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山西全境六日游</p> <p class="ql-block"> 我曾经看过一篇介绍梁思成和林徽因夫妇的文章,书中两位建筑学家到山西考察古代建筑的经历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p><p class="ql-block"> 我亦听过这么一句流行的说法:“地下文物看陕西,地上文物看山西。”</p><p class="ql-block"> 由此,对山西,我向往已久。</p><p class="ql-block"> 2024年3月16日,我们山东来自临沂、济宁、德州、聊城、济南等地由41位成员组成的“晋善晋美”旅游团,开启了愉快的六日山西全境游。</p><p class="ql-block"> 山西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历史文化遗产丰厚,拥有国家重要文保单位530处,名列全国各省第一。</p><p class="ql-block"> 踏入这片厚土宝地,果然名不虚传!</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晋善晋美”旅游团导游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第一站:朝拜红色革命圣地——西柏坡</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2024年3月16日下午)</div>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新中国从这里走来</span></p> 进入山西之前,我们首先朝拜了河北省平山县红色革命圣地西柏坡。<div> 西柏坡是党中央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在这里,党中央毛主席组织召开了中国共产党全国土地会议,摧毁了封建制度的根基;组织指挥了决定中国命运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中国革命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决定了一个泱泱大国的前途命运;组织召开了影响深远的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描绘了建立新中国的宏伟蓝图。</div><div> 西柏坡以其独特的贡献彪炳于中国革命史册,成为一座不朽的历史丰碑。</div>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党中央五位常委雕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穿上军装,乘坐毛主席进京“赶考”的专车留影,是一种怎样的体验?</span></p>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第二站:“佛教四大名山”之首——五台山</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17日上午)</div> <p class="ql-block"> 五台山位于山西省忻州市,因五座山峰环抱而得名,为华北最高峰,又名清凉山,是地球上最早露出水面的陆地之一,与四川峨嵋山、安徽九华山、浙江普陀山并称为我国“佛教四大名山”,且为四大名山之首,称为“金五台”。</p><p class="ql-block"> 大自然为五台山造就了许多独特的景观,层峦叠蟑,峰岭交错,奇峰灵崖,随处皆是。</p><p class="ql-block"> 五台山相传为文殊菩萨的道场,是中国唯一青庙(汉僧所住)和黄庙(蒙藏喇嘛所住)交相辉映的佛教道场,藏传佛教和汉传佛教比邻而存,共同发展,最鼎盛时期为唐代,全山寺院多达三百所,现存寺院共47处。</p> <p class="ql-block"> 据说五台山最灵验的庙宇一共有三座:殊像寺、五爷庙、菩萨顶。这次,我们只去了前边两个。</p> 殊像寺,因寺内供奉着文殊菩萨而得名。<br> 明代天启六年,在寺后西北角清净处修建了一间客堂,后来被清廷三公主看中,把它改名“善静室”,作为“习静”之处。三公主为清世祖顺治的妹妹、康熙的姑妈。<div> 相传清廷为笼络具有势力的汉族大官,便将三公主嫁给吴三桂之子吴应龙。后来,吴三桂叛清,康熙下令将吴应龙及其子吴世霖绞死;三公主不能另嫁他人,只好来五台山殊像寺。</div><div> 康熙二十八年,清圣祖为殊像寺的文殊骑狻猊像题匾:“瑞相天然”。于是,殊像寺一跃而成了五台山的五大禅处之一和十大青庙之一。</div><div> 那时,寺内有个因失恋而来这里削发为僧的年轻人,他精通内典,常与三公主在“善静室”研讨经文,引起流言。在京城的康熙听见后,以为有损皇族声誉,于是派人火烧殊像寺,试图将三公主与年轻和尚烧死。大火烧了三天,全寺片瓦无存,惟独三公主与年轻和尚“坐静”的善静室无恙。康熙认为这是文殊菩萨证明他们之间没有恋情,于是下旨拨巨款重建殊像寺。</div><div> 重建后,有人提议把它改名“清白寺”或“无瑕寺”,以示三公主的清白纯洁。但由于五台山是文殊菩萨的道场,“殊像寺”即意味着有文殊菩萨的真像,所以重建后仍叫“殊像寺”。</div><div> 殊像寺有送子观音,这里香火旺盛,大家一般都是过来求子、求事业或是求智慧,据说这里很是灵验。 </div> <p class="ql-block"> 五台山香火最旺盛的还是五爷庙。五爷庙也叫万佛庙,是一座龙王庙,殿内供奉的五爷是广济龙王文殊菩萨的尊称,也是五台山五顶文殊菩萨的化身。</p><p class="ql-block"> 五爷庙创建于清代,又名“龙王殿、万佛阁”,殿内除了供金脸龙王老五外,还有龙母、大爷、二爷、三爷和雨的塑像。</p><p class="ql-block"> 民间传说五爷本来是黑脸,但文殊菩萨为了广济众生,化成了五龙王,所以黑脸变成了金脸。文殊菩萨化成的五龙王很喜欢看戏,所以在五龙王殿的对面便修了一座古式戏台,专门为五爷演戏。</p><p class="ql-block"> 五爷庙在五台山的名气是最大的,每逢初一十五的时候就有很多人前来,时间久了就有了祈雨、唱戏、赶集等一系列活动。</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五爷庙内香火不断,烟雾袅袅</span></p> <p class="ql-block"> 五爷庙一年到头人山人海,香烟袅袅,虔诚的男男女女排队等待上前烧香磕头求福。</p><p class="ql-block"> 在殊像寺和五爷庙,带队导游小赵都带领我们虔诚地向两位神仙祷告默念祈福。</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3月,我们山东已是春暖花开的季节,而在下山的路上,我们看到五台山上依然是白雪皑皑。</span></p> <p class="ql-block">第三站:“世界十大不稳定建筑”之一 </p><p class="ql-block"> ——悬空寺</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17日下午)</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挂在峭壁上的寺庙</span></p> 悬空寺位于大同市浑源县恒山金龙峡西侧翠屏峰的峭壁间,素有"悬空寺,半天高,三根马尾空中吊"的俚语,以如临深渊的险峻而著称。建成于1400年前北魏后期,是中国仅存的佛、道、儒三教合一的独特寺庙。<br> 悬空寺原来叫"玄空阁","玄"取自于中国传统宗教道教教理,"空"则来源于佛教的教理,后来改名为"悬空寺",是因为整座寺院就像悬挂在悬崖之上,在汉语中,"悬"与"玄"同音,因此得名。<br> 悬空寺是恒山十八景中"第一胜景",曾入选《时代周刊》世界十大不稳定建筑。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你知道这两位游客是哪国的美女吗?