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春分时日,档案馆门前的樱花绽放,杨柳依依,宛城春光灿烂,午间翻看朋友圈,忽然看到3月19日22时58分,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程大学教授杨士莪,因病在哈尔滨逝世的信息。闻此噩耗,如一股寒流击破春天的晴好,不禁潸然泪下,两年前杨院士回乡的情景历历在目。</p> <p class="ql-block">2022年6月18日,南阳市政府、南阳理工学院举办的《忆宛情深,豫建未来--纪念杨廷宝返乡40周年暨南阳省级副中心城市建设学术论坛》开幕,邀请老人家回乡参加,杨老虽年过九旬,精神矍铄,在开幕式即兴发言,回忆父亲杨廷宝建筑成就、生活点滴、兴趣爱好,致辞最后杨院士突然说:为了表示对家乡教育事业的支持,向南阳理工学院捐献100万人民币,作为杨廷宝建筑助学基金,希望能帮助家乡农村和山区的困难学生,能更好完成学业,今后为祖国和家乡做出更大贡献。</p> <p class="ql-block">2022年6月18日,杨士莪院士在南阳理工学院为杨廷宝塑像揭幕</p> <p class="ql-block">6月20日杨士莪院士莅临卧龙区档案馆出席《南阳杨氏家族》特藏展开展仪式,与大家亲切交谈,杨士莪院士发表了淳朴热情谦虚低调的回乡感言,他目光平和、慢条斯理、充满睿智,充满了对故乡的深情厚谊,赢得大家阵阵掌声。杨老饶有兴趣的在展厅驻足观看,并不时给大家讲解展览有关内容,家国情怀深深凝聚在一言一行里。</p> <p class="ql-block">此次回乡,杨院士的亲人从西安、郑州、广州等地赶来与老人家相聚,陪同他到卧龙墓园祭扫爷爷奶奶墓地,寄托对先祖的哀思。参观卧龙岗、医圣祠、博物馆等,对故乡的情意溢于言表,期间,杨老百忙中宴请了南阳的亲朋故友,畅叙情谊表达谢意。杨士莪在接受报社记者采访时提及对家乡南阳的感情,觉得难以用语言来表述:“这种感情,怎么说呢,这个地方是自己祖先开发、生活的地方啊”</p> <p class="ql-block">2022年6月杨士莪院士参观南阳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一幕幕,一桩桩,杨士莪院士此次与故乡的分别,竞成永诀。白水饮泣,杨柳含悲,这位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水声工程学科奠基人、水声科技事业开拓者之一、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哈尔滨工程大学水声工程学院教授,作为南阳的游子,永远的远行了。夕阳虽落苍山后,犹映晚霞满天红。这位一生“为国听海”,创立了我国最早的水声专业,取得一系列水声领域颠覆性成果,为我国水下兵器装上“耳朵”和“眼睛”,筑牢“水下国门”的水声鼻祖,带着他心中的那片蔚蓝,永远的远航了。</p> <p class="ql-block">1940年杨士莪在高店镇中心小学求学时在歌乐山上的留影</p> <p class="ql-block">少年杨士莪在北平明明小学就读一年级时照片</p> <p class="ql-block">1941年杨士莪报考重庆南开中学时留影</p> <p class="ql-block">1935年春,杨士莪与父母姐弟在北京亁面胡同的四合院住所合影,前排中为杨士莪</p> <p class="ql-block">1937年杨士莪与祖母母亲姐弟在南阳内乡马山口秦家寨避难时照片,前排右一为杨士莪</p> <p class="ql-block">怀中抱者杨士莪,与父亲杨廷宝及两个姐姐合影</p> <p class="ql-block">重庆原南开中学校景照片</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杨士莪1931年出生于河南南阳,从小经历战乱,在天津、北京、重庆等地流离辗转。年少时的经历让他萌生出强国渴望,新中国成立后,在清华大学物理系学习的他选择肄业,毅然报名参军,后来到位于大连的第一海军学校(现海军大连舰艇学院)任教。</p> <p class="ql-block">在清华大学学习时的杨士莪</p> <p class="ql-block">杨士莪右在大学时代与陈遂左周光召中两位好友合影</p> <p class="ql-block">杨士莪与清华大学同学合影</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52年,我国第一所综合性高等军事技术院校——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开始筹建,因校址在哈尔滨,被称为“哈军工”,也就是哈尔滨工程大学前身。杨士莪因此北上哈尔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1948年夏杨士莪在南京成贤小筑与爷爷杨鹤汀合影</p> <p class="ql-block">1951年初入大连海军学校时的杨士莪</p> <p class="ql-block">1952年初入哈军工时的杨士莪</p> <p class="ql-block">大学学习时的杨士莪</p> <p class="ql-block">光波、电磁波等在水中都“寸步难行”,声波可以远距离传播。