抒情散文~来一场好愉快又好口福的聚会旅行

愚叟补拙

<p class="ql-block">  难得侄女丽霞的一片真心,每年的这个时候,都要请我们这些姑姑和亲人们到她家吃年饭,好客情呀!确实请的是一腔亲情哟!</p> <p class="ql-block">  3月24日我们相亲相爱一家人在丽霞家欢聚一堂多热闹啊。家人团聚笑声朗,寻常烟火最暖心。满满的一桌二十二个菜,简直就是二十二个艺术品,满堂的亲戚围坐着装有大转盘的大园桌,高高兴兴的没有任何拘束。外娚素松小两口子珊珊来迟,我们准备吃了,他俩才赶到。素松的到来,顿时整个饭堂格外活跃了,亲情的气氛更加浓郁了,素松的口才了得,充满了活力,诙谐幽默,充满了人情味。他引人入胜讲话,妙语连珠独树一帜,使全堂笑声不断,让我们忘却了一路旅途的劳顿和疲惫,真有点相声大师的语言魅力哟!满桌的菜香,满堂的笑声,这就是亲情。大家吃饭喝酒,尽兴不醉,看着大家香香美美的吃,幸福便在我心里洋溢着,浓浓的亲情氛围在这里飘荡,久久的,永远,永远……</p> <p class="ql-block">  在丽霞家热热闹闹的吃过午饭,我们一家人从喧嚣的高房子中来到了静谧的钓源古村,我的心情总是明丽而宁静的。</p><p class="ql-block"> 我们从小车上下来,为了全方位的审视古村全景,步行來到了树木葱郁的小山包上,透过碧緑的柳条,我的目光,把古村全景全部汇集在脑海里,既有“文章留痕,墨香沁心”的诗情,又有“眼内波动众人猜,一面风情深有韵”的画意,不敢大声喧哗,生怕这宁静的画面被惊醒哟!俯视钓源,有青砖黛瓦的老屋,有七星伴月的池塘,有大气十足的廊桥,整个村子藏在一片葱郁的古樟林里,青砖灰瓦若隐若现,妇幼怡然欢乐,又好似藏在一个巨大的元宝里,禅意悠然。让人不得不承认,古村的老祖宗真睿智,植树、挖塘、凿井、架廊桥,与自然求平衡,与万物求呼应,有意营造桃花源的意境,避开了世间的喧嚣,像青山绿水间的隐士。</p><p class="ql-block"> 我们一家人置身古巷,嗅着袅袅的炊烟,尤如穿越了悠远的时空隧道,不知不觉地,就把自己置身于明清时代的社会生活中。风雨廊桥的倒影、雕龙画凤的砖饰、长道短巷的青苔、宅院重檐错落,让我们无不生发出“寻古风之遥远,觅流韵之长传”的雅兴情思。</p> <p class="ql-block">  多年前,我们一家人曾经也来过钓源村游玩。走进钓源古村,村内古樟成林,村民纯朴,粉墙黛瓦,碧波荡漾。整个村落掩映在一片绿意盎然之中,宁静中蕴含着江南古村的秀气,宛如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我们游览了欧阳氏总祠、礼派宗祠、文章世家古牌坊、文忠公祠、明善祖祠……村内的宋元明清建筑依照太极八卦理念布局,形成了钓源古村的显著特色。保存完好的祠堂,鎏金的木雕门窗、彩绘家具、精美的石雕,堪称一部浓缩的庐陵文化史,其中蕴含的文化内涵,令人赞叹不巳。</p> <p class="ql-block">  踩着鹅卵石道,仿佛穿越了时光隧道,回到那远古的年代。这一条条青石板铺就的巷道,过去也曾是人來人往、熙熙攘攘,或许有富家小姐的宝马雕车香满路,罗衣飘飘随凤远;或许,中弟的进士举子,曾经骑着高头大马回乡省亲,欣喜吟诵着“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那潇洒飞扬的马蹄声,徘徊在多少深闺少女的梦里心头……繁华的岁月悠然远去,如今的青石板路上,人们或摇扇乘凉,或闲庭信步,或笑语盈盈,挺拔苍翠的古樟下,一阵阵樟香沁人心脾,令人感到自在清凉。</p> <p class="ql-block">  村口的“钓源欧阳氏祠”,为清朝建筑风格,坐南朝北,分为总祠、房祠、家祠,祠堂东面是“崇文书院”。