</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第四站:人民好市长耿彦波的杰作</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大同古城墙</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17日下午)</p> 大同,古代北魏首都,辽金陪都,近代“煤都”,中国第九大古都,历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有“北方锁钥”之称。它还是山西第二大城市,310万人口。建国以来,大同作为能源之城,为全国奉献了数亿吨煤炭,正可谓: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全中国。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乾楼</span></p> <p class="ql-block"> 今天我们能够看到高大雄伟的大同古城墙,首先要感谢时任大同市市长的耿彦波,他在大同干了几件大事,让大同人民短期内就接纳了他,让大同名扬海内外。对古城墙的修复,是耿市长为大同人民做的好事之一。 </p> <p class="ql-block"> 大同古城墙,在特殊的年代,被战火洗礼,早已不复当年明朝第一大将徐达在此征战的景象。 </p><p class="ql-block"> 不过,好在建筑大师梁思成,在大同古城墙被毁之前,进行了详细的勘察,并留下了大量珍贵的图纸和照片。大同的复原计划,最主要的依据,便是梁思成留下的资料。</p><p class="ql-block"> 从2008年上任,耿彦波就对大同古城墙开始了分期修复。对原古城墙夯土进行包砖保护,城墙缺口处进行钢筋混凝土架设,建成博物馆、纪念馆、陈列馆,让70%的古城墙遗址展示出100%的文化品位。</p><p class="ql-block"> 修建城墙的同时,他还对城墙内文物的挖掘和保护做了大量的工作。违建的平房中到处都是文物古建被掩藏在犄角旮旯中难见天日。拆除各种违建的房屋后,对文物进行修复,并建设配套院落装饰,提升文物的气质。</p><p class="ql-block"> 同时对护城河及周边环境的全面修缮和整治、古城内五座跨街楼阁的修建,前后共投入60多亿元,历经8年,东南西北城墙才全部完工并对外开放,这也标志着大同古城格局基本形成。</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据说城墙里面的房子只有土豪才能买得起</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第五站:中国古代佛教艺术的瑰宝</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云冈石窟</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18日上午)</p> <p class="ql-block"> 云冈石窟位于大同市城西约16公里的武州山南麓、武州川的北岸。为中国规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与敦煌莫高窟、洛阳龙门石窟和天水麦积山石窟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艺术宝库。</p><p class="ql-block"> 云冈石窟北魏中期开凿,文成帝和平年间(460——465)云冈石窟开始大规模营造,到孝明帝正光五年( 524)建成,前后计60多年。</p><p class="ql-block"> 据文献记载,北魏和平年间由著名和尚昙曜主持,在京城西郊武州塞开凿石窟五所,现编号第十六窟至第二十窟,就是当时开凿最早的所谓“昙曜五窟”。其他主要洞窟,也大多完成于北魏太和十八年孝文帝迁都洛阳之前,距今已有一千五百年的历史。</p><p class="ql-block"> 石窟依山开凿,规模恢弘、气势雄浑,东西绵延约1公里,窟区自东而西依自然山势分为东、中、西三区。现存主要洞窟45个,附属洞窟209个,雕刻面积达18000余平方米。造像最高为17米,最小为2厘米,佛龛约计1100多个,大小造像59000多个。</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著名高僧昙曜主持开凿云冈石窟</span></p> <p class="ql-block"> 云冈石窟的造像气势宏伟,内容丰富多彩,堪称公元5世纪中国石刻艺术之冠,被誉为中国古代雕刻艺术的宝库。</p><p class="ql-block"> 按照开凿的时间可分为早、中、晚三期,不同时期的石窟造像风格也各有特色。</p><p class="ql-block"> 早期的"昙曜五窟"气势磅礴,具有浑厚、纯朴的西域情调。</p><p class="ql-block"> 中期石窟则以精雕细琢,装饰华丽著称于世,显示出复杂多变、富丽堂皇的北魏时期艺术风格。</p><p class="ql-block"> 晚期窟室规模虽小,但人物形象清瘦俊美,比例适中,是中国北方石窟艺术的榜样和"瘦骨清像"的源起。</p> 云冈石窟形象地记录了印度及中亚佛教艺术向中国佛教艺术发展的历史轨迹,反映出佛教造像在中国逐渐世俗化、民族化的过程。多种佛教艺术造像风格在云冈石窟实现了前所未有的融汇贯通。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云冈石窟最大的佛像,坐着就有17米高)</span></p> 一千五百年来,云冈石窟由于受到风化、水蚀和地震的影响,毁损较为严重,解放前也遭到人为破环,据不完全统计,被盗往海外的佛头、佛像竟达一千四百多个,斧凿遗痕,至今犹在。<div> 建国以来,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国家对云冈石窟进行了多次大规模的维修工程,使古老的艺术宝库得到了妥善的保护。</div>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微笑的大佛:历尽千年,笑对众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云冈石窟前有一条通往蒙古的路,山西人就是从这条千年古道走西口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惊艳游客、美不胜收的云冈石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当地导游小魏是大同市十佳导游之一,丰富的专业知识,绘声绘色的讲解,博得游客一片掌声。</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第六站: 屹立千年而不倒的“世界三大</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奇塔”之一——应县木塔</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18日上午)</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天柱地轴、稳健千年的擎天巨塔</span></p> 应县木塔原名释迦塔,建于1056年,是我国仅存的全木结构塔,也是世界最高大的木塔。与意大利比萨斜塔、巴黎埃菲尔铁塔并称“世界三大奇塔”。<div> “漯南宫阙尽,一塔挂青天。” 清代学者顾炎武曾这样赞叹应县木塔。</div> <p class="ql-block"> 整个建筑由塔基、塔身、塔刹三部分组成。 塔基分为上下两层,塔高近70米,高峻而不失凝重。</p><p class="ql-block"> 近一千年过去了,木塔依然巍巍挺立在莽莽恒岳之阴,悠悠漯水(今桑干河)之阳的内长城要冲之地——山西应县古城内。</p><p class="ql-block"> 在这漫长的千年岁月里,它已矗立成一座世上独一无二的木结构古塔。</p> 从辽到元代到明清再到如今,它经历了多少历史巨变?又见证了多少悲欢离合?<br> 行至塔前,空旷的广场更加剧了这种高大感,此时的木塔真如一层匾额上所书“天柱地轴”一般,拔地升起,大气磅礴,矗立在苍茫的天地间。 <p class="ql-block"> 雄伟壮观应县木塔何以屹立近千年?秘密就藏在精巧的结构设计中。