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拉波利斯:棉花堡上的“世遗”古城

樱桃小丸子

<p class="ql-block">卡帕多齐亚(Kappadocia)的热气球和代尼兹利(Denizli)的棉花堡,是土耳其旅行经典的名片式风景。其中位于土耳其西南部、代尼兹利附近的棉花堡,自古以来就是远近闻名的温泉度假胜地,既有上千年的天然温泉,也有因钙化形成的棉花似山丘,绝大数游人的目光被棉花堡所吸引,而忽略了山顶上的古城希拉波利斯(Hierapolis)—一座罗马和拜占庭时期的温泉疗养城,拥有数量可观的遗迹,及一家博物馆,在1988年与棉花堡一起入选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名录,是棉花堡旅游的精华。</p> <p class="ql-block">早在公元前7世纪上半叶,弗里吉亚人(一个古老的印欧人部落)在此建造了一座寺庙,之后发展成希拉波利斯的中心。希拉波利斯建于公元前190年,由帕加马国王欧迈尼斯二世所建,并开始发展起矿泉浴,成为温泉疗养中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后于公元前133年并入罗马帝国的亚细亚行省,并逐渐繁荣起来,于公元2~3世纪达到鼎盛,人口达到10万之多,许多建筑遗存都来自于这一时期:罗马剧场、罗马浴池、体育场、集市、柱廊大道等,至拜占庭帝国时期越发兴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然而频发的地震带来了灾难,最后在1334年的一场大地震中,仅存的古代建筑也被摧毁殆尽,希拉波利斯终于被废弃了。直到1887年因为德国考古学家卡尔·胡曼的重新发现,湮没的古城才得以重现异彩,为世人所知。</p> <p class="ql-block">棉花堡景区有三个主入口:南门、北门和中门。南门和北门靠近山上的古城,从这两个门进入,都是先游览希拉波利斯,然后一边下山一边游览棉花堡的钙华池,出中门返回村庄。中门则在石灰岩山脚下,从中门进入的游人,需先要上山,爬过钙华池才能抵达希耶拉波利斯,然后原路返回村庄,这样比较费力。因此我们选择从南门进,中门出。因为古城较大,遗址多且分散,我们租了一辆电动三轮车,开着车去游玩,需要拍照就停车下来拍,这样可以节省时间和体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希拉波利斯古城遗址平面图(网络图片)。</p> <p class="ql-block">从南门进入,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建于公元5世纪的拜占庭大门(Byzantine Gate),大门由石灰钙华、大理石和其它材料建造而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图片来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从拜占庭大门进了古城,最先看到的是公元1世纪建造的体育馆(Gymnasium)的陶立克柱。用于居民健身的体育馆是古城的重要建筑,在公元7世纪的一次地震中倒塌。</p> <p class="ql-block">沿途都是建筑的断壁残垣,一些罗马柱保存尚好。</p> <p class="ql-block">一直往前走,就来到了古城著名的遗迹—古罗马剧场(Roman Theater)。</p> <p class="ql-block">剧场依山而建。我们把车停在山脚下,爬上一个小山坡,来到剧场的顶部。</p> <p class="ql-block">剧场入口均为典型的罗马式拱门。</p> <p class="ql-block">剧场是在公元129年为了哈德良皇帝的到访而建造的,在塞普蒂米乌斯·塞维鲁皇帝统治时期(公元193~211在位)翻修了一次,可以容纳12000人,是地中海沿岸保存最完整的古罗马剧场之一。</p> <p class="ql-block">舞台幕墙有豪华的廊柱装饰,顶部有精美雕刻。</p> <p class="ql-block">在前排中间,有一处大理石材质的半圆形高靠背座位,这是当时的贵宾“包厢”座位。</p> <p class="ql-block">从剧场往上,有一条崎岖小路通向古城一处著名的遗迹—使徒圣菲利普殉难处(Martyrium of St Philip the Apostle),这是一座八角形的建筑,地面上有错综复杂的八边形结构,8座独立礼拜堂的拱门上都有十字架标志,据说圣菲利普就是在此地殉难的。