前后的建筑形成了大大的“品”字,钓源古村自古就把“讲究品德,注重品行,追求品位”作为立身之本。与欧阳氏宗祠远远相望的是“八老爷别墅”,别墅的前院后庭气势恢宏,桂花四季飘香,对联上写着:“神驰万里观天地,笔写千章说古今。”如今的别墅已成为村史馆。展馆内,四库全书总裁曹秀先的青花瓷联“一榻清风书叶舞,半窗明月墨花香”,明代祝枝山手书的楹联“灯火夜深书有味,墨花晨湛字生光”,彰显着先贤们勤于修学的品格。千百年前,欧阳修的母亲画荻教子,以沙地做纸,以芦苇做笔,培养出了一个中国文坛的领袖。欧阳修身居高位,惟贤是举,王安石、司马光、包拯、苏轼,都得益于他的培养、推举,在欧阳修的带领下,开创了一代文坛新风。钓源人沿袭了欧阳修的处世理念,在生活中谨守做人做事的道德准则,在他们看来,考取功名的目的,不仅是为了功名利禄,也是获得报效国家和造福百姓的机会。</p> <p class="ql-block">  如今的钓源古村,尊重历史文化,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对古村进行了修缮提升,面貌焕然一新。把古村建设成二十多个景点,游客可以在各个景点围炉煮茶、品茗聊天,欣赏夕阳晚照、月落星沉。昔日瓦砾遍布、荒草丛生的院落、坍塌的房屋,重建成了一座座温暖舒适的民宿,还开辟了许多有趣的场所,欧阳修诗词中赞美的柳树、枫树、桃花、杏花,等多种植物也相聚在钓源古村,还原了,再现了欧阳修笔下的唯美意境。我们缓缓地蹓跶在青石板铺就的步道路上,早已不见意气风发的赶马人,只留下了一路踏花归来的一拨一拨游人。步道两旁,枝繁叶茂的香樟林摇曳着初生的嫩叶,青青草地上,簇拥着五彩缤纷的花朶。</p> <p class="ql-block">  沉寂许久的古村,换上了绮丽的新装,焕发出自然、古典、现代相互融合的独特风采。</p><p class="ql-block"> 太阳当空照,天气好热呀,人们都在樟树林下玩耍、乘凉。我回望钓源古村,历经千年风雨,伴随着宋元明清的历史车轮,一路从远古走來,厚重而悠远。钓源古村的发展与传承,来自于“天人合一”精神的发展、融合和延伸,千百年来,古村始终保持着庐陵文化“崇文重教,饱读诗书,耕读传家”的优良传统,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美德,才能让后人永远瞻仰和铭记,千秋万世,代代相传。</p> <p class="ql-block">  伴随着历史的车轮,一路浩浩荡荡,一千多年的风雨历程,古村带着喘息声,从远古走来,厚重而悠远,这旗杆石、许多的祠堂、照壁,还有精美的石雕、木雕和彩绘,无不向世人展示“江南民居博览园”的霸气。</p> <p class="ql-block">  寻觅着夕照的青石板小巷,我们一家人宛如一群呢喃的春燕,想从远古的瓦缝砖隙中,探索着古村经年的秘密。但总是看不够,品不尽 ,总有满满的收获啊!</p> <p class="ql-block">  阅读着钓源古村的池塘、风雨廊桥、石板路、照壁,既是一帧鲜活的时光表情,也是一枚民俗民情的生动符号。我的脑海里,怱然闪过一个念头:钓源人是多么幸福的,在廊桥上热闹、搓麻绳、纳鞋底、抽旱烟……多么惬意呵!</p> <p class="ql-block">  虽然参观古村只是走马观花,时间匆匆,多少有点遗憾,但我的脚步,我的目光,我的气息,已经亲近着古村,心,也有了一丝满足。</p><p class="ql-block"> 以后來得机会少之又少,但我已把自己全心全意交给古村的柔然时光,真不多,匆匆而来,匆匆而去,急赶路一般,多少有点愧对古村了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