</p><p class="ql-block"> 诚如中国建筑史大家梁思成所言:“不见此塔,不知木构的可能性到了什么程度。我佩服极了,佩服建造这塔的时代,和那时代里不知名的大建筑师,不知名的匠人。”</p> <p class="ql-block"> 木塔的一层正中立一座释迦牟尼像,佛像姿态唯美神圣,至今都保存完好。</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inherit;"> 这座巨塔顶天立地,近观给人的视觉印象非常高大,然而整体上却是玲珑秀气,刚柔相济,结构非常精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inherit;"> 如此庞然大物,却没用一个铁钉子,全部靠着斗拱柱梁镶嵌穿插吻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inherit;"> 应县木塔不仅具有超凡的建筑成就,而且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是一座辽代艺术宝库,这里的雕塑、文物、绘画,都集中着辽代的文化艺术元素。</span></p> <p class="ql-block"> 塔上现存54面牌匾和6副楹联,文字精彩寓意深长,书法遒劲多姿,各有千秋,是中华文学、书法艺术之魂魄,也是历次修缮木塔的历史见证。</p><p class="ql-block"> 特别是众多的牌匾,无论是书艺之精湛,或文意之雋永,都堪上乘。</p><p class="ql-block"> 第三层塔檐下三字匾额“释迦塔”,是木塔匾中最古老、最珍贵的一块,被看作应县木塔的“身份证”。 字体丰润饱满为颜体中佳品,至今已有800多年历史。</p> <p class="ql-block"> 木塔经历了近千年的时光流年依然屹立不倒,绝对称得上是一个奇迹。</p><p class="ql-block"> 站在塔下,听檐角铃铛清脆的响声,看一群群燕雀不知疲倦地绕塔飞舞,它们以塔为家,一代代繁衍着,和木塔一起见证着这些岁月,一个个王朝崛起又衰落,而塔和燕依旧在此,成为永恒。</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辽王朝决定在应县建宝塔,正在为具体准确地址发愁时,这块陨石落在现在的塔基中心,于是决定在此建塔。</span></p> <p class="ql-block"> 集建筑学上的形意神于一身, 应县木塔取自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的科学理念、建筑技术和审美情趣,融合着我国古代科技文化与人文精神的最高寄托,代表着我国古代木结构营造技术的最高成就。</p><p class="ql-block"> 作为当时最高技术的载体,亦作为强烈的人文精神的象征,在这千年的漫长岁月里,应县木塔以其独特的魅力和神秘的色彩展示着我国古代建筑的辉煌成就。</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第七站:气吞山河的“中华第一关”</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雁门关</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18日下午)</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寒云带飞雪,日暮雁门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一路傍汾水,数州看晋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唐·李白</span></p> <p class="ql-block"> 雁门关,位于忻州市代县县城以北约20公里处的雁门山中,是长城上的重要关隘,以“险”著称,被誉为“中华第一关”,有“天下九塞,雁门为首”之说。与宁武关、偏关合称为“外三关”。</p> 雁门关之称,始自唐初。因北方突厥崛起,屡有内犯,唐驻军于雁门山,于制高点铁裹门设关城,戍卒防守。《唐书·地理志》描述这里“东西山岩峭拔,中有路,盘旋崎岖,绝顶置关,谓立西陉关,亦曰雁门关。” 赵武灵王曾进行军事改革,胡服骑射,大败林胡、楼烦的入侵,建立了云中、雁门、代郡。后来,李牧奉命常驻雁门,防备匈奴。为免除匈奴对赵国边民的袭扰,使匈奴数岁无所得,而赵军则兵强马壮,愿为一战。“大破匈奴十余万骑。”其后十余年,匈奴不敢寇赵。后人称李牧为“奇才”,并在雁门关建“靖边寺”,纪念其戍边保民的战功。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派遣大将蒙恬率兵三十万,从雁门出塞,“北击胡,悉收河南之地”,把匈奴赶到阴山以北,并且修筑了万里长城。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车未到达雁门关,我们就看到了远处的万里长城。</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羊马群中觅人道,雁门关外绝人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唐·施肩吾</span></p> <p class="ql-block"> 汉高祖刘邦时期,匈奴围韩王信,韩王信投降,匈奴引兵南逾勾注,直驱晋阳(太原)。</p><p class="ql-block"> 汉武帝继位后,面对匈奴不断猖狂的南犯,着手反击。元光五年,汉武帝下诏发卒整修雁门关。汉朝名将卫青、霍去病、李广等都曾驰骋在雁门古塞内外,多次大败匈奴,立下汗马功劳。“猿臂将军”李广在做代郡、雁门、云中太守时,先后与匈奴交战数十次,被匈奴称为“飞将军”。</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唐·王之涣</span></p> <p class="ql-block"> 汉元帝时,王昭君就是从雁门关出塞和亲的。从此以后,这一带出现了“遥城晏闭,牛马布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无干戈之役”的安定局面。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光滑的青石板见证了历史的硝烟烽火</span></p> <p class="ql-block"> 北宋初期,雁门关一带是宋辽(契丹人)激烈争夺的战场。爱国将领杨业及其他杨家将士都曾在这里大显身手,为国立功。</p><p class="ql-block"> 在宋太平兴国四年,杨业任代州刺史兼三交驻泊兵马都部署以后,曾多次以少胜多,大败辽兵,当时人们誉杨业为“杨无敌”。</p> <p class="ql-block"> 那天,这里的风特别大,吹得人都站立不稳;气温零下九度,冻得人手脚发麻。尽管天气不好有危险,为了不留下遗憾,我们大多数人还是爬上并走完了那段古长城。</p>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第八站:民国第一豪宅——阎锡山故居</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19日上午)</div> <p class="ql-block"> 阎锡山故居位于忻州市定襄县东北22公里处的河边村,始建于1913年,于1937年历24年完工。整个建筑群坐东向西,原有近27座院落,1000余间房屋(现存 700余间),总占地面积33000多平方米。 </p> 旧居分为上下两院,前后为东西花园。<div> 东花园的建筑以中国传统的晚清宫殿式建筑为主,大门为古牌楼式,穿过假山就到了第一院,这里的地面全由鹅卵石和青砖砌成几何图案,对面是高大的二层楼。</div><div> 穿过过道是二院,二院的正厅是三间大房,供阎氏家族议事及会议使用。三院的宫殿式大楼高大宏伟,登楼可远眺全村景致。</div>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阎锡山原配夫人徐竹青卧室</span></p> <h3 style="text-align: left;"> 阎锡山原配夫人徐竹青比阎锡山大6岁,一生不曾生育,但阎锡山一直对她感情甚笃。阎锡山娶徐竹青17年后,又娶了14岁的许氏。