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冲:和顺古镇(2023年11月27日)

涛哥

<p class="ql-block">早晨8点,这个边陲小城才刚刚醒来,与东部地区的时差是1小时26分钟。天空中飞过一架飞机,这是从驼峰机场进出的早班航班。</p> <p class="ql-block">世纪金源大酒店是这里比较好的酒店。8点多,一楼餐厅里天南地北的游客络绎不绝,大多是年纪大的退休人员来腾冲旅游的。</p> <p class="ql-block">温润保山,梦幻腾冲。保山是地级市,腾冲是由保山市代管的县级市。从酒店大门出来向右,转了一圈,保山和腾冲的旅游大巴停了一片。</p> <p class="ql-block">早晨,酒店旁,有一片清幽的别墅区。出来溜达溜达,散散步,心情很好。</p> 下午3点,出发去和顺古镇。进入古镇,八个大字“世界腾冲,天下和顺”映入眼帘。 <p class="ql-block">下午的阳光从后面洒过来,虽然背光,但我认为拍得很好。</p> 团队票价是55元。 天高云淡,鲜花烂漫。云南确实是四季如春。 高高的牌楼上写着:和顺顺和。从左到右,从右到左,都一样。 <p class="ql-block">居住在仁者所居之里,与仁人为邻。仁里:仁者居住的地方。《论语·里仁》:“里仁为美。”</p><p class="ql-block"> 何晏集解引郑玄曰:“里者,民之所居,居於仁者之里,是为美。” 后泛称风俗淳美的乡里。</p> <p class="ql-block">团里的两位,这是谁呢?😍</p> 微距拍摄盛开的鲜花,太美了。 <p class="ql-block">腾冲:世界健康生活目的地。这个边陲小城,不见急匆匆的人群,只见随遇而安的生活。在这里,是一种享受,慢生活、慢节奏。时间也快要被拖成两倍去消费,这就是腾冲。</p> <p class="ql-block">腾冲的景区多如牛毛,风光景色之美,俯仰之间,全然天成。</p> <p class="ql-block">沿着一条主路一直走,很快就到艾思奇纪念馆。我们暂且按下不表。</p> <p class="ql-block">这是和顺古镇的标志性建筑牌坊,镇前溪水潺潺,一大片荷塘稻田,白墙黑瓦,牌坊与文昌宫正对。</p> <p class="ql-block">这里的两座石拱桥,似双虹凌波,造型古朴精致,桥畔绿柳垂杨,红莲映日。好一派高山旁的江南水乡印象。</p> <p class="ql-block">“鸢”(yuān),鸢,是隼形目鹰科多种猛禽的通称,别名老鹰、黑鸢。雌鸟比雄鸟大,上体暗褐色,下体棕褐色,均具黑褐色羽干纹;爪黑色,上喙尖锐弯曲,下喙较短,四趾具有锐利的钩爪。得名与其特征有关,“鸢”字上面的“弋”,是个象形字,甲骨文字形像系有绳子的箭,引申为该鸟的飞行速度快,抓取猎物时速度快得如同射箭。鸢飞,在这里就是指鸟儿自由飞翔在天空,无忧无虑。</p> <p class="ql-block">简单描述,这四个字的意思就是“鹰飞鱼跃”,自由飞翔,任意游弋。说到底,在这里,就是放飞自我,什么事都可以放下,什么烦恼都烟消云散,平和,顺畅,这才是“和顺”。</p> <p class="ql-block">腾冲,和顺古镇小镇命名评语:有一种味道叫和顺,温润如玉,上善若水。在那一片火山热海环抱中的古老建筑群里,回荡着商贾马帮的铃声,飘溢着耕读人家的书香,播撒着大众哲学的思想,更留下壮怀激烈的悲歌!一生不去体验一次和顺的味道,或许会是一种遗憾。</p><p class="ql-block">这段评语恰如其分,这里聚集了太多的文化因素和人文情怀,聚集了天地之灵气,山川之壮美,或许来一次仍旧是不够的。</p> <p class="ql-block">和顺图书馆旧址位于云南省保山市腾冲市和顺镇,西北通大路与双虹桥毗连,左翼与文昌宫为邻,占地面积6000平方米。和顺图书馆旧址为汉景殿,建于明代隆庆时,为祀奉元末大理总管段功。</p><p class="ql-block">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乡贤在内设咸新社。民国十三年(1924年),和顺本地的青年十字路小街子又成立了“和顺阅书报社”,是为图书馆的前身。民国十七年(1928年),1928年,为满足日益增加的需求,书报社与“咸新社”的资料室合并而成和顺图书馆,并于次年迁入咸新社旧址,馆藏图书当时即达一万两千余册。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落成新馆。而后,经过不断的捐赠,馆藏图书达到了如今的11万余册。</p><p class="ql-block">和顺图书馆旧址由大门、二门、主楼、藏珍楼、中华再造善本藏书楼等建筑组成。