(因为租车有时间限制,我们没有前往一些山上的景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照片来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我们从剧场走回山脚的停车点,继续往前面的平地开。</p> <p class="ql-block">一路上都是建筑遗迹,大多已看不出原来的模样。</p> <p class="ql-block">我们来到平地上的一处遗址—古城的南大浴场。浴场建于公元2世纪,占地1.5公顷(140米X100米),建筑就地取材,用石灰钙华建成,从市中心温泉汲取热水。在拜占庭时期浴场被改成了基督教教堂,如今浴场西南角建成了一座博物馆—希拉波利斯考古博物馆(Hierapolis Archaeology Museum),展出希拉波利斯及周边地区出土的文物,包括石棺、雕像、古币及金银首饰等。</p> <p class="ql-block">浴场遗迹。</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入口。</p> <p class="ql-block">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的雕塑艺术品。</p> <p class="ql-block">雕像。</p> <p class="ql-block">从博物馆走出来,忽然发现这天的云绝美了。</p> <p class="ql-block">在剧场和博物馆之间,是阿波罗神庙(Temple of Apollo)的遗址。神庙是献给希拉波利斯的保护神阿波罗·莱贝诺斯的,是古城的一处最重要的建筑,但已在历次地震中被摧毁,如今我们只能看到这座多利安式古希腊神庙残余的地基,神庙里还有献给阿波罗、库柏勒、阿尔忒弥斯等众神的祭坛。</p> <p class="ql-block">公元前2~3世纪,这里是阿波罗重要的崇拜中心之一,地中海沿岸的人们来到此地,在温泉中沐浴,并在神庙中向阿波罗祈求保护或聆听神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据说神力来源于神庙附近,一个被称为“地狱之门”的洞穴入口,洞穴会向外冒出有毒气体,瞬间可杀死祭司献祭的小动物和小鸟,只有照看神庙神龛的祭司们才知道,在靠近毒雾时要屏住呼吸的秘密。于是当有人祈求神帮助之时,这时坐在毒雾笼罩的洞口却安然无恙的祭司,会发出对寻求帮助的人们来说极有价值的神谕。</p> <p class="ql-block">据说意大利考古学家发现了,与古代传说中的“地狱之门”描述相符的遗址,他们发现的洞穴入口在一段阶梯的下面,旁边是一面墙壁。据说在全盛时期,墙壁一侧曾坐落着一座采用希腊罗马式石柱的小寺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图片来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在阿波罗神庙前,有一座公元2世纪修建的水神庙(Temple Nymphaeum)。城中水流通过纵横交错的水渠汇于此处,形成一个大喷泉,这里也是献给当地水神的祭坛。公元5世纪拜占庭时期,人们用阿波罗神庙的神墙作为材料,翻修了喷泉。意大利考古学家在此发掘出两尊女祭司的雕像,现保存在当地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这条小路通向剧场顶端。</p> <p class="ql-block">我们开着车继续朝北门走。</p> <p class="ql-block">沿途另一座水神庙的遗址。</p> <p class="ql-block">一条贯通遗址南北的廊柱大道—弗朗提诺街(Frontinus Street),街道两端曾以纪念碑拱门为界,是古城的主商业中轴线,这里还残存一些原先的铺路石和柱子。街道靠山一侧是建于公元2世纪的集市(Agora),集市再往山上走,还有一座残存的希腊剧场(Hellenistic Theatre),据说是迄今为止出土的最大的剧场之一。因为赶时间,我们没有上山去看。</p> <p class="ql-block">弗朗提诺街的两端和中段各有一座拱门,中段的拱门修建于公元5世纪,与入口处的拜占庭大门如出一辙。</p> <p class="ql-block">街道南端的拱门已坍塌,只剩下一侧的墙体。