那时,水声学科在我国尚属空白。1957年,杨士莪被派往苏联进修,并从教授天文学的教员改行研究水声。期间,他发现四个实验室中,声呐设计和舰船噪声这两个研究室是对像他这样的外国人紧紧关闭的。</p> <p class="ql-block">杨士莪在苏呼米水声实验站考察时留影</p> <p class="ql-block">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海岸线长达3.2万多公里。无论是海洋矿产勘探、船舶导航、水下作业等海洋资源开发,还是海疆保卫重任,都离不开水声学,离不开杨士莪打下的基础。</p> <p class="ql-block">时间回到20世纪七八十年代,作为水声测量系统的负责人,杨士莪带领团队完成了洲际导弹落点水声测量系统的研制。这次成功,为国家海洋工程技术研发积累了经验。</p><p class="ql-block"> 1994年4月,南海。在这个中国最深最大的海区和重要海上通道,一场中国水声界期盼已久的考察,终于出征了。这是我国首次具有战略意义的水声科学综合考察,堪称中国水声“从浅海迈向深海”的第一步。</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94年,年过花甲的杨士莪担任首席科学家和考察队队长,主导了中国人自己对南海的水声考察</p> <p class="ql-block">杨士莪(右二)与海道测量专业大地测量教研室人员合影</p> <p class="ql-block">凭借不服输的干劲,杨士莪率先在国内水声定位系统、矢量传感器的研制上取得突破,领导并完成了一系列用于不同目的的长基线、短基线和超短基线水声定位系统,在国防军工、海洋工程领域大展身手。从上世纪70年代洲际导弹的研发,到近年来“科学”号,“蛟龙”号等舰艇出海,这些技术都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p> <p class="ql-block">深海作业区域接近赤道,甲板温度高达70多摄氏度。杨士莪坚守在一线,亲自抱着100多斤的线轴在电缆里穿梭,不分昼夜地工作。</p> <p class="ql-block">1994年南海考察远航归来,考察队员与前来迎接的同志们合影。杨士莪(左四)、杨德森(左二,201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仁和(左六,中国科学院院士)</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16年,国家海洋局为85岁高龄的杨士莪颁发“终身奉献海洋”纪念奖章。很多人以为,年至耄耋,他总该歇歇了。没想到,奋斗的姿态从未从他身上褪去。试验设备准备、海洋水文条件监测、海试数据分析……和过去一样,杨士莪始终坚持参加科研海试和科学考察,很多项目都会过问、筹划。</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70年来,杨士莪引领了中国水声学科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常规到精专的发展历程,为国防现代化建设作出重要贡献。2023年9月15日,黑龙江省委宣传部授予杨士莪第十一届“龙江楷模”称号。</p> <p class="ql-block">“真正尖端的东西,想从国外学、从国外买,都是不可能的。只能自己干,这就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骨气。”杨士莪暗下决心:一定要让中国的“耳朵”,听懂大海的声音。</p> <p class="ql-block">悬挂着五星红旗、承载着近百名科研人员的两艘水声科学考察船稳稳行进,杨士莪担任此次考察队队长和首席科学家。行至赤道附近,太阳高悬于头顶,甲板温度接近70摄氏度,酷热难耐。长期在海上工作,淡水告罄,年过花甲的杨士莪和队员便把船上飘着油花的压载水烧开了喝</p> <p class="ql-block">1994年,南海考察即将结束时,杨士莪登上了永暑礁</p> <p class="ql-block">“我们拥有广泛的海洋权益和海洋利益,应该增强海洋意识,承担起维护国家海洋权益的责任和保护海洋的义务。”在数十年的教学和人才培养中,杨士莪将自己的海洋理念传递给学生们:中国的领土是1260万平方公里,包括300万平方公里的蓝色海洋国土需要爱护、守护、保护。</p> <p class="ql-block">他曾说:“有时候科研跟打仗似的,该咬牙的时候就得咬牙。”直到2021年,90岁高龄的杨士莪还参与了两次科学考察</p> <p class="ql-block">院士、教授、老师、先生、老爷子……在众多称谓中,杨士莪最喜欢听人称呼他“姓杨的”。“这种称呼让人听着很家乡,没有距离感”</p> <p class="ql-block">杨士莪经常对学生说,在大学要学会三件事:做人、做事、做学问。做人,就是心里装着祖国,要把自己的前途永远和国家的需要、人类的命运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做事,靠的是集体的力量,而非个人;做学问,不能把自己限得太窄,广泛领域的知识可以帮助人们从多角度理解新领域的工作,甚至产生创新的火花。