和顺图书馆作为全国最大的标杆性乡村图书馆, 其特殊的发展历程与发展现状值得研究与借鉴。</p><p class="ql-block">和顺图书馆原为乡人管理,1980年纳入国家建制,后被确立为中国侨联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云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4年,和顺图书馆被云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6月,和顺图书馆旧址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牌匾“文化泉源”</p><p class="ql-block">时间:1988年</p><p class="ql-block">位置:大门门楣处</p><p class="ql-block">题写人:赵翼荣(书法家)</p> <p class="ql-block">这是熊庆来先生的题字。</p><p class="ql-block">熊庆来(1893年9月11日—1969年2月3日),字迪之,出生于云南省弥勒县息宰村。无党派民主人士,中国数学家、教育家、中国现代数学先驱、中国函数论的主要开拓者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云南大学校长,清华大学算学系主任。</p><p class="ql-block">熊庆来于1920年获得马赛大学理科硕士学位;1933年,获得法国国家理科博士学位;1934年—1937年,回国后任国立清华大学算学系教授兼系主任;1937年—1949年,任云南大学校长。熊庆来主要从事函数论方面的研究工作。</p><p class="ql-block">熊庆来、胡适和李石曾作为民国3所著名大学的校长,虽然都未曾来过和顺,但3人同为一个乡村图书馆题字,在全中国独此一家。</p> 时间:1938年<br>位置:中门(上)<div>题写人:李石曾(北京故宫博物院创建人之一)</div> 时间:1938年<br>位置:中门(下)<br>题写人:胡适(中国新文化运动倡导者)<div>据说,这二进门的铁门和铜锁,进口自英国,虽然历经近百年历史,但至今还能正常使用。<br></div> <p class="ql-block">图书馆正门两边的简介。</p> 时间:1980年代<br>位置:主楼门额处<br>题写人:廖承志(外交家,曾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国家一级图书馆,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论证、决定并由文化部公布的的图书馆等级。2005年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命名344个图书馆为“一级图书馆”;2013年11月,公布第五次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上等级图书馆名单;2018年8月,第六次全国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上等级图书馆名单公布 。2023年12月,第七次全国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上等级馆名单公布,共有1302个公共图书馆被评为国家一级图书馆。<div>所以,从以上介绍来看,要进入“一级图书馆”的名单还是不容易的。</div> 这图书馆的窗沿上摆上这几盆鲜花,增色不少。加上古色古香的院落,就像小户人家的庭院,闲适之中,读书就是一种享受。 一楼是各种报刊,透过木质的窗户,可以看到内部一列列带有年代感的书籍摆放得整整齐齐,书香向我们自然飘来。 <p class="ql-block">这样老式的桌椅和阅报台现在比较难找了。</p> 这个堂屋是图书馆的正厅。 图书外借室边上的挂钟已不多见了。 <p class="ql-block">1927年4月30日下午,滇西著名教育家李景山先生在腾冲和顺高等小学堂讲授帝国主义列强侵略我国东北地区的丑恶行径时,义愤填膺,当堂病倒,五个小时后愤然离世。学生们为了纪念景山先生,将李景山先生在教室黑板上所勾画的当时被列强在东北的势力范围图及所写板书原状进行雕刻,表达他们对祖国的热爱和对先生的景仰,这不仅仅是一块板书,更是一部鲜活的爱国主义教材,一直珍藏在和顺图书馆的藏珍楼,无数的游人在这里驻足瞻仰,接受心灵的洗礼。</p> “咸新社”的老牌匾现在还在。事实上,和顺图书馆的源起可追溯至1905年的一次乡贤议事。同盟会员和倾向革命者聚集成立了“咸新社”,并开始举办面向公众的资料室。