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人和人之间有缘份。人和山之间也有缘份。缘份这个事挺神奇,它总会和你的人生有所交集,在某年某月某天某时,在某地,不期而至。</p><p class="ql-block">我头回听人家说普陀山,是1996年春天。在去丹东的火车上,一位女军医讲述她去普陀山的经历和感受。她是部队诗人,讲得绘声绘色,脸上焕发出虔诚和圣洁的光。</p><p class="ql-block">缘份就这样延伸和发生了。当年秋天,我恰巧结识了一位宁波的好兄弟李国庆。他带我上了普陀山。</p> <p class="ql-block">上普陀山那天,微风细雨,天气不凉不热。下船不远,还没到山门,就看到左侧山石上镌刻着的“海天佛国”的条幅,非常醒目。这时,挺浓郁的檀香味随海风轻轻吹来,顿感香火的气息,令人神怡。</p><p class="ql-block">普陀山的游人不多。我们乘车到山顶,从山上走起。先后走了慧济禅寺、法雨禅寺和普济禅寺三座主要寺庙,还在一个非常干净的饭店里吃了餐“普陀海鲜”。</p> <p class="ql-block">看慧济禅寺。慧济禅寺位于普陀山最高处的佛顶山上,又称佛顶山寺。与普陀山其他寺院不同,慧济寺主殿为大雄宝殿,供奉释迦牟尼佛像,右侧大悲殿供奉的唐代观音像,是普陀山最古老的佛像。慧济寺主殿屋顶用天蓝、淡绿、鹅黄、紫红等色琉璃瓦盖成,阳光下映出万道彩虹,形成了“佛光普照”的景象。</p> <p class="ql-block">看法雨禅寺。这座禅寺又称后寺,初名海潮庵。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赐“天华法雨”额,遂称法雨禅寺。建筑布局依山取势,分群递升。其中九龙殿最为辉煌。该佛殿是从南京明故宫整体搬迁而来,殿内有普陀山三宝之一的“九龙藻井”。</p> <p class="ql-block">看普济禅寺。它又称前普寺,始建于宋元丰年间(1078年—1085年),是普陀山第一大寺,也是全国重点寺院,历代全山方丈均住于此。寺院规模宏大,有“五步一楼,十步一阁”之称,全寺殿堂六进,自南向北贯串在一条中轴线上。其中大圆通殿是普济寺主殿。殿中供奉高8.8米的毗卢观音为菩萨正身法像,两边端坐观音“三十二应身”,以示观音大士感应世间万物众生。</p> <p class="ql-block">那个时候,山下观音菩萨的大铜像正在修建,铜像四周搭着架子,蒙着蓬布。有人告诉我,明年再来,这座硕大的观音铜像,就屹立海边了。</p><p class="ql-block">何止于第二年。此后连续13年,我都有缘重来普陀山。</p> <p class="ql-block">1997年深秋,在参加上海第八届全国运动会之后,我来到普陀山。这时,南海观音大铜像立像已然完成。铜像整体台座三层,总高33米: 其中佛像18米,莲台2米,台基13米;台基面积为5500平方米。佛像顶现弥陀,左手托法轮,右手施无畏印,妙状、慈祥。它体现了观世音菩萨“慧眼视众生,弘誓深如海”之法身;展瞳了“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作渡人舟”之愿景;昭示了“南海观音慈悲大千,普陀新景光照千秋”之壮丽。</p> <p class="ql-block">围绕造像和立像过程有很多美丽与神奇的传说。</p><p class="ql-block">我先说这一件。</p><p class="ql-block">在南海观音铜像的开光仪式上,天空出现异像。原本乌云密布的天空,突然从中间裂出一道光芒,径直照射观音神像。这一场景震撼了前来参加和参观开光仪式的所有人。</p><p class="ql-block">当那一束光芒照耀观音像之后,天空中以那束光为中心,慢慢在向四周扩延。逐渐,黑暗消失,光芒重新布满天空。奇,神奇。</p> <p class="ql-block">再说件人尽皆知的事。</p><p class="ql-block">我们知道,从观音铜像建立后,普陀山乃至舟山、浙江几乎没有遭遇过台风的侵扰。多年来,诸如“卡努”、“灿鸿”、“烟花”、“梅花”、“安比”、“利奇玛”、“谭美”等等一众台风、超级台风,见到普陀山就拐弯绕路,甚至偃旗息鼓。是什么原因呢?无解。科学的尽头是玄学。姑且还是归结为“神奇”吧!</p> <p class="ql-block">我对普陀山的虔诚是情有独钟的。2003年正月十五早上,我和国庆、克扬、向阳等兄弟从宁波奔向普陀山。在舟山,因船少没买到船票,国庆便租了只舢板,还在“观音跳”寺庙订了桌斋饭。那天,我时而坐在舢板里,时而站立在船头,面对茫茫大海,迎风破浪,没有絲毫胆怯和懦弱。我把自已想像成了仙侠人物,兴致勃勃,振衣过海。</p><p class="ql-block">中午的斋饭很丰盛。鸡鸭鱼肉一应俱全,不过都是豆腐做的;再辅以青菜,也是八菜一汤。我只是奇怪,“观音跳”的和尚竟然也有这般手艺?正思寻,一和尚走来,从僧袍里拿出瓶黄酒,说: 天冷,驱寒。</p> <p class="ql-block">在普陀山,我曾遇见过两个和尚。他们一瘦一胖,各有千秋,颇让我感到震撼。</p><p class="ql-block">曾见一青年和尚,精壮。他沿山道一路跪拜: 三步一磕头,又全身匍伏,再撑起身来直立,双手合什向前三步……如此循环反复。