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18年7月14号徒步了卧虎山西侧的长城(下图橘黄色线路所示),时隔这么久,当年的卧虎山西侧长城,走的是惊心动魄,悲壮不已,今天跟随老兵户外继续徒步卧虎山东侧的长城(下图紫色线路所示)。此段长城没有走过,不知道是否像当年一样让人魂飞梦绕!</p> <p class="ql-block">按惯例,早上7:20牡丹园集合出发,一路向北,路上十分顺利,9:30到达目的地-长城卧虎山段潮河水关遗址东北侧的101国道。</p><p class="ql-block">此处是河北省滦平县。</p><p class="ql-block">在我们走下潮河的地方,向南不远处就是古北口瓮城遗址。</p><p class="ql-block">在瓮城门前立有石碑,碑文上的文字介绍:古北口瓮城位于古北口村与河北省的交界处,是古北口关的主要防御设施之一,也是一个关隘的防守口。它依附于长城古北口关,与长城连为一体。当来军进入瓮城时,将主城门与瓮城门关闭,守军即可形成合围之势,现墙体也保存完好。</p><p class="ql-block">瓮城建于明代,原来隶属蓟镇总督管辖,属于蓟镇西协古北口路,明代戚继光在此建督。</p><p class="ql-block">瓮城平面呈三角形,周长238米,设在通往东北的重要关口“铁门关”上,也称“铁门关瓮城”,其墙体用城砖和毛石混合建造,设有两道城门。</p> <p class="ql-block">为了避免受阻,领队带领我们从路边下到潮河的河漫滩,冬季水少,河漫滩长满了芦苇丛。</p><p class="ql-block">春季的潮河,冰水已经融化,北方的河流不到雨季,永远都是一片小溪湍流的景象,夏季来临这里就是一片广阔的湿地。</p> <p class="ql-block">河床右侧安装了两米多高的铁丝网,不知道是谁扒开了一个大洞,真是上天的眷顾,从这里通过。</p><p class="ql-block">穿过铁丝网,继续前行,就是通往潮河水关遗址的正道。</p><p class="ql-block">由于我们目标太大,只能从河谷切到正路,道路的尽头有一座小桥,可惜小桥没有修到对岸,但是,右侧有一架木梯子又成全了我们,大家迅速从此处下到河底。</p> <p class="ql-block">下桥后走到潮河的对面,就是一条小马路,沿小路徒步约200米,就看到了高大的敌楼。</p><p class="ql-block">走近敌楼发现,有两座敌楼一高一矮,原来这就是古北口卧虎山西段著名的姊妹楼。</p><p class="ql-block">姊妹楼的南侧是茂密的大杨树,只有走近姊妹楼才能真正看到姊妹楼的庐山真面目。</p><p class="ql-block">过了潮河就是密云区,姊妹楼长城有一段是在密云古北口范围内。为什么叫姊妹楼?毋庸置疑,因为两个敌楼本身挨得比较近,宛如一对姐妹,故被称为姊妹楼。姊妹楼被修缮过,整体结构完整,条石、灰砖垒砌无缺损,虽然少了一份沧桑感,但却多了一分巍峨壮观!</p> <p class="ql-block">下图是当年日本兵占领古北口时留下的照片。同时也留下了不可饶恕的滔天罪证!</p><p class="ql-block">时间回到1933年1月,日军进攻山海关,3月占领承德,紧接着兵分几路,攻向长城东部各主要关口,威逼北平,战争一触即发。日军主力第八师团全部及骑兵第三旅气势汹汹地扑向北平东北大门一古北口。驻守在古北口的东北军六十七军寡不敌众,节节败退。国民政府派遣国民革命军第十七军日夜兼程</p><p class="ql-block">奔赴前线北上抗日。其先头部队第二十五师于3月4日凌晨赶到了古北口。不久,日军便对古北口发起进攻,中国军队迎头痛击,无奈因敌我力量悬殊而惨败。</p> <p class="ql-block">走近姊妹楼,立刻感觉自己十分渺小。</p><p class="ql-block">奇特的楼体设计不禁让人眼前一亮,这大概是我见过的最彪悍的敌楼了!远看像一座巨大的连体宫殿,彰显着中国古代砖拱结构之坚固!</p><p class="ql-block">其实,姊妹楼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20世纪30年代,美国旅行家威廉·盖洛在清晨来到古北口。那时的潮河依然水势浩大,晨霭中,水边矗立着一对奇异的敌楼,携手站在一起,亲密如同姐妹,他被感动了,拍下了一张姊妹楼的原始照片。</p><p class="ql-block">由于战争和人为的破坏,姊妹楼已荡然无存,只留下了残基。几年前,人们凭借威廉·盖洛的照片,复原了姊妹楼,才有了今天我们看到的壮美楼体!</p> <p class="ql-block">在姊妹楼之间,顺阶梯而上,顶端就是长城城体。</p> <p class="ql-block">城墙十分厚重,两边的垛墙已不复存在。