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下班回家,见川川正拿着扫把在扫地,动作比上周熟练多了,关键是主动,自觉打扫的。当即豪不吝啬地给予了夸奖:哟,我说进门这么干净呢,川川太爱卫生了,这地是扫得越来越好了。</p><p class="ql-block"> 川川四岁多,从跟着爷爷乡下过来有半个多月了。从刚来时爱乱翻东西,不听话,挑食,爱发脾气到现在学会了收纳,整理自己的书本,笔,每天写一页字,做几道简单的加减法,安静地看动画片,吃饭不剩饭粒,青菜跟我说要吃酱油炒的,也给安排上了。想着也该安排点家务给他做了,于是教他用扫把扫地,开始他不愿意,说我这么小,不会扫。被我忽悠了几句:你过两年就上小学了,小学生都是自己打扫教室卫生的。到时如果老师让你管卫生,如果你自己都不会扫地,怎么管别的同学呢。(给目标和期望) 。还有啊,你把地扫干净了,姑爷下班回来不用扫地,又是马上可以陪你玩了吗?(这才是重点,我一回家他就粘着我玩),姑妈也会夸你呢(姑妈一高兴,就会买好吃的)。</p><p class="ql-block"> 好习惯养成:A 宜:偶尔的好行为→被看见→被鼓励(夸行为本身,不挑剔结果)→重复→给流程和方法→越来越好→有成就感→从被动到主动,从他律到自律</p><p class="ql-block"> B 忌:好行为被忽视,坏行为被批评,指责。→忽略行为的好,挑剔结果→打击积极性→孩子的好行为被打击,缺乏积极性→没有成就感,放弃。</p><p class="ql-block"> 难点:坚持鼓励,想急于出成果,包办。</p> <p class="ql-block"> 那晚我在跟家长们上家庭教育线上课,从8点上到10点,姑妈外出应酬沒回,姐姐们在写作业,他一个人在客厅看动画片,来了我房间两次,见我正忙着,又悄悄出去了,第三次进来时,还叹了口气,嘀咕说:还没结束啊。我知道这小家伙是想找我玩了。</p><p class="ql-block"> 发现:小伙子学会了耐心,等待,不打扰大人工作。但心里是期待大人陪伴,互动的。以往是一整晚粘着我,现在只要给到一小段时间他也满足了。但这一小段时间,必须有,精心时刻,精心陪伴,他一样能感受到爱和力量。我觉察到这一点后,安慰他:你再一会电视,我很就出来陪你。</p> <p class="ql-block"> 我出来后,他看了约5分钟电视,就把遥控器给我,叫我关电视。表扬:哇,川川这么自律,能自己控制时间喽。他说:什么叫自律?我说,就是自己管好自己,不让大人操心啊。(放大孩子的亮点,给到孩子力量)</p><p class="ql-block"> 关了电视后,他把客厅的凳子摆到墙边,把桌上的面包,凳子收到他的小书桌上(他的玩具,书,笔,每天都要整理几遍),走到门口把拖鞋罢整齐,还检查门关好没?外面的路灯关了没。太暖心了。</p><p class="ql-block"> 摆凳子可能是看到我每天都做,家里人也经常说,爷爷腿还没好,要小心别碰到。也常听爷爷说路灯关了没。摆鞋子不知道是姑妈教的还是自己想到的。总之很暖心,当场向姑妈表扬他</p><p class="ql-block"> ″川川好棒啊,刚才收拾了凳子,面包,还摆好鞋,检查门和路灯。可以当我们家的小管家啦。″姑妈也说:我好爱你哟,来,亲一口。(身体的接触)</p><p class="ql-block"> 有更多人看到孩子的优点,是孩子的骄傲,内心得到满足。</p><p class="ql-block"> 睡前故事</p><p class="ql-block"> 讲了两个书本的。又要我讲之前我胡编的太灰狼吃臭豆腐,大灰狼吃糖(他出题,我现编),讲完又要放手机里的故事,我叫他闭上眼睛听,还真听话,2分钟就睡着了。(编的故事孩子也爱听,关键是语言,动作的夸张,情节的荒诞(幼儿期孩子不太关注逻辑),与孩子的互动)</p><p class="ql-block"> 对于六岁前的娃,最好的教育就是陪伴,耐心,及时鼓励,加一点点方法。</p><p class="ql-block"> 做家务要从小培养,可以从很小的事做起:放碗筷,收拾碗筷,打扫简单的垃圾,出门顺便带垃圾袋到楼下,以家庭归属感和责感为主,不主张以钱作奖励。(形成习惯后也可以给积分兑换零花钱)。</p><p class="ql-block">思考:</p><p class="ql-block"> 6岁前的孩子,是陪养孩子行为习惯的关键期,改变不良行为和建立好行为不难,难的是坚持,把他的好行为变成好习惯。