许氏进门以后,阎家为其改名换姓为徐兰森。阎家带着徐兰森去徐竹青家认亲时,表明了态度,未来让徐兰森与徐竹青姐妹相称,徐竹青做大,徐兰森做小,徐兰森未来生子,要喊徐竹青为“妈”,喊徐兰森为“姨”。徐兰森此后为阎家生下5男1女。</h3>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因为原配不能生育,阎家就在墙上画了一个麒麟,寓意“麒麟送子”。</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独坐绣房的“五姑娘”在想什么呢?</span></p> <p class="ql-block"> “五姑娘”阎慧卿是阎锡山的堂妹。阎锡山娶了小妾后,徐竹青的地位受到威胁,她就把阎慧卿安排在阎锡山的身边,一直照顾着阎锡山。聪明伶俐的阎慧卿不负堂嫂厚望,把阎锡山服侍得心满意足。</p><p class="ql-block"> 虽然她追随阎锡山多年,又与大特务梁化之走得很近,但她的手并未沾染鲜血,也没有欠下血债——她本不该死。但是,1949年解放军攻打太原城的时候,她给抛下她逃出太原的阎锡山发去一封“绝命电报”后,与情人梁化之服毒自尽,葬身火海,令人唏嘘。</p> 纵观这组气势恢宏堂皇,格局变幻谲奇的近代建筑群,其不仅是研究阎氏家族繁衍兴衰的珍贵实物,也是阎锡山本人在政治仕途上升降浮沉的历史遗迹;同时它又以鲜明的民间色彩和中西结合的建筑艺术风格,展示了其独特的文化价值和美学价值,其中尤以一组组精湛绝伦的石雕、木雕、砖雕而使中外游人留连忘返。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第九站:历史文化与自然景物</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浑然一体的典范——晋祠</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19日上午)</p> 晋祠,位于太原市西南25公里处悬瓮山麓的晋水之滨,是后人为纪念晋国开国诸侯唐叔虞而建的祠宇,晋国的宗祠。 <p class="ql-block"> 晋祠以古建筑、雕塑、名泉、古木著称于世。祠内风景秀丽,建筑宏伟,殿宇林立,有近百座殿、堂、楼、阁、亭、台、桥、榭点缀于山光水色之间,古木葱郁,诗情画意。</p> 晋祠文化遗存极为丰厚,是集中国古代祠祀建筑、园林、雕塑、壁画、碑刻艺术为一体的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也是世界建筑、园林、雕刻艺术中7世纪至12世纪间极为辉煌壮美、璀璨绚烂的篇章。素有“不到晋祠,枉到太原”的说法。 <p class="ql-block"> 每一个来到晋祠的人都不可错过的景观——晋祠“三宝”、“三绝”和“三匾”。</p> <p class="ql-block"> 晋祠“三宝”是连在一起的,位于晋祠的中轴线上,从东往西依次是:</p> <p class="ql-block">一、献殿(金代)</p> <p class="ql-block"> 献殿是供奉祭祀品的场所。殿的四周除中间前后辟门外,均筑坚厚的槛墙,形如一座凉亭,通风凉爽, 灵巧而豪放。特别的是整个殿内的梁柱上没有用一颗铁钉。</p> <p class="ql-block">二、鱼沼飞梁(宋代)</p> <p class="ql-block"> 鱼沼飞梁在圣母殿与献殿之间。鱼沼是晋水三泉之一。古人以方形为沼,圆形为池,因其是方形,水中又多鱼,故名鱼沼。沼上架有十字形桥,整个景观造型类似现代的立交桥,是国内现存古桥梁中仅有的一例。古人本有"架桥为虚,若飞也","飞梁石蹬,陵跨水道"的说法,故曰"飞梁”。</p><p class="ql-block"> 鱼沼飞梁东西桥面宽阔,为通往圣母殿的要道,而南北桥面下斜如鸟之两翼翩翩欲飞。沼中还立有34根小八角石柱,桥边缀勾栏。这种形制奇特、造型优美的十字形桥梁,实为罕见。故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评价到:"此式石柱桥,在古画中偶见,实物则仅此一孤例,洵为可贵。"它对于研究我国古代桥梁建筑有极高的价植。</p> <p class="ql-block">三、圣母殿 (宋代)</p> 飞梁以西就是宏伟壮观的圣母殿。每个游客都会在圣母殿徘徊踟躇,流连忘返。<div> 圣母殿背依悬瓮山,前临鱼沼,左、右是善利泉和难老泉,坐西朝东,独居中轴线末端,是全祠的主殿,冠于全祠。殿内供奉的是西周时周武王的妻子,周成王和唐叔虞的母亲,姜子牙的女儿邑姜。</div><div> 大殿内很宽阔,有梁无柱是一大看点,不但增加了高大神龛中圣母的威严,而且为设置塑像提供了很好的条件;殿前8个廊柱上雕刻着8条跃跃欲飞的木雕盘龙,是我国最早的木雕盘龙,它连同“鱼沼飞梁”,显得颇有气势。</div><div> 大殿始建于宋太平兴国九年(984年),崇宁元年(1102年)重修,是现存晋祠内最古老的建筑。大殿庄严古朴,气势宏伟,蔚为壮观,其形制、规格和构筑方法以,是我国宋代建筑中的典范,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div><div> 圣母殿,以其在中国建筑史上的地位,应排在晋祠介绍之第一。</div><div> </div> 以圣母殿为中心,很容易找到“三绝”。 <p class="ql-block"> 一、宋代彩塑</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一颦 一笑双面佳人</span></p> <p class="ql-block"> 彩绘泥塑人像就在圣母殿里,主像圣母端坐在木制神龛内,端庄华丽,其余42尊侍女分列两侧。这些塑像衣着艳丽,表情各异,有的持物而立,有的老成持重,有的天真无邪,有的载歌载舞,有的喜形于色,有的心事重重。最生动传神的是那位最小的侍女,塑像把她初入宫帏、未谙世事、谨小慎微的神态展现得惟妙惟肖 。</p><p class="ql-block"> 在众多侍女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尊侧身向北头扎红饰花旦装扮的侍女。大概是刚刚唱罢,便受到了圣母的夸奖,她喜溢眉梢,含羞带笑。可是从侧面看去,隐约可见其红肿的眼睛和含泪的眼角,她半面欢喜半面忧愁,生活的辛酸及艺人的苦楚被她强压于心中却又不自觉的展露无疑,让人看后不禁五味杂陈。</p><p class="ql-block"> 梅兰芳大师曾在此尊侍女像前伫立良久,反复品味她的内心和动作,并且大加赞赏。</p> <p class="ql-block"> 二、周柏</p> <p class="ql-block"> 周柏位于圣母殿北侧,植于西周,已有3000多年历史。</p><p class="ql-block"> 晋祠院内共有两株周柏,一株名为“齐年柏”,另一株名为“长龄柏”。两株周代柏树,阅尽晋阳沧桑,是中国漫长的历史和文化发展的最具权威的见证者。更是古老晋祠历史文化发展的检阅者。历经了历史沧桑风风雨雨的古老晋阳和晋祠,和这两位历史老人同眠同息。今天,两株古树仍在注视着太原的发展和变化。</p><p class="ql-block"> 齐年柏,也名卧龙柏,由于它形似卧龙,树身向南倾斜,与地面的角度成为45度,头枕撑天柏,形若游龙侧卧,人们才以卧龙之名称之。这株古柏,位于晋祠圣母殿右侧的苗裔堂前。这株古柏从周代,经历了历朝历代的风风雨雨,虽然老态龙钟,但它体魄依然健壮,成为中华古老文明的化身。</p><p class="ql-block"> 根据相关机构的科学检测,齐年柏树龄在2600年———2990年之间。为国家一级珍稀古树。这株树,树高17.44米,树围5.58米,主干直径1.77米。这株树虽然历经数千年,但依然挺立在晋祠圣母殿旁,依然苍劲挺拔,品位不凡,枝干舒张曲屈,树影扶苏,姿态优美,半躺半卧,悠然自得,不拘一格,甚是威风而且潇洒。</p><p class="ql-block"> 就是这株古柏,引来了中国古代众多文人的赞誉和夸奖,历代讴歌者甚多。中国宋代著名文学家欧阳修,曾以“地灵草木得余润,郁郁古柏含苍烟”来歌颂它。清代著名书法家、书画家、医学家傅山,曾以“晋源之柏第一章”的题词来讴歌它。 </p><p class="ql-block"> 这株古柏,与晋祠齐年,因而名为“齐年柏”,是晋祠最让人有回味余地的旅游景观,成为晋祠八景之一。来到晋祠旅游的人,大多要与“齐年柏”合影留念,成为了一种时尚。