和发展性更加突出。三是反套路: 高考试题设计不管是内容还是形式多变性强,表现出极强的“反套路,反猜题”的倾向。四是领悟: 让教学回归学科本质后,更注重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考查。 而这些能力就是一种思维习惯,需要极致重复更需要不断领悟。五是难易: 体现高考的选拔功能,让区分度更加明显,赋分更加合理。</p> 【优质示范课观摩】 <p class="ql-block"> 此次优质示范课以同课异构的形式开展。九大学科聆听了来自名校教师们的精彩授课。同一课题不同的授课思路、方法等给我们提供了更多的教学借鉴,让我们更好的思考,如何才能更好的优化课堂,科学备考。</p> 【参观黄冈中学】 <p class="ql-block"> 黄冈中学坐落在黄冈市区。此地山耸大别,水横长江,襟江枕山。山的浑厚,水的灵动,使黄冈代有奇才。作为一所全国闻名的高中,秉承“弘德尚学、笃行致远”的校训,践行“精诚合作、齐创美好教育”办学理念,校园文化浓厚。100多年以来,学校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人才,从这里走出了前国家主席董必武等一大批优秀人才。在这次的参观交流中,我们再一次被其卓越的教育理念及丰硕的教学成果所吸引和为之震撼。</p> <p class="ql-block"> 黄岗中学在技术教育和科学实验方面的工作扎实有效,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寓教于乐,将知识传授与创新能力培养紧密结合,黄岗中学在技术类课程的规划和科学实验室的建设上投入了大量的精力,构建了一套科学严谨又充满活力的教学体系,充分体现了其对素质教育的重视和对学生全面发展的追求。</p> <p class="ql-block"> 此次培训,老师们积极主动,都表示这是一次非常难得学习机会。参会期间,为了占到较好的听课位置,即使是年近退休的老教师也都提前近半个小时到达会场。在内容体量较大的情况下,他们参会时奋笔疾书,课间休息时积极的和授课教师交流,会后于组织方积极沟通,寻求课件。以期更好的理解培训内容,解答自己的疑惑。</p> <p class="ql-block"> 春分后的黄州,桃花、樱花、海棠花竞相绽放。常言道,四时有序,人生亦有时。如果我们将生活视为一方土地,那么必定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让我们在播种的路上,怀揣希望,勤勤恳恳,躬耕不怠。莫负春日好风光。</p> <p class="ql-block">供图:刘晶、吴雨珊</p><p class="ql-block">美篇:陈清清、刘雪晴</p><p class="ql-block">审核:王英</p><p class="ql-block">(感谢各学科组参训代表提供学科相应培训内容)</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