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兰亭序》,世界的王羲之

書聖王羲之研學

<p class="ql-block">中国的《兰亭序》 世界的王羲之(上)</p><p class="ql-block">作者聂邦瑞</p><p class="ql-block"> 迎来龙年,送走兔年。从弘扬王羲之与中国书法艺术角度回顾兔年,认为最令人难忘的一件盛事,就是2023年1月31日,即中国兔年春节之后,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和台东区立书道博物馆同时举办的《王羲之与“兰亭序”展》。这是继2013年东京国立博物馆举办《书圣王羲之书法特展》、2016年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举办的《从王羲之举办《书圣王羲之书法特展》、2016年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举办《从王羲之到空海:中日书法名迹特展》、2018年日本九州国立博物馆举办《王羲之与日本书法》展览之后,又一次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重量级展览。此次展览作品中,既有唐摹本为主的历代多幅王羲之《兰亭序》摹本,又有日本国珍藏的数幅唐摹本王羲之书法,其中包括新发现的两幅唐摹本王羲之书法《妹至帖》、《大报帖》。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举办《王羲之与“兰亭序”展》,充分彰显书圣王羲之的崇高历史地位,充分彰显王羲之《兰亭序》美学价值内涵,特别是彰显中华文化的巨大国际影响力。举办《书圣王羲之书法特展》、2016年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举办《从王羲之到空海:中日书法名迹特展》、2018年日本九州国立博物馆举办《王羲之与日本书法》展览之后,又一次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重量级展览。</p><p class="ql-block"> 此次展览作品中,既有唐摹本为主的历代多幅王羲之《兰亭序》摹本,又有日本国珍藏的数幅唐摹本王羲之书法,其中包括新发现的两幅唐摹本王羲之书法《妹至帖》、《大报帖》。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举办《王羲之与“兰亭序”展》,充分彰显书圣王羲之的崇高历史地位,充分彰显王羲之《兰亭序》美学价值内涵,特别是彰显中华文化的巨大国际影响力。 </p><p class="ql-block"> 当前国内文艺战线话语最多的就是如何传承中华文化、中华文明、中华文脉。</p><p class="ql-block"> 何谓“中华文脉”?北京故宫博物院免年春节期间举办的“国子文脉——历代进士文化艺术联展”,已经作了诠释。中华文肮就是由源自上古的阴阳学、礼乐学、制度学、人伦学、天文学、哲学等形成的本源文化,春秋战国形成的“诸子百家”,汉代形成的经学,魏晋形成的玄学,南北朝形成的文学,隋唐以后历代进士们形成的“国学”、“汉学”,皆一脉相承。这是我国“百万年人类史,一万年文化史,五千多年文明史”积淀形成的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体系,因此称作“中华文脉”,也称“精神命脉”、“民族血脉”。</p><p class="ql-block"> 中华文脉的核心与特质是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以民为本、崇文尚德、尊王攘夷、协和万邦、天下太平、大同世界。由此可见,在新时代传承与弘扬中华文脉,有多么重要!从日本举办的王羲之与《兰亭序》展览中,也给国人以深刻昭示与巨大启迪。</p><p class="ql-block"> 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举办的《王羲之与“兰亭序”展》,把《兰亭序》为核心的日本国内所藏王羲之法书,包括唐代以来临摹、刻拓、传承的各种王羲之书法版本,集结展出。虽然没有把日本以外各国仅存的所有王羲之书法都集中在一起展览,但仅就这些日本所有王羲之书法藏品的专题展出,堪称震撼。此次展出的日本所有王羲之书法藏品中,无论是王羲之《兰亭序》摹本,还是其他王羲之书法摹本,绝大多数都是1300年前的唐代摹品。尽管其中王羲之书法真迹极少,但亦称弥足珍贵。 </p><p class="ql-block"> 王羲之《兰亭序》摹本中,有两幅极其重要的《定武兰亭序》版本,即吴炳本《定武兰亭序》、独孤本《定武兰亭序》。