</p> <p class="ql-block"> 另外,晋祠中古树名木共有96株,其中,上千年的古树30株。</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一千三百年的唐槐</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造型奇特的麻花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孝敬感人的母子树——两千年的柏树撑起三千年将要倒下的老柏树。</span></p> <p class="ql-block"> 三、难老泉</p> 难老泉位于圣母殿南侧,是晋祠三绝之一,以其清澈见底和长流不息的水质而闻名, 晋水的源头就从这里流出,长年不息。<br> 难老泉的水源来自悬瓮山的断岩层,其历史悠久,据《山海经》记载,“悬瓮之水,晋水出焉”。泉水清澈,常年保持在17.5℃左右,具有恒温的特性。<div> 难老泉的名字来源于《诗经·鲁颂》中的“永锡难老”一句,意寓希望泉水永不枯竭。难老泉还有“晋阳第一泉”的美誉,因其特有的长生萍而四季常青,如玉一般浓翠。</div> <p class="ql-block"> 传说在晋祠北边二十里地的金胜村,有一个姓柳的姑娘,嫁给了晋祠所在地的古唐村。她婆婆虐待她,一直不让她回娘家,每天都叫她担水。水源离家很远,一天只能担一趟。婆婆又有脾气,只喝身前一桶的水,故意增加担水的困难,不许换肩折磨她。</p><p class="ql-block"> 有一天,柳氏担水走到半路上,遇到一个牵马的老人,要用她担的水饮马。老人满脸风尘,看样子是远路来的,柳氏就毫不迟疑地答应了,把后一桶水送给了马。可是马仿佛渴极了,喝完后一桶水连前一桶水也喝了。这使柳氏很为难:再担一趟吧,看看天色将晚,往返已经来不及了;不担吧,挑着空桶回家,一定要挨婆婆的辱骂、鞭挞。正在踌躇的时候,老人就给了柳氏一根马鞭,叫她带回家去,只要把马鞭在瓮里抽一下,水就会自然涌出,涨得满瓮,转眼老人和马都不见了。 柳氏提心吊胆地回家,试试办法,果然应验。以后她就再也不担水了。</p> <p class="ql-block"> 婆婆见柳氏很久不担水,可是瓮里却总是满的,很奇怪。叫小姑去看,发现了抽鞭的秘密。又有一天,婆婆破天荒允许柳氏回娘家,小姑拿马鞭在瓮里乱抽一阵,水就汹涌喷出,溢流不止。小姑慌了,立刻跑到金胜村找柳氏。柳氏正梳头,没等梳完,就急忙把一绺头发往嘴里一咬,一气跑回古唐村,什么话没说,一下就坐在瓮上。从此,水从柳氏身下源源不断地流出,流了千年万年,这就是“难老泉”。</p> 难老泉的景观也吸引了历代文人墨客的题咏,如唐代诗人李白曾赞叹“晋祠流水如碧玉,微波龙鳞莎草绿”,宋代司马光和范仲淹也有诗作赞美晋祠和晋水。<br> 然而,近代由于附近地下水的过度开采,难老泉的水位下降,导致泉水流量减少,自1993年以来,难老泉曾一度断流,目前展示的泉水实际上是自来水替代的。 <p class="ql-block"> 晋祠建筑跨越千年,成为历史的痕迹,这些痕迹散落在匾额楹联之上,反映着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民俗民风,起着补史正史的作用。</p><p class="ql-block"> “匾额”作为历史价值、学术价值、文物价值和艺术价值的载体,是最具代表性的唯一实例,也是中国古代文化和人类建筑艺术宝库中的一份珍贵遗产。</p> <p class="ql-block"> 晋祠著名的“三扁”是:</p> 一、“难老”扁 “难老”匾是位于晋祠圣母殿一侧难老泉亭的匾额,长1.45米 宽0.7米。此匾由傅山所题,是晋祠第一名匾,被誉为晋祠三大名匾中的“神奇之笔”。“难老”二字出自《诗经》中“永锡难老”(“锡”同“赐”),意味生生不息,青春永驻,其用笔苍劲洗炼,颇具神韵。<div> 傅山,山西太原人,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诗人、医学家、书画家,在诗文书画等方面,傅山皆造诣颇深,在当时被人尊为“清初第一书家”。<div> 傅山先生晚年曾在晋祠云陶洞隐居一段时间,常与顾炎武、朱彝尊、阎若璩等友人密切交往,吟词作画,煮茶品茗,无不留下翠痕、笔迹。</div></div> <p class="ql-block">二、“水镜台”扁</p> <div> “水镜台”匾是悬挂在水镜台正额上的牌匾。晋祠入大门,正对的一座建筑,叫作水镜台,是一座坐东朝西的古戏台。<br></div><div> 晋祠水镜台是现存较大的明清戏台。戏台分前后两部,从建筑形制来看,后台为明代建造;前台是清代补建。前台立十二根明柱支撑卷棚式屋顶,周围加各种装饰,制作工艺精细。后台台身四角立柱,有两面围廊与前台连成一体。前后台之间设上下场门,中以木板隔开,上悬“水镜台”横匾。台基高出地面1.3米,前沿排列六十公分高的石望柱,嵌入石勾栏,将前后台围一周,使整个建筑浑然一体。</div><div> 水镜台的功能设计也十分完善,例如外部的八个大水缸用来作为唱戏时的音响,使得戏台上的声音整个晋祠都能听见。</div><div> 水镜台不仅在建筑上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其内部还装饰有精美的彩绘和画额书法。<br> </div> “水镜”之名取自《汉书》名句“清水明镜不可以形逃”,寓意为人世间的善恶忠奸尽人皆知。此匾由清乾隆翰林、著名书法家、太原县晋祠旁边的南堡村人杨二酉所题,书体清秀,笔力遒劲,被誉为晋祠三大名匾中的“秀丽之笔”。 三、“对越”扁 <p class="ql-block"> “对越”匾是位于在晋祠的中轴线对越坊上的牌匾,“对越”二字,出自《诗经·》(周颂·清庙)中:“对越在天,骏奔走在庙”,“对”为报答,“越”为宣扬,意为报答宣扬祖先的高尚功德。</p><p class="ql-block"> “对越”匾相传由太原县举人,书法家高应元所书,“对越”二字为榜书金字,笔力遒劲,气势磅礴,宛如山岳嵯峨,棱角俏丽,不可揣摩,被誉为晋祠三大名匾中的“雄奇之笔”。</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第十站:国内北方唯一保存完好的</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四大古城”之一 ——平遥古城</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19日下午)</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平遥古城全景</span></p> <p class="ql-block"> 平遥古城,位于晋中市平遥县康宁路,地处山西省中部,始建于西周宣王时期(前827年—前782年),于明代洪武三年(1370年)重建、扩修城池,是现今中国境内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古代县城,整座城池宛如乌龟向南爬行,因此有“龟城”之称。</p> <p class="ql-block"> 平遥古城由城墙、店铺、街道、寺庙、 民居等共同组成一个庞大的建筑群,整座城池对称布局,以市楼为轴心,以南大街为轴线,形成左城隍、右衙署,左文庙、右武庙,东道观、西寺庙的封建礼制格局,总占地面积2.25平方千米;城内街道格局为“土”字形,整体布局遵从八卦方位,由四大街、八小巷、七十二条蚰蜒巷构成八卦图案,南大街、东大街、西大街、衙门街和城隍庙街形成干字型商业街。</p> <p class="ql-block"> 平遥古城是中国汉民族城市在明清时期的杰出范例,它保存了其所有特征,而且在中国历史的发展中为人们展示了一幅非同寻常的文化、经济、社会及宗教发展的完整画卷。平遥古城内的街道商铺都体现历史原貌,设计布局体现了明清时期城市规划理念和形制分布,展示了五个世纪以来中国建筑风格和城市规划的演变,被称为研究中国古代城市的活样本,在建筑、宗教、商业、民俗、民间艺术上具有丰富且独特的价值。</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平遥县署</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平遥镖局</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平遥日升昌旧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晚上,平遥城灯火璀璨。