<div>1950年代,这块老匾还被人民公社拿去作为楼梯过道口垫板使用,并被锯去两个斜角。乡人刘玉璞发现后,将两个锯下的斜角藏了起来。直至1960年云南省博物馆来调查此匾下落,才取回并重新将斜角补钉好,一直保存于馆内至今。<br></div> <p class="ql-block">可以这么讲:和顺图书馆是我国图书馆里最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图书馆了,没有之一,仅仅这里的建筑特色就值得我们好好玩味一番了。</p> <p class="ql-block">学习、寻找这两个字的时间还是值得的。最后的答案是:溢馨。</p><p class="ql-block">“溢馨”的寓意非常美好,流露出温馨的气息。“溢”字表示充满而流出来,引申为溢出言表,象征着充实、丰富和超出预期的美好;“馨”字则指散布很远的香气,芳香,代表着香气远播、美名长存。</p> 雕梁画栋还仅仅是外在的表象,内里的实质内涵比外表要丰富得多。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这一张拍到了一片炫目的光晕🌈,自认比较经典😍</span></p> 在我看来,这些重檐虽然也增添了屋顶的高度和层次,增强了屋顶的雄伟感和庄严感,却完全不失灵动。 重檐的设计极符合大户人家的做派,却在落下来时又有小户人家的温馨感,屋子、院子不大不小正正好,你不觉得空旷,也不觉得高大,就像家的感觉。 “启华振秀”:启迪华章,奋发向上。 <div>立德:指的是个人的道德修养和品行,包括私德和公德。私德是指个人的内心修养,如诚实、守信等。<br></div><div>立功:指的是个人的功绩和成就,包括对社会的贡献和对后世的贡献。</div><div>立言:指的是个人的言论和著作,包括文学、艺术等形式。<br><br>这三个方面都是古人的重要价值取向,是人们追求的理想和目标。虽然时过境迁,但我始终觉得它们仍然是人们追求个人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准。</div> 这是明崇祯甲戌科进士,历官太仆寺卿、工部侍郎的腾贤胡璇,为和顺贡生寸禧谐所书的“帝眷在德”四字匾。崇桢九年(公元 1636 年)丙子科寸禧谐。明代天启年间出生于腾冲和顺。<br> <p class="ql-block">农耕记忆:农耕传一脉,耒耜 (lěi sì)衍千秋。</p> 国家领导人李瑞环题写的“内和外顺”。 <p class="ql-block">这个院子原来是中国远征军前线总指挥部,是腾冲战役的前沿指挥所。腾冲战役的惨烈难以想象。仅仅中国远征军军官就伤亡1234人,士兵达到了17075名。腾冲战役从1944年5月11日远征军二十集团军强渡怒江至9月14日攻克腾冲城,历时127天。腾冲是抗日战争以来国民党军收复的第一个有日军驻守的县城。</p><p class="ql-block">据说,美军多次出动空军,投掷了重磅炸弹。8月13日,美空军14联队出动18架飞机,对日军城中心大堡垒群实施轰炸,日军守备队长藏重康美及手下32个日军被炸塌的砖石活埋殒命。美军还调集工兵飞赴腾冲战役前线,培训中国远征军如何使用火焰喷射器,远征军首次使用火焰喷射器作战就是在腾冲。</p> 和顺和谐。 这是朱镕基总理的题字。 全体委员来张合影。 <p class="ql-block">节孝坊:冰清玉洁。</p> 小镇双虹桥下流水潺潺,清澈的水流,清风拂面,空气中仿佛飘来了一丝甜味,让人心情大好。 11月底,云南天气很好,双虹桥上游人如织。桥下水流潺潺,我们3:00会议结束,其实,我觉得,最好坐一下午,不要动,也不要思考什么,就这么坐着。这才是生活。 座椅上两边各有一个太阳能充电板,既能供游客休息,又能随时短暂充电,非常暖心。 李府翡翠大院。在和顺古镇,有李、寸、刘四大姓,李氏位于首位。 小镇的中心广场上,两架风车在骨碌转动,借着水流的力量永不停歇。 这个风车估计有年代了,上面全是青苔。 <p class="ql-block">把老胡照进去了,也难怪,他盯着人家美女看出神了😍</p> 这里经常有身着民族服装的女子。 <p class="ql-block">这是谁偷拍的我?😊</p> 高山榕:高山榕(Ficus altissima Blume)属桑科,榕属,大乔木,高25-30米,胸径40-90厘米;树皮灰色,平滑;幼枝绿色,粗约10毫米,被微柔毛。<br>高山榕为阳性树种,四季常绿,树冠广阔,树姿丰满壮观,生性强健,耐干旱瘠薄,又能抵抗强风,抗大气污染,且移栽容易成活,是极好的城市绿化树种。高山榕的根和枝的柔韧性很强,易于曲折或编织,适宜各种造型,所以诸多园艺工作者都以它为盆景制作的首选材料。经过精心加工,合理养护,一盆盆高山榕盆景作品显得千姿百态,意境奇美,观之令人心旷神怡,爱不释手。