尤其是独孤本《定武兰亭序》,曾因被元代赵孟頫反复临摹,而使世人皆知。此次展出的是被火焚后的独孤本《定武兰亭序》残卷,附有赵孟頫在独孤本《定武兰亭序》后面的《兰亭序十三跋》;东京国立博物馆所藏王羲之《兰亭序》,除了两幅吴炳本、独孤本的《定武兰亭序》版本外,还有不少版本的王羲之《兰亭序》。包括智永禅师摹写的王羲之《兰亭序》、许彦先摹本《定武兰亭序》、王晓摹本《定武兰亭序》,褚遂良摹本《兰亭序》、王铎临摹《兰亭序》,以及东京台东区立书道博物馆藏的韩珠传摹本《定武兰亭序》;东博展品中,还有明万历本《兰亭图卷》(局部)、乾隆本《兰亭图卷》(局部)、明王建章《兰亭春禊图扇面》、颖井本《兰亭序》(部分)、国学《兰亭序》(部分)、《兴福寺断碑》王羲之书法、怀仁和尚《集王圣教序》、王羲之《十七帖》碑刻拓片、元任仁发款《琴棋书画图轴》;另外,还有四幅唐摹本王羲之法帖,第一幅是日本宫内厅三之丸尚藏馆藏品王羲之《丧乱帖》,第二幅是前田育德会藏品王羲之《孔侍中帖》,第三幅是日本九州国立博物馆藏品王羲之《妹至帖》(1973年发现),第四幅是2013年在日本民间发现的王羲之《大报帖》。</p><p class="ql-block"> 在此有必要讲下后两幅唐摹本王羲之行草书法《妹至帖》、《大报帖》来历。</p><p class="ql-block"> 1973年,日本民间发现一幅唐摹本王羲之《妹至帖》;四十年之后,即2013年日本民间又发现一幅唐摹本王羲之《大报帖》,被日媒称为“世纪新发现”。日本权威文物鉴定家一致确认:《妹至帖》、《大报帖》两幅唐摹本王羲之法帖,都有“双钩填墨”痕迹,即用细笔描出文字轮廓后,再用浓墨填满内部轮廓;日本新发现的唐摹本王羲之《妹至帖》、《大报帖》,和日本原来珍藏的《丧乱帖》、《孔侍中帖》一样,都是1300年前的唐代临摹作品, 都是用“双钩填墨”,即“双钩廓填”法摹制,都是体现王羲之行草书法的雄秀俊美书风。日本珍藏的王羲之“四帖“和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品王羲之《平安帖》、《何如帖》、《奉橘帖》唐摹本,以及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艺术博物馆藏品王羲之《行穰帖》,皆如出一辙,皆用双钩填墨法摹制,皆源自中国唐代;之所以称上述三地的唐摹本王羲之书法都是双钩填墨摹本,因为这些摹本所用纸张,都是唐代的“纵簾纸”,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唐代的“纵簾纸”, 一个最明显的特征就是纸上有竖条纹络。《大报帖》摹本上不仅有竖条纹络,证明是唐代的“纵簾纸”,而且摹本旁边还附有日本德川幕府末期至明治维新时期的古代书法鉴定权威“古笔了仲”的鉴定字迹:“小野道风朝臣笔”。因此可以证明《大报帖》同《妹至帖》一样,都是唐摹本王羲之法书。</p><p class="ql-block"> 说起双钩填墨唐摹本王羲之书法,话就长了。唐太宗“贞观之治”期间,改文学馆为“弘文馆”,旨在实行文治,于是大唐诗文书画兴盛。唐太宗李世民自幼习书时受母亲影响,酷爱王羲之书法,因此唐太宗令宰相房玄龄高价求购世间王羲之法帖。唐太宗为得到朝思暮想的王羲之《兰亭序》,还令御史萧翼假扮商人赴越州永欣寺,用欺骗手段骗取辩才老和尚珍藏的王羲之《兰亭序》,美其名曰智取《兰亭序》。唐太宗得到王羲之《兰亭序》后,天天欣赏临摹,爱不释手,从此极力推崇王羲之书法,称王羲之书法“尽善尽美”。唐太宗令唐内府拓书高手冯承素、赵普等人按照原貌复制一批王羲之《兰亭序》,用于赏赐皇子、公主、诸王、近臣。于是宫人就发明“双钩廓填”法,即“双钩填墨”技术制作一些王羲之《兰亭序》和王羲之法书摹本。唐代冯承素用双钩廓填法制作的“神龙本”王羲之《兰亭序》摹本,最为著名,现藏于中国北京故宫博物院。武则天称帝后,曾把王方庆献给她的《王氏一门书翰》,即《万岁通天帖》,也如法炮制。现藏于中国辽宁省博物馆的《万岁通天帖》,仅存王羲之等七人十幅书法,其中有王羲之行书《姨母帖》、《初月帖》,皆为唐代双钩填墨摹本。继唐代发明复制法帖的“双钩填墨”法之后,后世又创造复制法帖的临写、石刻拓本、木刻刻本法。此四种复制法帖方法,或称技艺,尤以双钩填墨最接近真迹。</p><p class="ql-block"> 唐代是中日文化交流的鼎盛时期。唐代,“倭国”即日本曾派遣十四次“遣唐使团”访问大唐,毎次“遣唐使团”成员中除了官员,就是学者、僧人、商人、留学生等,不少留学生还参加大唐的科举考试,曾留在唐朝做官。唐太宗贞观之治年间,“倭国”作为大唐附属国,认为“倭”有贬低之意,于是“倭国”遣唐使上奏唐太宗李世民皇帝,強烈要求改“倭国”为“日本国”。唐太宗不仅恩准“倭国”遣唐使要求,从此得以使用新的国名“日本”,而且还把王羲之法书摹本作为珍贵国礼,赠送给日本国王。