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从祖上流传几百年的记忆中,我们的先祖是从江西过籍来麻城的,也就是史书记载的“江西填湖广”,而且各姓氏都有一个约定俗成的风俗习惯,每年过年吃团年饭祭祖时,都要在贡桌中间放一个碗或盘子,上面盛一块熟肉,熟肉上面插上一支筷子,用以纪念我的祖先是从江西筷子巷(估计是九江筷子巷)过籍而来。从我胡氏北海公支系的族谱上看,我支系是宗三公于元末时从江西饶州府余干县瓦屑墩迁移黄州府团风县淋山河的。</p><p class="ql-block"> 在我朦朦胧胧的记忆里,我的爷爷曾经和我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我的远祖中有一个耿氏婆婆,她上孝下慈,贤德仁厚,相夫教子,教子有方,她的五个儿子珰、瑜、琼、告、球都登科进仕,成了官宦之家,名扬四海。她也因此被后人尊称为“耿氏婆婆”。随着胡氏宗亲续修支谱,我才逐步弄清华林胡氏城公、耿氏夫人在我胡氏宗族中的历史地位。从此在我心里留下了一个心愿,一定要到城公、耿氏夫人的墓前祭拜一下。</p><p class="ql-block"> 早在2020年时,麻城胡氏宗亲会就有不少人提议,要到江西去祭拜城公和耿氏先妣,今年终于付诸行动了。</p><p class="ql-block"> 2024年2月底,麻城胡氏宗亲会秘书长胡建明受会长胡元祥委托,在宗亲群里发布了邀请函,愿意到江西寻根问祖的宗亲报上姓名,拟定于3月23日、24日两天访祖。截止3月20日已报名共有34人。</p><p class="ql-block"> 3月23日早上34位宗亲终于踏上了寻根之路。23日早上5点我就起床了,洗漱完毕,兴高采烈的开着车前往会长胡元祥家口门集合。早先,天气预报23日、24日两天有中到大雨,大家担心影响寻根,都带着雨伞,出发时还下着毛毛雨。车子启程了,秘书长胡建明在车内宣读了《访祖宣言》,大家心情舒畅,一路欢歌笑语,说说笑笑,一解路上疲劳。</p><p class="ql-block"> 大约中午11点半,车子已抵达庐山风景区下面,在这里下车进餐馆去吃午饭,酒足饭饱之后,进入风景区的停车站。1点左右,搭剩风景区的旅游车上景点去游览。在景区停车场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有一位宗亲因年龄大了,上山不方便,就没有去。在游车上因身份证清点人数时,反复查找,人数怎么也对不上号,你数过来,我数过去,互相埋怨,不知道是哪里出了问题。</p><p class="ql-block"> 随着旅游车一路颠簸,进入风景区,庐山风景区真是名不虚传,难怪当年苏东坡诗曰:“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在山下时还是云开日出,到达山顶已是云雾缭绕。</p> <p class="ql-block"> 观赏了山顶云雾后,再来见证伟人风彩。</p> <p class="ql-block"> 庐山,风景秀丽,气候宜人,是驰名中外的风景名胜区,又是举世瞩目的政治、文化名山。庐山被作为"世界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4年成为首批世界地质公园。</p><p class="ql-block"> 在当代中国历史上,中国共产党先后于1959年、1961年、1970年在庐山召开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八届八中全会、中央工作会议、九届二中全会。三次庐山会议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上都产生了重大影响。期间留下的经验和教训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值得深刻总结和铭记。</p><p class="ql-block"> 会议讨论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当前工业问题指示》。指示指出:"我们已经丧失了一年多的时机。现在,再不能犹豫了,必须当机立断,该退的就坚决退下来,切实地进行调整工作。"要求把工业生产和基本建设的指标降到切实、可靠、留有余地的水平上。在今后三年内执行"八字方针"必须以"调整"为中心。</p><p class="ql-block"> 会议还通过了《国营工业企业工作条例(草案)》(简称"工业七十条")和《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草案)》("高教六十条")。两个</p><p class="ql-block"> 912条例都是邓小平主持起草的,分别针对"大跃进"以来工业企业的正常生产和高等院校的教学秩序被打乱的局面,要求整顿生产和教学秩序,理顺各种关系,建立和健全有关规章制度。会议通过了《关于轮训干部的决定》,要求在全党开展一个新的学习运动,重新教育干部,对各级干部普遍进行一次轮训,帮助他们进一步认识和掌握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规律、克服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的错误。</p><p class="ql-block">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的庐山会议,揭示了以毛泽东主席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努力探索如何让受尽凌辱的中华民族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p><p class="ql-block"> 下一步,再来看看国共合作抗战历史。