</p> <p class="ql-block">在街道北端,带双塔的图密善拱门(Arch of Domitian)建于公元84年,由皇帝图密善下令建造而得名。这座类似于凯旋门的“三拱门“,让我们想起了安塔利亚的哈德良门(同为“三拱门”)。</p> <p class="ql-block">走进图密善拱门,它前方左侧的廊柱建筑是一座大型公共厕所(Latrine),有两层水道,一层排污,一层流过干净的水源。</p> <p class="ql-block">图密善拱门的前方是荒废了的古罗马浴场(Roman Baths),在拜占庭时期曾改建为教堂。由石块砌成的巨型双拱门,是典型的罗马建筑风格。</p> <p class="ql-block">浴场再向前则是希拉波利斯的亚壁古道(Appian Way),这条铺砌道路通向北门。这里有一大片古代的墓地(Necropolis),朝着北面延伸了几公里,有至少1200座石棺,据说是土耳其最大的古代墓地之一,石棺多半埋葬了古代那些前来希拉波利斯寻求治疗,而最终未治愈的温泉疗养病人。</p> <p class="ql-block">散落荒地的石棺(网络图片)。</p> <p class="ql-block">这时租车的时间就要到了,我们匆忙拍了几张照片,就赶紧开回了位于古城中心的还车点,把车还了,我们继续游玩。</p> <p class="ql-block">还车点一旁就是帕穆卡莱古温泉游泳池,池底是罗马时代遗址,温泉水不断从底部涌出,水质清冽,池底的大理石柱和雕像残片清晰可见。水温不高,35度左右。据说埃及艳后克莉奥帕特拉也曾在此泡过温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图片来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游览完古城希拉波利斯,我们走到棉花堡的钙华池(Travertines),准备从这里往山下走,一边下山一边游览钙华池。</p> <p class="ql-block">棉花堡的形成过程:雨水渗入地下,溶解了岩石中的石灰质和矿物质,又以温泉形式涌出,当温泉顺着山坡流淌下来,石灰质沿途沉积,经年累月就形成了层层相叠的半圆形白色天然阶梯,就像白色棉花堆积而成的城堡,故名棉花堡,土耳其语为Pamukkale(Pamuk意为棉花,Kale意为城堡)。</p> <p class="ql-block">棉花堡的钙华分布范围约2700米长,160米高,水温常年保持在36到38度之间,酸碱值大概6左右,富含钙、镁等矿物质,泉水不仅可以饮用,对风湿、皮肤病及神经衰弱等疾病有神奇疗效。因此在古希腊古罗马时期,吸引了许多达官贵人前来疗养治病,并由此建立了城市希拉波利斯,成为了当时的温泉疗养胜地,如今土耳其旅游的网红打卡地。</p> <p class="ql-block">然而由于川流不息的游客,和山下大量兴建的温泉旅馆,导致了泉水量锐减,枯竭的水源又造成白色石灰岩泛黄变黑,为此在一段时间,土耳其政府曾宣布暂时关闭棉花堡的观光,让此地得以修养生息。重新开放之后,除了约束温泉旅馆的开发,同时也要求进入钙华池的游客需赤脚,且不准游泳。</p> <p class="ql-block">我和老茂脱了鞋子,挂在双肩包上,然后穿上一双厚袜子,小心翼翼地走进钙华池。钙华池的地面大部分有凸起的纹路,必须踮着脚一步一挪地走,不然脚会被硌得生疼,在一些光滑的地方,还得注意防滑。</p> <p class="ql-block">举目四望,除了几个池子有极浅的水,大部分池子都是干涸的。曾经清泉流淌,清清池水倒影着天光云影,美到无与伦比的画面,如今已不复存在,令人慨叹唏嘘。</p> <p class="ql-block">下山小路顶部有一个不断涌出温泉水的沟渠,有人沿着沟渠往下走,有的坐在那拍照,还有的干脆坐在那泡脚……,我们也坐在那享受了一下泉水的按摩,然后继续往山下走。</p> <p class="ql-block">我们走到钙华池半山腰时,已近黄昏时分,在夕阳余晖映照下,白色石灰岩泛着柔和的光。随着时间的推移,岩石上的光泽渐变着,从浅粉色,到浅金色,直至玫瑰金色,美轮美奂。</p> <p class="ql-block">我们从钙华池处远眺,只见缓慢下沉的太阳,映红了整片天空,四周的云彩也被镶上了一层金边,我们有幸目睹了棉花堡一场绝美的日落。</p> <p class="ql-block">第二天早上,我们离开棉花堡,驱车驶向伊斯坦布尔,这将是我们此行土耳其的最后一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