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走进弥勒,带你去看一场最原始的万人狂欢盛宴

风轻云淡

在云南红河弥勒,至今仍然保留着一个神秘而盛大的传统习俗,它就是弥勒起飞村和红万村彝族阿细祭火节。每年农历的二月初二,村民身着节日盛装,脸上涂上各种漂亮的彩绘,载歌载舞,钻木取火、祭拜火神,似裸非裸的万人狂欢,节日气氛热烈欢快,充满浓浓而老原始的野趣,堪称是东方的狂欢节。吸引了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前来观看。 <p class="ql-block">2024年3月11日清晨(红万村是12日),在尼康俱乐部廖军师傅的带领下,早上5点半钟从弥勒出发,驱车30多公里来到起飞村,到达目的地后我们先是想办法弄到入场证,这样才有机会进场,报到在村委会门口,据村干部同志讲,如果在村里参加吃饭和现场拍摄每人需要交100元费用(红万村是150元,卫生费每人交10元,60岁以上老人可以不交卫生费)。交钱领证的人排起了长龙。还好,廖师傅有经验,不一会就拿到了证件,这样大家就放心了。</p> 活动签到现场 廖军老师领到工作证了 自古以来,阿细人信仰万物有灵,崇拜鬼神,尤其对火情有独钟,一生与火结缘,火是阿细人的灵魂、信仰和生命。 密枝祭祀是彝族节日中少见的男人节,女子不得参与,密枝作为阿细人的神圣之地,女性不得入内,这是阿细人世世代代必须遵守的规矩。 走进村子,村里墙上画了很多彝族阿细人与火的传说故事。 游客们在拍照留影 人类对火的认识、使用和掌握,是人类进化发展史上最重要的进步之一。从100多万年前的元谋人,到50万年前的北京人,都留下了用火的痕迹。人类最初使用的都是自然火,原始人掌握了人工取火的方法后,才促进了人类的体制和社会的发展,最终把 红万村是一个绿翠缠绕、土墙灰瓦、风情迷人的阿细人村寨。作为彝族的一个支系,阿细人是一个崇尚火的族群,他们视火为生命,视火为元神。自古以来,阿细人信仰万物有灵,崇拜鬼神, 清晨,当地居民在生火煮饭 对火情有独钟,一生与火结缘,火是阿细人的灵魂、信仰和生命。阿细人刚一出生,便会在火塘边举行命名仪式,死后实行火葬,从生到死都与火相伴。 在一年一度盛大的祭火庆典——“木邓赛碌”上,阿细人通过钻木取火、火神游行、绘身祭火、赤足跳火、传统歌舞等活动,以粗狂而张扬的姿态来祭祀火神,释放火一样的激情,原始而又带有几分神秘。 传说,远古的阿细部落没有火,人们过着没有光明、没有温暖的艰苦生活。有一天,暴雨、雷鸣肆虐大地,风雨交加中,一个巨大的火球突然划过天际,从天而降,砸向大地,发出山崩地裂一般的響动,先民们被这异象吓得瑟瑟发抖。 村里工作人员在收取卫生费 摆摊生火的村民 摆摊的村民正在为游客做早餐 摆摊生火的彝族阿细族人 摆摊生火的彝族阿细族人 游客在这里拍照 开心的彝族阿哥 工作人员为游客化妆 工作人员为游客化妆 阿细人从此告别了茹毛饮血的蛮荒生活,学会了用火来抵御严寒,用火来烧烤食物,用火来防御猛兽,用火来锻造铁器。 火给他们带来了光明和温暖,脱离了黑暗和寒冷,原先的五色土地上只会开花的庄稼也结出了累累硕果。从此,阿细人将部落里钻木取火的发明者木邓尊为火神,同时也把自己当做火神的传人。 参加演出的人员正在化妆 参加演出的人员正在化妆 参加演出的人员正在化妆 演出们抬着火盆去现场取火 演员们抬着火盆去现场取火 村民们在地上铺上松毛,为游客们准备午餐,当地人称之为松毛宴。 松毛宴6人一席,10 个菜,味道还行。 游客们在这里用松毛宴。 游客们在用松毛宴。 游客们在用松毛宴。 祭"火神"的时辰到了。毕摩一声令下,前后两个年轻力壮的纹身男子将精心扎制的"火神"抬起,在毕摩和祭火师的导引下,由众多的大三弦队和裸身绘彩人手持木刀等"兵器"簇拥着癫狂着走向密枝林祭龙,就地用原始方法钻木取火。 阿细祭火节<br>神树"前,摆上拱桌,桌子上放两碗酒,倚着树干敬上四柱香,用一只大公鸡绕了几圈,口中念念有词,然后在制好的火神旁,将一根木头插进另一根朽木,猛烈钻动。