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街道长度 街道长度是度量街道的最基本和直观的指标。<br><br>克利夫·芒福汀在《街道与广场》中,他认为街道不间断的长度上限大约是1500米,如果超出这个限度,人们对街道就会失去尺度感。同样,如果街道的长度过短,街道的线性空间感知会受到严重的削弱,在很多传统街道上,常常利用转折,过街骑楼的方式消除街道过来带来的弊端。 2、D/H值 D/H值也是度量街道空间尺度的一大指标。(D是街道的宽度,H是两侧建筑的高度,街道比建筑高度的值控制在什么范围内才能使街道的空间是紧距的而不是压迫的)<br><br>芦原义信在《街道的美学》中指出当D/H≥2时,其街道空间的空间形态是离散的,给人封闭感差,空旷的感觉。<br><br>当1<D/H≤2时,其街道空间的空间形态是内聚的,给人的知觉感受是稳定、内向又不压抑的。<br><br>当1/2<D/H≤1时,其街道空间的空间形态是紧聚的,给人的知觉感受是视线收到限制,压迫感也随之而来。<br><br>当D/H≤1/2时其街道空间的空间形态是幽闭的,给人的知觉感受是压抑而又紧迫。<br><br><br><br>那种传统街道应该有的内聚力很弱,人的视线总会不经意的离开街道空间。而步行街巷道则尺度较好,人在其中穿插行走非常舒适,给人的知觉感受是稳定,内向又不压抑的。巷道的线性流动感也很强烈。 3、视角 街道空间尺度另一个重要指标就是人观察沿街建筑(或景观)的视角大小。<br><br>人在观赏景物时,由于视点、视线和视角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感受。在视线分析法则中,可以按街道中底面最远点的可视角度来对街道进行度量。一般视角大小<18°的时候,街道状态是空间围合太弱,无法形成街道。视角大小18°-27°的时候,街道是呈现完全开放的状态。当视角大小为27°-45°的时候,街道是呈现半封闭的状态。当视角大小>45°时,街道呈现出完全封闭的状态。<br><br> 4、实际案例分析-九华山莲花小镇项目 以九华文化入境,以水入禅,造现代禅意美学新境界 本案将以实现落实十二五的规划目标为己任,将莲花小镇作为一个包含【实景演艺、休闲度假、商业服务、文化创意、文化展示】等多种功能复合的文化项目来进行景观设计。 由闹市到人居,由人工到天然,由动渐静,渐入佳境 节点剖析—本愿心街 空间节奏分析 /强调主街游览节奏的丰富性及趣味性。<br><br>/主街空间每隔15-30m 的距离有小节点,每隔50-100m有中到大节点。中小节点以植物组团结合雕塑为主,大节点为活动场地。<br><br>/通过对游览过程中的视线分析,设置丰富的视觉焦点及视觉通廊。 主街分段特色及空间尺度分析 本愿心街空间尺度与节奏分析 研究证明最佳主街宽度为6-9米,现状为10-17米。通过水渠、植物、外摆、街道转折、院落缩小尺度感,营造松弛有度、律动变化的街道。 本愿心街(主街空间) 绿植打破了街道界面过度连续的感觉,氛围呈现松弛—严整—松弛的节奏。 本愿心街空间转折处理 本愿心街项目实景 5、优秀案例赏析 妻笼宿(商业服务)·舒适的街巷空间<br><br>日本中部长野县木曾郡<br><br>妻笼宿位于日本中部长野县木曾郡,是中山道上六十九个宿场之一,从江户(东京)数起排在第四十二。中山道是连接江户和京都的一条道路,所谓“宿场”,就是沿途的驿站。妻笼宿曾经是交通要冲,热闹繁华,但因为明治时期铁路的修建等原因,它逐渐没落了。到了昭和时期,日本兴起了保护古建筑的运动,妻笼宿就被幸运地保存了下来。如今漫步于驿站内,会有种恍如回到江户时代的感觉。 位于长野县的妻笼宿,最早以旅馆聚集闻名,一直是过往商旅的中途驿站,目前仍保留着江户时期古朴淳厚的样子,沿途分布着八十多家老旅馆,其中还开设了各式茶社,居酒屋、艺品店、邮局、书画社。街道景观自然古朴依旧沿用当年的石板路,石磨、水井与水车。 拈花湾·禅意小镇 无锡市滨湖区马山国家风景名胜区·灵山集团<br><br>作为无锡灵山集团无中生有、从零起步的成功案例,拈花湾非常具有分析价值。灵山小镇·拈花湾,世界级禅意旅居度假目的地,通过建设集旅游、观光、住宿、度假、体验于一体的旅游度假综合体,开创了特色文化旅游的新市场,与国内其他江南古镇形成显著区别,首创了国内以禅意文化为主题的特色小镇。 拈花湾景观结构<br>五谷一街一堂,度假产品功能成体系 起承转合的街区景观序列 拈花湾水系规划<br>开阔水面:引水形成大面积湖面,可利用大水面开展水上活动;水渠:引水进入建筑群落,形成水渠,水面较宽,可行驶小船只;湿地水道:小镇水域湿地水域向衔接,形成活水;商业水街:沿商业主街的两侧形成暗渠,跨石板进入商铺。 植物特点:利用花海、苔藓、鸡爪槭等结合乡土植物搭配,营造拈花湾整个园区的禅意氛围。 铺装特点:主街道采用200*400的石材为主,次要支路采用碎拼的形式,与绿化相结合,卵石与条石收边,更加细致。 小品特点:商业街沿街大多通过盆栽、玩偶沙尼、绿植叠石、软装外摆来丰富整个外摆空间,保证整个商业街的连续性。同时小沙弥也成为整个拈花湾的形象担当。 围墙特点:主要通过编制的竹篱笆围合,结合攀岩植物与石砌矮墙,精细的工艺。 活动特点:分别安排白天、夜晚的活动,全方位服务于游客的禅修生活,加强体验感。 灯光特点:整体灯光暖色调,建筑灯光主要结合水面形成倒影,夜间水秀表演灯光与水幕影像配合,渲染突出主题特色,丰富游客夜间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