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相约走福州之中平路

风雨潇潇

<p class="ql-block">  2024年3月23日,29位同学再次相约走福州。本次走的地点为中平路和青年会。这个地方离众同学小时候的住处和就读的小学、中学都很近,直线距离近的不过数百米,远的至多千余米,是同学们平时经常玩耍或者路过之处。时间一晃几十年过去了,同学们能够相约重返旧地,重温当年趣事,重叙当年见闻,让大家十分感慨。人生真的很短暂,同学情份真的很难得。真心希望同学们一如既往地友好下去,快乐地携手走完人生的后半段旅程。</p> <p class="ql-block">  对中平路,同学们虽然熟悉得很,但当时同学们年龄小,不会去再意它的文化内涵,所以虽然走过路过但最终都错过,总觉得此处与住处周边的其他地方并没有什么异样之处。这次重走,也许是现在这条路已经提升为福州第一福街,成为网红打卡地;也许是身临其境,勾起了同学们儿时的记忆;也许是经过整治后的环境不再脏乱差,恢复了它的民国建筑面貌;也许是对照着详细的讲解,能够边游览边品味,所以许多同学都说颠覆了老印象,对这条旧福州的“十里洋场”有了全新的认识。</p> <p class="ql-block">  中平路地块原称田垱,1975年后因路上有家著名的中平旅社而改名为中平路。田垱位于闽江第一桥解放大桥北桥头,隔江对望烟台山。优越的地理条件,使得田垱成为福州货物来往的集散地,因而商贾云集、极为热闹与繁华。</p><p class="ql-block"> 田垱街成型于明清时期,但最早的时候布局杂乱,马路狭小,商铺均为前店后宅的木质房。1912年,随着爱国侨领黄乃裳募集45000银圆,在田垱洲边即闽江边买下一块地筹建青年会,精明的商家立刻抓住商机,纷纷跟随,在青年会周边大肆购买旧铺或者拆除重建,开发了一条12米宽的商业街,两旁的建筑全是西洋式风格的三层砖楼,让整条街带有鲜明的民国风情并保留至今。</p> <p class="ql-block">  中平路主路长约400米,沿街矗立着数十家饭店、酒楼、西餐厅、咖啡厅、旅社、歌舞厅、妓院、烟馆、钱庄、报社、电报局等各类门店。据《台江区志》记载,此区域仅有牌照的妓院就达46家。主路两旁还有合春弄、荔枝弄、倚霞弄、文通弄、庆青弄、金鱼里、金银里、庆丰里、牛弓街、敬义巷、利发巷等十多条弄巷,任何一条弄巷,都是巷道深深,隐藏着古色古香的大宅与商铺。这些门店都颇有规模,且装饰豪华考究,不仅吸引着上下杭、烟台山等处的商贾到此洽谈商务,而且也是各国领事馆人员、洋行买办、军政官吏、新派人士等交际往来,或者醉生梦死的场所,堪称福州的“十里洋场”。</p> <p class="ql-block">庆菁典业(当铺)</p> <p class="ql-block">  大概是因为内部建筑还未完全修复的原因,中平路上的大部分老建筑都紧闭大门,无法进去参观。即使如此,漫步在充满民国风情的马路上,望着那些质朴沧桑的红砖白墙,半圆形的门洞、窗户,爬满藤蔓的外立面,乃至马路上仿古的黑色灯柱,白色玻璃罩着的路灯,依然可以感受到当年的盛况,并且瞬间能把人们的思绪带回到民国时代。</p> <p class="ql-block">  中平旅社是中平路最负盛名的商铺。其建于1914年,原为三层砖木结构的近代西洋式建筑。此楼最早时经营西式菜,商号“嘉宾”,是福州历史上第一家卖西式牛排的高级洋菜馆。据说当时的消费是每客2块银圆。虽然价格昂贵,但吃客经常爆满,生意一直非常好,为此顶部后来还加盖了一层。1950年,此楼被福建省委交际处(省级官方规格最高的接待机构)接管,可见其无论是知名度,还是内部设施都是一流的。1975年,此楼改为中平旅社,门前的道路也由田垱街改为中平路。</p> <p class="ql-block">  新紫銮名称上是个歌舞厅,实际上是当时福州最顶级的风月场所。新紫銮建设资本高达28000银圆。从外表看,新紫銮与中平旅社无多大差异,门洞开得也很小,但走进去别有洞天。