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当时的文艺创作背景,新中国反映生活为主,徐悲鸿倡导的西画改良中国画思潮。</p><p class="ql-block"> 白雪石在即能塑造立体主意,又在立体块面中体现出线质的优美。白雪石师承梁树年,梁树年师承张大千,白雪石在传统学习中临习过宋画,后来形成的端庄、严谨、安静的风格应该与宋画有关。比其传统,白雪石山石结构增加了更多的现实立体主意,笔墨少些许恣纵,多一些严谨。设色继张大千、梁树年浅降一路,但为了表现桂林清碧静宓的的意境,以冷色墨青为主,因为西画立体学光影注入,基本上是上阳下阴,少了传统设色的活跃浪慢性。</p> <p class="ql-block">白雪石师梁树年</p> <p class="ql-block">梁树年师张大千</p> <p class="ql-block"> 当然,白雪石工作居住于北京,当时的李可染也在北京生活居住,并在"写生改良中国画"方面成绩最为显著,白雪石自然受其影响更多。<span style="font-size: 18px;">甚至一生中主要创作题材"桂林",也受李可染的江南山水影响。</span>也就是说,白雪石的笔墨线根源来自梁树年,立体元素主要来是李可染,工整格调来自于宋画,艺术中心思想来自于"谱写新中国山河新貌"。</p> <p class="ql-block"> 白雪石桂林墨青为主设色的由来。<span style="font-size: 18px;">从画面统一角度上看,青色更能表达桂林碧水青山之清净。而山下青上赭,主要是</span>光影学来源。从画面统一上看,山峰独立,有倒影,下青上阳不单能体现山峰的伫立静穆,下青黑和水里的倒影一致,整幅画不浑乱。试想,如果下赭上青,山也不稳重,下赭和水中的倒影也不协调。</p> <p class="ql-block"> 白雪石秋色系列,以赭为主调,设红叶。春色系列,在青调上,设梯田梅桃。</p> <p class="ql-block"> 宋文治表现生活的艺术追求,和白雪石目标一致。一生中,艺术作品基本以反映俊秀山河的黄山、三峡、江南湖光为主。宋文治师承陆俨少,继承了"陆派"线性书法笔法和浅降设色,甚至于表现题材,也受"陆派峡江"影响。至于大量的黄山作品和太湖风光,和居于太湖,工作于江苏画院,地理之便,黄山和太湖自然成为不可或缺的创作对象。在当时,同在江苏画院工作的钱松嵒、魏紫熙也有许多黄山和江南水乡作品,都与所处地理有关联。宋文治在笔线上基本和老师陆俨少一路,比其陆氏,少了峻厚、灵动,多了方折、清秀,与个人性格和教书先生出身有关,从落款方正用笔可以窥探一斑。和白雪石相比,宋文治基本没脱开师承的浪漫抒情性,"大线书写",中侧逆并用,白雪石多一些"中侧细笔"和"塑形"。如同历史,元画重抒怀宋画重写实,表达方式不同,但都启学于后学者!</p><p class="ql-block"> 宋文治设色基本上也是继承了陆氏浅降法,因个人性格和表达对象江南山水之空濛,设冷色墨青居多,赭石辅助。峡江两岸,云岚浮动,青山如黛,帆影点点。黄山朝晖,丹霞披彩,峰峦耸翠,松涛阵阵。湖上春晓,桃梨竞放,坡岸梯田,葳蕤葱葱,笔下似有永远写不完的美景诗意!</p> <p class="ql-block">宋文治师陆俨少</p> <p class="ql-block"> 宋文治和白雪石同一时期画家,在一起搞过联展,有过学术交汇,在以表现"山河新貌"题材,艺术思想追求略同,现实中"西画光影学"引入画面都受到大的影响。表现题材也都是江南云烟山水较多,色调阴柔抒情。相反,北方以太行山为代表,岩石裸露、气候干燥,艺术创作会以什么面貌呈现?当代大批画家多为之。</p><p class="ql-block"> 所以,在艺术 学习创作中,临习前人,要对其师承脉络、性格、文化、政治背景分析,解读前人的用心立意,才能够真正做到借古今用。</p> <p class="ql-block">作者简介</p><p class="ql-block"> 李颇,号篱园雪翁,1976年出生。1993年至1995年洛阳美术职业中专学习,2005年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系进修,2019年参加荣宝斋画院施云翔青城山写生班,2006年始中国画教学至今。艺术创作擅中国山水画、花鸟画。中国画研习之路,先后受梁树年、白雪石、李可染、王雪涛、孙其峰、魏紫熙、陆俨少、张大千等先生影响,注重写生,并对自然之法与传统进行融合。现为河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洛阳市美协山水画艺委会委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