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同班不同学的故事

司雨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谨以此文贺徐州一中六七届初中己班同学六十周年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作者:刘晓思</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1966年初,父亲工作调动,全家跟随从南京搬到徐州,我也转学到了徐州一中,在初二己班。班上的同学告诉我,班里曾有一位叫刘建新同学,因为他父亲调到南京工作,刚刚从徐州转学去了南京,你们俩是一来一去。听说此事,心里隐隐地有点别样的感觉。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我家的新住址在徐州地委大院里。到徐州仅仅半年多光景,“文化大革命”就开始了。同院大人们受“冲击”,小伙伴们闲散在家,相互之间渐渐熟悉起来。他们告诉我,我家现在住的房子原来是徐州地委书记刘锡庚家住的,他们家搬走后,我家就紧接着搬了进来,所用的家具也都是他们家留下的。还告诉我,他儿子叫刘建新,也在徐州一中,你现在的房间就是他曾经住的。前后几件事情一叠加,我对刘建新有了一种莫名的感觉。</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从此刘建新的名字时常能从耳边划过,不经意间将此人记在心里了,只是没有任何交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刘建新去南京后,刚开始还与班里的个别同学有过联系,后因“文化大革命”而中断了。但是他对班里同学们的思念却始终没有淡忘过。1985年他在部队时因公出差到徐州,专门去了母校,想找李昌吉班主任,被告知已调沛县中学。后又找到当时教生物的姚树义老师,姚老师告知当时的同学们都断了联系,建新只好失望的离去。但有一个情节他记得很清楚:当时姚老师带他到了教务处,找出六七届初二己班的花名册问:刘晓思和你都是地委大院的,你认识不?建新听了一脸茫然。</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一晃多年过去了。1973年我们全家又搬回南京,1990年我从部队转业也回到南京。2018年初,建新熬不过对以往同学的思念,几经周折找到了既是初二己班同班同学,又是小学同班同学的赵明电话,赵明立即把刘建新拉进“二己班”里,他这才算是找到了“组织”。</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李恒礼也是我们徐州一中的同班同学,在南京工作。恒礼看见微信立即与建新取得联系,告诉他,在南京还有一个同班同学,叫刘晓思。就这样,我们约定尽快见面。建新坚持由他请我们,最后定在江苏饭店会面。建新站在大堂迎候,恒礼先我到达,建新立刻上前问“是晓思吧?”恒礼心怀“不满”,顺手将我调侃了一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我们见了面,交谈甚欢。尤其是我与刘建新,彼此都听说过对方,唯独没有见过对方。我们都姓刘,曾在同一个班,且都在一个大院里住过。他听说我家房子就是他们家曾经住过的房子,我住的房间就是他住的那个房间,我睡的床就是他睡的床,顿时惊奇万分!我问建新在南京那个单位工作,建新告诉我,他任职于南京海关缉私局。我一下子愣住了,因为我在南京的工作单位是南京市外经贸局,从事外国投资管理处工作很长一段时间,与南京海关许多处室,包括缉私局都有紧密联系,与他们个人之间的关系也都相处的很好,怎么唯独没有和建新谋过面呢?对此我们俩大笑起来,只怪当初缘分未到!</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2018年4月徐州同学聚会,希望建新能参加,建新、恒礼和我欣然一同前往。建新特地买了鲜花送给老师与同学。</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接上了头,我们常来常往。一天我们在一起聊天,问到各自家庭情况,建新告诉我,他爱人在南京鼓楼医院工作,我心里震了一下说:“我爱人也在鼓楼医院啊!”我们各自赶紧记下对方夫人的名字,回家询问得知她们俩还是很熟悉的同事和朋友,我们之间又多了一层关系!过了些时候,我写了一个美篇,悼念我的父亲。建新见到我的面和我讲,你老父亲是刘平啊!我说“是啊。”建新说“我老岳父生前常常提到他。”我连忙问他老岳父的姓名,一听叫“房震”,这又是一个惊讶!房老是南京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领导,俩位老人生前是同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每一个人都身处茫茫人海中,如歌词里所说,“这世界里有那么多人。”那么多人的绝大多数人与你遥不可及,也会有许多人出现在你的身边,却是匆匆来,急急去,擦肩而过。不过,很多人也会与你不期相遇,留下一路走来所经过的风景和诸多往事。随着时间流逝,这些或已烟消云散,或只是平平凡凡,但那些难忘的瞬间和感动都没有消失,在心里记了一辈子。</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岁月留不住,可是人情友情亲情可以留住。将留住的写成故事,不是说岁月如诗么,大家伙可以在傍晚晚霞染红天际时诵读,也可以在寒冬里暖炉旁茶香四溢时轻语。时光缱绻,岁月生香。</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人生匆匆,相逢不易,再相遇更不易,这是缘分。细细品味,尽享生活,愿时光静好,流年无恙。</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图一:2018年在江苏饭店第一次见面时合影。刘建新(左)、李恒礼(右)、刘晓思(中)</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图二:刘建新(左上)、李恒礼(右)、刘晓思(右下)初中时照片</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图三:部分同学初中时的照片(只存有这些)</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图四:三个老太太背后的房子就是我家与刘建新家住过的房子,这是最东头的一间。另一张是房子全景</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图五:2018年4月全班同学与老师在徐州聚会,刘建新五十二年后终于归队</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图六:同学们来南京去徐州,来来往往不亦乐乎</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