里面不仅有三进院落,非常大,极其气派,而且装饰精美,极其奢华。服务功能上也很齐全,除了可以吃花酒,还有伬唱、闽剧、西洋歌舞等项目。里面服务的姑娘档次很高,除了长得漂亮,还要通过考试,然后到花捐局打票,取得资格后才可以开始服务。由于要经过培训和考试,所以从业的姑娘既通晓诗词音律,又能歌善舞,琴棋书画样样拿得出手。</p> <p class="ql-block">  浣花庄是家顶级菜馆。其沿街外立面为西式立面,外墙以青砖为主,红砖点缀其间,美观大气。内为中式三进两层合院。浣花庄经营西洋菜和福州菜,闽菜大神卓玉水曾当过浣花庄的主厨,招牌菜“太极芋泥”、“雪山潭虾”、“书包鱼宝”等名震榕城,享有极高的声誉。旧时的福州人都以在浣花庄办酒席为荣,有“浣花庄,办酒庄”之说。</p><p class="ql-block"> 中平路类似于嘉宾、浣花庄这般的高级菜馆饭店有七八家。原因一是这里邻近上下杭商贸区和烟台山领事馆区,吃客众多。二是靠近码头,交通便利,可以就近买到最新鲜的食材(过去没冰箱),菜肴的鲜度有保证。</p> <p class="ql-block">  大东饭店是综合性服务场所。主要经营的项目有菜馆、旅社、舞厅等。菜馆以福州菜、闽南菜、日式菜为主。此饭店是合春商号产业,挂的却是日本商行的招牌。所以抗日战争爆发后,这家饭店便遭到国人抵制和打砸,并被迫关门。大东饭店内有个360度旋转的木楼梯,这旋转木梯从一层楼一直旋转通到三层楼,据说是用一棵大树制作而成,比较稀罕。</p> <p class="ql-block">  作为著名的交际区域,中平路也是消息的重要来源处和发散处,这促使福州电报局和南方日报社也在此买地建房,设立办事机构。福州电报局设立的时间为1913年,是民国时期在福建设立较早的电信业务机构。当时的电报局是官府机构,经营有官报、公报、私报,紧急、校对等各种业务,现在原建筑已经拆除,只留下遗址。南方日报社建筑现在还保留下来,建设时间大致在1930年前后,为二层砖木结构的西式建筑。日报社在此办公的时间从1938年7月至1949年,历时13年。</p> <p class="ql-block">  黄培松状元府和状元楼是中平路上最显赫的建筑。黄培松,福建南安县人,光绪六年(1880年)武状元,官至广东琼州镇总兵、记名提督。北洋政府时期,袁世凯任命其为福建护军使,陆军中将。黄培松虽然是闽南人,但很喜欢福州,特意把状元府建在中平路。</p><p class="ql-block"> 黄培松故居是清末至民国时期的建筑,原来面积很大,共七进,现在保留下来的只有三进,占地面积约1972平方米。此厝建筑风格与福州古民居大致相同,不同之处主要是用红砖(福州古民居多用青砖)作为门饰和墙体建筑材料,体现了闽南风格。黄培松状元府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状元匾收藏在省博物院。</p><p class="ql-block"> 黄培松状元府斜对面还有座黄府花园,花园中原来竖有两根大旗杆,建有一座非常漂亮的小洋楼,人称状元楼。这栋楼系黄培松晚年所建。是按照厦门鼓浪屿一座洋楼的样式修建起来的。</p> <p class="ql-block">  中平路的开发与一个叫杨文畴的巨商息息相关。杨文畴祖籍晋江,其祖父辈的杨启文、杨启善两兄弟清道光年间从晋江到福州打工,后自立门户,创办合春商号,成为富商。到了杨文畴接管合春商号后,生意更是越做越大。中平路就是由他率先开建的,最鼎盛时,中平路有一半商铺都属于合春商号,由此杨文畴被人称为“杨半街”。上面所提及的新紫銮、浣花庄、菁业典当、大东饭店等,均是合春商号产业。</p> <p class="ql-block">这是杨氏祖屋,位于中平路合春弄,建于清中期,中式宅院,三进五开间,占地面积约990平方米。因为讲风水,古厝以春秋战国时期刀币为形(航拍可见)</p> <p class="ql-block">这是杨文畴九姨太公馆,当时大名鼎鼎,人称九奶奶府,位于中平路利发巷。此厝建于清末民初,二进院落,面阔五间,中西合璧建筑。九姨太很受杨文畴宠爱,交际很广,常邀名流商客到家作客。