他把半边僧袍掖在腰间,裸露出古铜色的半身胸肩和臂膀,汗水浸染,在阳光下泛着闪闪的光芒。他就像一部无声的机器,在通向观音菩萨大铜像的山路上,扑倒再弹起地前进。我不知道他从哪里来,不知道他从哪里开始跪拜,单就这份真诚和辛苦,足以让我肃然起敬,刮目相看。古人有句话说: 千里万里,行则必至。这年青僧人的举止行为,恰好就是最好的诠释。</p><p class="ql-block">又曾见一中年和尚,胖硕。他端坐在菩提树下的石櫈上,半闭眼晴,手中摆弄着一串大佛珠。忽然,他说道: 昨天,已经死了,你从今天开始活。这和尚声若洪钟,我为之一振。这才看清,他身边还倦缩着个泪眼连连的瘦小姑娘。估计,他们认识,和尚大概在劝导人家。不过,这话听着简单,却着实狠辣。以前种种,便是昨日死;明日种种,才是今日生。细品味,还真是禅机和哲理。</p><p class="ql-block">由此,我不仅想到自巳,今后该怎么个活法呢?别说,那日还真悟出了两句箴言: 以顺其自然的心态,过随遇而安的生活;做简单快乐的自已,度平安健康的岁月。</p><p class="ql-block">人生的所思、所想、所闻、所见等等,一切就是缘份。释迦牟尼说: 无论你遇见谁,他都是你生命中该出现的人。</p> <p class="ql-block">普陀山位于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区,杭州湾南缘,舟山群岛东部海域。每次去普陀山,我都要在舟山市盘桓两日,会会朋友。久之,便结识了市政府的原接待处处长,我称他老徐。</p><p class="ql-block">老徐比我小几岁。他随和厚道,为人低调,表面是“好好先生”,但骨子里那可是性情中人。据说,他原是北京一大首长身边的工作人员,后来调到了舟山市,一直勤勉工作,任劳任怨。</p><p class="ql-block">老徐爱喝酒,也能喝酒。平时自我约束,应酬虽多,尚能把控。但相处熟了近了,便不自巳。有一年国庆节,我和北京的吴军到舟山。他说: 领导不在,嘱咐我好好招待你,今晚咱喝痛快,明天再陪你去普陀山。说罢,他从包里拿出两瓶70度的“北大荒”白酒。说: 哥,咱俩一人一瓶,不够,再喝别的。就这样,我俩喝掉了“北大荒”,又喝了若干杨梅酒,还干下去两大扎啤酒。结果,都没怎么样,便在海边连说带笑地蹓跶了半个多小时。</p> <p class="ql-block">第二天,我们乘武警的船渡海。上普陀山,只转了一个慧济禅寺,眼见到了普济禅寺,老徐却带我们拐了弯。他说,先吃点饭,我们再转。时值中午,我们便和他走进了五星级的“息耒小荘”。</p><p class="ql-block">估计是早有沟通联络,酒店经理准备了丰盛的午餐,在餐厅里等待我们。大家落座,经理就让服务人员开酒。老徐说: 咱再喝点白酒?把昨晚的酒调理一下。我说: 不行,回舟山你们领导晚上还要张罗,受不了。他说: 那咱们就喝红酒,一人一瓶。于是,我喝了一瓶卡斯特。看他们都兴奋,还要喝,便借故说血压不行,要去房间休息一会儿。</p><p class="ql-block">我睡了一个多小时。起床到餐厅,老徐们还喝呢。北京的吴军说,他们已经喝了十六瓶红酒。五个人喝了十六瓶,都没喝大,真是海量。返回舟山的船上,我和老徐说,普济寺就在“息耒小荘”旁边,没去,有点遗憾。老徐笑呵呵地说: 哥,在普陀山喝酒,就等于烧香了,菩萨老人家不会责怪咱们。老徐的幽默和豁达,是另类“心诚则灵”的解读。这也让我想到了几句词: 红酒飘香处,背对茶树眠,梦里三柱香,求愿报平安……</p> <p class="ql-block">打这之后,我就再沒见过老徐。一是从宁波到舟山有了跨海大桥,行程快捷方便,不需打扰他;二是去普陀山的人太多,商业化气息太重,没了往日那份宁静,也不很想去。但我还是常惦念老徐,有时向宁波的兄弟打听他的情况,有时托人代话,约他来沈阳玩儿。前几年,有人告诉我,他走了。他倒在酒桌上,是脑出血,经全力抢救,也没能挽回他的生命。</p><p class="ql-block">现在想想老徐也感到心痛。他这也是以身殉职,却不能冠以公伤、烈士等名义。嗟呼哀哉!但我相信他的魂灵已飞往普陀山。因为那里也是一方极乐世界,那里亦契合他的本性: 向真,向善,向美。</p><p class="ql-block">我想劝慰自已: 人与人相识相知,虽然皆是缘份,但或早或晚,也要面对生离死别,只不过是早一天晚一天而已。阿弥陀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4年3月23日于沈阳</p> <p class="ql-block">我和老徐(右一)在慧济禅寺合影。</p> <p class="ql-block">与宁波的国庆夫妇合影。</p> <p class="ql-block">与北京某办公室主任吴军(左一)合影。</p> <p class="ql-block">正月十五早晨,租舢板渡海,上普陀山。</p> <p class="ql-block">与向阳(左一)、国庆(左二)和克扬(右一)合影。</p> <p class="ql-block">原全国佛教协会副主席、浙江省佛教协会主席、普陀山大和尚戒忍大师给写下的墨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