<div>互联网发展初始时有个网站叫做“榕树下”,很著名。</div> 树上有长出来的灵芝。<div>灵芝的英文学名:Ganoderma lucidum (Curtis) P. Karst.是灵芝科灵芝属的一种真菌,生于栎、壳斗科等多种阔叶树和松棵松属等木桩旁或根际地上,亦长在铁杉等针叶树上。灵芝大多生长在有散射阳光、树木较稀疏的地方或者空旷地带,据说其功效是扶正固本、滋补强壮,名贵药材。我小时候就觉得灵芝太神奇了,印象中是一个起死回生的灵丹妙药。</div> <p class="ql-block">向哲人故里进发。</p> <p class="ql-block">沿山的房屋鳞次栉比,路面是石板路,一切都是旧日时光。</p> <p class="ql-block">路边枝繁叶茂的竹林。在我们的文化里好像凡是艺术家、思想家的居所都有竹林,也是以竹的性格标示自己的志向与性趣吧。</p> 依山的建筑形式很有特点,墙壁一层层向上伸展,这在平原地区是看不到的。 艾思奇(1910年3月2日—1966年3月22日),出生于云南省腾冲县和顺乡水碓村。蒙古族,原名李生萱。原来他竟然时蒙古族人。那如何在偏远的云南出生?生前是中共中央高级党校副校长。艾思奇于1930年考入日本福冈高等工业学校采矿系;1934年6月任职于《申报》报社;1935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10月奉调至延安工作,先后任教于陕北公学和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1938年任教于延安马列学院,并任哲学研究室主任;1939年任中央宣传部文化工作委员会秘书长;1945年8月任《解放日报》副总编辑;1946年任《解放日报》总编辑;1947年任职于华北大学,并任四部(研究部)副主任,哲学研究室主任;1948年10月任职于中央马克思列宁学院,历任哲学教研室教员、教研室主任,校党委常委;1955年6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56年赴波兰参加国际哲学讨论会;1960年任中共中央高级党校副校长;1966年3月22日因病逝世,享年56岁。艾思奇毕生致力于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 从艾思奇纪念馆的门楣上看就是当时的大户人家。 艾思奇是影响广泛的著名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他一生写出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哲学著作,特别是《大众哲学》《哲学与生活》两本书,曾引导无数青年走上了革命道路。 艾思奇故居为砖石楸木结构,中西合璧的四合院,有串楼通栏,雕花格扇,西式小阳台,风格古朴典雅。 沿着小河和荷塘走,每隔一段会有一个古朴典雅的小亭子,在水边矗立。以前,村妇在小亭子里洗衣。这是全国独有的洗衣亭,在和顺有六座。 傍晚的山林和房屋在小湖里形成了美丽的倒影。这湖光山色,真让人不愿离开。 李书记跟胡教授合影。 <p class="ql-block">这张有我了😊</p> 11月,云南仍旧是花团锦簇,显示了无尽的生机盎然。 从古镇周边走过,全景显现。 笑容灿烂呀 前面就是张家大院了,路边的汽车停了一溜边。 一头小牛不知所措地看着我们。 门前的溪水里,一群鸭子在悠闲地嬉戏,毫不在意有人来。 张家大院(传家菜),110年的老院子。 房间里非常精致,装修简朴自然。一幅书法:“悟道天地间”,我觉得还要有一句:“参破人间事”。 到了云南,普洱茶是少不了的。 这里居然还有壁炉。 里面是传家菜的厨房。 传家菜属于腾越菜系。 旧式手工缝纫机和柳条行李箱,现在已不多见了。 张家大院始建于1911年,至今112年了。 这是二八大杠的标准车型,当年也是家庭大件之一。 “耕读第”,古人还是耕读世家为第一荣耀。 这一大腾越土锅很好吃。 已记不得这是一种当地的什么特色蔬菜了。 房间里全是老物件,这留声机不知道是否还能用得起来。 老报纸糊墙。 走夷方, 上海无线电二厂的“飞乐”收音机。 残破的老青花,也昭示着这家院子年代的久远。 现在家里还有一台类似的缝纫机,还能用。小时候,很多衣服是妈妈用手动缝纫机做的。 这些老物件很多在多次搬家时都抛弃了。 夜晚,大红灯笼高高挂。 福 这里还可以住宿。 月亮已经升起,月光照耀着乡间的道路,四下里静寂无声。 这就是腾冲。 <p class="ql-block">表情,表情,不一样的表情😊</p> <p class="ql-block">腾冲的鸡也是悠闲自信的👍</p> 晚间的月亮异常皎洁,在这静谧的乡村里,躺上一辈子也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