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西安市经开第四学校】“研”续成长,“语”你同行——西安市经开第四学校小语组公开课活动</p> 前期部署 <p class="ql-block"> 为贯彻、落实“求真尚美四校好课堂”教学技能大赛理念,促使组员聚焦学科核心素养,注重课堂生成,注重体现启发式、互动式、体验式、探究式、分享式、合作式、开放式等课堂学习方式,进一步提升组员专业技术水平,深化教育改革,推动“双减”政策,小学语文组根据学校教导处安排,3月18日——3月22日全组成员参加学校组织的组内教学技能大赛。校领导及小学语文组全体教师全程参与听评课活动。</p> 刘瑞菊老师 <p class="ql-block"> 刘老师执教的《为人民服务》是小学阶段学生接触到的第一篇议论文,课文围绕“为人民服务”的观点,阐述了三个方面的内容,刘老师带领学生由浅入深地理解文本中所提到的“死的意义”、“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不怕批评”及“相互团结”的深刻含义,课堂最后,学生们的配乐演讲更是将课堂的氛围推向了高潮。他们用真挚的情感、激昂的表达了自己对“为人民服务”这一主题的理解和感悟。</p> 王琛老师 <p class="ql-block"> 王老师执教的《大象的耳朵》一课由复习字词、大象耳朵的变化导入,接下来让学生了解大象想法改变的原因,读好文中的问句,并通过角色扮演感受大象在被小动物们质疑后的心理变化历程。</p><p class="ql-block"> 通过结合生活实际,理解“人家是人家,我是我”,学生理解正确看待别人的看法,有自己的判断,做好自己,最好的自己,从而引出汉字“最”的书写。</p> 袁文娟老师 <p class="ql-block"> 袁老师执教的《囊萤夜读》一课,从单元人文主题为切入点,使本课与单元人文主题紧密结合,使学生在学习课文的同时,深入理解单元主题的内涵,体现了教学的整体性和连贯性。</p><p class="ql-block"> 整节课从“初读文,感古文之韵——深读文,明古文之理——神探究,寻成长体验——诵古文,立文化自信”四个大的板块对本课进行教学,使学生明白:在成长的道路上,每个人都会遇到不同的困难,只要像车胤和匡衡一样坚持努力下去就一定会获得自己独特的成长经验。</p> 汉军棉老师 <p class="ql-block"> 汉老师执教的《两小儿辩日》,用娴熟的技巧引导学生回顾学习文言文的学习方法,并指导学生将其运用到本节课的学习当中。</p><p class="ql-block"> 课堂中,通过个别读、小组读、男生读、女生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加强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最终达到背诵的效果,也因此使得课堂氛围活跃,学生积极参与。特别是两位小辩手进行辩论的环节,让学生亲身体验辩论的过程,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p> 刘沛老师 <p class="ql-block"> 刘老师执教的《赵州桥》一课,始终抓住关键词和中心句来理解文意,以此训练与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同时让学生学会找中心句,并了解中心句位置不固定的特点。此外,首次渗透过渡句的作用,为学生的阅读和写作打下基础。最后,强调赵州桥的世界闻名和历史悠久,让学生感受到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同时也进行了文化传承教育。</p> 弥王乐老师 <p class="ql-block"> 弥老师执教的《我多想去看看》一课,课前的韵律操将学生带到了轻松愉悦的语文课堂。 课的开始,弥老师借助图片,让学生带着问题、带着向往进入课文,引发学生和文本的对话,来整体感知课文内容。</p><p class="ql-block"> 抓词语 理解课文教学“天门广场的升旗仪式非常壮观”一句时,抛开抽象的解说壮观的意思,而是让学生一起观看天安门广场庄严的升旗仪式的壮观场面图片,对于大部分没有亲眼见过升旗场面的学生来说,此时,会激起学生的情感,最后孩子们把刚才看到的壮观场面读出来,学生在反复诵读中,情感再一次受到感染,热爱北京的情感在无形中得到升华。</p> 评课议课 <p class="ql-block"> 小语组各位听评课教师都进行了课例研究,大家各抒己见,共话教研,分别从课堂教学节奏把控、重难点的讲解、教学方法、师生互动、整堂课的完整度等方面进行了交流研讨并发表自己的见解。</p> <p class="ql-block">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们一直在努力探索、奋力追寻,只为做好学生发展的筑梦人,我们一直在努力……</p> <p class="ql-block">撰稿:袁文娟</p><p class="ql-block">审核:汉军棉</p><p class="ql-block">拍照:刘沛 王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