</p><p class="ql-block"> 1,行为的改变</p><p class="ql-block"> 先搞好关系再解决问题。以往回到乡下,想让川川听话,他是不听的,因为一年就见那么几次,时间短,他凭什么听我的。这次川川来了之后,要呆一个多月,这就有了建立关系的时间。刚来时吃饭挑食,乱翻东西,我都没有急着去说教,而是每天下班买好吃的,陪他玩。当他对我有依赖时,再讲道理他就容易接受了。在这个过程中,要通过不断强化他的好行为,给到他成就感,弱化坏行为。让他的好行为从被动行为转为主动行为,当好行为成为好习惯时,他的坏行为也就消失了。我们称之为自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适度示弱,给到他成就感。</p><p class="ql-block">刚来时,我每晚带他出去跑步,总是他赢,又夸夸他:这小腿怎么这么有劲,他觉得张厉害,就更来劲了。</p><p class="ql-block">在这期间,用他喜欢的动画人物鼓励他,跟他讲,吃饭,吃肉和青菜对身体力量的好处,今晚跑不过我,是因为你吃得少了,能量不够,这样,慢慢把挑食的毛病也纠正过来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挫折教育</p><p class="ql-block"> 一味的示弱和夸奖,会让孩子骄傲,关键是接受不了失败,这也是个问题。当他回到幼儿园时,很容易与其他小朋友发生冲突。当我发现川川在跟别的小朋友跑,总是赢,当我有时要超过他时,他会伸手拦着我,我觉得,这样下去不行,于是那次在番塘公园,我们在比赛时,我特意赢了他,他很生气,扯了姑妈给他的围巾要扔塘里,我也装着很生气:你扔啊,围巾是姑妈给你的,又不是我的,你扔了看姑妈骂你还是骂我。他又不敢扔了,但还是气鼓鼓地不理我,我也不理他,慢慢往回走。对他的表现我没有大吼大叫,放任他发泄情绪。</p><p class="ql-block"> 待他情绪平和了,有意找其它话跟我搭讪时,我才跟他讲道理:①知道我今天为什么能跑赢你吗?(勾起他的好奇心),因为我这几天白天都在偷偷练跑步呢,我比你练得多,所以今晚能赢你。(要想赢别人,就得比别人更努力)。每次都跑不赢你,那么多人看着我一个大人都跑不过一个小孩,我也没面子呢。</p><p class="ql-block"> ②你想想,为什么每次你赢我,我都没象你这样发脾气,我赢你一次,你就那么生气呢?我输了也会难受,但我不向你撒气,因为我知道,因为这世上没有常胜将军,我输了,是因为我没有你那么努力,我要赢回来,就偷偷地比你你更努力练习。③你看,奥特曼有时也会输给怪兽,但奥特曼会找方法,提升技能或寻找新武器,最终还是打败了怪兽,所以以后当你输了的时侯,发脾气解决不了问题,而是要静下心来想办法。</p><p class="ql-block"> 这件事后第二天,我扭到了脚,于是晚上我说不去跑步了,他估计很想赢回来的,有点失望,还是想拉我出去:说我们不跑步,就走走嘛。下楼时,还跟我说:姑爷你慢点。这句话很暖心哦。</p><p class="ql-block"> 4,教育过程中的难点</p><p class="ql-block"> ①家人的干扰性。当你要将一个孩子的好行为培养成好习惯时,需要持续的鼓励这一行为,并且要坚持原则。在这个过程中,家庭成员由于观念上的认知偏差,常会带来干扰。比如,当他已逐步改变挑食行为时,某一天他开始耍赖,爷爷首先妥协,或者我不在家时,其它大人会惯着他。就会事倍功半。比如我带他外出,他从不轻易跟我提买零食,但我偶尔也会买点,给到他的是惊喜和鼓励。而其它大人带他出去,每次都给他买,纯属是哄他开心。</p><p class="ql-block"> 另一件事就是,当我因事回乡下一周,回来后他开始又有一些坏毛病了,甚至说:关你什么事?让他很快低头的是,只有我能在他需要时,有耐心陪他玩,给到他持续的成就感和快乐。</p><p class="ql-block"> ②耐心和坚持 3~6岁的小孩,精力无限,要陪伴好,确实很耗体力和精力和耐心。一个简单的游戏,重复的动作他能跟你玩半小时。但我也发现,带了半个月后,当我在忙其它事时,他也能理解,不打扰。也就是说,当你建立好关系后,后期只需要一定时间的精心陪伴即可。所以建议</p><p class="ql-block"> 再忙的父母,每天或每周,至少抽出一段时间陪孩子,当好孩子的"玩具″。