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母校</b></p><p class="ql-block"><b> 马江驰</b></p><p class="ql-block"><b> “母校”是由两个名词组成的偏正式合成词,“校”为中心词,“母”为修饰限制的偏词,望文生义,就是“母亲一样的学校”。由此看来,这个词的情感重心全落在“母”字上。</b></p><p class="ql-block"><b> “母”是一个让人油然而生敬意顶礼膜拜之词。人的生命,母亲要艰难地怀胎十月,痛苦地一朝分娩,慈爱地哺育数年。其间,含辛茹苦,呕心沥血,拉屎拉尿,不一而足 ,结草衔环,恩重难还。</b></p><p class="ql-block"><b> 我曾经在一本书上看到过一篇科普文章,说科学家做过一个实验,把母亲的乳汁放到一个玻璃器皿里,在合适的温度下,经过几天,乳汁会变成血液,原来母亲的乳汁是由她们的血液变成的。由此,我常常告诉我的学生,母校就是让你成人成才的母亲,她在你求学的几年里,她的乳汁哺育着你,这些乳汁就是她的心血,而付出心血的人既有你的班主任和科任老师,也有学校的后勤保障人员,包括保安宿管厨师工勤。没有他们的心血浇灌,你是不会健康地走出这个校园的,这种恩情,今生今世,没齿难忘,无以报答。</b></p><p class="ql-block"><b> 还记得2020年6月17日,网上一个标题为“全班49人仅1人返校毕业,男生校门口鞠躬感谢母校”的短视频火了!截至6月19日下午4点,这条视频形成热搜,吸引了182万网友的观看。记者了解到,视频中的小伙史云鹏是山东旅游职业学院的应届毕业生,之所以作出上述举动,是为了感谢母校对他的培养。6月16日,史云鹏面对镜头说道,“我是班里唯一一个返校的,在学校生活了这么久,觉得这就是我的第二故乡。我很热爱里。”从那以后,每到毕业典礼上,我都要给毕业生讲一讲这个故事。</b></p><p class="ql-block"><b> 对于“母校”,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李培根院士说,“母校就是可以自己骂一千遍,但是别人不许骂一遍的方。”我们骂她,是因为这是我的家,我们可以在自己家里淘气捣乱,但别人骂她,那是犹如侮辱先人祖宗的事,绝不客气。</b></p><p class="ql-block"><b> 所以,一届感恩的学子,一定会跑好最后一次操,上好最后一节课,打扫好最后一次卫生……最后与“母校”依依惜别。</b></p><p class="ql-block"><b> 若要说抒发“母校情节”最好的诗,也许就是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一唱三叹,缠绵悱恻,藕断丝连。</b></p><p class="ql-block"><b> “常恨言语浅,不如人意深。 今朝两相视,脉脉万重心。”</b></p><p class="ql-block"><b> 何为“母校”?在“校”字前加定语“母”,意为像母亲一样的学校。何为“母校”?就就用乳汁来哺育你三年的学校。无论何时何地,无论天长地久,“母校”没齿难忘。无论何时何地,我的言行举止,我的奋斗拼搏,都代表着“母校”的品格和形象。“母校”是我人生路上无限的动力和无穷的鼓励。</b></p><p class="ql-block"><b> 人生路上,从幼儿园到大学,会经历好几个学校,这些学校都是你的“母校”,她们的乳汁都哺育过你,你的身上都流淌着她的优秀的品格和基因。</b></p><p class="ql-block"><b> 今天,我以母校为荣,明天,母校以我为荣。</b></p><p class="ql-block"><b> </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