走在平遥古大街的石板路上,看着熙熙攘攘的人流,欣赏着两旁造型各异、古色古香的建筑和穿着汉服袅袅婷婷走着的美女,我仿佛穿越了历史,回到了梦幻中的远古时代……</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一次穿越,平遥会让你遇到不一样的自己。珍惜青春好年华,女孩来到平遥,一定要来一次美美地旅拍。</span></p> 这么原始的古城能够完好地保存下来殊实不易。山西的平遥古城与云南的丽江古城、四川的阆中古城、安徽的徽州古城被称为“中国保存最为完好的四大古城”,均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云南丽江古城和平遥古城为世界文化遗产。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第十一站:“中国民间故宫”——王家大院</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20日上午)</p> <p class="ql-block"> 王家大院,位于晋中市,面积25万平方米,是同在山西的乔家大院的五倍大,被誉为“中国民间故宫”、“华夏民居第一宅”、“山西的紫禁城”,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p><p class="ql-block"> 王家大院由静升王家于清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年间先后建成,是清代民居建筑的集大成者。</p><p class="ql-block"> 静升王氏家族,源出太原。元仁宗皇庆年间,宗祖王实迁至静升,因元以前无族谱可考,便尊王实为始祖,宗支繁衍,渐成巨族,历经680多年,至今传至二十六世。</p><p class="ql-block"> 静升王氏从耕作与兼营豆腐业开始,由农及商,由商到官,家业渐大,家资渐厚,声名渐高。到十一世,资本增多,逐渐成为当地知名的富商。据明朝天启年间碑记载:王家“士者,经史传家,英辈迭出;农者,沃产遗后,坐享年盈;工者,彻通诸艺,精巧相生;商者,逐利湖海,据资万千。” </p><p class="ql-block"> 康熙年间,王家弟兄将24匹良马献给平阳府,支援平叛,从而受命为清军筹集军马粮草,王家兄弟从中不仅得到经济利益,政治地位也大大提高。康熙十五年,叛军投降,王氏兄弟受到康熙帝的褒扬。王氏家族借清政府的势力,生意规模更大,很快便发展成为当地有名的巨贾大商、官僚士绅和大地主,同两渡何家、蒜峪陈家、夏门梁家并称为灵石四大家族。</p><p class="ql-block"> 康熙六十一年三月十八日,康熙皇帝设977人的千叟大宴,宴请天下智叟老者及京畿官员、富绅,以笼络民心,显示河清海晏,天下太平。年过七旬的王谦受也奉旨赴宴,并受御赐龙头拐杖一把,供奉于王氏家祠。</p><p class="ql-block"> 从十三世开始,王氏家族做官为宦的人逐渐多起来,被封典的共有52人次;至十八世,共有生员129人,监生211人,且有举人、进士。王家最大的官为十八世孙王肯任,二品,曾任户部广西司郎中,候选知府加五级,诰授资政大夫。 </p> <p class="ql-block"> 王家因商宦富族,发迹后,便大兴土木,不断建造住宅、祠堂、牌坊、坟茔。王家最早筑屋舍于村西张家槐树附近,之后,由西向东,从低到高,逐渐扩展,修建了“三巷四堡五祠堂”等庞大的建筑群。 </p><p class="ql-block"> 王家大院的建筑,有着 “贵精而不贵丽,贵新奇大雅,不贵纤巧烂漫”的特征。且凝结着自然质朴、清新典雅、明丽简洁的乡土气息。</p><p class="ql-block"> 王家大院的建筑格局,继承了中国西周时形成的前堂后寝的庭院风格,既提供了对外交往的足够空间,又满足了内在私密氛围的要求,做到了尊卑贵贱有等,上下长幼有序,内外男女有别,且起居功能一应俱全,充分体现了官宦门第的威严和宗法礼制的规整。</p> <p class="ql-block"> 高家崖建筑群大小院落35座,房屋342间,主院敦厚宅和凝瑞居皆为三进四合院,每院除有高高在上的祭祖堂和两旁的绣楼外,又都有各自的厨院、家塾院,并有共用的书院、花院、长工院、围院。周边堡墙紧围,四门择地而设。大小院落既珠联璧合,上下左右相通的门多达65道,又独立成章。</p> <p class="ql-block"> 高家崖建筑群由静升王氏十七世孙王汝聪、王汝成兄弟俩修建于嘉庆元年(1796年)至嘉庆十六年(1811年),面积达19572平方米。所有建筑严格按照封建等级制度建造,院内雕艺精湛的砖、木、石三雕装饰品,题材繁多、内容丰富,集中展示了王氏家族独特的治家理念。</p> <p class="ql-block"> 红门堡建筑群建于乾隆四年(1739年)至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总面积25000平方米。红门堡建筑群,是堡,又似城,整座建筑依山而建,从低到高,由四排院落组成,左右对称,中间主巷道与三条横巷,组成一个很规整的“王”字造型,同时隐含“龙”的造型。堡内88座院落依主人身份、喜好的不同在结构和装饰上各具特色,无一雷同,呈现出不同的风格。</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造型精美的石雕</span></p> <p class="ql-block"> 院内的建筑装饰,是清代“纤细繁密”的集大成者,结构附件装饰均绚丽精致、雍容典雅,形式多样,做工极佳。院内外,屋上下,房表里,随处可见精雕细刻的建筑艺术品。 </p><p class="ql-block"> 王家大院的砖雕、木雕、石雕题材丰富、技法娴熟,大量采用了世俗观念认可的各种象征、隐喻、谐音,甚至禁忌的艺术形式,在文人、画家、雕刻艺人的共同参与下,将花鸟鱼虫、山石水舟、典故传说、戏曲人物或雕于砖、或刻于石、或镂于木,体现了清代建筑装饰的风格,将儒、道、佛思想与传统民俗文化凝为一体。</p> <p class="ql-block"> 王氏家族从鸦片战争以后,逐渐走向衰败。王汝聪、王汝成兄弟二人有四子四孙皆因吸食鸦片家败人亡,惟一一个曾孙王嘉言还是继子,他在光绪十七年(1891年)把高家崖一万多平方米的府第门院以964两白银的价格全部卖掉,卖房换来的钱很快被败光,最终自已流落街头乞讨。 </p><p class="ql-block"> 这个曾富甲一方数百年的家族,和旧时许多大家族一样,从最初的艰苦创业,逐渐走向辉煌,但终究还是没有逃脱兴衰起落的规律。</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第十二站:千里黄河一壶收——壶口瀑布</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29日下午)</p> 壶口瀑布, 东濒山西省临汾市吉县壶口镇,西临陕西省延安市宜川县壶口乡,为两省共有旅游景区。<div> 壶口瀑布是中国第二大瀑布,世界上最大的黄色瀑布 。黄河奔流至此,两岸石壁峭立,河口收束狭如壶口,故名壶口瀑布。瀑布上游黄河水面宽300米,在不到500米长距离内,被压缩到20—30米的宽度。1000立方米/秒的河水,从20多米高的陡崖上倾注而泻,形成“千里黄河一壶收”的气概。</div> 据史书记载,公元前770年,壶口瀑布紧连孟门。到公元813年(经过了1583年),壶口瀑布距孟门北1660米,平均每年向北推移1.05米。按照瀑布平均每年向北推移1米计算,那么瀑布的形成已有6.5万年的历史。 <p class="ql-block"> 春季,为瀑布落凌期,河道里冰层断裂,"壶口"内冰凌坠落。</p><p class="ql-block"> 夏季,壶口瀑布进入汛期,由于壶口以上水流的变化,出现3条叉流,壶口附近形成3个主要瀑布:一个位于龙槽顶端,落差约10米;另外两个分别从龙槽西岸和东岸跌入龙槽,落差分别为15米和7米。这种观察常常在不断的变化着,有时大雨后,槽端满溢,还会形成多股瀑布。</p><p class="ql-block"> 秋季,红叶夹岸,瀑布高悬30余米,水帘挂入云端,景色壮观。</p><p class="ql-block"> 冬季,秦晋长峡冰封雪冻,不少河段成为天然冰桥,往日飞瀑高悬处,挂满冰凌。 </p> <p class="ql-block"> 不知为什么,我们看到的黄河水不像我们原来想象的那样,竟然一点儿都不黄,反而非常清澈。可能是不同季节的黄河水质也都不一样吧。</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壶口瀑布,涛声如雷</span></p> <p class="ql-block"> 2018中国黄河旅游大会上,壶口瀑布被评为“中国黄河50景”。 </p> <p class="ql-block">附:壶口瀑布八大奇观</p><p class="ql-block"> 伴随瀑布会出现一系列奇特的景致,主要有8大奇观,分别为: </p><p class="ql-block"> 1、水底冒烟</p><p class="ql-block"> 黄河入“壶口”处,湍流急下,激起的水雾,腾空而起,蒸云接天,似从水底冒出的滚滚浓烟,十数里外可望。</p><p class="ql-block"> 壶口雾气的大小与季节、流量有关。冬季河面封冻,瀑布多成冰凌,地表来水减少,壶口流量降至150—500立方米/秒,水流落下,激浪不大,飞出槽面水雾甚少;夏季流量大增,水流溢出深槽,落差甚小,瀑布消失,不易形成升入高空的浓密水雾;春秋两季,流量适中,气温不高,瀑布落差在20米以上,急流飞溅,形成弥漫在空中的大雾,即“水底冒烟”一景。</p><p class="ql-block"> 2、旱地行船</p><p class="ql-block"> 壶口瀑布落差甚大,加之瀑布下的深槽狭长幽深,水流湍急,给水上船只通行带来很大困难。从壶口上游顺水下行船只,不得不先在壶口上边龙王辿处停靠,将货物全部御下船来,换用人担,畜驮的方法沿着河岸运到下游码头。同时,靠人力将空船拉出水面,船下铺设园形木杠,托着空船在河岸上滚动前进,到壶口下游水流较缓处,再将船放入水中,装上货物,继续下行,在岸上人力拖船很费力气,常常需上百人拼命拉纤。 </p><p class="ql-block"> 尽管有一些园形木杠,铺在船下滚动,但石质河岸上仍被船底的铁钉擦划得条痕累累。在当时的条件下,“旱地行船”可能是水上运输越过壶口瀑布的最佳选择,它与壶口瀑布上下比较平缓的石质河岸相适应。由于公路、铁路的迅速延伸,以及壶口附近黄河大桥的修建,过壶口的水上航运已阻断多年。旱地行船现仅可看到昔日行船留下的痕迹。 </p><p class="ql-block"> 3、霓虹戏水</p><p class="ql-block"> 壶口瀑布反复冲击所形成的水雾,升腾空中,使阳光发生折射而形成彩虹。彩虹有时呈弧形从天际插入水中,似长龙吸水;有时呈通直的彩带横在水面,象彩桥飞架,有时在浓烟腾雾中出现花团锦簇,五光十色,飘忽不定,扑朔迷离,为天下奇观。</p><p class="ql-block"> 霓虹戏水,是“水底冒烟”与阳光共同作用的产物。春秋两季,水底冒烟、浓雾高悬,每迂晴天,阳光斜射往往形成彩虹;夏日雨过天晴,有时也会出现彩虹。</p><p class="ql-block"> 4、山飞海立</p><p class="ql-block"> 山飞海立是对壶口瀑布磅礴气势的形容,黄河穿千里长峡,滔滔激流直逼壶口,突然束流归槽,形成极为壮观的飞瀑,仰观水幕,滚滚黄水从天际倾泻而下,势如千山飞崩,四海倾倒,构成壶口瀑布的核心景观。 </p> 5、晴空洒雨<br> 悬瀑飞流,形成的水雾飘浮升空,虽然烈日当空,但在瀑布附近,犹如濛濛细雨,湿人衣衫。这也是水底冒烟所产生的又一有趣的景观。一般越接近河面水雾越浓密,因而,在水底冒烟时,岸边观瀑就难免衣服湿漉漉,如在轻洗。 <br> 6、旱天惊雷<br> 黄河在峡谷中穿行,汹涌的波涛如千军万马,奔腾怒吼,声震河谷,当瀑布飞泻,反复冲击岩石和水面时,产生巨大的声响,并在山谷中回荡,恰如万鼓齐鸣,旱天惊雷,声传十数里外。只有在壶口瀑布附近,才能真正感受到“黄河在怒吼”、“黄河在咆哮”。 <br> 7、冰峰倒挂<br> 隆冬季节,龙槽冰封,两岸谥流形成的水柱如同大小不一的冰峰倒挂悬崖,彩虹时隐时现,游移其间,七彩与晶莹相映衬,使游人无不叹喟造化之神奇。 <br> 8、十里龙槽<br> 壶口至孟门约5千米,在这段400多米宽的箱形峡谷的底部,黄河水流下切,形成一条30—50米宽,10—20米的深槽。黄河水从壶口奔涌下泻后,以每秒数千立方米的巨大流量归于此槽。由于传说它为龙身穿凿,长度约为10华里,故取名“十里龙槽”也称“十里龙壕”。是壶口瀑布溯源上移,瀑下深潭随之连续延伸所形成的。此深槽嵌在原谷底基岩河床中,槽旁原河床底部的大部分,成为非洪水期的河岸,这种河岸比较宽、平,全由坚硬的砂岩构成,近水处,几乎没有一点砂石,平坦的可以在上面行车,“旱地行船”正是利用了这种地质地貌条件。<br> 在高处河岸上,几乎是看不到“龙槽”和黄河水流,只能看到紫褐色基岩河床中一线急腾翻卷的黄浊水尘和听到轰鸣不息的奔腾涛声。这槽中激流就象一锅滚沸的水,左奔右夺,奔腾翻滚急下,激起的水雾弥漫在龙槽之上,使黄河在这里变得朦朦胧胧。每逢汛期黄河水涨时,洪水溢出壶口龙槽一端,龙槽东岸会出现一道一、二千米长的漫流水帘,十分壮观。远望龙槽,弯弯曲曲的峡中石槽,活象一条摇头摆尾的巨龙,壶口是龙头,一口吞没黄河巨流。孟门是龙尾,腹泄河水于下游。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第十三站:五百年前是一家——大槐树</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21日上午)</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根雕大门</span></p> 在中国民间,特别是中国北方,世代都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问我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问我老家在哪里,大槐树下老鸹窝。” 洪洞县是中华民族古老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这里有一座规模宏大的寺庙,叫做广济寺,建于唐贞观年间。在寺庙旁边,有一株现在被称为“根祖”的大槐树, 洪洞大槐树,一个看似普通的地名,却承载着数百万人的迁徙记忆和一段华夏民族的历史,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几次移民就是从这株大槐树下集合,然后走向神州大地。那段令人难以忘怀的历史,让洪洞大槐树名扬天下,他们的后代至今仍记得那颗大槐树。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一代大槐树——中国根</span></p> 北宋末年,女真大军攻克北宋都城开封,北宋灭亡。有部分宋朝皇室幸免于难,南迁建立了南宋政权。同时,包括洪洞县在内的许多北方百姓也纷纷南迁,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三次人口大规模南迁,也被称为第三次衣冠南渡。<div> 明朝时期,由于天灾人祸,加上当时山西人口众多,土地贫瘠,生存环境恶劣,于是政府决定进行大规模的官方移民。朱元璋、朱棣当朝的半个世纪,就组织了长达数十年的,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范围最广、有组织有计划的人口大迁徙。 <br> 在这几十年的时间里,在山西洪洞大槐树下就发生史上最大规模的官方移民18次,无数家庭在这里告别故土,百姓们纷纷从这里出发,踏上迁徙之路,迁往江苏、山东、安徽、北京、河南等全国共18个省,500多个县市。移民涉及1230个姓氏,涉及的家族更是数不胜数。</div><div> </div><div> </div>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二、三代大槐树——生生不息</span></p><p class="ql-block"><br></p> 这些移民并非自愿离开故土,而是被强制迁移。在洪洞大槐树下,他们被迫与亲人分离,踏上前往全国各地的迁徙之路。然而,即使已经远离故土,他们心中的那颗大槐树却始终不曾遗忘。<br> 如今,洪洞大槐树已经成为了一个纪念馆,里面陈列着许多关于这次移民的历史资料和文物。在这里,你可以了解到那段历史的详细情况,感受到那些被迫离开家园的人们的不屈和坚韧。<br> 经过600多年的繁衍生息后,从大槐树下迁往全国的移民后裔数以亿计!