一阵青烟后,星星之火燃起来了。 村里的长老们为钻木取火做准备 村里的长老们为钻木取火做准备 村民们抬着火神祭拜神灵 村民们抬着火神祭拜神灵 村民们正在钻木取火 村民们正在钻木取火 "毕摩"将取得的火种移至"火神"座下的火盆之内。随着火种和"火神"被抬起,鞭炮声、锣鼓声、牛角号声轰然响起,人们欢呼着,祝贺着,以捆绑着许多木刀的树枝为"火神"开道。"火神"威风凛凛、神灵活现地穿小巷、走大街周游全村,迎接新火的村民顶礼膜拜迎接"火神"驾临,虔诚地洒酒于火上,供肉于盆中。 神秘的仪式,吸引了大批游客和摄影爱好者涌入参加,现场人山人海。 红万村组织的迎宾仪式 红万村组织的迎宾仪式 现场人山人海。 人们载歌载舞,敲锣打鼓,表达着自己对“火神”的尊敬。 祭火表演现场 人们载歌载舞,敲锣打鼓,表达着自己对“火神”的尊敬。 祭火表演现场 人们载歌载舞,敲锣打鼓,表达着自己对“火神”的尊敬。 祭火表演现场 人们载歌载舞,敲锣打鼓,表达着自己对“火神”的尊敬。 人们载歌载舞,敲锣打鼓,表达着自己对“火神”的尊敬。 意味着污秽邪魔已被火烧尽,"火神"会保佑来年收成有余、人寿年丰。就在这时,随着粗犷奔放的大三弦声响起,不分男女老少,村民们全都跳起了这块土地上诞生的"阿细跳月",尽情宣泄一年中最大的渴望与快乐。 现在,由于大多女性也加入了观看表演的行列,有的人家省略了这一程序,还有的人家预先将旧炭灰、猪油和两烛香放于门外,毕摩一行人经过时会将旧火取走,并短暂停留,为这户人家念经除秽。 祭火表演现场 祭火表演现场 巡游之后,祭火队和村民们聚集到祭火广场上,点燃篝火,围火狂欢,阿细传统的文化演出和竞技游戏轮番上场,如表演阿细跳月、演唱阿细先基、吹过山号、舞霸王鞭、举行阿细摔跤等各种民族活动,客主同欢,好不热闹。 祭火表演现场 祭火表演现场 祭火表演现场 祭火表演现场 祭火表演现场 祭火表演现场 祭火表演现场 祭火表演现场 最后,绘身青壮年男子起身跃过篝火,一展他们征服自然的能力。他们边叫边跑,用千奇百怪的姿式和体态语言来表达祭火的涵义。 村里的小男孩也是赤身上阵,身上画满了彩色的线条,膝盖、大腿、肩膀、前胸、后背都画满了大大小小的圆圈,弧形的线条夸张而流畅,后背上画着沸腾的火焰。 村民们开始祭火狂欢 村民们开始祭火狂欢 村民们开始祭火狂欢 村民们开始祭火狂欢 成年男人们下身的装饰则更为夸张,他们把葫芦拴在胯间,以显示自己的硕大,或者用长长的带花苞的荷花茎做装饰,甚至有些直接将一根长木棍直愣愣地粘在胯间。 这些大胆和直露,在今天看来可能非常出位,但红万村的村民有他们自己的文化基因。在红万村的祭火仪式上,人们正是用夸张的饰物、挑逗的动作,来表达对生育能力的崇拜,表达火与生命同样重要的信仰。 祭火狂欢村民们在跳火场 祭火狂欢村民们在跳火场 祭火狂欢村民们在跳火场 祭火狂欢村民们在跳火场 祭火狂欢村民们在跳火场 游客和村民一起参加狂欢 游客和村民一起参加狂欢 游客和村民一起参加狂欢 游客和村民一起参加狂欢 游客和村民一起参加狂欢 游客和村民一起参加狂欢 游客和村民一起参加狂欢 游客和村民一起参加狂欢 游客和村民一起参加狂欢 祭火狂欢村民们在跳火场 祭火狂欢村民们在跳火场 游客和村民一起参加狂欢 游客和村民一起参加狂欢 广场上的篝火点燃,火苗一下子就腾地窜起好几米高,勇敢的阿细人,尤其是那些把自己打扮得像各种神灵的阿细汉子们腾空跃起,从火堆上越过。男人们一个接一个地跳过火堆还不算,几个男子将藤蔓围成一串燃烧着的火圈,其他人赤身从火圈中越过。火苗吞噬着他们的身体,他们却毫发无损,因为火神厚爱他们。 彝族美女也来了 美女们也一起参加狂欢 外国游客也慕名而来,分享狂欢的快乐。 时间:2024,年3月<div>地点:云南弥勒市</div><div>拍摄:风轻云淡</div><div>文字:部分网络</div><div>关键词:民俗文化</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