自唐朝开始,日本遣唐使团把大唐的几乎所有典章法规和百工技术都照搬到日本,并且把“文圣”孔子代表的儒家文化和“书圣”王羲之代表的中国书法艺术,以及大唐盛行的《秦王入阵曲》、《兰陵王入阵曲》等宫廷雅乐也传到日本。美妙典雅的王羲之书法,给日本人深刻昭示与启廸。日本人通过领悟与剖析王羲之书法,使原来日本极不成熟的原始文字日臻完善。于是就产生包括汉字、平假名、片假名,即三个字系组成的成熟的日本书写文字。可以说没有王羲之书法,就没有日本书道,就没有日本文化与日本文明,就没有日本崛起。</p><p class="ql-block"> 王羲之书法早已融入日本人民生命与生活之中,练习书法早就成为日本人民的文化传统。最早摄制《书圣王羲之》纪录片的是日本人,最先举办《书圣王羲之与王羲之书法特展》、《王羲之与“兰亭序”展》的也是日本人。可以说,日本人民崇拜王羲之与崇尚王羲之书法,不亚于中国人民。然而,无论是日本珍藏的王羲之法帖有多少,无论是日本举办的王羲之书法展览规模有多大,中华文脉之“根”、王羲之书法之“魂”,皆在中国。上述事实证明,中华书圣王羲之很早就走向世界。王羲之书法是世界最高艺术殿堂里的一颗奇葩。日本珍藏的王羲之书法摹本,基本上都是当年日本遣唐使和唐朝鉴真僧人东渡带到日本的,其中也有可能是后来日本侵华战争期间被日本鬼子掠夺去的。</p><p class="ql-block"> 人们不禁要问,为何日本拥有如此众多的王羲之书法摹本?原因很简单,一是日本本土没有发生过较大的战争,二是日本重视对文物的保存传承。对中国文物而言,由于种种原因,自唐代以来传世的王羲之书法真迹越来越少,近现代濒临绝迹。应该引起国人反思与思考。现在世界上这些屈指可数的仅存的各种王羲之书法摹本,则成为王羲之书法研究不可多得的珍贵史料,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p><p class="ql-block">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強国,增强文化自信,我们应该科学地充分利用这些人类共同的宝贵遗产。</p><p class="ql-block"> 中国之所以被称为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没有间断过历史的伟大文明古国,根本原因就是,自古以来,中国一直保持文字即汉字传承。王羲之书法是中国汉字书法的最高代表。不仅代表最高艺术价值和最高文明成就,而且代表东方人类的审美观念。历史上的王羲之,也是当代的王羲之。中国的王羲之,也是世界的王羲之。王羲之书法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和平、人类进步、社会和谐、尽善尽美的标志和象征,成为创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纽带,成为各国文明互鉴的重要元素。中国与日本是一衣带水的邻邦,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书法史学者富田淳选择此时举办《王羲之与“兰亭序”展》,既证明日本人民无限崇拜书圣王羲之、极端热爱王羲之书法,又证明日本人民对中国传统文化情有独钟。</p><p class="ql-block"> 2023年是王羲之诞辰1720周年,是王羲之《兰亭序》问世1670周年。可能这是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举办《王羲之与“兰亭序”展》的“玄机”。富田淳先生的最大愿望是:“一直想把中国、美国、日本的王羲之唐摹本书法集中起来做一个大展”。富田淳的愿望是值得赞同的,但困难可想而知。若是把中国北京故宫博物院珍藏的唐摹“神龙本”即冯承素双钩摹写的王羲之《兰亭序》,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珍藏的《三希堂》法帖之首的王羲之《快雪时晴帖》、唐摹本王羲之《平安帖》、《何如帖》、《奉橘帖》,中国辽宁博物馆珍藏的《万岁通天帖》中的王羲之法帖,中国浙江博物馆珍藏的王羲之书法碑刻,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展出的历代摹本王羲之《兰亭序》与全部王羲之法帖摹本,美国哈佛大学图书馆珍藏的王羲之写的《道德经》(唐代褚遂良鉴定为王羲之真迹)等,统统合在一起,举办一回最全面、最经典、最高端、最权威的“王羲之书法大展”,定是饕餮盛宴,壮丽奇观!既是当代日本一些专家学者和广大日本友人的强烈愿望,更是广大中国书画家及广大中国人民的强烈期望。希冀中、日、美三国联合举办“王羲之书法大展”之日早日到来。因此,人们必须重新认识书圣王羲之与王羲之书法。</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