</p> <p class="ql-block"> 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爆发,在中国共产党的极力调停下,得以和平块。蒋介石公开表示停止一切内战,共同抗日。1937年2月至7月国共两党先后在西安、杭州开始正式谈判。同年6月至7月间,以周恩来为代表的中共代表团两次上庐山与蒋介石进行第二次国共合作谈判。</p><p class="ql-block"> 7月17日,蒋介石在庐山发表著名的“最后关头”演说和《对卢沟桥事件之严正声明》,指出“再没有妥协的机会,如果放弃尺寸土地与主权,便是中华民族的千古罪人”,“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我们只有牺牲到底,抗战到底,惟有牺牲的决心,才能博得最后的胜利”。庐山抗战,蒋介石的声明开创了国共战日的历史篇章,永垂不朽。</p><p class="ql-block"> 参观了伟人们的博物馆,再登上旅游车返回车站。下午5点左右,我们坐上自己的访祖车踏上了前往江西奉新县寻根之路。</p><p class="ql-block"> 晚上八点左右,宗亲们到达奉新县。华林胡氏耿氏婆婆林园负责人雷园长接待了我们。用过晚餐,宗亲们因一路上的旅途颠簸,十分疲惫,早早地进入了梦乡。</p> <p class="ql-block"> 24日早上七点钟,大家起床用餐,旅馆服务态度好,早餐吃得饱。吃过早饭,买好香纸鞭炮,去完成我们此行的主要活动—寻根问祖,祭拜城公、耿氏先妣……从奉新县城到林园路途不远,不一会儿就已到达了。首先来城公耿氏先妣墓地,宗亲们上香祭拜,鸣炮撼场,场面十分热闹。</p><p class="ql-block"> 祭拜完毕,然后由秘书长胡建明致祭文,祭文总结了我祖城公与耿氏婆婆及其子孙后代的光辉业绩。城公耿氏婆婆在我胡氏家族中真正是“勋业有光昭日月,功名无间及子孙”。</p> <p class="ql-block"> 万寿无疆是人们对生者的称赞,永垂不朽是人们对逝者的歌颂。万寿无疆的人虽然不存在,但是在我华林胡氏,的确有人“永垂不朽”,那就是城公和耿氏先妣。</p><p class="ql-block"> 我麻城胡氏宗亲2024年3月24日,去华林博览园参观时留影,看到胡宜文老师撰的门联: '崇文尚武安定门风欣久盛,济美兴邦华林事业贵常新';图片清晰,联对富含深意。博览室内解说词如雷贯耳,铭记于心。华林胡氏真正走向辉煌的是从胡藩的笫24世孙胡城及其妻耿氏开始的。胡城(875一946)字汤老,号嵩山,穷研六经,登进士笫,官授国子监博士。其妻耿氏(874一952)生五儿,相夫教子,淑善称贤,振家声,重孝廉,倡导诗书传世,忠孝和睦,文明重学。以'五代同居(800多人),旌表义门'称著。她在儿孙晚辈中有极高的威望,被后人尊称耿氏太婆。</p> <p class="ql-block"> 祭拜完城公耿氏先祖,然后驱车去祭拜我华林书院创始人五世祖胡仲尧公墓地。</p> <p class="ql-block"> 华林书院为我华林五世祖仲尧公所创办。其华林书院大有左右大宋皇朝文学盛衰的气势,其影响之大,声誉之高由此可见。那时,王公大臣、文人墨客为书院作文题诗赞誉的共有72人。其中官至大宋宰相的有王钦若、陈尧叟、张齐贤、晏殊、吕蒙正、向敏中等;大文学家有苏东坡、黄庭坚、杨亿等。这些人中,有的到过华林书院讲学,并与华林胡氏关系密切。</p><p class="ql-block"> 华林书院之所以能在北宋产生如此大的影响,与它自身的特色是分不开的。华林书院为胡氏家族所创,是一所家族化的书院,但是它却以海纳百川的气势和胸襟,“广延墨客收经籍”、“别种梧桐养凤凰”,吸收了大量的游学文士,供他们衣食,给他们资助。华林书院曾为大宋朝廷培养了大批人材。据统计,从华林胡氏走出来的进士达55名,其中大多是华林书院培养的。这些人中成为刺史、尚书、宰相的也不乏其人。所以宋真宗曾赋诗称赞胡氏说:“一门三刺史、四代五尚书。他族未闻有,朕今止见胡。”</p><p class="ql-block"> 祭拜完仲尧公墓地和观赏完华林书院旧址,我们驱车返回奉新县城午餐。午餐时,大家怀着崇敬的思想,愉快的心情祝贺此行的目的已完成,推杯换盏,异常高兴。天气预报雷阵雨,实为晴光亮日,祖宗之灵在天保佑,保证宗亲们不虚此行。</p><p class="ql-block"> 吃罢午饭,宗亲们即将踏上返程的归途。这时,有一同城女士要求顺带回家。胡氏诸人向来厚道,欣然应允。一路上,有一七旬老翁,因饮酒较多,又见一女士飘然而至,异常高兴,与之嬉戏潇洒,其乐融融。车内都是雄汉,偶尔多了一雌者,的确增添一道亮丽的风景,欣赏之余,乐趣无穷。</p><p class="ql-block"> 下午3点左右,宗亲们旅览了胡氏伟人—胡耀邦墓地,胡耀邦是我们胡氏的英豪,胡氏的骄傲。胡耀邦总书记一生践行着“心在人民,原无论大事小事;利归天下,何必争多得少得。”这句名言为所有人民公仆指明了方向。</p> <p class="ql-block"> 晚上八点左右到达城区,宗亲们高兴之余,再次推杯把盏,为庆祝此次寻根访祖圆满成功。“问我祖迹在何方,江西奉新华林访”。祝愿各位宗亲此次寻根访祖后,得祖宗庇护,身体健康,安全到站。</p><p class="ql-block"> 最后,呈上老宗亲胡家兴诗,示为赞。</p><p class="ql-block"> 千里寻根到奉新</p><p class="ql-block"> 祭祀祖先亦感恩</p><p class="ql-block"> 弘扬中华之美德</p><p class="ql-block"> 家风代代定传承</p><p class="ql-block"> 胡臣光,撰于2024年3月25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