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观《拾穗者》所想到的一一 </p><p class="ql-block"> 许多年前,在上海举办的法国画展上, 我看到了米勒油画真迹《拾穗者》。当时给我的第一印象是:色彩暗淡模糊,人物形象粗俗,比起画展上那些女神、圣母、贵族妇人的油画来,实在是不好看。</p> <p class="ql-block"> 你看那些个女神、圣母、贵妇们,画得多么的漂亮啊!她们身上的服装色彩鲜艳,丝绸上的绉折、花边、线脚,脖子上挂的珍珠、宝石项链……光彩夺目。</p> <p class="ql-block"> 她们皮肤是那样的细腻富有弹性,好像刚刚化过妆,粉扑扑油润润的。她们坦胸露臂,身上的汗珠、毛孔纤毫毕现,栩栩如生,令观众啧啧称奇。她们或是依偎在男人的怀里,或是怀抱着天使。她们寄生在豪门家族里,养尊处优,不愁吃喝,无忧无虑。</p> <p class="ql-block"> 再看米勒画的《拾穗者》,画面上三个农妇的脸色黝黑,五官不明,手指粗糙的像胡萝卜,吃力地弯着腰,捡拾田里遗落下的麦穗。其中一位农妇用手撑着膝盖,看样子累得腰都直不起来了。</p><p class="ql-block"> 她们衣着简朴,个个穿的严严实实,包着头巾,围着围兜,其中一位还戴着袖套。老旧褪色的粗布衣服脏兮兮的,上面沾着麦粒和杂草。一看就知道,她们是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农村妇女。</p> <p class="ql-block"> 但是,就是这幅不漂亮的《拾穗者》,却能引起观者精神上的极大震憾,她不愧为是法国奥塞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为什么呢?</p><p class="ql-block"> 我想,虽说这是一幅土的掉渣的油画,简单的构图,朦胧模糊的非写实的画法,但她留给了观者深刻地去思考想像的空间。这对当时西方盛行的美化宗教、神话、贵族人物的写实油画而言,在思想上、艺术上都是石破天惊的创举。</p> <p class="ql-block"> 更重要的是,在《拾穗者》之前,油画的题材多以神话宗教故事、战争英雄场景、达官显贵肖像为主。很少有真实反映底层劳动人民生活的作品。而在米勒的画里,农妇的动作神态是那样的纯朴自然,没有一点娇娆做作的样子。她们生养了众多的子女,为了填饱他们的肚子,要去捡拾掉落在麦茬间的麦穗。显然,她们的家庭是不富裕的。通过《拾穗者》,画家让我们联想到了,法国当时各个阶层之间的巨大落差,这理所当然地引起了观众深深的同情,这也是这幅画的人文价值所在。同时也反映了法国大革命后,人民思想的进步和解放。</p> <p class="ql-block"> 观看这幅画时,使我联想到了自己的一段经历。小学一到三年级,我在上海郊区吴淞中心小学就读。小学边上有农田,一到秋收季节,老师会带我们去田里上劳动课。老师让我们一边捡麦穗,一边听她讲“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让我们懂得了珍惜粮食,颗粒归仓的道理。</p> <p class="ql-block"> 四到六年级,我回到市区,在茂名北路小学就读。有一次写自命题作文,我就写了篇《捡麦穗》,得到了区月嫦老师的表扬,并作为学期优秀作文选读,着实让我得意了一段时间。五十多年过去了,现在想起来还会觉得开心。</p> <p class="ql-block"> 今天,老年大学的刘赛老师,让我们写看《拾穗者》油画的感想,还是很有意义的。这不但让我们练习了写作,还让我们回想起了那个困难时期,温故而知新。那个时期,大人们一边建设新中国,一边养家糊口,勒紧裤腰带,省吃俭用,把我们抚养成人。</p><p class="ql-block"> 今天,我们的后代,再也不用去捡麦穗来填饱肚子了,大家都过上了丰衣足食的幸福生活了。</p><p class="ql-block">我们赶上了一个好时代,我们应该知足了。</p><p class="ql-block"> 上海老年大学</p><p class="ql-block"> 纪实写作班同学</p><p class="ql-block"> 庞纲作业 2024.3.23</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