</p><p class="ql-block">居高临下,恐高的都会发瘆!</p> <p class="ql-block">站在高高的城墙上,感觉高大姊妹楼立刻变得渺小了。</p> <p class="ql-block">我们沿着长城马道一路向西攀登,卧虎山就在我们的正西方向,随着海拔的升高,视野逐渐开阔起来,潮河的风景尽收眼底,墨绿色的水域、金色的芦苇…宛如袖珍的杭州千岛湖,此时春光无限,柔美之状不可方物。</p> <p class="ql-block">古人云:大道为关,小道为口。坐落在燕山山脉的古北“口”是长城的咽喉要塞之一,由蟠龙、卧虎两山夹持、紧锁潮河,极为险峻,城墙从山上婉娫而修,连接起潮河上的水关,关口处再建起瓮城,虽不像山海、居庸、紫荆一样称关,但自古就是燕京门户,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战事不断。</p> <p class="ql-block">继续沿着长城攀登,脚下的潮河一路相伴,长城与潮河并行,似乎是河道的金色护堤。</p><p class="ql-block">初春的暖阳明媚灿烂,近乎有点燥热,但是身处宁静的山野,内心还是无比的舒爽!</p> <p class="ql-block">卧虎山西侧的长城敌楼保存相对完整,不过也有修缮的痕迹,许多敌楼用钢板、钢钉、螺母等加以固定,看起来十分坚固!</p> <p class="ql-block">徜徉于高高的山脊,两边悬崖百丈,风景壮阔。京通铁路就在山脚下,连续穿过三个隧道,转了一个大弯,向北而去,汽笛声响彻整个山谷。</p> <p class="ql-block">这段长城的敌楼都是空心敌楼,是明代长城最令人称道的卓越创造。</p><p class="ql-block">敌楼坚固高大,可以存兵器、储粮草、屯士兵、作观察哨…也是最富有攻击力的堡垒。因为明长城全是条石加灰砖结构,不用木材,所以扛得住风剥雨蚀,不怕火攻。</p><p class="ql-block">另外这种条石加灰砖结构的诀窍,都在于拱券结构的设计中。</p> <p class="ql-block">古北口长城位于北京密云县古北口镇东南,兼具雄、险、奇、峻。而卧虎山长城是古北口长城防御体系的西段。</p><p class="ql-block">这里有万里长城除了今天我们瞻仰的唯一的姊妹楼,还有最长的水关长城、极为罕见的扁形楼、圆形楼、半边楼、二十四眼楼、双垛口和“刀把楼”等,可以说,万里长城的精华与奇特之处,在这里都有展现。</p> <p class="ql-block">在今天的攀登中,最险峻的莫过于下图开始的这段长城。</p><p class="ql-block">连接敌楼的马道几乎是直上直下,台阶损毁严重,层级跨度大,看着十分危险,但是真正爬起来,感觉就不那么严重了!</p> <p class="ql-block">过了前面那个陡峻的敌楼,继续前行又是一个陡峻的山脊,长城沿山脊上下起伏,远看巍峨壮观!</p><p class="ql-block">敌楼屹立在山巅,长城腾飞过潮河,好似一条纽带,把盘龙山和卧虎山紧密联系在一起。</p> <p class="ql-block">这里的敌楼都是砖石结构,敌楼基础为条石砌筑,上面用条砖砌筑,没有楼橹。</p><p class="ql-block">敌楼的内部结构都是拱券式,即敌楼的底层为东西方向或南北方向,以二至三个主拱券为主,再以南北方向或东西方向以三至四个副拱券为辅,相互交织,组成网格状的内部格局,拱券的顶部均为穹窿顶形。</p><p class="ql-block">拱券式敌楼内部具有较大的空间,这种拱券结构在古代就有利用。例如,西汉的墓室,元代的城门、水门、桥梁和佛塔,都有使用拱券。明朝则更大规模更熟练地运用之,长城的空心敌楼是最好的案例之一。</p> <p class="ql-block">一座敌楼是否坚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砖的拱券结构是否做得精细和准确。好的砖拱券比起墙体往往更稳定,多年的爬墙我们发现,敌楼的砖拱券还相对完好,而其他部分却坍塌得十分严重。</p> <p class="ql-block">借助于券门的造型,我们留下了婀娜的倩影,高兴之余,内心其实也不免有点惋惜,我们中国人,受制于几何学和力学知识,没有能把这种拱券结构真正发展起来,这点落后于欧洲、波斯,甚至印度。所以,人类的技术和文化交流很重要,华夷之辨往往导致落后。</p> <p class="ql-block">此处向西长城还在绵延起伏,但是,我们的行程只能到此为止。</p><p class="ql-block">领队说不能再往前走了,从这个敌楼开始往回走,找到向南的山梁开始下撤!</p> <p class="ql-block">一路走来思绪万千,卧虎山段长城的巍峨与壮美还在脑海中回荡…</p><p class="ql-block">其实,长城不仅仅是一部有形的历史,更是一部中国建筑史。