全球只要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大槐树移民的后裔!所以这里才被称为“天下故乡,华人老家”。<br> 所以,不管你是哪里人,也不管你身在地球哪个角落,只要你是中国人,你的先祖很可能就来自山西洪洞大槐树下!<br> 在今天,全球只要有华人的地方,就一定有人的先祖是来自洪洞大槐树下。所以这里也是中国以“寻根·祭祖”为主题的唯一民祭圣地。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祭祖堂里的“高”姓神位</span></p> <p class="ql-block"> 在庄严肃穆的祭祖堂,回到老家的我找到了列祖列宗的神位,献上一束花,烧上四炷香,恭恭敬敬地磕头祭拜先人。</p> <p class="ql-block"> 附一:大槐树移民的历史背景</p> 为什么要从这个地方移民到全国去呢?<div> 1、战乱和屠杀使中原各地十室九空。<br> 宋朝灭亡之后,由少数政权元朝统治了中国。元朝的统治时间只维持了98年,也算是一个比较短命的王朝。<br> 到元朝末年的时候,国内的民族矛盾、阶级矛盾日益激化,同时还天灾不断,民不聊生,使河南、河北、山东等中原地区道路几乎被尸体阻塞,人烟断绝。</div>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根字影壁</span></p> 2、天灾不断,中原地区人烟几近灭绝。<br> 元朝末年,除战乱之外天灾又是接连不断。黄河、淮河多次决堤,使中原各地百姓死亡无数,许多城邑村庄沦为废墟。<br> 中原地区几乎每年都有特大洪水灾害,“连年水旱、田禾不收”、“禾不入地,人相食”。与此同时,中原各省及南方诸省又爆发瘟疫大灾,造成大量人口死亡。<br> 以上种种,不是兵乱屠杀就是洪灾瘟疫,使中原地区和南方诸省百姓非亡即逃,致使到处都是无人区,田地荒芜,寸草不生。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五百年前是一家</span></p> <p class="ql-block"> 3、其他地方都是荒疫兵乱时,山西却成了世外桃源。</p><p class="ql-block"> 由于天然的地理条件,在中原地区发生兵乱和天灾时,山西很少受到波及。当时的山西大部分地区都是风调雨顺,连年丰收,同各省相比,山西社会安定、经济繁荣、人丁兴旺。</p><p class="ql-block"> 元人钟迪《河中府修城记》:当今天下劫火燎空,黄河南北噍类无遗,而河东一方居民丛杂,仰有所事,俯有所育。</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移民浮雕图</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上面这段记载中说的就是山西。朱元璋刚统一中国,建立明朝时,山西的人口有403.万人,比河南河北两个省的人口加起来还多。</p><p class="ql-block"> 所以,在元朝灭亡,明朝刚刚建立时,为了恢复各地的生产建设,维护统治。朱元璋便制定了从山西移民到各地屯田的战略决策,便把它看做“此正中原之急物”。于是一场声势浩大长达50余年的移民大潮就此开始。</p><p class="ql-block"> 那么,从洪洞大槐树下到底迁出去了多少人?他们都分布在哪里?</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被迫迁移途中的百姓雕塑</span></p> 1、洪洞大槐树成为移民集散点。<br> 一开始,明朝廷号召山西百姓移民到各地去的时候,虽然给出了很多福利,但中国人固有的乡土情结是不情愿背井离乡的。<br> 无奈之下,明朝廷不得不以洪洞大槐树为集合点,哄骗不同意迁徙的人来这里签字,官府以家庭为单位将他们编队,再用绳子将所有人拴在一起,然后由官兵采取暴力的手段押送他们上路。<br> 出发的时候,成千上万的先民们齐刷刷的看着大槐树,三拜九磕,痛哭流涕。多少人泪洒大槐树,多少人一步三回头。就这样,一路拖家带口、扶老携幼的远离了故土,如同蒲公英种子洒向四方。<br> 因为当时先民们的手上都是被官兵绳子绑住的,所以有人想上厕所时就会让官兵解开绳子,而这就是“上厕所”之所以被称为“解手”的由来。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祭祖堂</span></p> <p class="ql-block"> 2、大槐树移民的分布。</p><p class="ql-block"> 从各种史料文献中的记载来估计,仅明朝洪武到永乐年间的50多年里,从大槐树下迁出去的先民就高达上百万,还不算北宋末年及明永乐之后至清朝时期的陆陆续续的迁移。</p><p class="ql-block"> 据《明史》、《明实录》、《日知录之余》等正史及笔记史料记载,大槐树移民的主要分布点大致如下——</p><p class="ql-block"> 河南的123个县市;北京、天津、河北的142个县市;山东109个县市;山西104个县市;江苏、安徽、湖北、湖南316个县市;陕西、甘肃、宁夏182个县市;黑龙江、吉林、辽宁171个县市;浙江、福建、江西227个县市;广东、广西、贵州248个县市;四川、内蒙古、青海274个县市;云南、西藏、新疆210个县市;海南、台湾111个县市。</p><p class="ql-block"> 由此可见,大槐树移民的分布之广。此外,在亚洲、非洲、欧洲、美洲、大洋洲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都有着大槐树移民的后裔。</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在洪洞你找不到一个“厕所”,只有“解手场”。</span></p> 山西洪洞大槐树现状如何?<br> 到今天,第一代大槐树早已作古了。相传第一代大槐树是在汉朝时种植,据《洪洞县志》记载:其“树身数围,荫遮数亩”。明朝的几次最大规模移民就是在这颗大槐树下。到明末时,这颗大槐树连同它旁边的广济寺都被洪水冲毁,然后干枯了。<br> 但是,在第一代大槐树的旁边,又同根生出了第二代大槐树。二代大槐经过400多年的光阴流转后,在解放前就已渐渐干枯。<br> 1974年,渐渐干枯的第二代大槐树被大风吹倒,洪洞县政府拨专款将其整修,然后将它树立起来,并为它做了完善的防腐措施,以作为移民的见证。<br> 与此同时,在第二代大槐树的旁边同根生出的第三代大槐树也在茁壮成长,到现在已亭亭如盖,枝繁叶茂。 大槐树的根,其实深扎在无数中华儿女的心中,它是中国人民对祖先的信仰,对故乡的向往,是中国孝道文化最好的体现。<br> 所以,无论经过多少年的风吹雨打,无论世事变幻,沧海桑田,只要中华民族的根还在,魂还在,文化还在,这颗大槐树都永不会消逝,它将亘古长存!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结束行程前,我们全体人员</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在老家门前合影留念</span></p> <p class="ql-block"> 附二:大槐树移民小知识</p><p class="ql-block"> 1、“解手”:就是上厕所,因为为了防止逃亡掉队,移民被捆着上路,需要上厕所才解开绳索。小便就是解小手,大便就是解大手。</p><p class="ql-block"> 2、“背手”、“连手”:北方人都喜欢背着手走路,因为当初大槐树移民时都是背手捆绑的。好朋友叫做“连手”,因为同路走当然是最亲密朋友了。</p><p class="ql-block"> 3、“瓣状甲”:小脚趾分两半,据说是大槐树移民用斧头剁开方便将来认亲,结果纷纷效仿,成了普遍现象。这种说法明显不符合科学道理,但瓣状甲和大槐树移民有很大相关性。</p> <p class="ql-block"> 3月21日9点20分,我们结束了六天的山西游行程,乘车返回山东。</p><p class="ql-block"> ——2024年3月25日于琅琊</p> <p class="ql-block"> (说明:旅游归来后,我把这次看到的景点知识归纳整理了一下,写成该文,希望您能喜欢。文中引用了部分网络图文,在此谨向作者表示感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