</p> <p class="ql-block">20世纪70年代末,杨士莪参研的深水救生艇“定位系统”</p> <p class="ql-block">充满机遇和挑战的人生,有时看似“被动接受”,实则“迎难而上”。从学习物理到报名参军、再到海道测量,杨士莪在一次次国家的“急需”中,迎接了一个个新的挑战。“心里要装着祖国,要把自己的前途永远和国家的需要、人类的命运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在他看来,搞科研的目的是让祖国更强大。</p> <p class="ql-block">节俭的他。几年前我在母校青岛科技园工作,为了节约海试科研成本,他让我们代租民船。由于风浪太大,年近九旬的他,从颠簸的小船上掉进海里,吓出了我一身冷汗……他的学生何笠追思文章中回忆</p> <p class="ql-block">一向节俭的杨士莪院士三次捐款累计三百万:情系故土,2022年捐款百万在南阳理工学院成立杨廷宝建筑教育基金;心怀母校和恩师,2023年上半年捐款百万到重庆南开中学唐秀颖教育基金;心系水声,在哈尔滨工程大学七十周年之际,再次捐款百万到水声教育基金。</p> <p class="ql-block">躬耕教坛、奖掖后学,在他的带领下,一大批国家急需的水声人才成长起来。直到耄耋之年,他依旧投身教学科研一线,坚持为本科生上课,被学生们亲切称为“一站到底”的“90后院士”。</p> <p class="ql-block">“希望我们的后浪,在国家的支持下,为中国海洋事业、水声事业作出更大贡献。”在杨士莪的感召下,一代代水声人艰苦创业,把水声事业推上更高台阶,哈尔滨工程大学水声工程学院已经成为我国著名的水声科研基地和人才培养基地。</p><p class="ql-block">作为中国首批博导,杨士莪参与培养了中国首批水声专业骨干和年轻教师队伍,建立了首批国家重点学科、首个水声博士后科研流动站、首批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从教70余载,中国水声领域的4位中国工程院院士曾受他指导,培养了硕士、博士研究生110多名,受教学生达数千人,多数已经成长为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科研及学术骨干,为中国水声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2022年9月,杨士莪获评“全国教书育人楷模”。</p><p class="ql-block">哈尔滨工程大学发文称,杨士莪院士为我国水声科技和教育事业奋斗一生。杨士莪院士的逝世是哈尔滨工程大学的重大损失,也是我国水声工程领域的重大损失!</p> <p class="ql-block">“海洋战略是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当海洋观念升华为国家观念和战略思想,经略海洋才能转化为民族的整体意志和国家行为。”杨士莪院士谋海济国的言语如在耳畔。</p> <p class="ql-block">在哈工程,从教70年来,他每年都给本硕博学生授课,并且几乎都是站着讲课,是出了名的“一站到底”。他曾打趣地说:“站着讲课,我能加上动作,自在又形象。”</p> <p class="ql-block">“夕阳虽落苍山后,犹映晚霞满天红。人虽然退休了,但为国家作贡献的脚步不能停。”在三年多前举办的90岁寿辰仪式上,杨士莪接受采访时铿锵的话语,言犹在耳。</p> <p class="ql-block">襁褓中的杨士莪</p> <p class="ql-block">九十三年前,国学功底深厚的杨士莪的祖父杨鹤汀反复考虑,为这个杨家“士”字辈长孙挑选了一个“莪”字, 取名“士莪”。语出《诗经·小雅》中的《菁菁者莪》:“菁菁者莪,在彼中阿。既见君子,乐且有。”“莪”是一种生长在水边的多年生草本植物,生命力顽强。诗“莪”之茂盛,生长在水边,指人才的成长。《诗经》有注本说:“菁菁者莪,乐育材也。君子能长育人材,则天下喜乐之矣。”“士莪”二字,凝结着一生致力于教育救国的祖父杨鹤汀的殷切期望。</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与水打了一辈子交道的杨士莪,轻看名利淡如水。“老师在担任研究所所长时,岗位津贴只给一半,他提出自己拿一半的一半。每次讨论奖金、评奖时他都把青年教师和教学一线的同志向前推。许多科研项目他从头至尾参加,但在向上报奖时,他根本不报自己。”杨士莪的第一个博士毕业生、哈尔滨工程大学教授李琪说。</p><p class="ql-block">“做人做事做学问”七个大字被哈尔滨工程大学水声工程学院高高悬挂在实验楼醒目位置,这也是杨士莪教导学生的话,他在新生第一课上曾说:“教育的目的有两条,一是教大家怎么做人,二是怎么做事。”杨士莪一站到底三尺讲台,一心致力提携后学,一生倾听万里海疆,他用一辈子生动诠释“做人做事做学问”的内涵,是永远让人敬仰、铭记、怀念的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p> <p class="ql-block">杨士莪院士,河南南阳人,1931年8月9日出生于天津市。