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春分时节花烂漫,昼夜平分景色鲜。为深入推进高校与县域基础教育协同提质行动的顺利实施,也为进一步推进学校课题研究、提升教师科研能力,3月22日下午,学校在小会议室召开协同体质专项课题立项工作推进会。学校党总支书记彭勇、校长陈琳、学校协同提质小组成员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由业务副校长李国锋主持。</p> <p class="ql-block"> 会议伊始,主持人李国锋副校长向与会人员详细地解读了几份课题文件,宣读了课题组成员名单,明确了本次会议“定课题方向”这一重要内容。</p> <p class="ql-block"> 接着,课题负责人胡小红老师就课题申报书版本的确定、粗拟的课题名称、探索“红星课堂”教学模式的初步设想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看法。</p> <p class="ql-block"> 会上,陈琳校长指出,高校与县域基础教育协同提质行动是提升教师科研能力、构建学校“红星课程”重要机遇。为抓好协同提质行动工作,他提出三点要求:一是提高站位,高度重视。学校会高度重视提质行动工作,全力推动提质行动做精做优,成为该专项课题的坚强后盾。二是加强协作,各司其职。课题组成员必须明确任务职责,齐心协力,通力合作,脚踏实地地把课题研究做实、做精、做出特色。三是立足本校特点,形成教研、课程特色。课题组成员们要结合学校办学特色,思索如何在协同提质背景下做到“红色校园文化的打造、形成独具特色的教学模式、小红星课程体系的打造、师资的专业培训、校史的整理”等方面的真正提质,以课题研究来促进学校教育教学水平和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p> <p class="ql-block"> 最后,书记彭勇发表总结性讲话。他强调,课题研究既是学校发展的需要,更是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课题组成员必须统一思想,理清研究思路,构建起完整的研究框架,明确研究路径和要取得的研究成果,利用课题来推动校园品牌课程的建设,落实组内各研究人员的任务分配,合理进行时间管理,各司其职,扎实推进课题的研究。学校高度重视,将充分调动各部门,协调各方资源,全力保障课题研究,弥补研究过程的薄弱环节,突破课题研究的困局,助力课题研究取得新成果,助力学校教育教研上一个新的台阶。</p> <p class="ql-block"> “始于思考,行于探索,成于实践。 本次会议为老师们搭建了一个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的平台,让课题组成员对课题研究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和更明确的方向。相信在学校的支持下,专家的引领下,学校也将以本次会议为契机,加强教师课题研究工作,提升学校办学质量,为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不断躬耕前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