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银山村

我爱小宝

<p class="ql-block">沿巢湖南路出巢城,路的尽头,是依银屏山山势修建的巢无路。左拐,前行约500米,在一个小的岔路口继续左拐,再沿着蜿蜒的水泥村道前行,不一会便来到了一个被叫做银山的小山包。</p><p class="ql-block">因满山皆是银灰色的石灰岩,小山故此得名,而银山村就坐落于银山之上。</p><p class="ql-block">银山并不高,仅有20余米。如果从空中俯瞰,银山倒真像个大馒头一样,突兀地矗立在银屏山下,四周是大片的水田,裕溪河从村子东边的远处,缓缓流过。</p><p class="ql-block">银山不大,银山村更小,村里的民房也多就地取材,用青石垒砌,并依山势而建,远远望去,层次分明。</p><p class="ql-block">上世纪80年代之前,银山村和周边的其它村子一样,都默默无名。村民们主要以渔耕过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p><p class="ql-block">80年代早期,为了多挣些外快,村里人曾把山上早就见怪不怪的动物化石收集起来,因为化石含磷高,所以卖给了乡里的磷肥厂当原料;又因为化石粉末的止血效果好,还卖给了县里的药材公司当药材。也因此引起了文物部门的注意,沉睡了20万年的巢湖古智人的面纱才得以被揭开。</p><p class="ql-block">1982年4月、1983年10月和1986年11月,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和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先后在这里进行了3次发掘。</p><p class="ql-block">在银山西侧的一处洞穴堆积中,队员们发现了一块不完整的人类枕骨、一块附连3枚牙齿的左上颌骨及3枚零星牙齿和大量的其它动物化石。</p><p class="ql-block">根据古人类化石的形态特征,专家们判定银山上新发现的古人类应属于早期智人,遂将该处发现的古人命名为“银山智人”。</p><p class="ql-block">“银山智人”化石是目前长江下游地区唯一发现的早期智人化石,其发现的重大意义在于它完善了中国本土古人类进化发展的链条。</p><p class="ql-block">单就巢湖地区而言,从30万年前的和县猿人,到“银山智人”,再到史前城市--含山“凌家滩遗址”,说明现代中国人极大可能是由本地猿人进化而来的,而巢湖流域也一直非常适合人类生存,是中国人和中华文化的摇篮。鉴于此,“银山智人”遗址从“县保”一路升格为“国保”。</p><p class="ql-block">我早就听闻“银山智人”的大名,但一直未得前往。这个周末,恰逢高二会考,送娃去一中考点后,闲来无事,便想到了去离城并不远的银山村探访。</p> <p class="ql-block">一进村口,遇到一位大爷,询问之下,才知道发现古人化石的洞穴在村西的半山腰,便沿着台阶而上,往大爷指的方向前行。</p><p class="ql-block">脚下的便道,是用水泥砖铺设而成,崭新的;眼里的民房,青石和红砖垒砌的居多,破败不堪,强烈的对比,凸现出城镇化下银山村也面临着一样的困局。</p><p class="ql-block">就在我绕来绕去不得主题时,一位肩抗拖把、手提水桶的老奶奶迎面走来。得知我是来探访“银山智人”的,老奶奶很是警觉,说最近已被她赶走了两波“坏人”。</p><p class="ql-block">我笑着和老奶奶解释,我只是本地的一位文史爱好者,更有自己正经的工作,方才打消了老奶奶的疑虑,并答应给我带路。原来,老奶奶家就住在遗址的隔壁。</p><p class="ql-block">跟着老奶奶七弯八绕,来到一处用铁丝网圈起来的地方,铁丝网的中间还设了个铁门,我想是方便工作人员进出的,但不出意外的话,大门紧锁。</p><p class="ql-block">站在铁门前的文保牌下,我很努力地和老奶奶聊着天,想多得到一些化石发现的相关信息,只是老奶奶也说不出个所以然,于是决定先绕着铁丝网走一圈。</p><p class="ql-block">也许看我是真心想了解,手里又没拿个工具,不像个坏人,老奶奶忽地推开了铁丝网上的门。我哑然失笑,那门是哪个没脑袋的家伙设计的,门栓根本不够长,锁也是个摆设。</p><p class="ql-block">老奶奶说她早就发现了这个情况,并且已向有关人员反馈,她还叮嘱我,出门时一定要把门关好,我满口答应了下来。</p> <p class="ql-block">被围住的地方和银山村的其它地方并没有什么不同,除了四座修建于不同时期的文保碑。</p><p class="ql-block">左上角的文保碑是用红砖垒砌的,外面涂抹水泥后刻字,只是水泥风化脱落,仅剩“安徽省”等几个字尚可辩识。