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走出去,就是大世界。</p> <p class="ql-block"> 你读过“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吗?”,你读过“义务教育质量提升文件吗?”你知道义务教育对小学生的三有要求是什么吗?……如果你都不知道,那你怎么敢走进课堂?你怎么敢给老师们评课?</p><p class="ql-block"> 还是一如既往的京师大校长培训学院的陈锁明院长,一席话让我无地自容。他告诉我们,教育家精神的六大内涵其实就是要求我们对自己有躬耕的态度 ,对孩子有育人的智慧,对社会有弘道追求。</p><p class="ql-block"> 再见陈院长,还是那样对我们教导谆谆,还是那样对我们语重心长,在他的菩提下,我们心中有梦,眼中有光。</p> <p class="ql-block"> 京师大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楚江亭指导起学问来一丝不苟,该拿捏的拿捏,该指正的指正。</p><p class="ql-block"> 他先带领我们走出心智的误区:我们要成长为逻辑思维型的校长而不是经验型校长。</p><p class="ql-block"> 然后带领我们走出行动的误区:做课题不是经验汇报,课题要尽量聚焦在点上,不盲目求大,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是根本。</p><p class="ql-block"> 楚教授何尝不是在教我们做人:脚踏实地做研究,寸土寸量解问题。</p> <p class="ql-block"> 得益于楚教授的指点,我特别想把我校的“阳光教育”的理念结合我校的实际去开展一个课题研究。</p><p class="ql-block"> 楚教授边讲我边思索:什么是阳光教育?为什么我校要开展阳光教育?到现在我们的哪些领域已渗透了阳光教育?怎样渗透的?有哪些问题?最重要的瓶颈在哪里?那我们如何突破?突破后会取得哪些成效?</p><p class="ql-block"> 我跃跃欲试……</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杭州青蓝小学的娄校长是河流一样的人,正高二级、特级早已不是她的标签,欧洲留学半年,美国留学半年,每天只睡3小时,医生警告后每天睡5小时,不停的学、不停的写、不停的研,奔腾不息,奋斗不止。</p><p class="ql-block"> 这样一个狠人,学问高高在上,管理却实实在在。她告诉我们:知识是工具,而不是结果,要在经历中学习,把知识工具运用在经历中。正是这样的理念,她特别注重经历伴随学生的成长,所以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分年级开发的各科校本课程都是让学生在经历中学习,在学习中经历,如此往复,扎实无比。</p> <p class="ql-block"> “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不到30岁就担任校长,到现在40出头已有十多年的校长经历,管理三堂大校,九千多人的吴校长却是如此谦卑。</p><p class="ql-block"> 她说:确实如此,世界上最难的事就是把自己的思想装进别人的脑袋里。校长有理念,老师有价值共识,然后双向奔赴,这就是一所学校最美的模样。正如英国贝尔滨博士的一句发人深省的话语:没有完美个人,但有完美团队。我们要做的就是校长、老师、学生美美与共。</p><p class="ql-block"> 她做到了,岳麓区实验小学很美。</p> <p class="ql-block"> 那些一步一步走过泥泞、走过溪流、走过高山,走向云层的校长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认知:一所学校,挖掘历史、形成文化、提炼理念,这是根基。形成共识、共同追求,协同育人这是活力。</p><p class="ql-block"> 有根基才能发展,有活力才有灵魂。</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说实话,在这个“卓越校长”班里,我越来越像只丑小鸭,我没有关注教育形势,像只无头苍蝇;我没有提炼学校文化底蕴,浅薄无知,那也就更谈不上文化浸润与活动体验,双向奔赴也缺少了目标与方向。</p><p class="ql-block"> 好在,我,还有一腔热血,还有一股情怀,还在接受、在自省、在反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