</p><p class="ql-block"> ③情绪管理,这一点很重要,也是孩子成长中安全感和内驱力的关键。吼孩子或打骂孩子,一是压抑了孩子的情绪发泄,二是以大欺小,不公平。三是糟糕的心情是不利于接受你讲的道理。你的吼叫行为会影响到孩子,他跟同学相处时,遇到不顺亦会采取吼叫的方式。</p><p class="ql-block"> ④延迟满足,对于学龄前孩子,不管是物质奖励还是精神奖励,都要有一定的逻辑性或因果关联,这也是培养孩子主动性,自律性的一种好途径。这个是需要训练的。</p><p class="ql-block"> ⑤看重行为本身,对结果可以适当妥协和放宽。</p><p class="ql-block"> 一次在怡景花园,有一个十几米的走廊,他说要返往跑100次,这其中几次要放弃,我变着法给他加油。也在数数时偷偷给他减了十几次,终于跑完了。我的目的是,男孩子,说到要做到,咬牙坚持一下,你还是做到了,真棒。说是要买水给他喝的,我买了一瓶冰红茶。回去的路上,他说:姑爷,喝了这么大瓶饮料了,不用买棒棒糖了。我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棒棒糖是昨晚答应今天买的,他还记着呢。但能这么说,说明他不贪心,也体谅我。当即夸了他:川川知道为姑爷省钱了,谢谢你。不过呢,你今晚说跑100次,再累也坚持下来啦,你能说到做到,我也要说到做到,今晚不买,哪天你想吃了,再买也行,我可能会忘记,但不会赖帐。</p><p class="ql-block"> ⑥环境的重要性</p><p class="ql-block">孩子在好行为和习惯的养成,需要一个稳定的教育环境,家庭大人统一的教育思想,至少主导者能够掌控局面。当家里老人,爸爸,与妈妈教育行为相左时,这个难度就成倍增加了。</p><p class="ql-block"> ⑦充分理解孩子的行为特点:好奇,崇善力量,追求新奇,重复性行为,专注力时间短……。这些都需要父母学习。耐心和精心陪伴,都来自于对孩子不同年龄段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的了解,懂孩子,才能会爱孩子。</p><p class="ql-block"> 川川常在面前展示力量,经常偷袭我,有时我在炒菜,他跑进去打几拳,又跑出来得意的笑,我忙里偷闲跟他对打几下,捏捏他的小手,说肌肉又硬一点了哦,他就高兴得不得了。大侄女初三了,还久不久要跟我掰手碗。</p><p class="ql-block"> ⑧代替手机的最好玩具是你当孩子的玩具。</p><p class="ql-block"> 春节去同学家窜门,见一奶奶在喂孙子(4岁多)吃饭,孩子拿着部手机头都不抬。我见还没开席,就在想,用个什么办法让孩子放下手机。我首先想到的是纸飞机,可是找不到纸,只好用面巾纸折了一架,我知道它飞不起来,但这关系,他能跟我出来就好办,于是我跟他说,走,看看我的飞机能飞多远。他半信半疑跟我出到门口,我顺手拿了一布娃娃。面巾纸做的飞机当然飞不起来,他一看就失去了兴趣。这时我说:别动,我猜你接不住这个娃娃(男孩都有好胜心),于是我们就在门口现抛布娃娃,我抛得都很近很正,他很容易接到,他抛给我时,我故意做出很夸张的动作才接住,偶尔还接不住,期间不断夸他,他更来劲了。就这么一个简单的游戏,玩了20分钟,同学叫我进去吃饭了,他还缠着我。我说:你先好好吃饭,你抛娃娃都比我厉害,吃饭再要奶奶喂多丟人,他说,谁要喂了,我自己吃。我也饿了,吃完我们找时间再玩。 孩子喜欢的不是手机本身,而是身心的互动和寄托。</p><p class="ql-block"> ⑨对于规则的建立,3~6岁是关键期。建立规则的重点是:温柔而坚定。我可允许你犯错,但对于规则,决不迁就。家长要守住底线。</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 带一个孩子玩,你只要示弱,互动,给到他成就感就行了。</p><p class="ql-block"> 带一群孩子玩,还是不同年龄段的,你得找到一些能激起孩子有好奇心的事,及挑起孩子的好胜心。</p><p class="ql-block"> 春节去姑爷家拜年,带着五六个4岁~10岁的孩子去河边玩,挖蚯蚓,打水漂,跑步比赛,很快就孩子们融成一伙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