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海口五公祠

蓝天白云

<p class="ql-block">  五公祠,位于海南省海口市琼山区,是海南地区历史最悠久、建制规模最大、馆藏文物最为丰富的古典寺庙园林景观建筑群,同时也是海南贬谪文化的发祥地,占地面积70余亩,始建于宋朝(960年—1279年)</p><p class="ql-block">五公祠分为古建区和新馆区,从整体来看自南向北逐渐降低,古建区在整个园区的北侧,地势较高,北侧为一条自西向东逐渐升高的游览路线,亦是两个区之间的分界线。建筑单体包括五公祠(海南第一楼)、学圃堂、观稼堂、西斋、东斋、苏公祠、两伏波祠、泂酌亭、浮粟泉、粟泉亭、洗心轩、琼园等。建筑风格有着鲜明的海南地域风格,深受岭南建筑的影响,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p><p class="ql-block">1955年,五公祠被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1994年11月2日,五公祠被海南省人民政府公布成为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2001年6月25日,</p> <p class="ql-block">  五公祠被称为“海南第一楼”,是为纪念五公而立而建造的主要名胜古迹。五公祠的建筑风格有鲜明的海南地域特征,带有南洋建筑的痕迹,也深受岭南建筑的影响。五公祠正门是一座二层木质结构、单式斗拱的红楼,占地面积560平方米,整体建筑坐西朝东,面积为430平方米,楼高11.5米,三开间房宽17.5米,进深为12.3米,楼的东、南、北三面各设门窗和门,左右两边各立副子,只有西面垒砌歇山墙,墙面的南北次间设圆形窗,悬挂五公祠”的金字匾额,楼上挂有“海南第一楼",落款署:“光绪十五年嘉兴朱采”,楼内大厅挂“安国危身’'横匾。楼下供奉五公神位,祠内还有历代文人的题咏和楹联,概括了五公的生平业绩。楼正前方,竖立着这五位历史名臣的大雕像以及简介。</p> <p class="ql-block">  五公祠在园林空间、建筑布局、叠石理水、植物配植等园林构成上的艺术风格,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海南园林形式古朴、造型自然、空间通透、兼容并包的营建特点。作为中国祭祀园林的典范,五公祠在继承了传统古祠园林特色的基础上,进一步融合了海南当地的历史文化特色和地域环境要素,集中体现了海南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造园技艺的最高水准,其无论从园林艺术的观赏角度,还是在学术内涵上均表现出了极高的研究价值。</p> <p class="ql-block">  李德裕(787年—850年),字文饶,小字台郎,赵郡赞皇(今河北赞皇县)人。唐代政治家、文学家、战略家,中书侍郎李吉甫次子。出身于赵郡李氏西祖房,胸怀大志,饱读经史。以门荫入仕,起家校书郎,迁监察御史,转翰林学士、中书舍人,历任浙西观察使、兵部侍郎、郑滑节度使、西川节度使、兵部尚书、山南西道节度使、中书侍郎、镇海节度使、淮南节度使等职。唐宣宗继位后,忌惮位高权重,五贬为崖州司户。大中三年十二月(850年),病逝于崖州。五公祠即纪念“五公”之一的李德裕。</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李纲,北宋末、南宋初抗金名臣,民族英雄。字伯纪,号梁溪先生。宋高宗即位初,一度起用为相,曾力图革新内政,仅七十七天即遭罢免。绍兴十年(1140年)正月十五,病逝于仓前山椤严精舍寓所,赠少师,谥忠定。建炎二年(1128年)十一月辛巳,李纲责授单州团练副使、万安军(今海南万宁)安置。建炎三年(1129年)十一月二十九日被赦免。五公祠即纪念“五公”之一的李纲。</p> <p class="ql-block">  李光,南宋名臣,越州上虞(今属浙江)人,官至参知政事,先后三次任吏部尚书。他力主抗金,反对和议。宋高宗绍兴十一年(1141年)李光被秦桧死党万俟高诬告怨恨皇帝,被贬广西藤州,任建宁军节度副使。绍兴十五年(1145年)又被秦桧死党吕愿中诬告与胡铨诗酬唱和,讥讽朝廷,贬谪琼州;绍兴二十年(1150年)再遭陆升之诬告,以“私修国史”之罪,再贬谪儋州。五公祠即纪念“五公”之一的李光。</p> <p class="ql-block"> 赵鼎(1085年—1147年),两宋之际解州闻喜(今属山西)人,字元镇,自号得全居士。崇宁五年(1106年)进士。南宋初,历任权户部员外郎、殿中侍御史、御史中丞、签书枢密院事等职。绍兴四年(1134年),擢参知政事。力主抗金,为宰相朱胜非所排挤,改知枢密院、都督川、陕诸军事。未几,因朱胜非罢相,擢为右相。次年,迁左相。后与右相张浚反目,以观文殿大学士出知绍兴府。绍兴七年(1137年),因张浚坐淮西兵变罢相,乃复为左相。力荐秦桧,擢其为枢密使。次年,秦桧拜右相,遂遭秦桧倾陷,罢为忠武节度使,出知绍兴府。后屡贬为清远军节度副使,潮州安置。在潮五年,移吉阳军。潜居三年,病卒。孝宗即位,追谥忠简。著有《建炎笔录》《中正德文集》。五公祠即纪念“五公”之一的赵鼎。</p> <p class="ql-block">  胡铨(1102年—1180年),字邦衡,号澹庵,吉州庐陵芗城(今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值夏镇)人。南宋政治家、文学家,爱国名臣,庐陵“五忠一节”之一,与李纲、赵鼎、李光并称为“南宋四名臣”。淳熙七年(1180年)卒,赠通议大夫,谥忠简。著有《澹庵集》等。绍兴十八年(1148年),在与友人诗酒唱和时,胡铨作词《好事近》,后因“谤讪怨望”之罪被贬至吉阳军(今海南三亚)。五公祠即纪念“五公”之一的胡铨。</p> <p class="ql-block">  两伏波祠为纪念西汉的路博德、东汉的马援两位伏波将军而建,是海南较早的古迹之一。</p> <p class="ql-block">  在苏公祠的右侧建有二伏波祠,两伏波祠为纪念西汉的路博德、东汉的马援两位伏波将军而修建的,是海南较早的古迹之一。祠内有两位伏波将军的雕像,悬挂着两位伏波将军的事迹。</p> <p class="ql-block">  北宋绍圣四年(1097年) ,苏轼由惠州再贬为“琼州别驾”,在“南迁过琼"时曾借寓琼山“城之东北隅"金粟庵,北宋为琼州治所。据民间传说,那时当地人常饮护城河水,苏轼经过勘察找到地”下水源,并指给当地人说:“依地开凿, 当得双泉。”这就是苏轼在琼州“指凿双泉”的故事。苏轼发现的双泉,后人题名为“浮粟泉”,今位于五公祠内。</p> <p class="ql-block">  苏东坡在五公祠留存遗迹及之一。北宋绍圣四年(1097),苏东坡来琼时,借寓金粟庵(今五公祠内),这时间浮粟泉他教导当地百姓掘井之法,并亲自“指凿双泉”一泉曰金粟,一泉曰浮粟,由于泉水其味甘甜,水源旺盛,常冒小泡浮于水面很像粟米,因此“汲者常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