1950年,他响应党中央号召,从清华大学肄业参军。1952年12月,作为第一批教员,奉调参与新中国首个综合性高等军事工程技术院校——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哈军工)筹建。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2年至1987年,任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副院长。199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p> <p class="ql-block">杨士莪院士扎根水声学科教育近70年,创建了中国首个理工结合、覆盖全面的水声工程专业,潜心培育了中国首批水声专业骨干和青年教师队伍,打造了水声工程领域拔尖创新人才最重要的培养基地,推动中国水声学科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常规到精专发展,开创了中国水声教育新格局。杨士莪院士一生两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曾入选“全国教书育人楷模”,获“终身奉献海洋”奖章,获评“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等称号。</p> <p class="ql-block">3月23日清晨,哈尔滨雨雪纷飞,水滴落在车窗化成泪。人们怀着沉痛的心情,来到东华苑,与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程大学教授杨士莪作最后的告别。</p><p class="ql-block">6时30分,杨士莪的遗体送别仪式在德政厅开始。哀乐低回,杨院士躺在鲜花翠柏中,面容安详。</p> <p class="ql-block">雨雪交加,悲风呜咽。哈尔滨市东华苑德政厅内庄严肃穆,哀乐低回。杨士莪院士的遗像悬挂在大厅中央,杨士莪院士安详静卧于鲜花之中,身上覆盖着中国共产党党旗,“沉痛悼念杨士莪院士”的横幅挽联,无声表达着全校师生、广大校友和社会各界对先生的不舍和追思。告别厅外已经排起长队,前来吊唁的人们胸前佩戴白花,一同送别这位德高望重的大先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杨士莪院士逝世后,党和国家领导同志,中央和国家有关部委,各有关方面领导同志,学术界,兄弟院校,杨士莪院士亲友、同事、学生以及社会各界人士以不同方式进行哀悼缅怀,对杨士莪院士家属表示慰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科技部,自然资源部,中国工程院,黑龙江省委、省政府,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黑龙江省军区,南阳市等党政军机关部门;清华大学、国防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海军工程大学、东北林业大学等高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中国声学学会、中国造船工程学会、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等学会协会;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一重集团有限公司、哈尔滨电气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清华校友总会、“哈军工”北京校友会、国防科技大学河南校友会等校友会,国家及地方媒体等单位通过发来唁电唁函、敬献花圈等方式进行悼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发来唁电和敬献花圈的还有:两院院士,哈尔滨工程大学党政领导、离任老领导、师生、校友以及杨士莪院士亲友、同事、学生等。</p> <p class="ql-block">院士情系故土,故乡牵挂游子。南阳市人大副主任高贤信受市委市政府委托,代表南阳人民专程前往哈尔滨送别杨士莪院士,看望慰问杨士莪院士家属。</p> <p class="ql-block">哀乐声中,大家怀着悲痛的心情肃立默哀,向杨士莪院士遗体献花鞠躬,深情送别这位可亲可敬、将一生奉献给中国水声工程事业和教育事业、为海洋强国建设做出卓越贡献的大先生。</p> <p class="ql-block">青青莪者,如“莪”一般,毕生工作在水边,又在一个春日的雪天,伴随他的蔚蓝大海,久久长眠</p> <p class="ql-block">北国冰城雨雪霏霏,南域海疆涛声如魅,故乡淯水杨柳依依,青青者莪,在彼中阿……</p> <p class="ql-block">冰城落雪 痛失水声鼻祖</p><p class="ql-block">白水饮泣 哀别宛籍巨星</p> <p class="ql-block">斯人已逝,其志长存。浪潮滚滚,涛声阵阵,涛声如魅,“声声”不息,在漫长的海岸回响着,更激荡着一代代后来者的心。</p>