从秦汉的夯土墙,北朝的碎石墙,到明朝的青砖墙,一步步走来,都诠释了中国人民的勤劳与智慧!</p> <p class="ql-block">南侧下山的这段路程也是长城,属于北齐长城。可以说这里是明长城、和长城支城汇成的“长城结”。</p> <p class="ql-block">古代秦汉长城、北齐长城都很简陋,没有包砖,大致也没有敌楼。</p><p class="ql-block">秦汉长城几乎湮没无迹了,在北京,北齐长城留下的也都只是一条乱石带,看不到任何砖的痕迹,有的地方的齐长城乱石也很稀疏,只剩下斑驳的石块镶嵌在山脊上。</p><p class="ql-block">明代之前,砖是一种奢侈的建材。明代的烧砖技术产生了重大革命,砖的产量巨增,价格大幅下降,砖的使用迅速普及到宫殿、寺院、官府、城池、民宅,乃至长城。</p><p class="ql-block">使用青砖包墙的长城,墙体比起碎石墙可以更加陡峭难攀,也更加坚固,以抵御火器的轰击。长城的造型也可以更加精巧,为空心敌楼的建设提供了基础条件。</p> <p class="ql-block">这段山脊长城就没有敌楼,只有零星的乱石裸露在山脊上。</p> <p class="ql-block">悬崖峭壁高耸陡立,临下山前还是留恋这里的山石草木,再留个影儿以示来过。</p> <p class="ql-block">下山路有两条,一条是明显的山腰+涧沟小路(下面视频所示);另一条是极陡峭的山野土路。</p><p class="ql-block">大概是为了附和驴友这个称谓,不能走寻常路,所以许多人都走山野土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陡坡下来后是比较平缓的土路</p> <p class="ql-block">拦截无处不在,最下面的空隙完全可以通过,只是狼狈点而已。</p> <p class="ql-block">回头再看看刚走过的卧虎山,远看真的像一只卧虎。</p> <p class="ql-block">下到山底,走上047县道,开启赠送景点:万寿行宫和七郎坟。</p> <p class="ql-block">走上县道没多远就看到了“万寿行宫”。</p><p class="ql-block">为什么在这里修筑万寿行宫?</p><p class="ql-block">原来,万寿行宫的修建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p><p class="ql-block">因为古北口长城坡度较为平缓,位于密云的通风口,气候适宜。</p><p class="ql-block">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承德还未修建避暑山庄,康熙皇帝来到古北口,看到长城靠山临河,距京城200余里(约100千米),骑马当天可达,可作为一个避暑胜地,于是在这里修建了万寿宫。</p><p class="ql-block">大门紧闭我们无法进入,据说,万寿宫前殿北设一座高三尺(1米)、长两丈(约7米)多的檀香木香案,案中间是当时在位皇帝爱新觉罗·玄烨的木牌牌位,左右分列着故去的世祖爱新觉罗·福临、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崇德皇帝、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天命皇帝的牌位。每逢新年、端午、中秋及皇帝、皇后、皇太后的诞辰,古北口的文武百官于清晨齐集万寿宫前,分文武由两个角门进入前殿,按品级分班,依次向当时在位皇帝的牌位及已故皇帝的灵牌行三拜九叩礼。</p> <p class="ql-block">继续向前走约2min,就看到路边立有一块石碑,上面写着:七郎坟</p><p class="ql-block">石碑旁边是一段水泥台阶路,上到顶端就是七郎坟。</p><p class="ql-block">因为是防火期,看守的村民死活不然我们上去参观,只能窥斑见豹了。</p><p class="ql-block">七郎坟在杨令公庙的附近,坟前立着一块石碑,上面刻着“大宋杨七郎之墓”七个大字。</p><p class="ql-block">传说杨七郎随父亲老令公抗击辽兵,中了奸臣潘仁美的奸计,回朝搬救兵时,被潘仁美在古北口关前用乱箭射死,又被扔进河里。后来被当地百姓发现了,捞上岸祭奠一番就埋在了此地。而后,奇迹发生。三天之后,土坟突然长大,成为一座大坟。世代都有前来祭拜。</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再次路过潮河,金黄的芦苇间流淌着潮河水,远看犹如一幅美丽的图画!</p> <p class="ql-block">此次穿越路程约7.5km,用时约4.5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