</p><p class="ql-block">右上角的石碑是两块青石一上一下垒砌在一起的,岁月模糊了文字,加之时间紧张,我没有仔细辨读,但大致是讲此处是“银山智人”化石发现地,受到保护。</p><p class="ql-block">右下角是一块青石质地的石碑,标注“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立碑的机构时间等信息。</p><p class="ql-block">左下角更简单,一块大理石质地的石碑,那是2013年“银山智人”由“省保”升“国保”时才树立的。</p><p class="ql-block">在四块石碑围绕的中心,有左右两个坑,我原本以为是两个山洞洞口,后来在村里和一位大爷攀谈时,才得知靠西边的那个坑,是村民刨化石时挖的,真正的山洞,是靠南边的那个。</p><p class="ql-block">我在山上时也做了简单的测量。山洞坐东朝西,目前被回填。残存的洞口,南北略宽,约4米,东西窄,约3米,而回填的土,有些已被不知名的小动物给刨了出来。</p><p class="ql-block">也许是智人们要惩罚我不该进去打扰了他们的清净,突然脚下一滑,摔了个四脚朝天,于是抱着摔的生疼的胳膊,赶紧退了出来,并顺手把门插好。</p><p class="ql-block">出了门,沿着南侧的围栏,披荆斩棘,一路向东。其实这里的铁丝网被人为掀开,真想进遗址大可不必走大门,从这里爬进去也行。只是我运气好,遇到了了解情况的老奶奶,不然,我会不会爬进去,还真说不定。</p><p class="ql-block">很艰难地才登上了银山的山顶。那是一块较为平整的空旷场地,也许20万年前,银山的古猿人就是在这吸收了日月精华,才从猿人变成智人的。</p><p class="ql-block">从山顶下来后,又沿着西侧的小道盘旋来到山下,顺着北边的田埂,我把银山绕了个小半圈,到实在无路可走,才惺惺而归。</p><p class="ql-block">我想,如果当年的银山四周环绕着水,那么银山就是个绝佳的居住场所,既能得到稳定的食物和饮用水来源,又可避开猛兽侵袭,所以智人终归就是智人。</p> <p class="ql-block">溜达着出村,所见都是老人。有依于门边向外张望的,有三三两两拉家常的,有择菜准备做饭的,唯不见代表生机与未来的孩童,不晓得当年的“银山智人”走向没落时,是不是也曾遇到过这样的光景。</p><p class="ql-block">看时间还早,我和一位正在门前挑拣大蒜和芫荽菜的大爷又闲聊了起来,无外乎化石是怎么被发现的和发掘工作的开展。聊了很多,记得最清楚的是大爷说的,他听说那个山洞底下很大,不过从小在银山村长大的他,也没有机会下去过,那我就很好奇,除了考古队员,到底又有谁曾下去过呢?</p><p class="ql-block">关于“银山智人”遗址这处“国保”单位,网上有很多呼吁声,无外乎保护设施简陋,没有好好开发利用等等。与村民聊天,似乎也对现状表示了不满。在他们看来,如果遗址得到开发利用,引来了游客,起码他们的孩子就可以不用外出务工了。</p><p class="ql-block">对于这些观点,我是持谨慎态度的。想想当年为了明史研究,开挖了明神宗朱翊均的定陵,文物损失惨重,教训极其深刻。也许对文物的保护,不去“保护”就是最大的保护,“银山智人”化石能好好地埋藏在山洞里20万年,就是最好的例子。</p><p class="ql-block">“银山智人”的发现,还曾掀起过现代中国人本土起源说和外来说的争论。但我在想,不管是情感上占先的本土起源说,还是更有科学依据的非洲起源说,亦或两种融合发展,造就了今日的中国人,哪里起源已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爱不爱自己的国家和我们生存所依赖的这片土地。</p><p class="ql-block">一路若有所思,走到了村口,我还是忍不住回头看了看。</p><p class="ql-block">蒙蒙细雨中,我仿佛看见了一群一群的“银山智人”正从四处归来。他们有的手里拿着刚采摘到的野果,有的提着从裕溪河里捕获的鱼儿,有的抬着从银屏山上猎获的野猪……正说着我听不懂语言,向着银山半山腰的家里前行。</p><p class="ql-block">不一会儿,山洞边便飘起了渺渺炊烟。哦,原来温暖人间的烟火一直就在,原来巢湖的人间烟火一直未断,她照亮了我们的祖先和我们,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前行。</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部分图片来源网络,侵权必删)</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