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近几年我围绕在知青岁月中,对我帮助较大的原抚顺知青办的赵福荣、当年驻清原县大窝棚大队的军代表王新云,在网上发表了分别题为《清明洒泪念赵姨》、《难忘啊!插队时的军代表》的两篇美篇。省内外几千名名老知青阅读,许多人还留言和点赞。《辽宁老年报》还对这两篇文章及时给予刊登。这使我从中感悟到,在写知青回忆录时,应该将感恩的题材适当拓展。这样就会以比较宽阔的社会视角,更客观,更生动,更全面地总结好知青岁月留给我们的珍贵的记忆和精神财富。</p> <p class="ql-block"> 最近我在整理知青时的书籍和资料时发现,无论是一张照片,还是一本书,都记载着一个时代的影像和痕迹,都在叙说着一个个感人的故事。</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1968年11月下旬,我利用雨天歇工的机会去离我插队村子8里地的草市公社邮局投稿。走到途中变成了雨夹雪。到了公社邮局发完稿件,棉裤已经湿透。路过草市中学时,我遇到了曾经一起被借调到公社搞会议材料的徐景利老师,他将我让到一间教室,用炉火帮我将棉裤烤干。当他知道我是因为往沈阳新闻单位投稿而冒雪而来,便鼓励我“一位哲人说过,世界上没有徒劳的事情 !只要肯于努力和吃苦,终究会有所收获的。”这句话我一直牢记在心,成为我苦学上进的动力。2007年,我终于打听到退休后的徐景利老师住在清原县土口子,于是我从沈阳赶到了他家,表达了埋藏在我心底达40年的感激之情。</p> <p class="ql-block"> 当我成为县知青先进典型,遇到了挫折时,当时清原县县知青办的章达老师,年近半百,汗洒山路,不辞辛劳,来到我插队的草市公社大窝棚大队,通过走访和调查后,找到正在地里干活的我说:“通过组织的调查,群众对您的评价是不错的,县里树你为知青的典型是站的住脚的,你要正确对待不同的意见和看法,继续努力。”正是他的热诚和尽责,使我成功地经历了人生成长中的第一次考验呀!(图为2010年7月14日我去清原县看望章达时的合影)</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我插队时的清原县革委会副主任 、负责五七战士和知青工作的解玉舫(后来担任抚顺市总工会、市体委领导),对我关爱有加。记得有几次县里召开春耕生产动员大会和斗批改大会,他为了让我代表全县知青讲话时不拿稿,特意让我住在他的宿舍,深夜灯下,他像可亲的长辈或可敬的老师 ,耐心地辅导我讲话的技巧。他是我成长道路上的恩人,后来有一次他在省党校学习,急需一本新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我帮他买到了,他坚持给我钱,被我谢绝了。那时的领导呀!那时的人与人的关系!</p> <p class="ql-block"> 1970年9月14日,我参加了抚顺市十六次知青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讲用会。当时我因为家庭成分在政审中出现了问题,失去了作为工农兵学员去北京念大学的机会。在我思想正处于最低落时,是公社革委会主任王海林及时给予我鼓励。使我又振奋起精神。那次会后我们合影时,我们这些知青都不太懂事,唯一的作为带队的公社领导王海林,照相时竟然站在第二排的左边,那时的领导没架子,平易近人。</p> <p class="ql-block"> 还有这本1965年由民兵之友杂志社编印的《新闻工作手册》,是当年我插队时,草市公社的革委会副主任、负责宣传工作的宋传德送给我的。他看我热爱写作,就将他在部队服役的儿子带给他的这本小册子赠送给我。在那文化奇缺,精神匮乏的时代,此举真称得上“赠人与书胜于珠宝”!我经常将这本小册子带在身边,随时随地的见缝插针学起来。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回味人生,无论你今天处于什么样的境地,都应该莫忘当初。特别是青春年少,上山下乡,起身微步时,谁关心了你,谁培养过你;遇到困难的时候时,谁理解了你,谁帮助过你,都要牢记心中,永志不忘。</p><p class="ql-block"> (作者为68届知青,辽宁老年报社原总编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