郁达夫曾在他的日记中提到在此宅吃饭并演讲。</p> <p class="ql-block">  永德会馆位于中平路利发巷。杨氏两兄弟从晋江到福州谋生,估计就是先在此会馆下属的商号打工,积攒了客户人脉与经验后才自立门户的。永德是永春、德化的简称。清朝中期,德化县归永春州管辖,两县本就是一家人。永德会馆建于清雍正年间,占地2400平米,东西宽36米,9柱8间排,三层。建筑大气磅礴,中西合璧。门前立着两根罗马柱,顶层搬建清代福州会馆建筑中的厅堂部分,非常漂亮,形成中国传统建筑与仿西洋建筑叠加的独特风格。会馆内部也有不少西式建筑元素,如铁制门窗、旋转楼梯等。永德会馆长期以来都是作为福州永德商帮堂会、商会、同乡会联络乡谊、倡办公益、经贸往来的活动场所,也是中平路标志性的一栋建筑。</p> <p class="ql-block">永德商号主要经营德化陶瓷次及木材、茶叶等山货</p> <p class="ql-block">  林纾故居位于中平路洲边,建于1882年,原为三进厝,占地面积上千平方米。后来因建江滨大道,面积缩小至700多平方米。</p><p class="ql-block"> 林纾(1852年11月—1924年10月),字琴南,中国近代翻译家、文学家、书画家、教育家。神奇的是他不懂外语,却与人合作,意译了180多部外国作品,其中世界名著40多部,作品有大家耳熟能详的《伊索寓言》、《茶花女》、《鲁滨孙飘流记》、《黑奴吁天录》等,被誉为译界之王。</p><p class="ql-block"> 林纾故居还是福建理工大学前身“苍霞精舍”的旧址。林纾建好此厝后,在家中创办了一所新式学堂,名为苍霞精舍。教学内容除传统经史等课程外,还开设了数学、英文、历史、地理、时务等新式课程,培养出了众多人才。</p> <p class="ql-block">  距离中平路数十米的地方,还座落着一座最能体现福州舶来文化内涵的百年建筑一一青年会。这个建筑1912年开建,1916年竣工。买地花了45000银圆,上部建设费用花了12万美元。建筑形态类似于欧式城堡,前面主楼与左右楼均建三层,只有后楼建了四层。四周墙体由红砖围砌,内部门、窗、走廊等均为欧式建筑风格。楼中心的天井面积较大,用于采光和活动。地板用上等楠木板铺设,虽使用了百多年,现在仍保存完好。</p><p class="ql-block"> 青年会总建筑面积8156平方米。楼内设有西餐厅、理发厅、电影院、健身房、台球室、乒乓球室、室内灯光篮排球两用球场、淋浴室、游泳池等,俨然一座集教育、食宿、餐饮、娱乐、商业、休闲于一体的综合大楼。由于其建筑格调高雅,服务功能齐全,且一直引领着社会新潮流,建成后很快成为福州市的最时尚的公共文化娱乐中心,并成为各界名流高端聚首之处,其盛况可比肩上海的大世界,是福州最体现身份的交际场所。陈宝琛、严复、林纾、萨镇冰、冰心、林徽因、庐隐等众多福州近现代名人,都经常出入于此。1936年,当红影后胡蝶陪丈夫潘有声到青年会,轰动福州城。著名作家、诗人郁达夫两度寓居青年会,在此著书立说,发表演讲,为青年会增添了一笔浓墨重彩。</p> <p class="ql-block">同学小学毕业照就是在青年会前拍摄的</p> <p class="ql-block">  弹指一挥间,百多年过去了。然而,滔滔东去的闽江水仍带不走历史的痕迹。如今,经过岁月洗礼的中平路已经成为闽江之芯的核心区域,被打造成福州的第一条福街。其老迈的身躯,在政府的精心呵护下,重新焕发出了活力,也因而成为福州当红的旅游打卡景点。</p><p class="ql-block"> 祝同学们龙年吉祥,万事如意!</p><p class="ql-block"> 期待很快再相会,再携手走福州!</p> <p class="ql-block">连接中平路与青年会的人行天桥,彰显民国情调,被誉为福州最美的天挢</p> <p class="ql-block">来此拍婚纱照的人非常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